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五十一日(三):警觉泛空无记的深渊
安居第五十一日(三):警觉泛空无记的深渊
心入实相,无知正遍知
昙鸾法师说:“心虽知相,入实相则无知也。”
这个无知,就是具足悲智平等的一个实相,真如实相。
阿弥陀佛的这个心,是个知相,没问题的,但是他是入于实相的顺性的觉知。众生觉知是违性的,违性则染,染著就有“知”,他把这个知作为实有,即实有化了。那这个顺性的心呢?也是知相,但是他入于实相了,他知道本不可得,他在这个本不可得的无知处得到了休息,所以他是平等心,是清净心,无对待心,这个心是具足悲智方便的,所以这个无知的心,具足平等悲智。
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急转弯。因为我们汉地人很多学佛人,在普通的意识思维下,一谈到性,一谈到佛性、佛性无知,他就认为就是一个木头砖头石头往那儿一坐,我这就是觉悟了,这真是太可怕了,这是真是一个天大的深渊呐,无记的恶业的深渊。
实际昙鸾法师在这儿讲的十分清晰,他说的无知正遍知,此心是觉知之相但是入于实相,此实相无知,它平等,具有悲智。这个无知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是具有悲智作用力的,不是我们冷水泡石头能泡出来的东西。
这个角度认识不出来,基本上我们汉地的佛教就被扼杀了,学一辈子就学一个枯木。这是一个大的认识的转折,希望我们的认知要有个转折——虽是可知之相,因为顺性故,入于实相,实相无知,所以具有平等悲智的作用力。
很多人就认为无记业就是修行,泡在无记中就认为是安乐。实际真是不是,那叫麻木不仁。修到最后就很痴,这样的人很迟钝,心智慢慢地趣向于愚痴、固执,所以投生到愚痴的果报中就皮也厚,骨头也厚,脑袋瓜子也少,反应迟钝。为什么呢?他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他把无知就当成一个麻木不仁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个训练。
在诸佛菩萨处,是平等、具足悲智作用力的这样一个无知,是平等利益世间的,而不是象我们心智中有亲疏啊、远近啊、善恶啊、大小等等,他不分这个的,所以说是无知,这个地方我们要认知。
昙鸾法师举了两个例子,象竹筒里的蛇,蛇是曲形的,但是装到里面就变成直的了。又如有人被马蜂蛰了,很痛,有人被水蛭蛰了,就是用刀把皮拉开也不痛的,实际这是个因缘问题,并不是说他不痛了,是因缘不同而表现的知与不知。
所以心入实相,可令无知,实际是令我们平等安住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观察的,好比说昏沉这个例子,它比较频繁的发生,这个昏沉业来了,不管是走般舟也好,平时也好,很多人熬过去了反而不昏沉了,精神头很好的,但是他一想起来——哎哟!我晚上没有睡觉,我要补一补觉。完了,马上眼睛就睁不开了,就睡觉去了。这种力量很大,什么力量呢?——心念所系。他维系的东西是这个,这就是一个因缘所生的,你并不是真的因为熬夜才困的,不是的,是你说“我熬夜了会困”这个感觉一引导,马上就困了。那我们来看——它没有自性,它本质来说是不可得的。所以经常有人走了般舟会跟我说,师父,我走两三天了出来怎么这么精神呢?一点都不困。我说没有问题,你把你过去的习惯打破了。
认为这个本性是不可得的,那我们就趣向实相了。因为昏沉这个业习,我们就认知了实相,那你就可以入实相了,那你这个地方可以无知了,什么无知了?——你不计较了。
菩萨啊,这个真是很重要很重要。你要是不去这么实践,你这个记忆就把你限制住了,限制在哪个地方呢?——你记忆什么,那你就因缘什么,这个因缘就把你制约在这个空间了。
这个地方我们反复地要去观察,思维,观察。我们怎么能入实相?不复杂。你说哎呀,这太高的法了吧?没那么高。你去实践了就不高了,你不实践就太高了。佛法不可以高推也不可以低就,最公正的就是去实践,不要去坐那儿打妄想,也不要去推测它,一实践就知道了,不实践我们永远在门外去想象,那这个想象太遥远了,要么高高的,要么低低的,那都不是佛法。我们举了昏沉这么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去观察,我们通过昏沉可以入实相,那我们什么业力不可以入实相呢?昏沉是最黏牙的东西了,是最麻烦、最纠缠人的东西了,这个可以入实相,还有什么不可以入实相呢?
