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七】
【是故此经初会六品,全显如来果德。】
《华严经》在初会六品,《华严经》是七处说法,三处在人间、四处在天上。华严很不可思议。说时,第一是忉利天,第二是夜摩天,还有兜率天、他化天。在四个天上,说此经时,有几次法会呢?晋译华严是八会,唐译华严是九会。(本论依唐译。)初会一共有六品,完全说的是如来证了果位的功德。
【二会至八会三十二品,明进修阶次,直至菩提。】
二会至八会就有四会在天上说的,一共有三十二品,就讲阶次,一层层,从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一直到成佛。
【总之不出六位因果,为令行者昭廓智境,穷诸行门,不取偏空而严佛土。】
‘六位’是专名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佛等六位。从‘初住’起到‘佛’是六位。所以在华严里头,都在介绍六位的因果。为什么华严要讲这么多呢?就是让‘行者昭廓智境’。原有根本智,再扩大你智慧的境界。所以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佛家这么富、这么广,不读华严不知道。
过去为什么出现《华严经》,就是因为龙树菩萨,大智慧,有一天他觉悟了,觉知过去行为都不对,就出家了,很快的就把世间所有的佛经都搞通了。他就想,这佛教也不过如此,我都掌握了,我也可以当教主,再创个新教。所以一个人进步之后,往往会有叉路出现。龙王怜悯他,知道他的情况,请他到龙宫。有很多人不信,龙宫怎么能去?很多人还是唯常识论,不合常识的,他就不相信。对于华严、楞严都是从龙宫中取出来的,都是龙树菩萨的功德,他们不能信。龙树菩萨进了龙宫,读华严,这才真拜服了释迦牟尼佛。在龙宫华严经最少的一种,就是现在流通的八十卷,加上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成八十一卷。
读了华严,就‘昭廓智境、穷诸行门’。他在许多的行门里头,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取偏空’。空是对的,但阿罗汉证的是偏空,而不是第一义空。第一义空,空有不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而严国土’,他也要庄严佛土。不是依偏空而庄严佛土,就不是阿罗汉,而是大菩萨了。怎么能使得了根本智的人,不堕落成阿罗汉呢?华严正应此机。种种佛、种种功德、种种过程,让行者免于走上这一条弯路。免于作了阿罗汉之后,多少劫,还得发心,还得求菩提果。因为法华讲:那是化城,没有三乘法,只有一乘法。最后还是都得成佛的。他走了弯路,这样就让他走直路。
【而初会中普贤三昧一品,正显佛华严全体。】
初会之中有普贤三昧这一品,这一品正显明了佛华严的全体。佛是怎么样以他的功德来庄严他自己,最后成了究竟佛。这就是‘佛华严’的意思。这一品就显现了‘佛华严’的全体。
【经明普贤菩萨,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藏身三昧。】
经里面说:普贤菩萨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藏身三昧。这个三昧叫‘毗卢遮那藏身’三昧,这里的藏身就是《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毗卢遮那藏身就是如来藏。
【此三昧者,依于法界,称性遍周,一切刹尘,普身示现,教诸众生不舍尘劳,繁兴大用。】
这个三昧依于法界为体,称法性,遍周一切,遍满一切,遍圆一切。‘一切刹尘’,大为一佛刹土,小为一粒微尘,都‘普身示现’。佛的身体都示现在里面,教导众生。不舍尘劳,而能兴起大用。此三昧是什么三昧呢?在一切佛土、一切微尘中,都可以现身,都可以教导众生,可知:这不是沈空滞寂了,而是‘繁兴大用’。
【随说世界成就品,说华藏世界品,以示净秽诸刹,一切唯心。唯能深入普贤愿海者,一切处无非佛土,一切时无非佛事。此三昧品贯彻全经,寻文自见。】
世界成就品里说华藏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有香水海,有多少重世界,这个里头有清净刹土,也有浊秽的刹土。咱们这个世界就是秽土。丘陵、坑坎、有鬼畜和地狱,是一个不干净的国土,是秽土。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不但没有三恶道,连三恶道的名字都没有。一切都是微妙殊胜,是净佛土。华藏世界之中,有许多是净佛土,也有许多是秽佛土。
因为众生种种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为什么众生生到净佛土呢?因为他心净,为什么我们在秽国土呢?因为我们的心还不净。但是我们希望很快就要到净国土去,赶紧要从不净变成净。一切都是唯心。
‘唯能深入普贤愿海者’,普贤十大愿王,深入到普贤十大愿王,就可以知道一切处无非佛土。佛学院的学生想去五台,参拜文殊。其实哪里不是五台?这,就是五台。哪儿不是文殊?你自己,就是文殊。
所以纵横自在,大安乐。‘一切时无非佛事’。所见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坚固,连颠倒执著都是佛的法身。还有什么不是佛的法身,哪一处不是佛事。所以,‘举足下足无非道场’,你行走的地方都是道场。
