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惟贤长老开示福祸之本

惟贤长老开示福祸之本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你没看到就不相信,宇宙、世间上的事情森罗万象,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今天是腊月廿三日,民间俗传是灶王上奏玉帝的日子。玉帝根据灶王所汇报的情况,施以人间祸福。这件事情应该怎么用佛法来解释呢?其实并不是玉帝、上帝给你的祸福,祸与福完全在于自己所造。所以今天我讲的题目为《论祸福之本》。

  《太上感应篇》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受祸受福不是上帝施予你的,是你自己造的,不过是假神灵之手给你一个惩罚或一个奖励而已,等于和人间犯法一样的。你们想,这个人间、这个社会,有些刑事犯罪分子本来活得好好的,突然贪心一起就抢人,嗔心一起就杀人、放火,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公安局出动,案子被破以后,他们被抓到,戴上脚镣手铐,送进看守所;审判以后,最严重的就枪决,轻一点的就处以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坐牢)。你们想一想这个譬喻,说明不是别人使他被枪决、使他坐牢、使他戴脚镣手铐,是他自己造的。公安部门、法院、检察院不过是个助缘,执行国家刑法,把他处理一下。实际上他不起贪心就不抢劫,不起嗔心就不杀人,他就不会被抓。这个譬喻是相当好的。所以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命运决定在自己。

  祸福之本,这个“本”就在你自己的心,“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心能生万物,心能造万物”。那么人的行为都是由思想在支配。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后果,这是一连串的关系。

  讲这个心应该明确几点呢?我们真正想要免祸得福,从众生到成佛,就不要忘记修心的几个基本点。第一,要以慈悲为中心;第二,以因果为法则,或者以因果为指导;第三,以善恶为行为标准。

一、要以慈悲为中心

  我先讲讲以“慈悲”为中心。就世间来讲,以“仁爱”为中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我们传统文化的中心其精髓就在这两个字。大家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现在提倡读经,儿童读经,从北京到地方都在提倡读经。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以德治为主,我们可以根据这“德治”两个字来讲一下。德治的思想基础就来源于“仁爱”。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几千年以来就讲要以仁爱为中心。

  “仁爱”的体现,在于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和为贵”,这是《中庸》讲的。那么在这个原则之下,子女对父母要尽孝道;兄弟之间要和睦;后辈对长辈要尊敬;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做到“父慈子爱,兄友弟恭”。形成的伦理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叫公德。这个道德标准是以仁爱为中心,体现人与人之间要以达到仁爱为主。家庭、父母、兄弟、夫妻、儿女、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和为贵”。这样一来,这个人间就没有尔虞我诈,不会互相欺骗、互相敲诈勒索了,那就是一种德化了,就呈现出一种和合向上的现象,就达到“德治”了。就像万物,到了春天在和暖的阳光之下,万物欣欣向荣。万物欣欣向荣,就有生气,而不是杀气。这个“仁爱”思想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思想。

  人能如此就与天心相合,就一片和气,就有种种吉祥的现象,所谓“和气生祥”嘛。反之,人类不讲这一点,不讲仁爱而互相争斗;互相欺骗、尔虞我诈,恰恰与天心不合,就会出现一些怪现象。例如气候不正常,风雨不调,各种灾害发生,这叫做“祸”。所以“仁爱”这个根本是很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不管儒家还是道家,在这方面都讲得很多,像《易经》的内容更是很深奥。

  以我们佛教本身来说,佛教的原理比较高,由仁爱到慈悲,范围就很广大了。慈悲遍及于生物,遍及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就比仁爱还要高。佛家不管是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从内心修养上讲,都讲得更高,境界更高深,一般人达不到。只有学菩萨,学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只有菩萨才能办到,所以要学菩萨,以“慈悲”为中心,或者说以“仁爱”为中心。这个中心丧失不得呀,丧失了不得了啊!

