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

  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是顺性而显,性德之真实作用是令一切众生“但得诸乐,远离诸苦”,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此无间的快乐是以性德不增不减的真实相,令众生皆有归宿,在随顺、融汇于身心归宿的过程中,全体莅显了所谓的真实。

  实际每个当下、每个当念、每个言说就是真实,此“真实”是我们对每个当下当念的作为、言说不予增减,不予垢净,不予来去,不予大小,其本来面目那就是真实。人每时每刻活在真实中,但因为我们的妄想执著、分别执著、烦恼执著、所知执著、身份执著,造成了脱离真实的“妄”的结果,造成了所谓的三界,造成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所以,一切违性的造作给我们带来了负面的作用,即苦、烦恼,不论三苦、八苦,种种“苦”说就是对违性者的别称。

  每个人都没办法离开真实,但我们强执的习惯、意识的习惯、知识、环境、教育等等带来的误导,使我们面对着种种苦与乐的选择,或者说习惯的迷失与徘徊。矛盾,是交织在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主体状态。

  一旦有一个作为的抉择,“真实”就在你抉择那一刹那成熟起来、表现出来。人一生中没有几次是我们可以抉择的,大部分人就生活在生老病死、八苦的徘徊犹豫之中,所以这个“真实”很少起作用,即抉择很少起作用。我们作为一个智慧的人,或者一个学佛人,或者一个向往智慧的人,你反观反观自己,一生中你有几次能彻底地把握自己的生命、生命的作用和你自己生命的趣向?严格地说,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多是在许多因缘的困惑下、推动下、引导下、诱惑下、逼迫下产生的一个效果,要是我们在自己的心念作为中主动地做一个选择,那就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实际每个当下的确都很真实,所以阿弥陀佛国土的十七种庄严,不断地让我们观彼(极乐世界)对此(娑婆世界),彼此观照,让我们来觉悟顺性与逆性的缘起、过程与结果,让我们学会正念与正念的作用,让我们学会智慧与智慧的观察。人人都是有智慧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运用不出来,或者在很多生命状态、时节因缘下运用不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去启发它,使它在每一时刻不浪费、不迷失。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大义”,是殊胜义、抉择义、圆满义,是唯佛所宣义。此“大”,唯佛所称,菩萨声闻缘觉都不能称,众生不能称。众生、声闻、缘觉、菩萨皆可回归,是名为“大”。佛所亲证,是名为“大”。故“大义门”是佛亲证之教法,如实之传达。传达什么呢?——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殊胜功德是唯佛所守护的、成就的教法。

  很少人对“大乘”二字有所了解。我们抉择“大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般人的修持,谈不上大乘,也谈不上自利,一般是自私。六道众生都是自私方便,声闻修法是自利方便,菩萨是以利他为自利方便。你看看自己有几分自私?几分自利?几分利他?那就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所有的自私作为一定是众生分所行。

  诸佛如来安住于大智慧,即一真法界的作为,远离了一切对待,亲证了一切无对待的事实,所以智慧圆明,一真法界究竟如实安住,得大自在。菩萨、声闻、独觉是自在者,不能称为大自在者,凡夫是不自在者。此“自在”,是生命顺性的展示与如实的表达。

  故大义门功德,主要是来提示我们——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教法是唯佛与佛宣化,唯畅佛本怀,唯显佛报土功德。若是没有这样一个清晰、如实的观察,那我们就会在种种业相空间中徘徊,尤其人类,凡夫有情的徘徊的心耽搁了自己一生又一生。你可以回忆回忆,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时候不徘徊?果决地做一个事情?独立地思维一个问题?十分稀少。

  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超越了自私的凡夫法界,超越了声闻独觉自利的法界,超越了菩萨以利他为自利的法界,是一个圆满、究竟的法界。所以此“果地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认知,这个教法不是为了赞叹而赞叹,它是如实地表达了极乐世界的尊贵与殊胜,不是骄慢的表达,而是其实际价值、其真正的功德所在。如果不通过这样一个认知,我们对大义门的认知就会模糊,我们在择法中就会有残留,那就还会造成细微的矛盾与徘徊,细微的心智上的自我对立,那就是烦恼生起的一个最初现象。

