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八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八十之一 牧八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苏摩那城住其门所思惟文殊师利随顺观察周旋求觅希欲奉觐。
自下大文第四明智照无二相显前因法生果体无分别绝境智等诸二相故又善财障尽惑除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无异也即信智无二(第四智照无二相绝境智者谓一境智无二二始末无二亦信智无二三染净无二四智断无二五理事无二由证理事无二义故染净无二惑性智性一性平等始末无差能所齐融亦不生二不二分别故前经云心不称量诸二法但恒了达法无二诸法若二若不二于中必竟无所着方为真不二耳)文但有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闻证入第三转遇胜缘今初言经游百一十余城已者百一十义已见上文然此游城复有二义一但从弥勒至于文殊自经百一十城非连取前二者加前百一十友故云余城即通取前友普收诸法归一照故若尔前友此城岂得同耶亦有二义一者友必依城则一城一友二者或于一城值于多友或求一友历于多城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顺表法故(或于一城者如诸夜神多在佛会言或求一友历于多城者如解脱处经十二年求于普眼经历城多等此义胜前)到苏摩那者此云悦意即华名也谓智照一性悦本心故即德生城有本云至普门国显摄诸差别归无二相即普门故言住其门所者显解心已极将入般若无二之门故。
是时文殊师利遥申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
第二是时文殊下见闻证入此下即是所漏脱文义如前说然以极照无二心境两亡故略无敬问信解双绝故不见现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见乃为真见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文中三一摩顶摄受过百一十由旬者彻过前位故始信该于极果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然过城约超封域由旬明超数量又前越诸位断德后越诸位智地按顶表于摄受亦以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极故。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已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
二作如是言下诲示法门即举失显得谓若离信根等不了法性等反显善财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于中先列所阙行法文有九句前七阙因一阙行本故二求小故心劣处生死而忧悔三横不具四竖不进五滞一善六不广求七不起无住行愿后二阙缘后不能了下不能成益中有十五句前五约所知理事后十约能知分齐例前诸文思之又前九中初一信根是所阙因余皆不能成益约法功归于信约人前友之法皆由文殊。
是时文殊师利宣说此法示教利喜令善财童子成就阿僧只法门具足无量大智光明令得菩萨无边际陀罗尼无边际愿无边际三昧无边际神通无边际智令入普贤行道场及置善财自所住处文殊师利还摄不现。
三是时文殊下结益归本于中十句前九结益甚深初一总余八别前智光明即般若方便后无边智即智波罗蜜普贤行道场者举足下足皆与普贤行相应故自所住处者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无住住故又普行道场即法界理自所住处即文殊智此亦义同示于后友普贤之境后一句摄用归本所作竟故信穷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现(初一总者总即示教利喜示谓显示法门教谓劝令修行利谓觉悟成益喜谓称根令悦经从其足无量下别句?随难释先出初句异于第六二三四五并皆不释后释七八二句而有二意一当句释属于二人二相合释文殊能住普贤道场是所住故此亦义同者亦安普贤行道场故文无正示故云义同)。
于是善财思惟观察一心愿见文殊师利及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善知识悉皆亲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教无有违逆。
第三于是善财下转遇胜缘修行敬事然此诸友及后普贤皆无指授者表证法界离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义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顺后为入理方便又通论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为信心之始次至后文殊为智满之终故此总见三千等友后之普贤理智无二又前诸友一一各逢即是纯门此中诸友一时顿见即显杂门后普贤一人具前诸友即纯杂无碍又此诸友所得法门受行各别文所不具结广从略故总云三千耳。
大文第五增长趣求下显因广大相以前照理无二显其甚深方堪成佛广大之因以随一一因皆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归体普贤法界即秘蜜重重若以二圣相对则文殊为能证若以二圣对善财则文殊亦为所证未得般若今证得故(大文第五显因广大相以随一一因者释广大义异前摄德成因未说一一称法界故又前但因今明因彻果海故文殊下对前辨异摄相归性事理无碍秘密重重事事无碍若以二圣下后二圣相望辨其能所)。
增长趣求一切智慧广大悲海益大慈云普观众生生大欢喜安住菩萨寂静法门普缘一切广大境界学一切佛广大功德入一切佛决定知见增一切智助道之法善修一切菩萨深心知三世佛出兴次第入一切法海转一切法轮生一切世间入于一切菩萨愿海住一切劫修菩萨行照明一切如来境界长养一切菩萨诸根获一切智清净光明普照十方除诸闇障智周法界于一切佛刹一切诸有普现其身靡不周遍摧一切障入无碍法住于法界平等之地观察普贤解脱境界。
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二闻睹前相三见闻证入今初有二十六句初一标求佛果后一总观圆因中间诸句义通前后皆是趣佛之因并是普贤解脱境故就中间摄为十对初四四等普周寂静即舍故次二福智无外缘境是智故次二正增增助次二修因知果次三入法现生次二证愿修行次二照上增下次二得实照权次二智周身遍后三摧障入理其入无碍法向上成无二碍向下即成无碍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处后总句观普贤境即前普贤行道场以是显因广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财普观不同前文一友指于一友良以普观方见普贤故。
即闻普贤菩萨摩诃萨名字行愿助道正道诸地地方便地入地胜进地住地修习地境界地威力地同住。
第二即闻普贤下闻睹前相于中先闻后睹今初有十三句初一闻人名后十二闻行位即闻二字贯下诸句此中闻者非从一人多人闻之即称法界而闻耳诸地者普贤位中自行依地及圆融所摄地也此句总下八别一地方便者即加行也二即入心三出心四住心五即修施戒等六即遍行真如等为所证境亦是所得分齐之境七即神通作用摧邪摄生等八即同依佛智而住。
渴仰欲见普贤菩萨。
二渴仰欲见下明睹于中二先仰德修观后睹见希奇今初初闻前人法故生渴仰。
