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最早著录于隋代法经的《众经目录》,列在“失译经”类下,也就是不知译者为何人。直到唐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首次记载本经译主为后汉.安世高,并指出此说法系根据《宝唱录》.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详情]

《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八觉知

  第八觉知

  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八大心普济觉

  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生死苦。为了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在佛法修持上,必有生之年,需随时随地发菩提心。为何?因普救众生的决心,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愿(即学菩萨发心)。发心是为修善法不断如来种性,为灭少苦恼,必发断除无明烦恼之苦。修清净行为断内贪外求了缘生,证入真性。「菩萨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学佛者常面对我与众生之间问题。我与山河大地衣食住行,还有自己身心关系,尤其是我的内心,我如何安住其心降伏此心,面对自己内心世界,还有面对大环境学习如何认识它、了解它,而不受其影响。然后以如何理解心态面对众生。因此菩提心又称「大悲心」,也就是不忍众生苦,而拔苦与乐的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三界中(欲界、色界无色界)轮回如何流浪汉独来独往?一般言「三界流浪汉」,六道独行侠。

  如果我们能学习菩萨的觉悟,能有智慧此孤立感即消失。为无智慧,即无力感、迷失感、方向不知,当然仿徨失措。菩萨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立志好好修学度众生。然众生被三毒所束缚身心不得自在,好像火焰中痛苦不已,又见到种种不如意烦恼,如被关在三毒所逼,而做出不当行为傻事,我们需怜悯他、同情他、原谅他,而不是恨他。还有众生不善于观察身心宇宙的如实相,被宇宙的万象所迷而团团转,故菩萨生哀愍心,誓愿救拔。繁多种种善法,为了救度为了积一切善法一切善功德,一切从善愿而生目的愿引导众生离受苦,如此悲愿精神具足福慧圆满,方是解脱究竟。

  所以大人起大悲成正等正觉,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即无菩提无佛。离在家生活,修沙门之净行名出家,要解脱苦恼必修净行。发大悲菩提心,得救一切众生。菩萨见众生受苦无量,因而发愿度众。愿代众生受苦之众生究竟涅

  盘即毕竟大乐。发心(即菩萨道)亦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发心,培养不断一切如来种性,发增上心培养充满一切世界,即发修善法之心,故善行菩萨之道即自觉觉他。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