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如何观心用心安心(二零零九年结夏安居佛七开示)

  慈法法师佛七开示 地点:鸡足山恒阳庵

  时间:2009.8.31(农历七月十二)

  今天是佛七的第五天,刚才有人提出来打坐观心这个问题,实际念佛这个法门,我们说那三种必生,或者说三种安心,或者说三种意念,实际都是一个所谓观心的方法。观什么心呢?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观本净的心——就是我们这个真如的心无始以来与佛无二无别,周遍广大,无有名相,无有取舍,自然充盈,具足万法不被一法所据,无始以来清净相续,非是增减相,非是善恶相,亦不是凡圣相,一切相不可取而具一切相,如此真如广大的心,每一个人的心时时刻刻都是这样安住着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在妄想执着的串习中,把妄想执着当作自己所遵循的一个所谓的习惯也好,感知也好,令其相续,那么我们的心就开始取舍、善恶、凡圣、是非,在这里面捕捉就很痛苦。人们想强化自己,想壮大自己,想令自己安乐,结果越来越寻求过多的负担,过多的寻求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负重、痛苦,甚至致命的伤害,致命就是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啊,生邪见——贪嗔痴慢疑都可以很好地调整地,那么生起邪见,认为世上的法是实有的,或者生断见,那么这样强制的邪见就会真正地覆盖自己的法身慧命。

  那我们要以本净心来念佛呢,就是你心不造作就好。心不造作!就象我们学的《安乐集》讲的一样,无缘观即是真身观,无缘观就会使我们不求解脱而自得解脱,不求三昧而三昧现前。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念佛的方式。也就是顺法性念佛,不计于得失,不计于对待,不计于自己的感受——感受好坏我也不管它,身体有什么感觉也不管它,只是清净的相续就好。这样的所谓的观心方法是最直白也是最好操作的,任何一个人都很好操作的,不需要故意地去做什么程序。如是观心称为净观,本净心观,就是不需要任何的造作,不需要任何的用力。古人讲就是“此处省力”,省力才是真正用功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休息念佛,让我们那一颗奔波的心、劳累的心、强化自我的心休息下来。哪怕是一刹那,你就会对诸佛如来有一个触碰,你就能体会到佛的这种慈悲、清净,体会到佛身上的余温——就是这种光明柔和的温度,那这样我们念佛就比较好用心。

  念佛为什么不准拖音呢,也就是为了这个。“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我念多少,是我要把这个处理得很干净、很干净、很干净、很干净的。这个念,并不是我要念,是身心世界的一种休息的喜悦带来的共鸣罢了。就象诸佛在这种休息的智海中发出的赞叹“南无阿弥陀佛”一样,我们也在感受着心灵深处这种休息的震撼——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休息的感动、休息的一种喜悦赞美的表达——南-无-阿-弥-陀-佛,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得失的,也没有什么可对待的,也没有什么可凡圣的,就是一句喜悦的感激,这种喜悦从心中涌出来了,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故意地我要做个什么声音,没有这个故意的,就是一种喜悦。

  那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四声念法呢?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人一多,大家南腔北调,东念西念的,很多人就会生烦恼,这声音就会相互的冲击。念佛不是为了规范我们,是为了让我们真正地休息下来,从休息中感知到佛陀给我们的慈悲、广大、宽松的这种安慰,真诚的这种利益,让我们体会到他无所不在的安慰与柔和、亲切、真诚、博大的这种气息,我们在这种气息中受到了温养,受到了加被,我们会有感动,这个感动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感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也不需要过分地去用什么心,就这样赞美他就好,就这样喜悦地、轻松地,用那种情不自禁的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就很好了,不需要过多的东西。

  那我们能不能做得到呢?就象一个久别的亲人,你突然见到了,你能体会到他的气息、他的感知。那我们念佛,要真在休息的状态下,我们就能感觉到佛陀的清净的法身、圆满的报身、无碍的化身的这个气息,给我们带来休息、温暖、健康向上的这种心胸,或者说就会给我们带来如实的一个相应的契机。因为我们从“心作心是”这个角度来看,那我们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心在作。那我们的修行呢,先要把握这个“心作心是”这样一个机会,来让自己的心休息下来。

  我们经常听见这个弥陀鸟(编注:弥陀鸟,鸡足山八吉祥之一,会念阿弥陀佛,有的念四字“阿弥陀佛”,有的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在念,那个小小的一个鸟,很小很小的,它叫的声音很大很大的,我经常看它们,我看它们也不费力气。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不是要拼什么个力气的,当然你说我能不能放声念呢?完全可以。因为这个四声念法可以很小的声音念,也可以很放开地念,可以把自己整个生命拿出来念。但要知道有一点,这是我们喜悦的一种表达、感激的一种表达、休息的一种表达,不是为了什么,相互之间都没有什么的,就是这样念,那我们就会经常体会到佛陀那种调柔的气息、无碍的气息,或者说圆满清净的气息在爱护着我们、在关心、在影响着我们、在滋润着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个休息特别重要、特别重要!