所以全在当人,全在你自己。你是什么见,你就是什么境界,你就有什么行动,也就是你的下场。没有任何人来管你,都是自主的。地狱是自己走去的,不是任何人拉去的。抱火柱,谁叫你抱的?是自己抱的。看成一个美女,赶紧过去,就抱。啊!烧死了。烧死了风一吹就活,可是这教训完全就忘了,再看还是美女,还要抱,又烧死了。所以,众生就是很顽固,千生万死,不能觉悟。不是佛责罚人让他入地狱。《地藏经》里,佛拜托地藏,众生有一毛一尘的善根,就别让他入地狱。所以我念《地藏经》看到释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萨给我们托情时,老流眼泪。
此三昧品贯彻全经,可以称性遍周一切尘刹,度化众生,其中有净土、有秽土。能深入此愿海者,一切处无非佛土,一切事无非佛事。至于华严最后一品:入法界品(善财五十三参)。
【至善财童子遍参知识。而德云比丘、解脱长者、裨瑟胝罗居士、俱以念佛一门而得解脱。】
善财五十三参。咱们是居士林,居士不要气馁。当然,我们对出家大德一定要恭敬,但是居士也不是要自暴自弃自馁。五十三参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在家人是多数,有国王、有外道、有居士、还有妓女,都是在家人。真正的比丘、比丘尼,在五十三参里头是次多数的,多数是在家人。
底下引了三位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根据他们对善财的介绍,让咱们知道念佛报身、化身的功德。第一位介绍的是德云比丘。第二位是解脱长者,长者就是居士,年长、富有、德高称长者。还有裨瑟胝罗居士。三位中二位是居士,一位是比丘。此三位都是依念佛一门而得解脱。首先介绍德云比丘。
【如德云言:‘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
德云比丘说:我得自在的解力,(我是比丘自称),而且是决定的解力;不是那些含含糊糊,自己也不大信得及,像是对又像是不对,不是决定的解力;而是自在的决定的解力。‘信眼清净’,对于物质形色的鉴别靠眼,对于事理方面的取舍靠信,可信才取,不可信当然舍弃了。所以‘眼’很重要。开悟之重要就在此。开悟了他就‘具眼’了,他就有眼睛了。我们也称智慧为眼,般若如有目,不然就如盲。如盲而领了一群徒弟在一起修行,就是古人所说:‘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一个瞎子领著一群瞎子,大伙一块入火坑。所以要具眼,眼很重要。参方需具参方眼,参善知识,得有参方的眼睛,否则你参访谁呀?看教要有看教的眼,看什么书,各种注解很多。现在书多得很,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书你都信,还不如没有书。所以学佛、看教、参访善知识,都需要有眼。
德云比丘有决定的解,所以信眼就清净,眼睛很明很亮,明察秋毫,善能抉择,所以‘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看一切境界,不于境界中发生障碍。不是现代所谓的眼通、透视。此指一切都能知道它的根本、照见五蕴皆空。不是透视眼,看到你肉身内部,这眼还是糊涂眼,五蕴对他一点也不空。‘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又是‘眼’,用善巧来观察一切,普看一切,故名普眼。又极明彻。所见一切都是法身,没有不是法身的。于是所行没有不清净的,由于有清净信眼,故能‘具清净行’。此一段就是念法身佛的境界。底下就念报化身佛了。
‘往诣十方一切国土’,到十方的一切国土去,去‘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老在持念佛的名号与功德,于是‘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这一段就是念报化身佛。这不是阿罗汉境界。阿罗汉不知他方佛,他只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中有释迦牟尼佛。他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阿罗汉不知道。
【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诣十方以下,即念报化佛也。随顺法身,起于报化。法身无量,所感报化亦复无量。故下文云:‘见于东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
‘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诣十方’以下,即念报化佛也。由于法身,流现报化身。法身无量,所感报化更是无量。德云比丘说:‘见于东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由于随顺法身,由法身就起了报身、化身,法身无量,所以它能流现报、化身亦无量。德云比丘到十方看佛。在东方,见多少佛?非是数量所能说得出来。东方如此,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都是这样。
【是名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诸佛别无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随顺众生而作佛事。】
所以,常念报、化佛的功德,礼拜恭敬,忆念、赞叹、总持诸佛的法,这叫做‘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这是个什么法门?就是忆念一切诸佛的境界。忆念:老记著。念:想念。亿念诸佛的境界和智慧光明。