次即于下修观菩提场者是所观处金刚藏者约表即于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体中金刚智内起一切因陀罗网普贤心观约事即前其地金刚而蕴德具严故名为藏然此经体势应具十会以顺无??又始起觉场义应归本故(然此经下总释文意谓所以却就金刚场起观者何于中有二先系表出意谓华严一切皆悉具十会亦应然合有第十摄末归本重会觉场谓菩提场是根本会起于中八名为末会谓第十会摄前八会归于初会无不从此法界所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今且依文对前本末二会即是摄末归本之义是以善财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观求(后今且依文者明其无干故就第九以明此三一者本会二者末会三自普贤以为摄末归本之会本有二种逝多乃是此会之本今归觉场是诸会本)。
起等虚空界广大心舍一切刹离一切着无碍心普行一切无碍法无碍心遍入一切十方海无碍心普入一切智境界清净心观道场庄严明了心入一切佛法海广大心化一切众生界周遍心净一切国土无量心住一切劫无尽心趣如来十力究竟心。
后起等下正显观心有十一句皆称普贤境而起于心故后得见。
善财童子起如是心时由自善根力一切如来所加被力普贤菩萨同善根力故。
二善财下睹见希奇于中二先结前生后兼显见因。
见十种瑞相何等为十所谓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如来成正等觉见一切佛刹清净无诸恶道见一切佛刹清净众妙莲华以为严饰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众生身心清净见一切佛刹清净种种众宝之所庄严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众生诸相严身见一切佛刹清净诸庄严云以覆其上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众生互起慈心递相利益不为恼害见一切佛刹清净道场庄严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众生心常念佛是为十又见十种光明相何等为十所谓见一切世界所有微尘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佛光明网云周遍照耀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佛光明轮云种种色相周遍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佛色像宝云周遍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佛光焰轮云周遍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众妙香云周遍十方称赞普贤一切行愿大功德海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日月星宿云皆放普贤菩萨光明遍照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一切众生身色像云放佛光明遍照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一切佛色像摩尼云周遍法界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菩萨身色像云充满法界令一切众生皆得出离所愿满足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微尘数如来身色像云说一切佛广大誓愿周遍法界是为十。
后见十种下正睹希奇于中二一见瑞相十句五对各先所依净土后住处众生(一见瑞相者然其十句皆是净土而其后句意在众生如初对云见一切佛刹清净一切如来成正觉即属净土二云见一切佛刹清净无诸恶道无诸恶道即是住处众生五对皆然)二睹光明前瑞则直见一重净刹此明重见又前粗此细前体相此业用然皆是普贤依报之刹(又前粗者前但云见一切佛刹今一一尘中出一切世界故此为细言前体相此业用者前但云见今尘中出故)。
时善财童子见此十种光明相已即作是念我今必见普贤菩萨增益善根见一切佛于诸菩萨广大境界生决定解得一切智。
第三时善财下见闻证入于中三初结前生后由睹前相生必见心。
于时善财普摄诸根一心求见普贤菩萨起大精进心无退转即以普眼观察十方一切诸佛诸菩萨众所见境界皆作得见普贤之想以智慧眼观普贤道其心广大犹如虚空大悲坚固犹如金刚愿尽未来常得随逐普贤菩萨念念随顺修普贤行成就智慧入如来境住普贤地。
二于时善财普摄下起观增修初摄散住定次策勤无退次观其体遍以法界为身故次悲智横广次愿行竖穷后得果圆因此乃总摄诸观行人欲见当仿此修离此观心见亦非胜。
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在如来前众会之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绕最为殊特世无与等智慧境界无量无边难测难思等三世佛一切菩萨无能观察。
三时善财下正明见闻证入于中二先正见闻证入后闻佛德难思前中亦二先显得益圆因后位满齐佛前中分四一见身得益二摩顶得益三显因深广四观用无涯初中二先见胜身后得深益前中四一总见胜德身相二别见毛孔出生三重观体内包含四结通周遍今初由前于菩提场师子座前起胜想故。
见普贤身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尘数光明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除灭一切众生苦患令诸菩萨生大欢喜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种种色香焰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而以普熏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杂华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华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香树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香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妙衣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衣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宝树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摩尼宝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色界天身云充满法界叹菩提心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梵天身云劝诸如来转妙法轮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欲界天王身云护持一切如来法轮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三世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为诸众生无归趣者为作归趣无覆护者为作覆护无依止者为作依止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清净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于中出世菩萨众会悉皆充满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净不净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令杂染众生皆得清净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