  我们在学习净土法门中,会不断地发现这些佛菩萨的作为,尤其是果地教的作为,是彻底的、没有保留的,过去说“无私的奉献”,顺性的作为是彻底的、无私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二元世界中,在坚固的天地之间,在坚固的善恶之间,在坚固的冷暖之间,在坚固的人我之间,在坚固的大小之间,其对待是无穷无尽的。一旦逾越了这个二元世界,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智慧的通达、心智的方便,在无量的刹海中充满了轻松、喜悦、自由。

  对立的二元世界给人带来了无端的障碍,这个二元世界这么坚固、这么强大,我们举手投足都是在二元中。就因为这样特定的生活环境,因为我们这个二元心地已经坚固到极致了,所以佛陀说极乐世界,在果地教中特设这样一个殊胜的国土,来对比五浊恶世,令我们有进趣方便,那么就是大取大舍!此取舍中无有保留,犹如一个人要出家,一有保留的心,出家的念头很快就会被拉下去,哪怕很细微的保留,是习惯的保留、物质的保留、名誉的保留、社会环境的保留,不管哪一种保留,都会造成现下的矛盾与犹豫不决。

  我们一生中又有几次给你抉择的机会呢?实际不多!又有几次改变自己的机会呢?不多!但从心灵而言,从顺性的功德而言,我们的机会就多,因为每个当下一念、每一个事相、每一个作为,都是抉择、认知、觉悟的时机,当然也是迷失、固执、烦恼的时机。这两种结果的分水岭,就是顺性与违性的一个表达罢了,它是没有实质的,但是觉受现象频频发生。虽然是无常无我的,但这个无常无我背后的作用力在十法界中传达出来的气息,那可就是差别了,所以无差别中的差别,在我们生命周边是那么活泼地不断地在展示,在歌唱,在哭泣,在悲哀。

  极乐世界这个大义门功德成就,提示说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是唯佛与佛所宣化、成就的实际地里,为一切自私的凡夫,一切自利的圣者,一切自利利他的菩萨心地业力所不及。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自私的凡夫,一生中能不能在这个果地教上真正地皈依呢?这个抉择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要顺愿抉择。此“愿”是佛愿,也就是佛的果地。此抉择,是抉择于一念。我们薄地凡夫,一念就可以顺愿抉择,也可以顺性抉择。但我们对性德是模糊的,是用我们的所知去推测的,永远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但对佛愿,我们可觉可知可为观察,所以顺佛愿与顺佛性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了,因为佛愿是顺性而成就的,所以我们在顺佛愿抉择之时,无异于顺性抉择。所以,心不可以自知,不可以自见,依佛愿而显现心性之妙用,来让我们来抉择,这一抉择是我们每一个有情的权利,你可以在任何时、任何处、任何念下去抉择。所以净土教言中,这个随顺抉择的“随顺”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一个加持,非是我们要随顺而随顺,实是佛力相加而成就的随顺。

  你说“我要随顺”,可能接下来就有“我不随顺”这样的二元思想的生起。说“我信”,结果“我疑”又会生起,人的这一念一动,吉凶参半,信疑参半,因为我们凡夫的对立心智成熟了,许多精神病患者叫作精神分裂,此“分裂”,实际是娑婆世界一切凡夫有情生活环境的事实,天地是分裂的,善恶是分裂的,男女是分裂的,你我是分裂的,大小是分裂的,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我们的感知就在分裂、割裂。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许多人说这个人不正常、那个人不正常,没有什么正常与不正常,只要是有对待、对立,都谈不上正常。但是我们大家人人都在对待、对立,我们认为大家都正常,有时候突然出现一个不对立的人,大家就认为他不正常!因为我们习惯了这种分裂。实际对现代人,用“分裂”这个词有点太宽恕,用“割裂”就比较恰当一些,因为它代表用痛苦的心情、痛苦的感知、痛苦的方式去做一个事情。比如念佛之时,他要跟佛割裂;在修行之时,他要与戒割裂、与教割裂、与圣者割裂;看到不修行的愚痴的人之时,他要与愚痴的人割裂,即对立、矛盾。

