净土学人如何打坐?弥陀印修法
再有呢,在高层次讲,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实相。我们引用一首偈语来说明:
这一偈语,出自天台宗幽溪大师(就是传灯大师)撰的《生无生论》。这篇论著,十分出名,被藕益大师收入《净土十要》之中。《生无生论》说,虽然生到西方净土,但生而无生。因为自性本来不生不灭,所以自性无生无死,本来无生无死。然而,生肯定还是生的,不是说不生,不是说净土没有的,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佛法是辩证法啊!《生无生论》的偈语非常好!“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界”,就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佛性,自性具足的清净佛性,是一个圆融之体啊!用来作我一念之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我现在念佛之心,自然遍及法界全体了。这样,一句阿弥陀佛是全法界体所作,那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全体。换句话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就是实相。不用其它法求实相,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实相就现前,非常了当!所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首偈语好极了,味道好!
还有,在修持中我体会到,修净土法门,方法上需要有所改进。许多时候,大家谈为啥修心中心法,为啥修六字大明。因为修心中心和六字大明有三密加持。而念阿弥陀佛,大多数人只有一密——口密。身不密,意也不密。所以,一心念佛修净土者,最好盘腿、结手印,就是身密。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或六、七点钟,坐念一小时,至少半小时,一般来说一小时比较好。夜里,睡觉前也坐念一小时。口里念,四字名号或六字名号都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音声念,自己两耳能听到。不要出大声,大了伤气。嘴巴要动,不动,口就不密了。意密呢,就谛听这句佛号。因为众生的耳根比较伶俐,耳根的摄受能力比较强。这样念佛,心念耳闻,身密、口密和意密三密加持,力量就大,当然进步就快了。
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返闻自性,入流亡所”进而“性成无上道”。“返闻自性”,是不去听外面的声音,反过来闻自性,实际就是观心,这是禅宗法门。净土念佛,就听自己念阿弥陀佛,这等于是观心,不必再观心,不必再观想,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断地念,同时又一句一句地听。到后来呢,杂念不起,却了了分明,了了明了。正当此时,实际就是无生境界,就是真如佛性境界,也就是法身如来境界。可见念这句阿弥陀佛,确实微妙,不可思议,下手却非常方便,成就又相当高,和禅宗啊、密宗啊,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以前的祖师大德,在开悟之后,大多数都归向净土。譬如善导、莲池、藕益、印光等大师,都是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啊,他们都归向净土,依仗阿弥陀佛的力量求生极乐。在《华严经》里谈到,十地菩萨一切作为不离念佛。十地菩萨都是法身大士,他们度众生的一切善巧方便,处处不离念佛,还要依仗佛力的加持,何况我们凡夫!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力、他力并用,信愿真切,心念耳闻,一门深入,求生极乐。当然,不否定明心见性,中上根人努力修持,可以明心见性,可以见到本来面目,见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金刚经》上说“无实无虚”。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妄想息下,就是“无实”;但是,灵光独耀,了了分明,就是“无虚”。一切事用不到考虑,饭来张口,衣来上身,自然会做的,是妙用。虽然无所得,无所依恋,但是妙用纵横,大起大用,与一切诸佛所证无二无别,这在禅宗讲起来叫“一鼻孔出气”。所以,并不是修净土所证到的低,低与不低完全在根性上说的,从证到的目的来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高下。念佛法门,不同根性人修持,就如大象和老鼠饮水,各得其饱。大象喝起来喝得多,饱了;老鼠喝一点点,也饱了,只要饱了就好了么!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啊!佛在经上讲:“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仗念佛得度生死。”只有念阿弥陀佛,才可以了生脱死啊!