二、以因果为指导

  我们佛家的道德就是以因果为指导思想。万事万物,不管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生现象,一切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法则。有此因就有此果,有彼因就有彼果;无此因就无此果。佛陀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陀最初说法就说因缘生法:一切万物、一切事相没有因、没有缘起,就没有果。你不能否定因果法则。万物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无明就有明慧;有有漏,有无漏;有清净,有染污。性质不同,有什么性质的因就有什么性质的果。那是肯定了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这个在唯识法相上讲,有六因、四缘、五果。从三世流转来讲,有十二因缘,讲得很微细。

  在佛教经典里讲到人生现象、社会现象有这样几句话:“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这是因果规律,你自己造了,你自己就要受,大家造了,大家就要受。你先造了这个因,时间成熟了你就要受这个果。不管什么时间,或者短,或者长;或者今生,或者来世,你总要受了才了事,没有谁逃脱了的。你不作就不受,你不造因就不会有后果。“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这就是个定律。

  因此,学佛人能够处处起心动念都以因果法则警戒自己、规范自己。如果他连妄念都不敢起,他还敢做坏事吗?在佛法上讲,起个妄念都叫做“业”,叫“意业”嘛。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而身业、口业都由意业发动,“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一切以意业为主,就是现在讲的“一切以思想为先导,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要注意你的思想”。

  你能懂因果了,你就会在思想深处时常警惕自己,要分别什么是善恶,什么是邪正;什么事做得,什么事做不得,甚至用功用到极点,一个小念头都不乱起。所以学佛就有一些方法,如念佛参禅、念经、持咒等,这是消灭恶念的办法、消灭妄念的办法。念佛念好了,念经念好了,持咒持好了,你还要起个什么恶念、妄念、邪念?这就是修行呀!另外还可以得到佛菩萨加持。

  你看这个世间,社会上那些五毒,有杀人、放火、贪污腐化、欺骗、黄色淫乱、吸毒贩毒等等。这些人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最终害了自己。什么原因呢?他就是违背了因果,起心动念都是恶的,处处损人,处处害人。所以我们要以因果为指导思想,才能建立真正的道德。

三、以善为行为标准

  现在世俗很多人也讲道德。但为什么那个道德经常行不通呢?就是因为有些人不懂因果,否定因果。既然否定因果,那还讲什么道德嘛,这不是笑话吗?大家可以想一下,世间上有很多人经常讲到道德,好像所做之事样样都是为了人民,实际上遇到具体问题就为自己,为自己的口袋。为什么会这样?他不懂因果嘛,他如果懂因果的话,首先念头就公正了,他敢为自己呀?他就真的是为人民。在行为上以“善”为标准。“善”就是利益他人;“恶”就是损害他人。

  以佛家的定义来说,“善”以利他为前提,利益他人的结果还是利益自己,自他均利;不单是现在有利,将来也有利;这叫做“善”。“恶”就是以损人为前提,最终损害自己,以致自害害他;不单是现在不好,将来也不好;这叫做“恶”。这个善恶的定义是相当标准的,而且意思很深刻,有因果的道理在里面。所以在行为上自己必须首先要有利人的念头,不要处处只想到自己,学佛人要以智慧为先导,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就是“善”,利益众生就是“大善”。害他是“恶”,害一切众生就是“大恶”。小恶就受小苦,较轻一点;大恶就受大苦,三途地狱就有你的份。不单现世受苦,死了以后三途地狱还要再受,那是可怕的。

  所以说民间俗传的“灶王上天,奏明玉帝,玉帝施以奖惩”,其实在佛家来讲,“玉帝”、“神鬼”不过是缘,因在自己,“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要检查自己,自己的心才是祸福之本。你愿意走福的道路,还是愿意走祸的道路?那你自己在起心动念时好好观察一下。在行为上多有轨范,那就是必须要以慈悲为本、以因果为指导、以善恶为标准,止恶行善,这是个光明前途。

惟贤长老2002年在重庆慈云寺开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