  所谓的休息就是不要去用力,不要故意用一种莫名的力量去念就行了,就用一种我们在喜悦的情况下要念;在感动的情况下要念;或者在放松的情况下要念;或者是自己真是突然被解放了,心中无事的那样的情况下在念的一种模式。这个不需要去太多的设置。

  如是用心就是所谓的清净心念佛,因为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一定是这样子的!那个不清净的妄想啊、颠倒啊、烦恼啊,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只属于执着它的人,那个妄想执着的人。你有妄想,你若不执着它,它也不属于你;你若执着它,你认为那个东西属于你,你就会不断地培养它,不断地培养它,强化它,结果那个东西就给你造成了所谓的一种业力的相续。所以说我们能不能放放松休息休息地念佛呢?完全可以做得到。

  尤其是很多人都在走般舟,走般舟更应该用休息的心理去走般舟,不要认为自己能走出来个什么,那对自己就太残酷了,对佛法的距离也就越拉越大。我们跟佛陀的距离很近很近,近到什么程度呢?同呼吸,同命运。那你要是执着于我们的业习、烦恼、对待,那你就跟一切凡夫同呼吸同命运了,你就跟业习同呼吸同命运了。

  所以问怎么用心?这就是最简单的用心方法,就是心智本净,无假用力,感恩念佛,喜悦念佛,随顺念佛,就是越宽松越好,并不是说其他的。所以那个四声调子也是迫不得已的,为了协调大众罢了。我们要是走般舟的时候,平时自己念的时候,怎么喜悦就可以怎么念,绝对不需要我又套一个(模式),但是我们在大众一起念的时候,有个调子,相互就有个安慰,有个协调,相互带一下,推一把一样的。就是这个调子只能给我们带来方便,不能给我们带来缠缚。方便就是为了大众相互协调,相互的辅助一样的,这样我们念佛就有十分意义。

  七月十五马上就快来了,人可能很多,但大家念佛就不用管这个,我们只管自己念佛,把自己的本份的事做好,把念佛做好就行了。时间是很快的。

  念佛真是就象念自己的亲人一样地,说的比较俗一些就是念自己最亲的亲人。我们最亲的亲人——你父母怎么样,夫妻怎么样,母子怎么样,母女怎么样,实际这关系都会散坏变异的,你信不信它都会变异的,你信不信,我们无始以来转身、转身,谁都不相识地,亲人根本都不相认不相知,朋友什么一转身都不相知了,这都不是你真正的(亲人)。那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十劫了,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了,一直都在呼唤我们:觉悟吧!真正觉悟自己的真如心,回到自己的本家本国来!作一个如实的智者,作一个不在轮回中徘徊的人,作一个不在生死苦海中这样流浪的人,已经呼唤我们十劫了!我们人和人之间的亲情又怎么样呢?实际不是说人情怎么样,是人情的变异性啊。

  所以我们来念佛,应该知道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如实的意乐罢了,而不是一个片面的说法,是你要真正地看到这一点!你要是找到这一点!那我们真正的意乐就是念佛了,这是我们真正一生出苦海的一个最真诚的最负责任的方法。对我们自己要负起责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任,他人对我们负不了责任的,他人对我们负责任是起不了作用的,就是父母对你再好,你对其他人再好,它也是一时的一个因缘,它会有舍离的过程的,那么佛陀的这个教法希望我们一生成就是不舍离的教法。所以以无量寿摄化十方众生,令众生咸获大利,这个大利就是让我们一生真正地出离妄想执着相续的这样一个生死苦海,所以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样一个心念,要成熟这个心念。那我们念佛就会感觉到喜悦,就不会感觉到沉重什么的。

  我要是大声念不来了,我可以小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声音大一点可以大声一点念,这都没问题,因为四声调的弹性特别好,南-无-阿-弥-陀-佛(大声),没问题;南-无-阿-弥-陀-佛(小声),也没问题,就是它弹性大。有些调子你的声音不到,它的调子就不到,这个调子你大声音小声音都可以。声音大小,不重要,就一定要念。要念,不需要去故意大声,故意小声。一故意就又做作了,一做作就开始,哎呀,考虑到自己的色身了,考虑这考虑那,那这样念佛就离佛又远了,我们只能是感动啊、感激啊、喜悦啊、放松啊,这样一个情不自禁的念法就好,大声也好,小声也好,就随它去。

  所以我们关键的重点不在音声,而在自己的喜悦的心情、干净的心情、无所挂碍的心情、休息的心情、去除对待的心情。这个对待散坏了,这个鼓噪的东西休息了,我们能平和地随着大家相互鼓励的这种音声,这种诸佛都在同念的这个音声来感激着诸佛的智慧、慈悲、方便,来感触它,这样我们就能跟佛相应,有相应的机。大家对这个就有一个概念,一个理念上的概念。

  超时间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很感谢大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