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根源
一、出处
“Loving what is”是一本英文畅销书的名字,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翻译之后的中文书名叫《一念之间: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由华文出版社出版。显然,翻译之后的中文书的书名并非原来的英文书名《Loving what is》的中译,而是译者根据这本书的内容重新给书起的一个名字。
我非常喜欢“Loving what is”这三个英文单词组成的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只用了三个单词就揭示了人类一切痛苦的源泉以及一个非常有效可行的去除痛苦的方案。
二、解释句义
loving是love(爱)的进行时,表示正在爱或者持续不断地爱。能爱的是心,所爱的是某个对境,“爱”这个动作本身意味着能爱的心对所爱的对境“接受、包容、认同、维护”。
what is在这里是一个宾语从句,表示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此时此刻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的对境,换句话说,就是出现在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周围环境、人物、事件等等。例如,“看到仇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对你大喊大叫”,“购物排队时队伍进展缓慢,还有人不时地插队,而你购完物之后,还要急着去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孩子又去网吧了,还逃了学”,“老板给所有人都加了薪水,但就是没有给自己加”……,总之,这些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所有现实叫做what is。
所以,Loving what is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接受现实,包容现实,认同现实”,也就是,无论周围发生什么,都要去欣然接受。
三、所有心灵的痛苦无一例外地源于不接受现实
《俱舍论》中说,人类所遭遇的痛苦可以分为两类:身体的痛苦与心灵的痛苦。一般来说,人的身体只有在生病或者遭遇殴打、杀害等情形下才会遭遇痛苦,而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即便遭遇,也很快就会过去;人类所遭遇的绝大多数痛苦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心灵,身体的痛苦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如果对人类心灵所遭遇的一切痛苦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心灵痛苦的产生无一例外地都源于心中的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不接受现实——对周围已经发生的现实、正在发生的现实以及将要发生的现实不接受。不接受的程度越高,则痛苦越剧烈。
如果对我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心念进行简单的分类,大致就可以分为三类:贪心、嗔心、痴心。贪心——不仅接受对境,还对对境产生不要离开、消失的执著;嗔心——就是不接受对境,希望这个对境不要再出现或者消失掉;痴心——就是在对境之上产生错误的认知与执著。
这样对烦恼进行简单分类之后,我们就知道,不接受现实的念头本质上就是这里所说的嗔心。这个嗔心在心中生起之后,如果对境持续存在,或者即便已经消失,甚至尚未发生,内心都会产生痛苦——如果不接受的程度低,只是隐隐作痛;如果不接受的程度较高,就会剧烈疼痛。此外,这些不接受现实的嗔心还会进一步导致语言上的抱怨与行为上斗争。仔细观察人类之间的一切斗争——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吵嘴,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一不是因为内心不接受现实所导致的。
四、接受现实(Loving what is)是遮止痛苦的唯一方法
所以,如何去除痛苦呢?只要想办法不让不接受现实的嗔心产生,或者将不接受现实的嗔心去掉,痛苦就无由而生了。从反面来说,如果我们内心培养成了Loving what is的习惯,痛苦也就没有办法产生了。
Loving what is在儒家则称为“耳顺”。《论语》中说,孔子修行,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达到了“耳顺”的境界。“耳顺”实际上就是“心顺”——也即接受现实。(孔子修到七十岁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即可以自由自在的驾驭自心,使之不犯错误。)
Loving what is在道家则叫“上士不争”。有智慧的上士从来不会与现实争辩的,他们从来都是接受现实,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去改变。
Loving what is在基督教中叫作“一切听从主的安排”。例如,特蕾萨修女说:“无论天主给你什么,或是从你那里拿走什么,都要欣然接受。”(Accept whatever He gives and give whatever He takes with a big smile.)