‘诸佛别无境界’,诸佛另外没有什么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随顺众生而作佛事’,这又把刚才说的话重覆加深了。诸佛没有别的境界;唯一的就是用智慧光明,随顺众生而作佛事。适合众生的根器,你所需要的、你所能接受的、你所能修行的,来告诉你、教导你、接引你、为你作佛事。所以,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大方便都在其中。这就是因为是智慧光明。有这个智慧光明,就可以知道众生种种的根,可以因你的根而救度你,这是为什么?只为佛是大慈悲。既是大智慧、大慈悲,这么作不就是大愿力吗?菩提心是什么?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的结合。所以,我们要想成佛、要发菩提心。要求智慧、要增长我们的慈悲、要发大愿。三个融合为一,不是三个东西拼成的,而是融合成一体的。
【此念佛人亦复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观行具足故,能见佛光明。智慧光明不从人得,唯藉缘因得显发故。】
念佛人也是如此。由于你信解具足,一部《华严经》讲的就是‘信、解、行、证’。具足信解,最重要。首先是个‘信’字,所以信字上,我们必须要深入。深入这个信,还有一个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刚经》赞云:‘破疑生信、绝相超宗、顿亡人我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听任它存在。要主动,要作努力。那些地方有怀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与信是对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长了。
所以,信解二者,有时是不解不能信,有的时候是不信不能解;这两个可以互相促进。因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这么循环,这么增长。信一点,多理解一点;多理解一点,更信一点;更信一点,更深入理解一点。这就对了。信解具足的时候,就怎么样?就入佛智慧。就进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它。
‘由观行具足故’,你的作观、你的行持具足,你就可以见佛光明。‘智慧光明,不从人得’。智慧光明不是别人给你的。‘唯藉缘因得显发故’,智慧光明是靠缘因,才能够显发。
‘缘因’二字又是一个名词。我们讲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此处‘缘因’,即缘因佛性之‘缘因’。正因佛性就是众生本有的佛性。譬喻像木头里有火。古人钻木取火后,人才吃熟东西。木中有火,譬喻人中有佛性,就是正因佛性。
什么叫缘因佛性呢?木头有火,这桌子为什么不自己烧起来?必须得钻,它才出火。所以要有缘因,这‘缘’字,要有外缘。所以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本来有性德,你必须修德有了功效,你本来的性德才显现。所以依靠缘因。
缘因钻而火出,达到目的了,火出来之后,木头也烧光了。一切了了,了因佛性。此譬喻很好。木中有火,是正因佛性。钻木取火,缘因佛性。火出木头也烧完了,了因佛性。这才究竟。
此处说明,智慧光明不是谁给你的,是靠了缘因。缘因也可能由于某人的启发、某人的帮助。但是,总之最后是通过你自己。这个缘因,靠缘因,你得修,修德有功,就能显发性德。
【下文又开诸大菩萨三七念佛门。尽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处,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说法,念念佛灭度。一以自心无边智行而为其体,本具三身。一念相应,名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门,即能遍摄一切诸三昧门。】
十方:空间。三世:时间。一切时间,一切空间,每一个小小毛头里,一念一念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都有佛说法,一念一念都有佛示现灭度。所以小的说法从来没有间歇,众生只是不闻。这一切,十方三世甚至一个小毛端的地方都有,一念一念间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之间都有佛说法,一念一念之间都有佛在灭度。都是以咱们的自心及其所有无边的智慧和行持为本体。
‘本具三身’,咱们一个人本来成佛,此《圆觉经》的话。本来就具足三身,这就根据圆觉,本来成佛。一般说本具法身,修了之后,才能成就报身、现化身。《圆觉经》、《华严经》、最高的圆顿教,则言三身本具。‘一念相应’,自己的心念与此本具者一念相应,这才是密宗所谓母子光明会的正确含义。
相应是什么意思?打个比方,一台电视机把它调好了,发射台的节目就传到你这里来了。调好了,就是你的电视机与发射台相应了。调不好,什么也没有。没有相应,慢慢调,不著急,电视机没有坏,坏了则一点声音、一闪光亮也没有,电视机没坏,发射台也在发射,就是没相应。一但相应了,什么节目都来了,相隔万里如在目前。