不净净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令杂染众生皆得清净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不净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令纯染众生皆得清净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众生身云遍法界虚空界随其所应教化众生皆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菩萨身云遍法界虚空界称扬种种诸佛名号令诸众生增长善根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菩萨身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刹宣扬一切诸佛菩萨从初发意所生善根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菩萨身云遍法界虚空界于一切佛刹一一刹中宣扬一切菩萨愿海及普贤菩萨清净妙行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普贤菩萨行云令一切众生心得满足具足修习一切智道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正觉身云于一切佛刹现成正觉令诸菩萨增长大法成一切智。
二见普贤身下别见毛孔出生广遍法界实则重重无尽略显二十重亦对前善财渴仰所起十一心故其初等虚空广大等五心遍此诸句余之六心别生诸句且除初一句次之五句由前观道场明了心故出云等皆严道场次叹菩提心下三句由前入佛法海心次一句及最初一句由化众生界心次四由前净一切国土心亦兼化众生心后六句由前住一切劫及趣如来十力究竟心并如文思之是知各由自心所见分齐(然毛孔出生等广如玄中今更略示谓彼普贤游入十方略有十门一入世界法界缘起互即入故二入众生界生界佛界无二体故三明供养一一供具皆称真故四明请法穷法界智无时不请诸佛无时不雨法故五大智摄生了生迷倒而无众生不碍化故六明现通十方尘刹互入重重震动现相而无息故七常寂定未曾一念有起动故八广出生念念毛孔出现诸境无穷??故九者说法念念常雨无边法雨雨一切故十明总说上之九义举一全[(冰-水+〡)*ㄆ]无前后故广说难??余广如文)。
尔时善财童子见普贤菩萨如是自在神通境界身心遍喜踊跃无量。
三尔时善财下重观体内包含于中二初结前生后。
重观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风轮水轮地轮火轮大海江河及诸宝山须弥铁围村营城邑宫殿园苑一切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欲界色界无色界处日月星宿风云雷电昼夜月时及以年劫诸佛出世菩萨众会道场庄严如是等事悉皆明见如见此世界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如是见如见现在十方世界前际后际一切世界亦如是见各各差别不相杂乱。
后重观下正显于中亦二先见三千后如见此下类通十方三际。
如于此毗卢遮那如来所示现如是神通之力于东方莲华德世界贤首佛所现神通力亦复如是如贤首佛所如是东方一切世界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切世界诸如来所现神通力当知悉尔如十方一切世界如是十方一切佛刹一一尘中皆有法界诸佛众会一一佛所普贤菩萨坐宝莲华师子座上现神通力悉亦如是彼一一普贤身中皆现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佛出现一切菩萨众及闻一切众生言音一切佛言音一切如来所转法轮一切菩萨所成诸行一切如来游戏神通。
四如于此毗卢下结通周遍文有四重举类未结尘中普贤是知前则身中包含法界广无边故显其普义今则全此含法界身潜入尘中调柔无碍明其贤义内外周遍限量斯尽故名普贤。
善财童子见普贤菩萨如是无量不可思议大神通力即得十种智波罗蜜何等为十所谓于念念中悉能周遍一切佛刹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悉能往诣一切佛所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悉能供养一切如来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普于一切诸如来所闻法受持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思惟一切如来法轮智波罗蜜于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于念念中说一句法尽未来际辩才无尽智波罗蜜于念念中以深般若观一切法智波罗蜜于念念中入一切法界实相海智波罗蜜于念念中知一切众生心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普贤慧行皆现在前智波罗蜜。
二善财童子见下明得深益既得智度已彰地满况十表无尽耶。
善财童子既得是已普贤菩萨即申右手摩触其顶既摩顶已善财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各以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而为眷属一一三昧悉见昔所未见一切佛刹微尘数佛大海集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助道具生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上妙法发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大誓愿入一切佛刹微尘数大愿海住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出要道修一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所修行起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大精进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一切智净光明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佛所普贤菩萨摩善财顶如是十方所有世界及彼世界一一尘中一切世界一切佛所普贤菩萨悉亦如是摩善财顶所得法门亦皆同等。
第二善财童子既得下明摩顶得益于中三初摩顶次既摩下得益前向外观故得智度此摩顶亲证故得三昧后如此娑婆下结通良以善财等普贤故。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善财言善男子汝见我此神通力不唯然已见大圣此不思议大神通事唯是如来之所能知。
第三尔时普贤下明因深广因深则果厚故文分为三初问答审见二显因深远三结因成果。