Loving what is在小乘佛教中叫作“随遇而安”。无论遇到什么对境,内心都要安稳而接受。
Loving what is在大乘佛教中叫作“八风吹不动”。“八风”又名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令人得意的事,“衰”是令人失意的事;“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人称誉;“称”是当面被人称誉,“讥”是当面被人讥讽;“苦”是身心的各种痛苦,“乐”是身心的各种快乐。显然,人们往往愿意接受其中的“利、誉、称、乐”,而对其中的“衰,毁,讥,苦”不愿意接受,不愿意容忍,于是就有了痛苦。
Loving what is在密乘中叫作“一切都是上师的示现与考验”。无论周围显现什么,都是上师的变现与考验——看我们是否能够坚守净观的誓言。如果不接受现实,显然就失去了净观的誓言。
Loving what is在禅宗叫作“不于境上生心”。无论什么对境出现,只是不动心,做一个无心道人。如果不接受现实的念头产生了,显然就不是一个无心道人了。
五、“改变自心”还是“不接受现实,与外境抗争”?
万法的产生都依赖于因缘的积聚,因缘不积聚,任何一法都无法产生。不接受现实的心念也依赖于因缘的积聚才能得以产生,所以,分析出产生不接受现实思想的因,然后加以断除,就达到了从因上加以摧毁的目的。
佛经上说,一切烦恼心念的产生至少依赖于三个条件:对境、对境上的谬执(也即痴心)、烦恼的习气。其中,“对境”是外因,“对境上的谬执”与“烦恼的习气”是内因。
在这三个因中,“烦恼的习气”并非我们当下就能够去转变的。所以,只能对对境这个外因,以及对境上的谬执来加以改变。嗔心的特点是不接受“对境”这个外因,或者试图改变、摧毁外境这个外因,佛陀用智慧的眼睛观察之后告诉我们,这样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方法。主要原因如下:
一、改变外境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改变在对境上的谬执,就能轻而易举地从根本上去除烦恼。例如,如果投影机的投影透镜上面有一根头发,于是投在屏幕上的画面就会出现一道划痕,如果我们将划痕的原因归咎于画面,于是想通过切换画面来去掉划痕,可想而知,无论我们切换多少画面,都是徒劳无益的。如果去掉透镜上的头发,画面上的划痕立即就会消失。同样的道理,不接受外境,在外境上找过失,或者试图改变外境,就同这个比喻是一样的,无论费了多少力气,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外境完全是自心的显现,是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以及所作所为造成的,外境上的问题就是内心的问题导致的。如果改变了自心,外境就会随之而变。
二、外境是业的显现,也即是由自己心中业力的种子现行之后而变现的,而心中业力的种子是由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决定的,是自己“求”来的。但是,在它们现行时,我们却忘了它们就是当初我们自己“求”来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认账了。有人说,我当初怎么会“求”这种不如意的外境呢?是的,一定是你当初自己“求”来的,这是无欺的因果律告诉我们的。只是当初在起心动念、说话行事之时,我们的心处在无明的状态,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会招来今天的结果。例如,我们在杀生的时候,明白因果的人劝我们别杀,但是我们却不听,还嘲笑别人迂腐。其实,在我们杀生之时,就注定了我们将来要被他人杀害,但是在被他人杀害的场景显现出来的时候,有几个人会知道这是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招来的呢?所以,在不如意的场景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认账,要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招来的!”
三、此外,外境实际上就像梦境一般,无有任何自性,而且刹那不住,转瞬即逝,试图去改变它,就像为阳焰水筑大坝一样没有必要。过去的对境已经彻底消失在虚空中,根本没有必要不接受。接受也消失了,不接受也消失了。现在去回忆,然后心里再产生不接受的心念,完全是自我折磨。当下的对境转眼即逝,不接受也没有必要。未来的对境尚未来临,一厢情愿地不接受也是庸人自扰。我们只要调整现在的心念,就能决定未来的对境。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自己的精力花在致力于去除内在的谬执之上,而不应该花在不接受外境与外境争斗之上。
六、去除内心谬执的障碍
在讨论如何去除内心的谬执之前,我们需要观察去除内心谬执的障碍。
在人们的语言中,常听到“不如意”、“逆境”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如意”与“逆境”都是因为心中的某个执著而引起的。“不如意”中的“意”就是执著,因为外境与这个执著不一致,所以就被我们称为“不如意”。因为外境与这个执著相违逆,我们就称外境为“逆境”。这都是以自己心中的执著为中心,而对外境的评判。
如果我们以外境为中心,来评判心念,心念与与外境不一致,就称为“不如境”;心念与外境违逆,就称为“逆心”。“不如境”也好,“逆心”也好,实际上都是心对境的“谬执”。所以,站在境的角度来评判心,就很容易发现心中那个导致痛苦的执著心念的荒谬性。