以上这些点点滴滴的体会,提供参考,大家共勉,同生西方,同圆种智。
关于弥陀印的开示 元音老人
盖一切唯心造,而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则杀、盗、淫、恶起,生死轮回无有止息。
佛乃因势力导,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方便用一佛念代替妄念。
科学认为,念佛时大脑语言神经能产生很强的电磁波,与法界弥陀信息,互相号唤,配本尊手印,似天线,接收弥陀信息能量最大,得定愈病,尤非弥陀印不可。
弥陀印修法:
一、两腿作双盘、单盘、散盘均可。盘腿胀痛是正常现象,不但没有害处,反而增长功力,盘坐胀痛忍不住,可以交换两腿。但座后必高于前面,两腿在下,眼宜闭,有时开视钟点亦无碍。
二、结本尊手印: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大拇指尖碰合,放在小腹部位,手心向上。于上座时,切勿散放手印,此是第一要诀。
三、耳根听着、心里默念着“阿弥陀佛”音声,也可口不停而不出声念或小声念,关键耳根始终听着念佛音声。此一小时内,切勿散放手印,口勿停念,但勿出声,而唇必微动,此名金刚持,最易得定,并无气膈胸痛弊病,且上座时,切勿停念。
四、念佛不停,手印不间断修满1小时为1座,天天坚持1坐或多坐,满千坐功德,自致入定。若不论何时,心里念念在佛,转妄念为佛念,是真定,能成就种种功德。
五、起坐前,手印升到胸前合掌发愿“愿我此生开慧见性,救度众生,得生净土。”
六、不许再犯杀、盗、邪淫、妄语等恶业。上座前,务要洗手。可端坐床上修持,可夫妻一起修持。下座后,十分钟方能大小便。
近代最著名的念佛教导师印光法师,示寂表像为弥陀印。弥陀印是微妙甚深的大法。
王骧陆上师:久久由乱而定,由照而空,上座时,死心蹋地,一切不理,身起种种变化,亦勿欢喜,亦勿疑怖生嗔,亦不必作观想,因有手印也,观想为初步摄心者而设,取以万法归一,若用功过切,观想成就时,不知变通,反成死执,亦可偏执成颠,至身手麻木如无物,心意空寂如无知,乃口中密持勿停,手印结而不散,有时误念他咒者,大似睡着,实则非是,此系定相现前,不必惊怖生疑,又心如散乱时,亦勿恐怖,只是勿理,不久自然自在也。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坚持千坐弥陀印
一念静心成正觉
“弥陀印修法”二祖王骧陆上师开示:
问:在印心精舍之净、禅、密三法合修法门,与其仪规,可公开否?
答:佛法无私,有何不可,但信入者少,而成见太多,未必肯依法修持耳,兹开示如下:
一、先礼佛三拜,香、花供奉如仪。
二、会坐一堂中设一首位,余围坐,如禅堂趺坐式,但不可饱后,或有风处坐。
三、由首座诵念弥陀经一卷,余人息心静听。
四、诵经毕,首座焚香插炉内,击木鱼三下,入静。
五、大众同时手结弥陀印,持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甲、金刚持,口不出声而唇动,口不停念,手不解印,心不著意。
乙、不取观想,不取胜境,不缘外境,不守死定,万念纷起时,只一句弥陀,当下扫荡净尽,随来随扫随扫随空。
丙、念时不疾不徐,不屏气,不计数,不执能念,不取所念。
丁、有时似睡非睡,口未停念而忽而念其他经咒者,觉即改正,毋庸谓悔,此静中定相现前之境,亦不可妄执为是。
戊、见光见佛,或闻大声,或见接引等象,皆属幻相,切勿执取,凡从前念佛贪著接引者,八识中已具此幻影,此时因静极而流露,非属圣境,万勿执取。当以解空而勿理为第一义,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灭也。
己、腿酸时,可以换腿,身勿动摇,上座前,先小便净手。
庚、腹内气动而鸣,均可随便,切勿压制,使之不通。
六、一枝香满,首座先徐徐出声念佛,十数声,声由小而大,然后击木鱼三下,大众不起于座,即自起参,自问即今我念佛者是谁,约十分钟。
七、首座开示净土要义一段,与禅密三法合修之理,讲毕同念回向下座。
八、如坐七者,亦只开示一次,香则六枝(上午四下午二)至八枝(上午五下午三)十枝(上午七下午三)为度,夜无课,经亦只一卷,最后往生咒廿一遍而已。
九、如是修法,有四人以上,即可称僧(比丘亦必四人以上称僧,居士亦然,成为一组),如是结社虔修,每日坐香三枝(每枝约一小时),依此规矩行之一年,无有不得三昧定者。
十、此修法比较旧法为胜,而不同者如次:
甲、不出声念,则心归一,用三密加持法,容易得定,而慧由定出,且易启发。
乙、不伤气,无彼此杂乱之扰。
丙、无禅宗枯坐昏沉之弊。
丁、不劳走香绕佛,而自入无念之境。
戊、下手以先证入三昧,得阿裨拔致,成就十方净土为旨,西方自在其中矣。此时加以愿力,更见坚强,故名立地往生法。
己、不先取观想者,以三密合持,易得定也,此法合禅净密三法而修,由心中心密法中化出,法最胜妙,证得者已有多人,倘一试之,必有奇效。
庚、开示语录,可参观本会出版各书,庶与此修法相印。
王骧陆上师有关静坐长香净七修法:
念佛法,实有改善之必要。最忌打七时,出声连念,口不停歇,接连四十九天,往往伤气,胸口胀痛,为终身之病,极不易治,因而怨恨疑谤者有之。故净七至多四七,七中每日念佛,由七八小时,加至十二小时,不得再多,不得出声,必结弥陀印,手印勿放散。例如早一点半起身,先盥洗,大小便。二点上座,连四小时,六时下座,用早膳,八时上座,十二时下座,午餐,二时上座,六时下座,夜餐,八时睡。此是整日修,不可再多,如每日念七八小时者,时间再定,不必太拘。七中,主七者常须开示,并考问各人座上情况,时加纠正。在座上,不许观光观相,只守定三要,一要手印勿散,二要念佛勿停,唇微动而无声,三要心毋妄动。念来勿理,亦勿压制妄念,亦勿幻起诸相,见光见佛,引起魔见。此系大概,其细则甚繁,当另订之。最好集十数人,约期四七,定时为暮春或秋末冬初,邀请一主七人,关内立诸禁条,约护关者二人,四七日中,要克期求证,一期不成,则隔一二月,再行二期,至多三期。行者果肯痛切,无有不证三昧者。如证得三昧,方可参考禅宗用功法,密宗加持法以为缘助,如是生西决有把握矣。至此境界,庶可以入大势至菩萨圆通念佛法矣。因菩萨念佛,都摄六根,无一时无一处不是念佛,礼佛供养,亦是念佛。在在见到性空,正是念佛。所谓净念相继,打成一片。彼菩萨者,决不必手持念珠,口诵六字,早课夜课以为用功,余时又茫茫荡荡去也。凡至心净业者,其亦以斯言为可教乎。
- 上一篇:怎样做一个好人?做好人的六条标准
- 下一篇:念佛而不得往生的三种人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说起来容易,活起来不容易
- 人生总在成长
- 抬头是天,脚下是路
- 偈语是怎样形成的?
- 一路走来一路忘
- 因为哭过,笑才灿烂
- 假如生命能够穿越
- 无论过去将来多美,记得珍惜眼前
- 日子还长,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坛老咸菜
- 对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头,且断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闪现
- 好心情为生活着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风中,望红尘种种
- 人生转瞬即逝,不如怜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来源?
-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 人生有什么体验?
- 如何才能做个名副其实的“观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营养
- 知足的意义
- 谦虚是待人处世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 烦恼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开发心地,帮助自己、帮助他人
- “期待”对人生有什么重要?
- 从今天做起,凡事把握当下、活在当下
- 如何决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则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颗欢喜心?
- 佛教的这六事为什么能让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吗?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过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样美化人生?
- 如何评价一个人?
- [星云大师]修桥铺路又斋僧,戒杀放生第一因的解释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陈越香”吗?
- [华严经]宁受无量苦,得闻佛声音,不受一切乐,而不闻佛名
- [禅宗典藏]《祖堂集》的价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赠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总是睁得那么大
- [佛与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学常识]偈颂的术语
- [星云大师]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的解释
- [六祖坛经]《坛经》中对于“不二法门”是如何解释的?
- [红茶]滇红工夫茶属于什么茶?
- [禅宗公案]骑牛觅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蓝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无碍
- [佛与人生]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佛学常识]偈颂有哪些形式?偈颂的形式
- [星云大师]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