普贤告言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一一劫中为欲清净菩提心故承事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一一劫中为集一切智福德具故设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广大施会一切世间咸使闻知凡有所求悉令满足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财物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佛智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城邑聚落国土王位妻子眷属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而为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首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头而为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故于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如来所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一切所须悉皆奉施于其法中出家学道修行佛法护持正教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于一念间生瞋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别心远离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厌心懒墯心障碍心迷惑心唯住无上不可沮坏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二中三一别明求菩提行于中二先顺显所行后善男子我于下结离过成德。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教化成就供养诸佛事善知识为求正法弘宣护持一切内外悉皆能舍乃至身命亦无所吝一切劫海说其因缘劫海可尽此无有尽。
二我庄严下通明悲智行。
善男子我法海中无有一文无有一句非是舍施转轮王位而求得者非是舍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善男子我所求法皆为救护一切众生一心思惟愿诸众生得闻是法愿以智光普照世间愿为开示出世间智愿令众生悉得安乐愿普称赞一切诸佛所有功德我如是等往昔因缘于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海说不可尽。
三我法海中下别明求法行于中先反显无不能舍一文尚无所不舍况全部耶以一文即一切之一如海一滴故后我所求法下显求所为结说无尽。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八十之一
音释
觐
(渠遴切见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八十之二 牧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法力诸善根力大志乐力修功德力如实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佛威神力大慈悲力净神通力善知识力故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复得清净无上色身超诸世间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现形入一切刹遍一切处于诸世界广现神通令其见者靡不欣乐。
第三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结因成果于中先结因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文有十句初四缘因次二了因后四通于缘了后得此下成果谓由了因故得法身果由缘因故得色身果。
善男子汝且观我如是色身。
第四善男子汝且观下观用无涯于中三初举益劝观次观见奇特后校量显胜今初有标释结初标可知。
我此色身无边劫海之所成就无量千亿那由他劫难见难闻善男子若有众生未种善根及种少善根声闻菩萨犹尚不得闻我名字况见我身善男子若有众生得闻我名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若见若触若迎若送若暂随逐乃至梦中见闻我者皆亦如是或有众生一日一夜忆念于我即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忆念于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生忆念于我而成熟者或见我放大光明或见我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皆得成熟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佛刹微尘数方便门令诸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善男子若有众生见闻于我清净刹者必得生此清净刹中若有众生见闻于我清净身者必得生我清净身中。
二我此下释中二一明难见闻二若有众生下明见闻皆益于中三初明不退菩提益次或有众生下善根成熟益后我以如是下总结多门皆不退成熟于中先多门皆不退后若有众生见闻下种种皆成熟净刹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义一约法性身刹则与刹为体名清净刹与身为体名清净身从能依有殊欲显所依体一故言生身二约相用净刹是所依之刹净身则身内之刹欲显身土互融故言生净身耳。
善男子汝应观我此清净身。
后汝应观下总结。
尔时善财童子观普贤菩萨身相好肢节一一毛孔中皆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海一一刹海皆有诸佛出兴于世大菩萨众所共围绕又复见彼一切刹海种种建立种种形状种种庄严种种大山周匝围绕种种色云弥覆虚空种种佛兴演种种法如是等事各各不同又见普贤于一一世界海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佛化身云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善财童子又见自身在普贤身内十方一切诸世界中教化众生。
第二尔时善财下观见奇特于中三初见毛内含三世间次又见普贤下见普贤身遍诸刹中出生大用后时善财童子下自见己身等普贤化。
又善财童子亲近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所得善根智慧光明比见普贤菩萨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是善财童子从初发心乃至得见普贤菩萨于其中间所入一切诸佛刹海今于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诸佛刹海过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如是而行尽未来劫犹不能知一毛孔中刹海次第刹海藏刹海差别刹海普入刹海成刹海坏刹海庄严所有边际亦不能知佛海次第佛海藏佛海差别佛海普入佛海生佛海灭所有边际亦不能知菩萨众海次第菩萨众海藏菩萨众海差别菩萨众海普入菩萨众海集菩萨众海散所有边际亦不能知入众生界知众生根教化调伏诸众生智菩萨所住甚深自在菩萨所入诸地诸道如是等海所有边际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或于一刹经于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如是而行亦不于此刹没于彼刹现念念周遍无边刹海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又善财下校量显胜于中三初校量善根二从初发心下校量所入刹海三善财童子于普贤下双显上二超胜之相于中二先别明横竖深广于中有三世间一器世间一步超过显横广尽未来劫明竖穷犹不能知显深远藏约包含普入约广遍余可知(于中有下菩萨亦是众生亦为正觉余可知)后善财童子于下总结平等周遍不于此没彼现者以没现相如法性故以此彼相相即故也(以没现相者斯则没而无没现而无现真法性中无出没故此约事理无碍下句云以此彼相相即故者即事事无碍法界然相即有三一约刹此刹即彼刹一刹即多刹故二约人此身即彼身一步即多步故三约劫一念即是无量劫故又此彼相炳然具故秘密隐显俱时或故此彼时处互相在故帝网重重同时具足皆不动故)。
