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往生品位(二)
第二十一章 三辈九品
净业行人奉持念佛法门,信愿有深 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 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 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 ,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无 量,其品类亦无有量。释尊乃于无量不 同之中,粗标大类,于《无量寿经》中分上中下三辈,辈各有三,则为九;是则《观经》中之九品,九品各含九,则为八十一。如是辗转推演,实是无量。本章拟就三个问题: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加以讨论。
第一节 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
一、三辈与九品的关系
关于《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与《观经》的九品往生的同异问题,古来净 宗大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三辈与九品正相配合,只是开合不同,持此 观点的有:昙鸾、净影慧远、嘉祥、璟兴、天台智者、莲池大师等。均认为粗分为三,细分为九。(2)认为三辈与九品相异者,有灵芝、孤山、义寂等诸师。灵芝法师认为:三辈只对《观经》之上品,不摄余六品;因《观经》的中品及下品,皆未发菩提心。孤山法师则认为三辈只摄《观经》的上品与中品,不摄下三品,因《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者,皆是善人,而《观经》的下三品,皆是恶人,临终忏悔,念佛得生。
莲池大师会通上面二说,阐释天台智者大师主张三辈与九品相配,乃着眼于往生后的阶位,而未论及其因地之行持;灵芝诸师主张三辈与九品相异,乃专就因地行持,从曾否发菩提心与平日之善恶行持而言,则《观经》下三品,不能与《无量寿经》的下辈等量齐观。两种观点的角度不同,各有所据,并不相悖。克实而论,烦恼菩提,皆无实法。烦恼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恶,后念是善,又有什么妨碍呢?恶人既已成善,岂不圣贤同科。如阿阇世弑父害母,应堕阿鼻地狱,后因重悔,得无根信,当即上品往生。由是可见,三辈与九品,实相配合,不容或疑。①
沈善登居士亦持一圆融观点,云:“此经(指《无量寿经》——注)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②表明三辈九品的判分,乃从人体与多数着眼,不必拘泥细节。《观经》之九品,尺度甚宽,境界与受用殊异。上上品往生者,弹指往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法忍,须臾历事诸佛,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乃三辈中极优者。下下品乃至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临终忏悔,十念往生者,乃下辈者最下者。《观经》明其最优,兼指最下,故谓极其优降。故三辈与九品,乍看似异,而实旨正同。
总会上述诸家之说,从其本质而论,三辈与九辈正相配合,不容置疑;然就迹相因行而论,同中亦有别,吾人当善巧圆融之。
二、三辈九品的种性
关于三辈九品的种性问题,是净宗一大理论问题,亦具实践意义,关涉到净业行人的愿欲与安心,古今净宗大德于此有诸多阐释。善导大师以前的古德诸师,多以大乘通途教理为判释标准,认为上辈三品是菩萨圣众所生,中辈中上品是小乘圣众所生,凡夫绝分。善导大师指陈这种判释系统的缺失,提出三辈九品均系凡夫种性的论点。为明晰诸家所说,兹图示对照如下:
善导大师针对以前诸师的观点,从佛理与九品情状两方面一一加以破斥,最后总结云:“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①又云:“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兹将善导大师有关三辈九品种性之说,图示如下:
上辈——上品上生——大乘上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上辈——上品中生——大乘次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上辈——上品下生——大乘下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上生——小乘根性上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中生——小乘根性下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下生——世福上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下辈——下品上生——十恶轻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下辈—— 下品中生——破戒大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下辈——下品下生——五逆重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善导大师以一代祖师的胆识,矫正前人判位过高之失,上契圣心,下洽群机,消除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净宗法门,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善导大师的判释,成为后人的共识,大有功于净宗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净宗学人宜应仰承此说。
第二节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在《无量寿经》中,有详明的开示,兹以图示表出,用便行人观览对照。
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
1.三辈行因: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均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的不同条件是:上辈生者,发心广大,出家行道,精进禅定,饶益众生。中辈生者:随分修诸功德,奉持斋戒,勤行念佛。下辈生者:无力修诸功德,应孝诚忠信,抽暇至心念佛。三辈生者均须回向功德,愿求往生。三辈行因不同,品位遂判。三辈往生均属十方凡夫的行持。以信愿执名为正行,修诸功德为助行,以正行摄助行,念念间,转一切因,一切缘,一切业,一切果,为净因净缘净业净果。皈依阿弥陀佛一乘愿海,即能成就往生大事。
2.临终情景:净业行人念佛功夫的浅深,伏断烦恼的程度,决定临终见佛有胜有劣。上辈生者,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中辈生者,见阿弥陀佛化身与诸大众现前接引;下辈生者,如在梦中见佛。能感之机与所应之佛呈正相关。净业行人无论所见佛身胜劣明暗,悉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不经中阴身,弹指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自然长大。
3.生彼国后状况:诸往生者因生前净业因行有殊,故致往生净土后的功德受用迥异。上辈生者,华开见佛,闻法得忍,便即与诸菩萨一样,供养十方诸佛。所舍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中辈与上辈往生者,华开见佛有迟速,闻经悟经有深浅,下辈往生者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可见净业行人精进修持,功不唐捐。释尊开示:净业行人在娑婆世界,“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①所以,净业行人应发广大心,勤苦修行,力争上辈往生。
除专修净业三辈往生者外,还有一类修持大乘其它法门,兼修净土,回向往生者。经云:“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①可见净宗法门广大,可以接引摄受一切大乘行人。宗门教下的大修行人,正宜应以西方净土为归宿。明代梵琦禅行曾云:“大悟而决定求西方,万牛莫挽也。如参禅不求生,欠悟在。”诚哉斯言。轻藐净土不求往生的大乘行人,乃少善根福德所致,于菩提道上,多有退堕。
