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五十五日(一):人生的五个层次与主题
安居第五十五日(一):人生的五个层次与主题
我们把阿弥陀佛的十七种依报庄严做了一个提示,现在我们学习阿弥陀佛正报庄严的八种功德。不管是依报还是正报,都揭示了我们心地真正的皈依处。因为我们的生命意识生灭变化,人的心智身心总要有个依止,要不然任何人都会产生迷茫。极乐世界给我们这样一个心地的这样一个参照,让我们有个认知。
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反衬了阿弥陀佛这样一个令人瞻仰的绝待的法位。十法界中,佛法界一真,阿弥陀佛在这个位置上就表现为住持一真法界的一个主持者。
这个“主”与世俗概念不一样。世间就有大小的理念,而这个“主”完全是由心所显的,以此泯灭一切众生的诤讼,直接给予一个平等的绝待、象法印一样的真实,不让我们的心智再来去对比高底什么的,就是一个一真的抉择,一真的一个描述,来让我们认知这个一真,也就是所谓说的对法性最贴切完整的描述。
这个住持,十方九界所敬仰,就是让我们来真正地简单化自己的思想,简单化我们的意识。我们要在十方九法界中去捕捉、去认知,实际上是很烦杂的一个大工程,这里直指这样一个主功德的内涵——阿弥陀佛为十方九界一切众生所顶戴,所礼敬,所随顺,那我们就知道念佛这样一个唯一的事实、一个事实的修法,在此处就能得到一个究竟的抉择。
因为我们对法的迷惑与徘徊,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身口意三业的变异的作为,每天的思维念头是无量无边的,唯有真正地瞻仰于佛、念于佛、皈依于佛、供养于佛、随喜于佛,这是真实不虚的事实,是可行的。其他行为是变异无常的,自己的、他人的、周边共有的,那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如果在这个唯一的事实处有一个休息,那么三业显现之时我们就能休息,能不去随它流转,也就是说用这个事实的心智来观察无量无边的法界,我们就会在这个无量无边的变异法界中得到安稳,即所谓的主功德的安稳。
这个“主”,是不动的一个安乐,唯一的一个事实。如果我们在这无量无边的身口意三业的变异中不休息,在这里面去捕捉,去迷失,那我们很辛苦的,即使一天的心所,或者自业他业共业的交织就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疲惫。这个疲惫是很痛苦的一个事情,让人就疲倦不堪。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能休息了,了解了这个事实与这个不动的住持是我们心灵真正的皈依处,那我们就在这无量无边的自业他业共业的三业中得到安乐,或者说能透视这样一个无量无边无自性的变异的法则,或说无常法则,在这无常的本质中得到安乐。
所以这个“主”对本性、本质的一个完整形象的表述,所以为九界所瞻仰所顶戴。这里的“天人”是一个代名词,代表了十方九界众生。你若做这样的顶戴,就会产生安乐的休息的抉择。这是一个过渡,即依阿弥陀佛的成就,来令一切众生虚妄的业习、虚妄的作为、虚妄的语言得到休息,令我们回入一真法界,得到一个真实的安住,这样主功德就能表现出来,所以九界所皈依、所礼敬。
“天人丈夫众”,这里把天人和丈夫这个两个词联系到一起,实际是对九界同归者,对皈依者的一种赞美。或者说阿弥陀佛所摄化的这些天人丈夫,是九界众生,这些九界众生往生彼国皆是天人丈夫,以此来赞扬弥陀不动的功德。这个不动功德是一切众生心智所成,是一切众生的不动心智的一个真正的描述,以此让我们能得见得用。
阿弥陀佛这个主功德,不是说折服众生,实际是让我们认知,来启发或者说来完成我们一切有情的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我们怎么来认知这个的德相呢?——依阿弥陀佛这个主功德来真正地表达出来,若是一众生在这个主功德如实安住,那十方九界就同归。所以在任何一个人的意识法界中,这个一真的事实都能统摄九界,自身法界与九界的有情同归,使其无疑地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的利益是我们应该观察的,如此得到究竟的休息,得到安乐住,使我们的法身慧命得以康乐,使我们的烦恼业习得到了消融。
“恭敬绕瞻仰”,是我们在这个法界中选择的一个过程。瞻仰,是一个恭敬心的回归。恭敬这个名词,在我们学佛的这个角度,真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生中的这几个次序:
(一)物质的。一般的人生,对物质的感触是十分直接的,我们吃的用的住的车子等等,我们认为自己很需要,就会对这个东西很在意。物质若增若减,所以我们说物质是一个增减的角色。
(二)精神的。伴随物质,就有精神的变化或者精神的适应与不适应,或者说精神的一种生活的内容。我们在每天逆顺健康不健康吉凶中,这个精神上会有很多的变异,所以我们说精神是一个多变的角色。