一旦相应,这叫什么,叫念佛三昧。你本身就具有三身的佛,你现在能够念念之间相续,有一念跟本身的三身佛相应,就开始入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为什么殊胜呢?‘入此三昧门,即能遍摄一切诸三昧门’。华严讲了无量无边的三昧,只要入了念佛三昧,这些三昧都摄在里头。不需要像王龙舒居士,自说的,在念佛号,还要念多少多少亿阿弥陀佛,因为华严的道理一就是多。一念相应,念一佛就是念多佛。入一个三昧,就遍摄一切三昧。所以,我说过我们研究这个,华严,经中之王。《华严经》讲念佛,讲种种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所以这是王中之王、宝中之宝。我们要重视。
以上是德云比丘的无上开示。下面是第二位解脱长者对善财的说法:
【又如解脱长者言:‘我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
解脱长者讲我能够入什么呢?又是一个法门,他能够进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也即进入这个三昧,如来没有障碍不能局限,无有穷尽的庄严与解脱的法门。
【‘见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旃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妙香世界宝光明如来、莲花世界宝莲花光明如来、妙金世界寂静光如来、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善住世界师子如来、镜光明世界月觉如来、宝师子庄严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如是一切悉皆即见’。】
参见十方无量无边如来。彼诸如来不到我处,我也不到彼如来处,可是我就见到佛了。我要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想见就见。其他很多很多世界与如来,都是愿见就见。
【‘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这一段很深入。如果说所现的一切佛都是如梦、如响、如幻,这还容易懂。现长者说‘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这‘我心’,不就是法身吗?从法身流现出一切诸佛,诸佛都可说是显现;那么,法身是真实,称为‘真如’,称为‘实相’。这个我心,应是真实,怎么也如幻了?从下一句‘诸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可以深入。自心像是水;佛,像是水中现出的月亮,是水所现的影像。诸佛是自心所现,如水现出月亮,月亮是所现,水是能现。能把它现出来是谁?是水,自心就像水,诸佛如影像。自心是能现,佛像是所现。在有能有所的时候,能和所是对立的,是二,所以都是幻了。
在禅宗可以体会这个道理。唐朝肃宗皇帝问南阳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回答:‘檀越(施主)踏毗卢顶上行’(即是你应在毗卢遮那佛的头顶上行走)。皇帝说:‘寡人不会(我不能体会)’国师说:‘莫认自己清净法身’。正表禅宗要超越法身,叫做法身向上事。禅宗称初开悟为到法身边,破重关就安住于法身。还有第三关,是法身向上。重关是安住于法身,宗下叫做陷入法身量中。法身向上才能见与佛齐,(知见才能与佛看齐)。禅宗三关齐破的人,他的见和佛见是一样。到了向上一路,(从法身还要向上),这是一件大事,是大志气人做的事。我们往往一点点就满足了。所以国师说陛下应该在毗卢遮那佛顶上行走。法身向上,这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所以自心现一切佛的影像,一些影像以及能现的身心,悉皆如幻如梦如响如影。禅宗的法身向上,与密宗大圆满相通。所以,密宗在毗卢遮那佛上又添了一尊佛叫阿达尔嘛如来,就是表示法身还有向上事啊!
【所谓无碍庄严解脱者,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而亦不坏梦幻诸境。若不入此梦幻法门者,便如舍利弗大目犍连等在逝多林,不见如来神力境界,以善根不同故。】
什么叫无碍庄严解脱呢?是离一切相,成一切相,总是不落两边。离一切相又能成一切相。与法身无相、亦无不相、能现一切相是一个道理。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但也不坏梦幻的境界。所以永明大师说:‘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就是梦中佛事,不坏梦幻之境。如果不入这个梦幻法门,也就是沈空滞寂,不动了,无为了。
就同舍利弗、大目犍连当年在法华会上一样,对于会上种种的佛的说法、种种的佛力变现、多少大菩萨成佛、多少人证菩萨,这种殊胜的事件,舍利弗、大目犍连同瞎子聋子一样。所以,这部经现在大家听不懂,是很当然,连阿罗汉都跟瞎子聋子一样。我们能够听一遍,能听懂一点就是好的。有很多道理确实很深。
我们为什么要不坏梦幻境界呢?就是免得像他们阿罗汉一样,当年参加法会,如聋如盲。佛说法华的时候,很多大阿罗汉痛哭流涕:‘如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在一个法里头,一直跟著佛,佛始终说的是这个法,这些人就不知道,如聋如盲。下为第三位。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