第三节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观经》有详明的阐述。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对照。
总览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可概述如下几点特征:
1.九品往生的共同条件有圆发三心与净业三福。《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应起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至诚心,二深生,三回向发愿心。具足三心,必生彼国。”此段经语出在上品上生章,实则贯通九品,只是隐显互文,义无欠缺。圆发三心是净业修持成就的保证。而净业三福则是增上往生品位的基础。九品往生之行,是释尊随自意所说的散善之教法。末世众生障重心杂,道念微劣,今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执系之境,蒙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摄受,带业往生,深契圣心,称佛本怀。
2.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充分体现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综观九品往生情状,前五品悉是修功德回向愿生净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浅,感得品位的高低。比如:圆教通经者得上品上生,顿教通禅者得上品中生,学大乘渐教而未透彻者得上品下生,二乘种性升进者得中品上生,二乘种性持戒者得中品中生。后四品中,中品下生者,但孝顺仁慈,并未修出世法;而下三品不仅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若论此种行因,纵使孝顺仁慈,也只能算是世间善人,并不配生于佛国。何况后三品尚是逆恶之流,理合堕落恶道受报,安有往生佛国之福德。正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以名号救度众生,能令此等罪恶众生,当地狱相见,性命在呼吸间时,急迫称名,即化地狱火为清凉风,感得天华化佛接引往生。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住金莲华往生彼土。此等殊胜奇特希有,唯净宗念佛法门方能达致。罪恶众生临终忏罪念佛往生,表明佛名深具忏除多劫恶业的功能。临终时,佛号现前,此心能引无始以来及一生所作善业,共相资助,真心如日,妄心如暗,佛念当前,成就往生。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恩德之弘深,无能称说。
3.善知识的重要性。九品临终情景中,突显善知识说法加持之力用者,占其四品。此末后四品人,生前不特对于佛法,毫未留意,并且对于极乐净土,尤为陌生。徒以临终时,众苦逼迫张惶之际,得善知识演说净宗,称赞持名功德之缘,便急迫念佛,如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以十念之力用,蒙佛接引往生。证知善知识助转法轮之功,至堪珍佩。即便久修净业行人,临终具助念之胜缘,仰赖善知识及众道友的佛号加持,亦能增大往生的把握。而凡夫(或恶人)临终得遇善友教示,亦非偶然侥幸之事。须知其人必于无量劫前,值佛闻法,种过善根,但有闻思,未曾修习,或亦曾修念佛法门,功行不深,未及往生。后为烦恼覆障,竟被沉埋,直至临终,为苦逼出,得遇善知识,说法启智,教令念佛,触动宿种,闻即信受,成就往生大事。
4.九品因行果报,随其心力,互通无碍。凡修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一切恶若能忏悔,亦净土因。一一行因,皆通乎九品。种种善,修之浅深,例分九品;一一恶,忏功力故,亦皆九品。万法唯心,上上品善,或只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恶,或上上品往生。如犯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十念,带业往生,属下下品。而阿阇世王,临终重悔心猛利故,得无根信,即上辈三品所摄。证知五逆十恶,随其忏罪功力的强弱,自分九品。善恶修忏,一一俱明于九品。
5.九品因行果报的正相关,显示自力的效用;临终见佛接引,带业往生,又显他力的殊胜奇妙。证知净宗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修因证果,不差毫厘),横与一切法门迥异(蒙佛接引,十念得生,横超三界,究竟成佛)。九品行相浅深差异,略有三类。(1)临终接引异,上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无数菩萨圣众来迎。上品中生者,阿弥陀佛与无量眷属来迎。上品下生者,阿弥陀佛与五百化佛及诸菩萨来迎。中品上生与中品中生者,佛与比丘众来迎,中品下生与下品三生者,或化佛或金莲华来迎。阿弥陀佛平等普接一切众生,而行人随其心量根性,所见各异。(2)所乘华座异。从上品上生的金刚台到下品下生的金莲华,亦与行人的功行、善根福德相关。(3)见佛闻法异。从上品上生往生彼土即华开见佛闻法到下品下生满十二大劫莲华始开,悬殊偌大,故净业修持虽有弥陀愿力仰赖,而在此土精进勤苦修持,断惑消业,功不唐捐。
善导大师曾以偈颂形式,概述三辈九品之因行果报,文约义周,兹引如下 :”
上辈
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
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
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
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中辈
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
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国
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
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下辈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从上述三辈九品的种性、内在关联、因行果报的讨论中,一方面体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净宗法门的奇妙殊胜;另一方面,在坚固信愿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行业,与三辈九品的行因相符的保留,不符的遣去,欠缺的补偿之,力争以上辈三品的标准要求自己,彼即丈夫吾亦尔,当仁不让,取法于上,方称佛的本怀,得如来欢喜。
- 上一篇: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往生品位(三)
- 下一篇: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往生品位(一)
- 怀玉禅师十劫修行,志在金刚台含笑往生
- 老鼠每天听女居士念佛后往生
- 如何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 吃荤对诵经和临终往生是否有影响?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净业行人应致力培养“向西定势”
- 临终业障现前没念佛号,能往生吗?
- 亡者要有什么景相才能判断是否往生?
- 念佛的胜妙功德真是无穷无尽
-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 往生时只见莲花不见佛能到极乐世界吗?
- 一生信愿持名,若临终无瑞相能往生吗?
- 这种瑞相能说明一定往生了吗?
-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 念佛机代替助念可以吗?
-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吗?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怎样劝导?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