  净土教法的“随顺”,实际不是我们的力量,完全来自于阿弥陀佛顺性誓愿的普照与回施,如下一场大雨一样,在我们听闻“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之时,洗涤了我们的心智,令我们有随顺的方便。所以佛陀有这样的誓愿——设我作佛,他方有情闻我名号,皆得二种忍,即信忍与顺忍。我们现在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此名号中就有这样的功德——令我们随顺佛愿透视性德之妙用。我们自身是没有这个力量的,若不被名号洗礼,我们心地的尘垢是无以去除的,我们的习惯的圈子全部都是尘垢,我们还在不断地染著、积累、加厚其作用力。

  阿弥陀佛的愿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信心的,充满了烦恼、颠倒、妄想、执著的凡愚有情,你不要畏惧这个,你悄悄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你听一听他人念阿弥陀佛,然后你再来思维、观察,你说此时我若顺性,何以审观世间?顺佛愿,何以审观世间?我若违性,顺业力,何以审观世间?你有这种能力了。但要是不去听闻这个名号,不去忆念阿弥陀佛的愿力,你想这样做是做不来的,你满脑子就是对待、尘垢、自我埋没、埋没他人,分裂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割裂的时代来了。

  现在人做事情很痛苦,很多人在婚姻上痛苦,很多人在工作中痛苦,很多人在选择感情问题上痛苦……,这个痛苦是割裂性的——他认为离开这个地方就会失去。好比汉地人对于出家,父母、亲人就会认为这个人就消失在地平线以外一样,他们会受极大的不能忍受,就是因为割裂,其实你还在周边生活着,你的父母不过是得到了一个善缘。这个割裂的时代、割裂的心情造成了极大的选择的冲突。

  我们顺佛愿、顺佛性来观察性德之随顺,就会得到一个极大的身心的安慰、身心的解脱,我们会回到身心真正踏实的归宿,此归宿是远离一切造作与对待,远离一切自我困惑的清净觉地,此觉地是我们人人都渴望的。但这个渴望,有人表现在作为上,有人表现在嘴头上,有人表现在心里上,有人表现得很完整——做的到,想的到,意识的到,传达的到,那就是佛陀。有的人能意识的到,做的到,但是传达不到,那就是声闻,因为不具方便。那些菩萨,能意识的到,也能传达部分。诸佛如来能证的到,能彻底传达。

  极乐世界是大义门,它能彻底地把一切众生真正的所需、真正的归宿给我们和盘托出,给我们如实地展示出来,清晰地来引导我们回到本家本国这个真正的归宿中来。一旦我们身心有所归宿,那“但得诸乐,无有众苦”就是实话,极乐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名字,而不是一个乌托邦,它很充盈地在你生命的每一时刻完整地体现出来。

  所以,大义门的作用力就是果地觉的作用力,我们随顺佛愿就是性德,在随顺佛愿的刹那就了解了阿弥陀佛大愿的愿力是性德所成,依修德所显,但必然来自于性德。性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阿弥陀佛的大愿表达了不增不减的真实功德,我们在这个不增不减的真实功德的大地上安住,那就站得稳,在此处作归宿,那心就能彻底消融于此法界而无所畏惧,何以故?此法界庄严,此法界清净,此法界真实,此法界生而无生!我们这个世界生生相息,迷失痛苦,相续不断。极乐世界生即无生,究竟解脱,圆满菩提

  但是我们对“无生”这个名词,往往会加上死寂、断灭这样一个无意识的诱导,或者说心灵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所以很多人不了解性德的庄严,不了解弥陀依报德而显示的殊胜国土就是一个无生地,是一切众生心性的最究竟地。就如河流百川的归宿就是大海,极乐世界是一切法性成就必然之归趣,归入大海则咸同一味,不论凡圣,不论清浊。我们通过对弥陀报德,即阿弥陀佛名号的称念,了解了随顺阿弥陀佛名号的愿力,那也就回到随顺性德的功德上来,那真是令人安稳!远离了迷信与对待!

