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的层次有哪些?
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相比于其他前辈,可能楼主最新颖,最出类拔萃的观点就在于此了。有前辈论述过类似”从心上戒“的观点,也有前辈提倡改善整个生活,还有很多前辈极力推荐行善去恶。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似乎也就止步于此了。
这前面三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自己奋斗。自己奋斗,那是必须的,是基础。但是只知道自己奋斗,而不懂得汲取他人的智慧、经验,那就成了蛮干。放眼望去,咱们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都是在靠自己硬拼、硬闯、一味蛮干呢?
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年均购书量4.35本。而美国呢?50本。试问,你今年又看了多少本书?汲取到了多少让你生命得以”质的飞跃“的智慧?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这类顶尖人才?这就是一大主要因素。
乔布斯为何成功?我想,思想境界是关键。乔布斯说过:”你必须找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你的工作将占据你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所以你得到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完成你心目中的伟大事业。要想成就伟大事业,必须找到你钟爱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就继续寻找,不要停下你的脚步。“
”我在23岁的时候身家超过了100万美元,24岁的时候身家超过了1000万美元,25岁的时候身家超过了1亿美元,但是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做事从来都不是为了钱。“
”‘成为坟墓里最富有的人’对我而言毫无意义,上床睡觉的时候能对自己说,我们今天又做了一些漂亮的事,这才是我的快乐和人生意义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有些人在年轻时就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比如说乔布斯;而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找到,因为他们永远都在忙着和这样那样的人攀比。
失去生活目标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乔布斯之所以能成为亿万富翁,成为杰出的沟通专家,就是因为他在追随自己的心,追随自己的激情。他几乎能够确信,钱,迟早都会有的。“
”他(乔布斯)的魅力源自于一个宏大而又简单得惊人的理念:让世界更美好。“——《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那怎么提高思想境界呢?楼主目前发现的一个最主要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书。但是我们知道除了读书,实践也很重要啊。
关键就在这里了,实践重不重要呢?实践的确非常重要,但我们现在的些人,”实践“得太过了,几乎全是自己所谓的”实践“,而不懂得学习、汲取更多的经验智慧。这,就不是”实践“,而是蛮干了。
这类人,整天就蜷缩在自己那个巴掌大点的世界,封闭落后,坐井观天。境界低,格局小,那是必然的,然后又一味只靠自己硬闯蛮干,不懂得汲取更多的经验智慧来改进自己,结果总是搞得自己伤痕累累还收效极微,接下来他们就抱怨自己平庸,社会不容易云云。这,在心理学上叫做fixed—mindset(僵固型心智)
而有另外一群人,他们不愿随波逐流,他们不甘堕落于平庸,他们坚信生活中总有更美好的事物,他们也有能力去得到它,只是他们目前暂时不知道怎样去得到它。所以,他们从未停止探寻。这,就是另一种心智——growth—mindset(成长型心智)
你希望你是哪一种心智?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僵固型心智,还是成长型心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跟”遗传“这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它主要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的。
思想,我们知道,是可以不断改变的。而阅读,汲取他人的觉悟和智慧,就是对生活中更美好事物的一种探寻。
实践很重要,但它也必须是建立在一个正确方法的指导之上。我们整个社会,已经经过了千百万年的发展,这千百万年里,不要说一个比你牛的人了,比你牛得多的人那真是数不胜数,而这些人,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他们怎样记录他们的经验、智慧?
从古至今,文字,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方式,可能终其一生,一位比你牛的多的人,就将他的感悟,经验与智慧写进了一本薄薄的书里面。所以我们需要阅读。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目的,是汲取他人的智慧,为我所用。
所以不爱读书,不懂的汲取更多经验智慧的人,他活了一辈子,格局还是小的可怜,境界还是低得可怜,别看他年龄在涨,但几乎没有真正的”成长“。
之前看到说有一个人,之前也是不爱看书,封闭自守,四十多岁,后来偶然再翻看到《弟子规》这本书,对,你没看错,就是《弟子规》,那本所谓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实蕴含大智慧)的时候,他先是惊讶,再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他说:”活了四十多岁,体会到了《弟子规》上三个字……“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不是都觉得:”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经历,智慧自然就上去了吗?“大错特错!
所谓的”年龄“,我前面提到过,那就纯粹只是一种固步自封之人可笑的自我安慰。你年龄是进步了,人没进步,智慧凭空而来?而阅历,的确可以增长一定的智慧,但那样的阅历还是建立在”自己闯“的基础之上,你自己的阅历,跟浩瀚的历史长河,整个人类发展中那些无数的豪杰、牛人的阅历比起来,简直太微不足道了。
首先,这一群整个人类里的牛人,随便挑一个出来,阅历就比你丰富、精彩,人家也远比你更有能力(至少是现在,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被改进,前提是用对方法,不蛮干)人家的感悟也比你更加深刻,有见地。
其次,你不过一个人,而他们——古今中外的所有豪杰之士,将他们的智慧,通过学习,我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对比,分析,改进,将他们的阅历,感悟融汇贯通,这跟你仅凭一己之力蛮干,能比吗?