存在于内心的谬执的荒谬性与不合理性,在旁人看来是很容易识破的,但是其荒谬性与不合理性却很难被自己识破。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心中有“我执”与“我爱执”存在。“我执”与“我爱执”永远会使我们以自心的执著为中心去评判外境,而从来不愿站在外境的一面来评判自心。
所谓“我执”,就是在我们的心中存在一个妄念,这个妄念缘自身的五蕴相续执著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我”。这个执著妄念在自己的身体(色蕴)、苦乐感受(受蕴)、想像(想蕴)、各种思维与情绪(行蕴)之上,安立了一个常性的、一性的、具有主宰性的“自我”。实际上,这个常、一、自在的“自我”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是这个我执的妄念执著之后,就让我们的心产生了一种“自我是存在的”感觉。由于这个“我执”妄念的存在,心就会将“自心对外境的谬执”(想蕴和行蕴)执著为是“自我”的一部分。
所谓“我爱执”,就是维护这个“自我”的执著。这个“我爱执”是在“我执”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维护自我的执著。由于这个“我爱执”的存在,心就会进一步维护前面所说的“对外境的谬执”,不允许它受到侵犯。
就这样,心中有了“对外境的谬执”之后,“我执”将其执著为自我,“我爱执”开始维护它,不容它受到侵犯或改变。因此,去除心中的谬执变得困难起来,而不接受外境反而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七、反复观察拷问内心的谬执,直至将其瓦解
正因为“我执”与“我爱执”的存在,即便痛苦产生,有些甚至痛苦得去自杀,也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内心执著的荒谬性。所以,拜伦·凯蒂在《Loving What is》这本书中要设计四个反问,让已经遭遇痛苦折磨的人通过质疑存在于内心的这个谬执而脱离痛苦。这四个问题是:
一、那是真的吗?
二、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三、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四、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为了使痛苦者不受“我执”与“我爱执”的障碍,拜伦·凯蒂甚至还鼓励受苦者对导致痛苦的思想进行反向思维——也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或者其它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检视导致我们内心痛苦的念头,有很多都是:“他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意即他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周围的人应该善良一点”,“我的孩子应该勤奋学习”,“邻居说话的声音应该小一点”,“我怎么会这么胖呢?”(我不应该这么胖),“我的丈夫脾气不好”,“工资改革之后我的工资会不会下降?”(我的工资不应该下降)等等。分析这些念头,它们都具有对已经发生的现实、正在发生的现实或者将要发生的现实不能接受的特征。掌握这些谬执“不接受现实”的特征之后,对认识这些心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八、防患于未然
拜伦·凯蒂设计的四问是供已经遭遇痛苦者去除导致痛苦的谬执而用的。如果我们能不让“不接受外境”的谬执产生,痛苦也永远不会产生,这就是防患于未然。
如何才能避免“不接受外境”的谬执产生呢?就是培养loving what is的习惯。当然loving what is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作意的层次,一个是无作意的任运层次。作意层次,是靠着一个“loving what is”的正念,来抑制不接受现实的心念的产生;而无作意层次时,则不于境上生心,此时内心的无作意的爱就会任运显露,loving what is也不需要一个正念去维持,自然就能达到。这其实是开悟者“境来不拒,境去不留”或者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境界。
在作意层次阶段,要多多观修外境的“苦、空、无常、不净”以及“唯心所现”,因为这些都是外境的真实相状。一旦观修成功,烦恼或者其它谬执就根本无法生起了。具体修法可以参见麦彭仁波切的《净心法要·别别观修之轮》。
无作意层次的到达需要依赖于证悟诸法的本性实相。需要在作意的层次上进一步体认心性。
九、结论
修心就是在修对境起什么心。对境所起的心错了,就会痛苦;对境所起的心对了,就会安乐。
内心痛苦了,就说明我们有了不接受现实的心念,将这个心念拿出来拷问,揭露它的的荒谬性而加以舍弃之后,痛苦就会消失。
Loving what is是一切正确心态所具备的一个特征,不接受现实是一切痛苦心念所具备的特征。明白这个道理,对我们的修心有很大的帮助。
- 上一篇:净土法门有何殊胜利益
- 下一篇:佛教为什么肯定因果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