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佛教生活的六个核心命题(图文)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曾对人类生活进行过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观察,从而提出了不同的生活论。在各种宗教的学说中,佛教的生活论是体系最为完整的宗教生活论之一,这不但表现在佛教观察人类生活时所具有的理性色彩,也表现在佛教的观念所具有的深刻的反思精神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佛教的生活论的核心命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人类生活是苦难相伴的

  人生是苦,这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命题。佛教将人的生活、生命的状态界定为“苦”,这里的“苦”广义上是指由于精神上的逼迫性所导致的诸多烦扰和苦痛。佛教常说“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就概括了人从生到死所经历的所有烦恼痛苦。佛教常拿火宅比喻人间,认为人的现世生活就犹如在烈火中煎熬。佛教经典《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人类的现实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意外灾难,灾难所带来的无边无际的痛苦羁绊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基本特征。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观音菩萨对前来请教的善财童子说,人类现实生活的恐惧不安共有22种,这些“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佛教对人类生活中各种不可避免的压力与恐慌现状的揭示。

  二、人类生活的苦难来自“贪、瞋、痴”

  佛教认为,主观世界的精神生活状态决定了客观世界的现实生活趋向,佛教把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三种根源,即所谓三毒:贪欲、瞋恚、愚痴。之所以叫三毒,是因为这三种心理状态是毒害一切善心、导致一切恶果的根源。

  其中贪毒是指贪取一切顺情之境,即凡是自己喜爱的都生起贪欲渴求之心,从而无止境地追求,无限制地膨胀自己的私欲,将自己置于内心的煎熬之中;瞋毒是指恼怒一切违情之境,即凡是自己不喜欢的则在内心生起厌恶恼怒之情,无原则地排斥和对抗,动辄发怒,紧张、冲突、愤怒、敌视等情绪充斥内心世界;痴毒是指迷困于一切事理之法,即对世间真相的迷惑,包括对物质世界、社会现象、人类生活等,均执取表面的现象,被暂时甚至是虚幻的现象所迷惑,身心为之束缚,从而陷入迷茫。在佛教看来,无论是贪欲,还是瞋恚和愚痴,都是人类内心萌生并保持着的污染性的精神现象,导致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灾难,是人类生活不得自在圆满的根本原因。

  三、人类外在生活的理想状态是福德具足

  佛教并不主张放弃现世生活,因为佛教认为人生处于无尽的业果链条当中,为了实现永久的解脱必须积极面对当下,实现现世生活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所以佛教主张以正确的眼光审视现世生活。佛教认为,从崇高理想的眼光来看,人类现世生活总体上说是污浊、不圆满、苦涩的,但佛教也承认人间同时存在着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当然这种幸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幸福,是具有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幸福,佛教一般称之为福德具足。

  《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观音菩萨为了以下目标而向众生传授大悲咒:“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首句所谓“安乐”是概括性的,后面的各种生活状态都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也就是没有病痛,健康长寿,生活富裕,无恶无罪,没有麻烦,富有功德,善根深厚,无忧无虑,心想事成等。这里描述的理想生活状态应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四、人类内在生活的理想状态是清净自在

  清净自在是佛教所向往的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美好境界。福德具足偏重于说明一种外在的物质生活状态,清净自在强调的则是人类主观世界的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生活状态。所谓清净自在,是指内心摆脱了外界的干扰,对于外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自身状况、舆论观念等均能超脱地看待,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洒脱。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佛教常说的“八风吹不动”。

  “八风”又称“八法”,是指能煽动人心、使其处于躁动不安状态的八种事,即:(一)利,即有益于我的各种事;(二)衰,即减损于我的各种事;(三)毁,即背后的诋毁;(四)誉,即背后的赞誉;(五)称,即当面的称赞;(六)讥,即当面的诽谤;(七)苦,即遭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八)乐,即遇到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如果能把握自己的内心,安住佛法智慧,不为外界苦乐爱憎所惑乱,则不会为这八风所吹动,内心保持平静,所谓宠辱不惊,苦乐随缘佛经中常把这种境界比喻为像须弥山一样的安稳自在。这种安稳不动的精神境界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清净,而这种内心的清净则是对佛教特有智慧的把握,也就是对般若的体悟。概括地讲,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要“无住而住”。

  五、悲智双运是理想生活的基本前提

  悲就是慈悲,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智就是智慧,即般若。

  慈悲的外在表现是利他,这也是菩萨的基本精神,在大乘佛教看来,利他主要体现为四摄:(一)布施摄,即将自己所拥有的给予他人,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即将自己的财产或金钱给予需要救济的人;法布施则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思想,特别是所证悟的真理传授给他人;无畏布施就是给众生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二)爱语摄,即用能使他人心生欢喜的语言,祝福他人,宽慰他人,引导他人,教化他人。(三)利行摄,就是对他人有利的行动,分为两类:一是自己的善行使他人获益;二是使他人发起有利其自身的善行。(四)同事摄,就是赞同、参与、支持他人的事业,与他人患难与共,以此引导众生得道解脱。“四摄”是佛教慈悲利他生活的基本模式。这种利他生活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既是菩萨所为,也是所有人的行动指南。

  智慧就是观察世界的方法,基本特点就是体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性空假有的,从而无所执著,超脱自在。这同上面所说的清净自在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这里更加强调智慧与慈悲的并起共存。佛教认为,只有悲智双运,才能真正开始快乐的生活,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从而达到最终的解脱。

  六、终极解脱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

  佛教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实现终极的解脱。早期佛教所讲的涅槃,大乘佛教所说的成佛,净土宗所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属于终极的解脱。这是一种彼岸的生活境界,与现世的福德具足和心地清净不同。实现了终极解脱的人生没有轮回、没有烦恼、没有恐怖,也就没有苦难,并且拥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这种终极的解脱需要在实现理想的现世生活的状态下更加精进修持才能达到。用佛教的话来概括,就是“八正道”、“三学”、“六度”,总的来说,就是教化众人智慧修持,一切向善,慈悲利他,清净自在。

  佛教关于人类生活的六个核心命题解释了人类生活中的苦难本质以及苦难的原因,承认并表达了人类现世生活的理想状态,特别强调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以及慈悲利他生活的价值,并最终回到了它所追求的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即实现终极的解脱。总体上看,佛教生活论的这几个命题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今天,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