当是之时善财童子则次第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刹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轮等辩才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
第二当是之时下明位满齐佛于中初句明自得余皆等上初一等因圆次一等果满一身下别显等相此即义当等觉因位既满更无所修故但说等不辨更求此则一生顿成行布亦足非唯但约理观初后圆融。
上明见闻证入竟。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即说颂言。
汝等应除诸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我说如来具诸度一切解脱真实道。
出世调柔胜丈夫其心清净如虚空恒放智日大光明普使群生灭痴闇。
如来难可得见闻无量亿劫今乃值如优昙华时一现是故应听佛功德。
随顺世间诸所作譬如幻士现众业但为悦可众生心未曾分别起想念。
第二从尔时下明闻佛胜德难思前长行但显因圆此偈方陈果用非颂前文然有二意一对普贤普贤意云上见我难思尚是因位今示汝果尤更甚深二对善财善财等佛但是因圆以果海离言故不说成佛今寄现佛之德以显善财果相故长行偈文因果??互文中三初偈颂标德诫听许说(故长行者长行显普贤因偈显善财果故云??互故)。
尔时诸菩萨闻此说已一心渴仰唯愿得闻如来世尊真实功德咸作是念普贤菩萨具修诸行体性清净所有言说皆悉不虚一切如来共所称叹作是念已深生渴仰。
二尔时下长行举众渴仰欲闻。
尔时普贤菩萨功德智慧具足庄严犹如莲华不着三界一切尘垢告诸菩萨言汝等谛听我今欲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即说颂言。
三尔时普贤下广陈德相令众求满于中二先长行重诫许说分齐。
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悉了世间诸妄想不起种种异分别。
一念悉知三世法亦了一切众生根譬如善巧大幻师念念示现无边事。
后偈颂广显佛德难思九十五偈分二先九十三偈别叹佛德后二偈结德无尽劝信勿疑前中前八十偈法说后十三偈喻明然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即分二十一段初有二偈即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谓佛无障碍智于一切事品类差别无着无碍故(然通赞者通有两重一者近通通前法喻二者远通取此卷末结德无??二偈经文良以二偈亦是最后无??德故其二十一德一经数节出其名义文有隐显欲彰如来无??德故大体无异故复出之升兜率品已广分别今皆略指初有二偈者然此二偈含于总句妙悟皆满妙悟即是妙觉智故以无着论不释总句?略不明若欲明者初偈当之今但显别即当第一然准上文二十一德皆有三节一举经名如此德经即二行永绝二无着菩萨立功德名即今?云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三引二论解其本论即今?云佛无碍智下文是也是无性意即是智德故经偈云佛智广大初之二句即是德体三及后偈即于所知无障转也谓即于其极远时处品类皆知故无有知及与不知之二相也第四句了俗由于证真故不起分别亦是真实离智障也若亲光释不二现行云谓凡夫二乘现行二障世尊无故谓凡夫现行生死起诸杂染二乘现行涅盘弃利乐事今前偈唯了生死杂染后偈唯证涅盘广大利乐)。
随众生心种种行往昔诸业誓愿力令其所见各不同而佛本来无动念。
二有一偈明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清净能入功德谓了真如无二故无动念(二有一偈者约经即达无相法?中先引无着立名后谓了真如下即无性释意故无动念是?以经怗然无性詺此为无住涅盘既自入真如故不住生死亦今他入故不住涅盘今经三句即不住涅盘第四句是不住生死)。
或有处处见佛坐充满十方诸世界或有其心不清净无量劫中不见佛。
或有信解离憍慢发意即得见如来或有谄诳不净心亿劫寻求莫值遇。
或一切处闻佛音其音美妙令心悦或有百千万亿劫心不净故不闻者。
三有三偈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谓住佛无住处作佛事不休息故云或见等(三有二偈下约经即住于佛住?中先依无着立功德名后谓住佛下即无性释无性生起云为欲得上无住涅盘故次明之即是恩德谓佛虽遍圣天梵住而空大悲偏善安住由住空故不住生死由住悲故不住涅盘一切时中观所调伏故随物欲或见不同)四有十五偈即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由诸佛所依智同益生意乐同报化作用同故前经云得佛平等亦同摄论四种意趣中平等意趣故此广列诸佛皆互相遍此释已妙(四有十五偈下约经即得佛平等?中分四一依无着立功德名二谓由诸佛下即彼论释诸佛有三事平等即?所引三同是也三故前经云下指经即离世间品初也以彼具足二十一种功德名故四亦同下引他论会释结云此释已妙者古来诸德不知此即二十一德亦不知此是佛平等但云如来随机隐显忽列诸佛莫知其由今云显佛平等故广列诸佛皆相遍耳岂非妙耶)今更以文理证此诸佛皆遮那之身(今更下即就佛平等中显实是本师更过平等之意趣耳)谓此文言此三千界阿閦在中阿閦本在东方今云在此明不异此又无量寿佛月觉如来皆遍十方岂容隔此又皆言或见则知一佛随见不同(谓此文言下二引此经文质成正义自有三意一东方之佛云在此者明阿閦即是本师二阿弥陁充满十方亦合遍此同于本方即释迦矣三通取或见明是本师或有见为阿閦弥陁诸佛异耳)若言别赞余佛直言阿閦在此何成赞德(若言别下三遮救中恐外救云今明阿閦弥陁遍等自是别赞弥陁阿閦何得引是本师佛耶故今遮云若如此者普贤本赞本师释迦如来今云东西诸佛遍此何成赞我本师耶)况华藏刹海皆遮那化境无量寿等未出刹种之中岂非是此佛耶(华藏下四引前经文成属本师娑婆当中刹海种内第十三层而有十三佛刹尘数世界围绕无量寿佛国但言从此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尚未能满一合之尘况于一刹尘数况十三佛刹尘数其十三重内皆是化境况华藏世界刹海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种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皆是本师之所严净其中皆是遮那如来分身化往安养近在十重之内何得非是本师释迦故云岂非是此佛耶)法华央掘并说十方分身(法华卜五引他经成立中二经分身已如前引既十方中皆是释迦分身之佛何得弥陁阿閦佛等近而非耶)故知法藏别缘十六王子皆方便说(故知法藏下六遮其引难为决他经一引清净平等觉经说法藏比丘然大宝积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说名法处比丘佛在耆阇崛山说阿难起问白佛言大德世尊色身诸根悉皆清净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凝照光辉从皆已来初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世尊今者入大寂定行如来行皆悉圆满善能建立大丈夫行思惟现在去来诸佛世尊何故住斯念也佛赞圣知便为说往昔过无边阿僧只无数大劫有佛出现号曰然灯此前展转复举诸佛最后乃云世主佛前无边数劫有佛出世号世间自在王彼佛法中有一比丘名曰法处有殊胜愿诣如来所以偈赞佛既赞佛已佛为说二十一亿清净佛土具足庄严彼比丘悉皆摄受摄已满足五劫思惟修习便向彼佛??四十八愿??