所以,如果仅凭自己硬闯,而不懂得学习的话,你那一辈子,不过几十年,大不了上百年,那点阅历,真的算不了什么,觉悟、境界不可能达到一个高度和深度。那个不爱读书,活了四十岁体悟出《弟子规》上三个字的人,已经算很不错了。
而且,一个思想封闭落后的人,就算他有了阅历,他也很可能把这些阅历都朝着错误的方向分析、理解,从而让整个觉悟、境界都走上歧途。
人类的进步,来源于对前人经验、智慧的学习。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超越,如果继承、学习都没有,一切都从零开始,何谈超越?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这样更具体直观。
假设有两个社会,每个社会人数为100,但区别在于:
社会1:普遍能力很强,一般人能力值为10,牛人能力值为15,但是他们在社会发展上,不懂得学习前人的经验,汲取前人的智慧。每个人从一生下来,都是封闭自守,只靠自己闯,从零开始探索这个世界。那么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人数再多,他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也始终为10~15,因为他们不懂得利用前人的基础,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那么他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时间都相差不大,所以发展的程度也差不多,始终无法超越15。
这就是单靠自己的阅历,凭一己之力蛮干。
社会2:普遍能力弱些,一般人为5,强人为10,但是他们懂得学习,汲取他人的经验智慧来提升自己。也就是说,他们不需要从零开始探索,而是能够继承前人的发展。
就算按最低的情况算,每个人的能力值都是5,那么第一个人的努力,将社会发展到了5,第个人在他的基础上,将社会发展到了10,第三个人15,第四个人20,以此类推,第一百个人是多少?500甚至更多。15:500+
理解这个对比的意义了吗?
很多人,现在抱怨这个社会很复杂,很难,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智慧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无法应对。就好比这个社会已经发展到了”500+“,他们的觉悟、境界、智慧还停留在10~15的阶段甚至更低。不难才怪!为什么?就是因为”封闭落后,势单力薄“。
荀子在《劝学》里说:”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直译过来就是:”我曾经整日自己思考,其收获还远不如片刻、须臾之间所学习到的东西。“可能很多爱阅读的戒友也有这样的体悟,所以,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请不要误解,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否认自己思考的能力,综合它的上下文就能发现,楼主跟荀子的观点是极度吻合的——自我思考是必要的,但是一味地自我思考,那就是蛮干。要把自己主观思考,自己的判断力,和”学习“结合起来,这样,自己的境界,觉悟,格局才能飞速提升。
《劝学》里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乘坐马车的人,能行上千里,但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腿很能跑;乘船的人,渡过了大江大河,但不是因为他自己很能游泳。君子贤人能够致千里,渡江海,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体条件异于常人,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借助这些工具啊。
我们自己,就是荀子口中的那个人。学习,汲取他人的经验、智慧,就是那辆马车,那条船。一个人,光是靠自己硬闯,那是不行的,那是蛮力,匹夫之勇,无法致千里,渡江海。但是如果懂得了学习,懂得汲取更多的经验,智慧,那么”致千里“,”渡江海“就会变得如此容易(甚至越来越容易)
但是,也不能忽视了那个坐马车,乘船的”人“——我们自己。连我们自己都不存在了,没有人去操作他们,马车、船也毫无意义。
光是自己思考,势单力薄,封闭落后。而如果只从外界汲取,没有自己的主观分析、提炼、甚至超越,那就成了一台被动执行的冰冷机器。
你可以暂时看上去资质平平,但这并无大碍。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学习,思考来改进自己,不懈超越。注意,再强调一遍,你现在弱小或是强大,意义不大,关键是”改进“二字。不懂得改进的人,就是一开始再”强“,也始终就固定在那个高度,时间一长便能被那些宁静致远的人轻易超越。
而那些懂得不断改进的人,开始就算是资质平平,但日积月累改进,完善后的某一瞬间,他再回头,可能就是”一览众山小“了。所以,以自己的灵魂为根,同时配以外界的浩如烟海的智慧的滋养,这样,觉悟之树的成长不可谓不能用”神速“二字来形容。
思想境界提升了,人生的根本层次才会有所超越,否则,即使是充实了生活,行了些小善,积了些微福,那也始终是停留在表面,没能让整个人生在长远上达到”质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 上一篇:戒色哪些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 下一篇:印光大师开示的4句话,可以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