实践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念门本身就是解决我们实际问题的,身业口业智业方便智业这五个角度,我们在哪个地方遇到问题,就解决哪个角度的问题,这样我们学习这个法门就有方便了。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实在是为了解决平时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共业中、他业中、自业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我们用五种念门来面对它、来解决。当然反过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或者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自身的障碍,都需要来解决。在这样的往返中,我们慢慢地学会了实践的一个法则,我们的学习就变得充实起来了,这一定要有一个充实的实践。所谓的充实,就是去实践它,让这个内容能焕烂地放出光明来,能处理我们心中的障碍。
我讲这些问题比较尖锐,但是说句实话,不讲还是真不行。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在个体解决的因缘下,力量就不足,象十个人添柴跟一个人添柴比,众人拾柴火焰就高,在共有的业力中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是十分简单的。我们都知道社会上经常有一些公益事业,某些人了遇到极大的困难了,病难、手术,需要很多钞票,但一群人随便给一点点,这个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同样,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些心的问题、实践佛法的问题、一些业力的障碍,个人解决十分不容易的,但在这个共同学习的环境中想解决很简单,因为有这么一群人的善根力、福德力,安居阶段还有诸佛菩萨特定的加持,一些僧团特定的加持。
无知不是泛空无记的深渊
昙鸾法师说,心入于实相,可令无知。我们再来谈一谈这个“无知”。
这个无知,不是麻木不仁,不是无记,也不是一个黑洞,不是这样的。此处谈到的无知就是正遍知。这个正遍知,具足智慧、慈悲、方便之大用,故称为正遍知。
无知,实际就是入于实相。我们要把这个概念给转过来,它不是麻木无记,不是泛空。有人说我心里空空洞洞的,啥也不知道了,这是我们汉地的一个深渊,这真是一个深渊,埋没了很多人道业的深渊!我讲得重了,大家心里对自己道业在意了,你不要排斥它;你要对自己的道业不在意,你就是自大,你自己自诩,我没有办法。
这个地方埋没了许多我们汉地的修行者,这是个深渊,很多人就堕入了这个深渊,把无知当成泛空、黑色的、无记的,以为体会到性了,性就是空空洞洞的,什么无知的,黑色的、无记的。这就是深渊,很多人堕在这里面。开始,身心有一种所谓的无记的休息,这个休息是一个稍许的休息。稍许休息以后他就会生起贪欲,就是对这种所谓的安逸的贪欲,这在经典上有记载的。这个贪欲之后他就对堕入世俗有染欲,这样的人离世俗恶业是十分近的,很多人就回到世俗中去寻找所谓的很舒服。很舒服,这是普遍的说法,经常会听见出家人这样说——我坐的很舒服,这个“很舒服”,就是稍微轻安带来的一种贪欲、染欲的东西,然后就堕入这种泛空的意识了。
实际这个腿子一旦好,对世俗的贪欲少了,但在这个“很舒服”的贪欲的支持下,又堕入了世俗,就是拐个弯堕入了世俗的贪欲,只是拐了一个角度罢了,这个就更吸引人了,因为什么呢?——看来也不贪图世俗的汽车了,什么男女色了,金钱了,名利了等等,但是他贪这个舒服。一问你坐得怎么样?他说我很舒服,这一定是第一个概念。大家就开始传播了,我也这样坐,很舒服,你也很舒服,然后不喜于为三宝服务,不喜于他人干扰,就贪图这种所谓的舒服了。别人说一句话他可能就会生烦恼,为什么呢?开始贪了,开始给自己画个圈子。这个是十分十分要命的地方,因为遇到太多太多这样的情况了。
以前遇到一些精进的出家师父,一到这个地方,啪就摔下去了,拉都拉不住,你拉他,他就咬你一口,他要掉下去,为什么?很舒服。这里面也没有名也没有利,也没有善也没有恶,也没有是也没有非,就是低个头,或者就坐在这儿,就浪费浪费时间,有啥呢?但是养久了,他心中对世俗的贪欲比一般人埋得更深,更浓,更有力量。这是十分严重的一个大问题!这个无底的深渊吞噬了大部分的这样很舒服的修行者,他根本没办法前进了,对“无知”的修持,或者种种三昧的修持、智慧慈悲的修持,他根本就拒绝,他认为很舒服就ok了,就到头了,没啥进趣的了。