愿已后更经多劫修行成就功德乃至成佛后阿难问此法处比丘成佛为过去耶未来耶为今现在佛告阿难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彼有世界名曰极乐法处比丘在彼成佛号无量寿今现在说法然后广说其土庄严释曰既如来说他昔因今果何得判为即本师耶二引法华经十六王子即第三大通智胜佛云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一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陁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曰既第一佛名曰阿閦第九王子即为弥陁十六释迦本因既殊得佛又别云何浑乱言皆本师故?释云皆是方便复更问言岂法华经判为方便今当还引法华答之法华寿量品云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盘如是皆以方便分别则等言已等十六王子复应问言然灯去今方一僧祗可为方便自在王佛大通智胜已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岂为方便故应答言云然灯虽已久矣比之寿量劫数不多谓说大通但磨三千大千地种以为其墨过于东方千国土即下一点以为校量彼佛灭度但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阿僧祗劫岂同寿量说成佛远经云譬如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祗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释曰以此之喻方之大通三千墨点非可类矣自此劫来皆是方便故然灯等言无不该也是以昔人云十六王子尚掩成道之初斯言惬当则知弥陁阿閦佛等皆是本师成佛后事义无惑矣自在王佛展转多劫但以数明劫岂如抹尘为劫耶)以理推之皆是如来海印所现何缘不说自所现佛而说他耶故知贤首佛等皆本师矣(以理推下第七结成正义十方诸佛皆我本师海印顿现且法华分身有多净土如来何不指己净土而令别往弥陁妙喜思之故知贤首弥陁等佛皆本师矣复何怪哉言贤首者即寿量品中过百万阿僧只刹最后胜莲华世界之如来也经中偈云或见莲华胜妙刹贤首如来住其中若此不是叹本师者说他如来在他国土为何用也且如总持教中亦说三十七尊皆是遮那一佛所现谓毗卢遮那如来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从四智流四方如来谓大圆镜智流出东方阿閦如来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宝生如来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无量寿如来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法界清净智即自当毗卢遮那如来言三十七者五方如来各有四大菩萨在于左右复成二十谓中方毗卢遮那如来四大菩萨者一金刚波罗蜜菩萨二宝波罗蜜菩萨三法波罗蜜菩萨四羯磨波罗蜜菩萨东方阿閦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萨埵菩萨二金刚王菩萨三金刚爱菩萨四金刚善哉菩萨南方宝生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宝二金刚威光三金刚幢四金刚笑西方无量寿如来亦名观自在王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法二金刚利三金刚因四金刚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业二金刚法三金刚药叉四金刚拳已上总有二十五也及四摄八供养故三十七言四摄者即钩索锁铃八供养者即香华灯涂戏鬘歌舞皆上有金刚下有菩萨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种子皆是本师智用流出与令经中海印顿现大意同也问若依此义岂不违于平等意趣平等意趣云言即我者依于平等意趣而说非即我身如何皆说为本师耶答平等之言乃是一义唯识尚说一切众生中有属多佛多佛共化以为一佛若属一佛一佛能示现以为多身十方如来一一皆尔今正一佛能为多身依此而赞方赞本师)然此段文亦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然此假下第八辨其兼含此含第十七德故至下文说相则少所以此中兼此德者有二意故一为类例义相似故不欲繁文故现妙喜极乐等土二者以第十七成于此假全是今师由差别土皆是本师一佛现故不见此意岂知经旨勿轻尔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八十之二
音释
阿閦
(梵语也此云无动閦初六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八十之三 牧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或见清净大菩萨充满三千大千界皆已具足普贤行如来于中俨然坐。
或见此界妙无比佛无量劫所严净毗卢遮那最胜尊于中觉悟成菩提。
或见莲华胜妙刹贤首如来住在中无量菩萨众围绕皆悉勤修普贤行。
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悉已住于灌顶地充满十方诸世界。
或有见此三千界种种庄严如妙喜阿閦如来住在中及如香象诸菩萨。
或见月觉大名称与金刚幢菩萨等住如圆镜妙庄严普遍十方清净刹。
或见日藏世所尊住善光明清净土及与灌顶诸菩萨充遍十方而说法。
或见金刚大焰佛而与智幢菩萨俱周行一切广大刹说法除灭众生翳。
一一毛端不可说诸佛具相三十二菩萨眷属共围绕种种说法度众生。
或有观见一毛孔具足庄严广大刹无量如来悉在中清净佛子皆充满。
或有见一微尘内具有恒沙佛国土无量菩萨悉充满不可说劫修诸行。
或有见一毛端处无量尘沙诸刹海种种业起各差别毗卢遮那转法轮。
或见世界不清净或见清净宝所成如来住寿无量时乃至涅盘诸所现。
普遍十方诸世界种种示现不思议随诸众生心智业靡不化度令清净。
如是无上大导师充满十方诸国土示现种种神通力我说少分汝当听。
文中三初八主伴严土摄生同次四微细含容转法同后三总摄多门结前生后(文中有三前二云同者顺功德中平等德故)。
或见释迦成佛道已经不可思议劫或见今始为菩萨十方利益诸众生。
或有见此释师子供养诸佛修行道或见人中最胜尊现种种力神通事。
或见布施或持戒或忍或进或诸禅般若方便愿力智随众生心皆示现。
五或见释迦下三偈即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治六蔽等故既云已经多劫则不定始成(五或见下约经即到无障碍处疏中先引无着立功德名后谓一切时下谓释论意以会经文彼论具云谓已惯习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对治圣道即一切智及定目性以为能治故无着论詺为修治文已到于永离一切障处故经名为到无障处经中别说但明十度而偈总云供养诸佛修行道则无所不具?有等言既云已经者即此段初半偈经云或见释迦成佛道已经不可思议劫所以?中牒此言者遮天台师之谬释也谓彼学者多云华严虽则玄妙而有二事不如法华一兼别义是故不说声闻作佛二说如来始成止觉不说本师寿量久成故?中指此经文即是此经说久成处若以此后不得该前则法华寿量不能该于我始坐道场于三七日思惟等迹然彼师以久成为本始成为迹今经之本则非古非今若就迹门则能今能久生公亦云是以极设长寿言伽耶是一若伽耶是者非复伽耶伽耶既非彼长安独是乎长短斯非则所以长短存焉诚为妙悟不说声闻得作佛者约不共义既不猒舍曾何弃之况一成一切成无一众生不具佛智善须得意勿杂释经)。
或见究竟波罗蜜或见安住于诸地总持三昧神通智如是悉现无不尽。
或现修行无量劫住于菩萨堪忍位或现住于不退地或现法水灌其顶。
或现梵释护世身或现刹利婆罗门种种色相所庄严犹如幻师现众像。