  你说:“不行,这是佛给的,我要自己创立。”你不顺性,不了解性德,那所谓的创立就是麻烦,就是造作,就是辛苦,就是对待,善的立起,就有恶的伴随,生的立起,就有灭的伴随。而顺性的成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远离造作、对待与生灭,实在是生即生无生国,究竟安乐。

  所以,大义门彻底展示了这样一个“远离讥嫌名”的殊胜国土,若顺性修持者,远离一切世间讥嫌,那我们随顺佛愿,亦复如是。佛愿贴切地、如实地、周全地、深刻细腻地表达了性德的真实,所以此性众生性,此性佛性,何以故?一切众生不离佛性,一切如来不离佛性。如来亲证佛性,悲智双运,利于世间;智者自利完成,无所染著;悲者,悲悯同性众生,方便回施。

  我们的苦,在佛眼、菩萨眼、声闻、智者眼中,是没有这个苦的,是妄想迷失固执众生所拥有。我们怎么解脱出来呢?——那就走出自我。“南无”,就是走出自我;“阿弥陀佛”,就是随顺、印契于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我们随顺阿弥陀佛果地的作用力,也就是性德的作用力,如此抉择。此抉择不是让你喊个口号,是让你在心灵中去随顺,去感知,去消融,去体验,去了解它的周遍性,去了解它的不可须臾离、无所离的事实。这个无所离、不可须臾离的事实就是抉择,不是说我们振臂一呼就能抉择,那只是一个形象。

  此大义门,“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再次提及种性的问题。在佛教中,对种性的认知是十分重的,不是说民族种性,而是从种子上,即因缘上来认识人类生命的种性,然后你来选择这个种子,亦即选择结果。为什么净土没有女人及二乘的种子呢?因为极乐世界大义门是尊胜的果地,是一真法界,无有杂缘,无有由杂念所产生的万品杂类众生。

  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不断地提示——极乐世界是顺性的成就与抉择。净土是因果同时的教法,所以念佛时即是往生时,即是成佛时,即是度生时,果地觉因地心全显因果同时的圆教、如来藏性教,是一个揭示与回归的教法、一个大用大机的教法,让我们抛弃了种子成长、结果这样一个过程,直归于弥陀无生国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

  “十万佛亿土,一念信即是”,古人此讲是真实不虚的。此信,是对性德有随顺。释迦文佛讲“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有这个“信”,那就直到十万亿佛土,如果没有这个“信”,我们信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也能了解此“一念信”。此信,是随顺义。我们思维一下对载负工具的随顺,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是徒步,还是坐普通的公共汽车,或是坐高铁、坐飞机、或者某些战斗飞行器,载负我们的工具的差异是十分大的,你择某个器了,就是随顺它,它就会产生效果。这个“一念信”,是一念随顺,即是结果。

  所以,因果同时的教法非修证,非不修证。因为若加上修证,你对果地觉、对一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若说不修证,你对“因果”二字就会迷失。昙鸾法师在此处说,若说“一”,因果无所依从;若说“异”,成佛无由。那我们怎么下手?实际随顺是可以避开这两个矛盾的。因为我们在因果的思维观察中习惯了,若说一,因果怎么安立?若说异,你和佛不一样,那你怎么成佛啊?所以一、异不可言,只有随顺相待,随顺可以避开一、异的矛盾,在随顺的觉知观察下,我们有极大的方便,说一也行,说异也行,故四非百句皆方便。

  极乐世界的大义门,不断在引导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抉择,或者说使我们消除在九法界的徘徊,使我们在顺性、顺愿的法则上义无反顾地从心地、行为来回归本家本国,或者说即下回归。你不能接受即下,就去慢慢地思维观察,到你临命终时得以成就,那个临命终就是你那个自我固执的知见彻底散坏的一刻,你就得到了真正的回归之安乐。我们对法性,对极乐世界的认知,假如不彻底,往生是无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鼓励你去认知它。认知它,其即下的利益是十分容易在我们生命的周遍时刻体会到的。现下自行自相自解脱自成就的这样一个庄严世界,就在我们身心的现缘中而得成就,那是真正的佛法究竟教法的利益。不是让我们去等待遥远的未来,期盼着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模糊的、似乎有自欺欺他的不如实的说教。

  大义门成就,来展示果地教的真实与究竟。若是没有佛陀的施教,我们摒弃九界实在是无从下手的,即使舍弃自身世俗的习惯都是十分不易,别说舍弃天人、声闻、菩萨了。但是依阿弥陀佛广大真实究竟的果地回施,我们在此处的认知是没有畏惧的,我们在随顺的一刹那就可以认知它,当然可以反复,大部分人都在反复的状态下,反复是没问题的,你在这个反复中也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成就。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八2011年6月29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