以前我们一起打过七,我遇到几个出家师父都是这个样子。我提醒他们这个地方不可以进去的,养成习惯了谁都惹不得。平时他打坐很舒服的时候,你跟他说句话,他恨你一辈子。为什么?你动摇他的舒服了,他认为你轻贱他了。这个是十分不得了不得了的,他把这个舒服当成“我”了,当成“我”的一个守护。
你看它也不是名利,也没有善恶,也没有世俗的东西了,够高尚的吗?不是,更大的一个深渊!拾得与寒山在天台山,看到那一群牛羊噼里啪啦跑过来了,说这是某个某个……,我们这里面的人要是有一点点的智慧了,你看现在的驮马,也会点出某个某个……,一点都不会假,也都是某个某个这样的人。你看它站那儿很舒服,“啪”抽一鞭子就不舒服了。是啊,那样的生命都很舒服,吃了就睡,你看舒服不舒服?猪吃了就睡,马牛羊都是很舒服的,但都是还债人。
太多,太重,太深,太厚!这样的人会说,我又不得罪人,又不惹你,你惹我干什么?他的理由很充足。所以过去的善知识基本上在这儿都禁口,不提,随他去,到时候还债时由他还,或者再由他修。为什么?说不动的地方没法说,你说人家什么呢?人家又不惹你,人家也不是个坏人,很难有下口的地方。
我为什么反复这样说呢?因为我周边这样的生命多。他们经常问这个大鹏(师父院子里的大公鸡)是什么?不管我什么时间回去,大鹏很远就迎接过来了,我往那儿一坐,它就往我鞋上嘣嘣嘣叨三下。我说你干啥?磕头也来不及了,对不对呀?这里你也不能说个啥,只能禁口,但是很痛苦,我们毕竟是一个修行人呐!你修这个很舒服,谁敢反对你很舒服那就是仇人、冤家对头,所以一般人不讲这个,我这个人不知趣,就往那儿闯,主要是受不了。
我们还看这个无知就是正遍知。正遍知是具有智慧慈悲方便的大用,有百千善巧。这个无知,有周遍性。作为一个修行者,在此处一定要把它区分开。你不修行,你说我就寻找一个舒服,没问题,你舒服吧,这一生舒服,装到皮毛里更舒服,就这么个事,我只能再提醒再提醒,我不希望大家装到皮毛里,就这么唯一的祝福。
唐宋以后,中国就开始开始泛空了,就开始一片一片的人追求舒服了。啥叫舒服呢?无记的休息与泛空的守护。这样造就了一代一代的人,很麻烦很麻烦。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海流”,很俊的一匹马,很有力气,可以驮四百斤。以前给我们驮沙,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有一天它驮的沙子一卸,浑身就开始发抖,四百斤从山下驮上来,浑身汗出透了,肌肉开始发抖,它就蹲在那个地方吃身边的草,我过去了说,哎呀,真可怜!这句话一说不当紧,出问题了,这匹马就开始哭起来了,开始泪很浑浊很浑浊的,慢慢的清晰了,没有几天这匹马干脆就跳崖了。我忘不了。这个教育造就了很多像海流这样的生命。咋还债呢?背沙,背石,驮人,驮谁呢?驮那些过去供养过他的人。你也说不来个好坏,生命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轮。
别人凭什么供养我们呢?我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呢?我们也不知道。你说我就修泛空与无记,很好的,可你那个业咋办呢?就开始披毛戴角了。这不是骂人的话呀。为什么反复地讲呢?我们的为时不多!你要是缘佛念佛,你念一声,有一声佛的功德,你忆念佛就有忆念的作用,就比你那个泛空,那个无记恶业愚痴业有意义的多!
所以世尊在经典上讲——我许须弥山有,不许芥子无。这就是对泛空人直指的一个说法。就是你要说断灭无,像芥子那么小一个断灭无,我都不允许你说,你可造须弥山那么大的业,可以调整,这样有因果施教方便,不生邪见,但生顽空与断灭想呢?会生邪见。他心中会有巨大的排斥,排斥所有一切的作为,那佛法就断灭了,善法就断灭了,人间的轮回就断灭了,轮回到无底的黑色深渊,愚痴就是黑色的深渊,再顽固的就堕入无情类。
说句实话,藏地的、南传的这些出家师父啊,否认我们汉传佛教,不是直接否认你的理论的,他否认你的现缘——人员的守护。就这些人员,噢,这个是老修行某某某,人家用慧眼一看,这某某某未来哪一道去了。人家说你那儿没有佛法,为什么呢?人家看的见的,他修的有四禅八定,引发出来的天眼,他看这个人有这个果报,这个人还是你们的大德?那怎么会呢?肯定没有佛法,你们汉传不是佛教。还有很多人会推荐一些有名的大德,人家就会审查,一看,哦,这样的泛空大德,这样舒服的人,人家一看就给你打叉了,说你那儿没有佛教。我们没有对未来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别人都没有,这一点应该认识清楚。
(岁次辛卯六月初七 20117月7日)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