六有三偈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于中初二即教证二道后一现所摧同类之身(六有三偈下即经不可转法?中先引论立名后于中下便以论意释经彼论具云由有上德故他不能转利有情事故次明之谓教证二法皆不为他所转动故无有余法胜过此故言初二即教证二道者二偈之中各含教证初句证道次诸地句含于教证次半偈唯教后偈之中堪忍不退皆是证道余即教道)。
或现兜率始降神或见宫中受嫔御或见弃舍诸荣乐出家离俗行学道。
或见始生或见灭或见出家学异行或见坐于菩提树降伏魔军成正觉。
或有见佛始涅盘或见起塔遍世间或见塔中立佛像以知时故如是现。
或见如来无量寿与诸菩萨授尊记而成无上大导师次补住于安乐刹。
或见无量亿千劫作佛事已入涅盘或见今始成菩提或见正修诸妙行。
或见如来清净月在于梵世及魔宫自在天宫化乐宫示现种种诸神变。
或见在于兜率宫无量诸天共围绕为彼说法令欢喜悉共发心供养佛。
或见住在夜摩天忉利护世龙神处如是一切诸宫殿莫不于中现其像。
于彼然灯世尊所散华布发为供养从是了知深妙法恒以此道化群生。
或有见佛久涅盘或见初始成菩提或见住于无量劫或见须?即灭度。
身相光明与寿命智慧菩提及涅盘众会所化威仪声如是一一皆无数。
或现其身极广大譬如须弥大宝山或见加趺不动摇充满无边诸世界。
或见圆光一寻量或见千万亿由旬或见照于无量土或见充满一切刹。
或见佛寿八十年或寿百千万亿岁或住不可思议劫如是展转倍过此。
于一刹中成正觉一切刹处悉亦成一切入一一亦尔随众生心皆示现。
七或现兜率下十六偈即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于中初五八相现世无碍次三处天宫殿无碍次六随世巧化无碍后二结无碍智之能遍随机(七或现下约经即所行无碍?中先出功德名于中下后科文解释彼论具云显示如来于所化中无高下碍故次明之谓世法八风不能拘碍故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降神处宫即是利也弃荣离俗即是衰也若生若灭有苦乐也学异行者兼于苦乐多明苦也坐道树下降魔毁也正觉誉也涅盘起塔亦为衰也次三处天多明四顺次六巧化义兼逆顺)。
如来住于无上道成就十力四无畏具足智慧无所碍转于十二行法轮。
了知苦集及灭道分别十二因缘法法义乐说辞无碍以是四辩广开演。
诸法无我无有相业性不起亦无失一切远离如虚空佛以方便而分别。
如来如是转法轮普震十方诸国土宫殿山河悉摇动不使众生有惊怖。
如来普演广大音随其根欲皆令解悉使发心除惑垢而佛未始生心念。
或闻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智或闻慈悲及喜舍种种言辞各差别。
或闻四念四正勤神足根力及觉道诸念神通止观等无量方便诸法门。
龙神八部人非人梵释护世诸天众佛以一音为说法随其品类皆令解。
若有贪欲瞋恚痴忿覆悭嫉及憍谄八万四千烦恼异皆令闻说彼治法。
若未具修白净法令其闻说十戒行已能布施调伏人令闻寂灭涅盘音。
若人志劣无慈愍厌恶生死自求离令其闻说三脱门使得出苦涅盘乐。
若有自性少诸欲厌背三有求寂静令其闻说诸缘起依独觉乘而出离。
若有清净广大心具足施戒诸功德亲近如来具慈愍令其闻说大乘音。
或有国土闻一乘或二或二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悉是如来方便力。
涅盘寂静未曾异智行胜劣有差别譬如虚空体性一鸟飞远近各不同。
佛体音声亦如是普遍一切虚空界随诸众生心智殊所闻所见各差别。
佛以过去修诸行能随所乐演妙音无心计念此与彼我为谁说谁不说。
如来面门放大光具足八万四千数所说法门亦如是普照世界除烦恼。
八如来住下有十八偈明安立正法功德于中初四偈立三乘法轮兼显业用次三明立六度道品对治法次七明一音随类闻法不同乃至无量后四明平等语业而应一切(八如来住下即经立不思议?中先依论立名后科文释义论云由依前方便能作利益之事故次明之谓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广故不可思议释经可知)。
具足清净功德智而常随顺三世间譬如虚空无染着为众生故而出现。
示有生老病死苦亦示住寿处于世虽顺世间如是现体性清净同虚空。
一切国土无有边众生根欲亦无量如来智眼皆明见随所应化示佛道。
九具足下三偈明授记功德谓记别过未如现在故云悉明见(九具足下即经普见三世?中初依论立名次谓记别下是指论解论云以上加行利有情事三世诸佛悉皆平等故次明之谓于三世平等性中能随解了过去未来曾当转事皆如现在而授记故后从故云皆悉明见矣是举经帖)。
究竟虚空十方界所有人天大众中随其形相各不同佛现其身亦如是。
若在沙门大众会剃除须发服袈裟执持衣钵护诸根令其欢喜息烦恼。
若时亲近婆罗门即为示现羸瘦身执杖持瓶恒洁净具足智慧巧谈说。
吐故纳新自充饱吸风饮露无异食若坐若立不动摇现斯苦行摧异道。
十有四偈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十有四偈者约经即身恒充满一切世间?中但出功德之名耳无性詺云显上利益一切顿遍非次第作故次明之经中多分说变化身略无受用)。
或持彼戒为世师善达医方等诸论书数天文地众相及身休咎无不了。
深入诸禅及解脱三昧神通智慧行言谈讽咏共嬉戏方便皆令住佛道。
十一或持下二偈明断一切疑功德谓于一切境善决定故能断他疑(十一等者约经即智恒明达一切诸法无性释云以于上十方彼彼之处作断疑事故次明之?中先出功德名后于一切下论释于一切境善决定下欲断他疑要须自断方能断他经中既为世师内外兼了故能断疑)。
或现上服以严身首戴华冠荫高盖四兵前后共围绕警众宣威伏小土。
或为听讼断狱官善解世间诸法务所有与夺皆明审令其一切悉欣伏。
或作大臣专弼辅善用诸王治政法十方利益皆周遍一切众生莫了知。
或为粟散诸小王或作飞行转轮帝令诸王子采女众悉皆受化无能测。
或作护世四天王统领诸龙夜叉等为其众会而说法一切皆令大欣庆。
或为忉利大天王住善法堂欢喜园首戴华冠说妙法诸天觐仰莫能测。
或住夜摩兜率天化乐自在魔王所居处摩尼宝宫殿说真实行令调伏。
或至梵天众会中说四无量诸禅道普令欢喜便舍去而莫知其往来相。
或至阿迦尼吒天为说觉分诸宝华及余无量圣功德然后舍去无知者。
十二有九偈令入种种行功德谓遍了一切有情性行随根令入故(十二等者约经了一切行疏中先出功德名后谓遍了下论释无性生起云由所化生有差别故次明之离世间品但名了一切行若深密等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无性云入种种行法皆成大觉故经文中随其心行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乃至为说觉分诸宝华诸圣功德即是皆成大觉义也)。
如来无碍智所见其中一切诸众生悉以无边方便门种种教化令成就。
十三如来无碍智一偈即当来生妙智功德谓佛知久远故(十三如来下约经尽一切疑十一是断自疑此断他疑疏中先出功德名后谓佛智下解释彼论具云由即于前所化有能善巧别知故谓圣声闻言此人全无少分善根如来知彼善法当??现证过去微少善根种子所随故故经文中无碍智见一切众生以无边门皆令成熟)。
譬如幻师善幻术现作种种诸幻事佛化众生亦如是为其示现种种身。
譬如净月在虚空令世众生见增减一切河池现影像所有星宿夺光色。
如来智月出世间亦以方便示增减菩萨心水现其影声闻星宿无光色。
譬如大海宝充满清净无浊无有量四洲所有诸众生一切于中现其像。
佛身功德海亦尔无垢无浊无边际乃至法界诸众生靡不于中现其影。
十四有五偈随其胜解示现功德谓随解现身故(十四下即经无能测身疏中先立功德名后谓随解现身故即论释也若解深密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不可分别即无能测无性生起云由上云善巧别知故此次云于前所化邪正及俱行中无有分别故今经中情与非情万类皆现乃至云佛身功德海亦尔无垢无浊无边际等)。
譬如净日放千光不动本处照十方佛日光明亦如是无去无来除世闇。
譬如龙王降大雨不从身出及心出而能沾洽悉周遍涤除炎热使清凉。
如来法雨亦复然不从于佛身心出而能开悟一切众普使灭除三毒火。
十五有三偈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意云佛智为无量菩萨调伏众生加行之所依故(十五下即一切菩萨等所求智疏中先出功德名后意云下以论意释具足论云为欲引??不定种性声闻菩萨唯赞大乘故次明之言等所求者无不求故)。
如来清净妙法身一切三界无伦匹以出世间言语道其性非有非无故。