(三)宗教的。实际这可能就说到恭敬的问题了,一般的宗教理念,它作为一个回归,就会使我们生起恭敬心,它就是一个安乐的平台,能令人在恭敬心智的培养下有一个安稳的、逾越了物质与精神的归宿。一般宗教给人一个归宿感,因为它不是依得失、多变增减来审视的。很多人现在也学习宗教,学习佛教等等,但他依增减心、真假心去搞,一样会变成世俗的这种多变与增减,结果就失去了信仰的这种安稳与如实,即尊重、恭敬。这个恭敬,它不依得失大小人我来看的,它是依自己心理的安乐安稳来作为事实的,所以作为信仰崇拜,许多宗教有祈祷赞美供养忏悔这些内容。佛教的普贤十大愿王彻底揭示了一个宗教的实际内容,也是一个宗教的智慧的内容,有实际的意义。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习宗教也出现了问题,同样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功利,那人就得不到这个安稳,虽然有这样的生活,但要是不升华,那这个宗教也会变成世俗。所以它有个升华的东西,就是有智慧的认知,或者智慧的升华。
(四)智慧的。智慧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五)证悟的。我们一般说就是一个觉悟者的生活,他就有一个果位,一个安稳的位置,一个法则。智慧的升华给人带来一种自我提升。
这是我们人类的一个观察角度,我们尝试着看能不能来找一个主题性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主题,生活就没有次序。有的人有物质了,有精神的感知了,有宗教的接触了,他都不知道升华自己,不去证悟,结果就会迷失在世俗中。有的人就真正地去使自己得到了所谓的升华,安定下来,有一个真正的抉择。
大部分人都会停留在第二或第三个主题上,对第四、第五的过程了,往往就摈弃了。很多人接触了宗教,但他不安稳,他没有恭敬,他没有在这里面只是付出尊重休息的这样一个过程,而是挑剔这些宗教、宗教人士、宗教教言的矛盾,或者说他们的不足,结果又变成世俗的精神的的多变与物质的增减,这样来衡量宗教,也就把宗教变成世俗了。
如果我们用智慧升华的过程去审视宗教,提纯宗教给我们带来的安稳,有一个安稳以后的升华,一个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会真正地去证果,体会到人生的真正的回归。为什么说是回归呢?实际上对本来的面目我们应该有个认知。
人生的主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思维,或者说有方法没方法的思维,这样提示一下了,也可能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着观一观自己在哪一个状态下去生活。你若是真正在这个智慧升华中了,那就是依无染的心去观察这个世间,智慧一定是无染无对的这个心智,证悟一定是究竟的安乐。大概就这样提一下,我们这样审视,要明白自己人生现前的一个状态,你要了解自己了,就有进趣的方便,或者你就有认识自己的方便,若是进步或者退步,若是恰当或不恰当,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
现在我们这个人类大部分都困在增减多变上了,有的人了去接触了宗教,但是他又用增减多变去衡量宗教,结果又退到世俗上去了。那么一些有恰当的方法的人,他就无染地用这个恭敬心,得到了一个无染的安住,那再来审观物质与精神,他能升华自己,他能真正地去证悟这种究竟的安乐,得到一个彻底的解脱,这个主题,希望大家有一个认识。阿弥陀佛不过是这个主题的成就者,他在究竟的安乐上亲证了,我们称为主功德成就,所以“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瞻仰他的什么呢?瞻仰他这个亲证的究竟安乐。这个升华层次我们大家都会有,大家不妨去观察。
要是我们从这个宗教的生活退到物质与精神的多变、贪婪、染著上,那我们一定是不得当的。如果我们通过宗教的恭敬,得到了无染的升华,即智慧的升华,得到究竟安乐的亲证,那我们一定是恰当的。人生的主题那你就找到了,起码说你做这个作为是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看见很多人会徘徊,接触了佛教以后,他在安稳与恭敬这个无得失的平衡上不去升华自己,而去在多变的精神上、增减的物质上索取,或者在这个多变中寻求精神刺激,结果就丢失宗教了给他带来的恭敬的安稳、真诚的安稳。
宗教的安稳中主要是真诚、恭敬。它不是依得失多变来审视的,以此走出来一种所谓的安稳。因为真诚、恭敬,会使人有把握,这个把握远离了得失与变化。世间再变,我是个信仰者,我就会尊重这个东西,就会真诚地面对,那这样的佛教徒也好,宗教徒也好,心理就会升华,就会过着一个证悟者的生活,就会真正地去亲证这个究竟的事实,就会给世间带来安乐,给出世间带来一个真正的结果。要不然我们就会反复在这样一个循环的圈子里面——虽然了解了物质精神的多变性、无自性性,接触了宗教或者接触了佛教等,但是在接触以后有返回到世俗的多变、染着、增减的这种得失的衡量上去了,把宗教又世俗化了,结果就得不到这种所谓的智慧的升华与证悟的一个结果,那就会迷失在现实生活的这种多变与得失之中,那就是一种世俗的状态。