虽无所依无不住虽无不至而不去如空中画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
十六如来清净下二偈明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然同摄论法身具五种相初句白法为相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次二句不思议相次一是无二相次一无依相次句常住相次句二喻者空画喻无依梦喻非有无二相余不可喻或略不喻(十六如来下约经即到佛无二究竟彼岸?中先依论立名后释经法身相今初无性释云为遮所化于大师疑一切智非一切智故次明之由满诸度是一切智论云平等释经无二平等有二一身平等于法身满中诸度故二果位诸度无增减故名为平等亲光则以住于法身即是彼岸无着则以彼岸是于法身所有二义俱通然同下二释法身相即第九论彼相分中论云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离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为现前净分依他起性故故经云虽无所依灭染依故也无不住得净分也二白法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圆满得十自在故故?云圆满自在三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有即为二为相业烦恼尽并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异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故经云其性非有非无故正是初意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此有三身常义故经虽无不至即应化普周受用广遍二身常义而不去者自性身常不去即不变常无不至即相续不断常耳五不思议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故经云一切三界无伦匹即无喻能喻以出世间言语道故非寻思所行而五相相融为法身体?但略配故钞委出或略不喻者以案文释空中之画若准新经乃有三喻谓如空白日亦如梦则空可喻二谓无所依及常住相如白日喻喻白法为相如梦一喻喻无二相欲言其有觉竟无实欲言其无梦境历然故非有无为无二相其不思议后偈显之)。
三界有无一切法不能与佛为譬喻譬如山林鸟兽等无有依空而住者。
十七有一偈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既随解而现故不可喻此偈亦总拂前喻如山等必不依空有等必不能喻佛(十七下约经即具足如来平等解脱?中先立名后既随解而现下释经论云以外人闻上平等谓同一性故次说言不相间杂谓一初如来十身体用各各别故犹如??室千光结此一段差别佛土上第四门已兼明竟故此但略显不思议故不可为喻)。
大海摩尼无量色佛身差别亦复然如来非色非非色随应而现无所住。
十八一偈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十八下即经证无中边佛平等地?中但出功德名耳无性云由疑上如来妙智究竟非一非异其相云何故次明此无中处等常无常等皆二边相论立名中言方处者谓诸世界无分限者释无中边无中边言略有四义一虚空无中边佛德如彼无有分限二世界无中边诸佛十身即于其中称世界量平等遍满三此法身等于佛地中平等遍满无中无边无有分限四此法身等遍一切处为诸众生现作饶益然非自性无中边故经中明身如摩尼具无量色即第二充遍一切然非色非非色为无中边即第三四义其随现无住亦第三义及第一义无分限故亲光詺此为真如相殊胜功德义亦全同以其双非复无住故)。
虚空真如及实际涅盘法性寂灭等唯有如是真实法可以显示于如来。
十九一偈摄三种功德同法性等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等虚空即无尽功德等实际等即究竟功德以如实际之际穷未来际故(十九下约经即极于法界等虚空界穷未来际配三德名?文具之即以实际配于经中穷未来际然第十九功德无性云以上言无中边相云何无相故次明之极于法界谓此法界最清净故离诸戏论是法界最清净相能起等流利益之事极此法界无有尽期第二十等虚空界无尽功德无性云谓上作利乐皆无尽故此约自利无尽故论云谓如虚空经成坏劫性常无尽如来一切真实功德亦复如是其穷未来际云究竟功德者论云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如来利他功德亦复如是究竟无尽然上二句无着但云无尽功德等不言开合无性开二故但第二十初有一生起)。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若有闻斯功德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获慎勿于此怀疑念。
后二偈结德无尽亦是别显无尽功德虽是总结即当别文于中前偈结德后偈劝信古德亦有将此二偈为一部流通已如前说(上来且欲将后二渴以为总结故配三德理实后二正是等虚空界穷未来际无尽功德故?云亦是别显无尽功德)。
全疏大科为四中第三开章释文一大科自玄谈第二卷第十三叶将释经义四字起至此方竟(言四大科者一总序名意终于玄谈第一卷二归敬请加终于玄谈第二卷十二叶三开章释文谈括七十六本半后一科即谦赞回向)。
法性深广难思议我已随分略开解愿斯功德同实际普令含识证菩提(此一偈亦疏例同玄谈)。
(法性深广下即大文第四谦赞回向上半谦赞上句赞下句谦下半回向三处初句回向实际后二回向众生及回向菩提然回向菩提复有二意一自成菩提二令他成令他成者义同回向众生菩萨发心不期自为即以向他为自益耳故令含识同证菩提贤首法师??愿偈云誓愿见闻修习此圆融无碍普贤法乃至失命终不离尽未来际愿相应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润无??众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成无上佛菩提(此八行半亦钞例同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八十之三
音释
须臾
(臾羊朱切须臾不久貌)。
吸
(许及切呼吸也)。
弼
(薄密切辅也)。
-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九
-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八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七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六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五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四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三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八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七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六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五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四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三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