那我们的现状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状,不需要别人评价,需要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反思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如实的认知。
为什么我们说阿弥陀佛的这个主功德成就是能令“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的呢?就是因为他有真实的亲证,得到了这个究竟的安乐,不光是有这个究竟的安乐,他还把它回施给十方九界一切众生,他这个回施的心是真诚的,因为他彻观了这样一个回施的大愿的真实,所以我们说,佛陀的愿望就是把他亲证的果位、实质的究竟安乐回施给众生,于一切众生作大安,令一切众生离苦,这是他的一个主题。那我们瞻仰他什么?礼敬他什么?——我们来学习他这这种作为的精神、作为的力、作为的效果,那我们人生的主题也就变得简单了,或者说我们人生的主要目标就不散坏。
现在许多有情修行作为容易迷失的是什么呢?在繁杂的业缘中,他是择取不清晰的,他不知道怎么来择取,大量繁杂的意识思维交流就把他淹没了,他没有一个正面的审视,没有一个简单的抉择,没有一个主题的、主流的动力,结果就会散坏。所以我们人生中一定要认知自己的主题、主流。象我们现在这个念佛人,往生阿弥陀佛国,若现下与佛陀的心智印契,若舍报往生彼国得究竟安稳等等,这一定是我们念佛人的主题。这个主题认识清楚了,那我们在智慧的升华与证果的这个过程中很清晰,一旦回到世俗的多变的追求与增减得失的染着上,那我们就会忏悔,就回到宗教的安稳的虔诚上来、真诚上来,会去无染地升华自己,使我们在究竟安乐的这样一个果位的进趣的上,会清晰地、稳健地迈着修行的步履,来完成我们这样一个短暂的人生,在这个究竟的法益上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与事实的作为。
净土一法,它彻底,它把人生的所有内都涵含纳在内了。
有的人说我现在就贪求物质,这是我的现状,我就贪求一种精神的多变的享受。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很多娱乐场所就是多变罢了,好比灯光啊、舞台啊一些设置,大家在寻求这种多变的一种精神的刺激,刺激之后回去了又感觉疲惫不堪,就那一刻钟有一点喜悦,但一下去就会疲惫,为什么呢?这个多变给人带来的不适应。当时的多变给人带来一种丰满,所以造成了精神上多变的一种习惯。
又比如物质增减给人带来的一种刺激,许多人在追求事业,也就是一个物质的增减罢了,事业大了,钱多了,这都是一个增减的加减法罢了,一个数字的变化,但它实际的作用力并不是这个,最主要是人在这个增减中得到了安慰,好比说他从十万挣到了一百万,一千万,挣了十个亿八个亿,挣到了更多的钱,或者说把事业做的更大了,只是增减的一个感知,它的实际的内容是没有什么的,对于生命价值的安慰实际没有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事业做的越大越好,寺院盖的越大越好,我说也不尽然,要是一个人成就了,那是最大的事情,这么多无量无边的人都在学佛而没有成就,也真不是大事情。
所以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个主题的认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现状。阿弥陀佛的主功德成就,“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我们瞻仰的是什么呢?——原来在这个究竟安乐上的认知与回归是我们真正所瞻仰的。人人都有佛性是这个究竟回归的动力,阿弥陀佛不过是佛性的一个亲证者、一个完成者、一个安住者、一个回施者,来接引我们这些有情。这种大安的接引,这种大愿的接引,这种回施的给予,实际在召唤着我们,或者唤醒着我们、印契着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他比谁高谁低,他是一个事实的安慰,一个事实的果的亲证,一个究竟安乐的表达,令一切众生皆有归趣,不再迷失在散坏的法界、变异的法界,或者说痛苦迷失的这样一个娑婆世界及种种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觉悟自己的现状,你这个现状是一二三四五,你自己可以找的,是一二三四五哪一个都没问题,但是你要知道自己,要来做人生的一种自我审视。
(岁次辛卯六月十三2011年7月13日)
- 上一篇:安居第五十五日(二):净土教法超越三乘
- 下一篇:安居第五十四日(三):随喜上首功德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