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普门品讲记 1 观音殊胜
普门品讲记(1)-观音殊胜
目次
壹、前言
贰、释题
参、经文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壹、前言
诸位善知识:
学佛是学觉悟,从认识自己开始,到瞭解所处的环境,最后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大彻大悟。任何事情都不是侥倖而能成就的,皆要有其因素和条件的。修行也是一样,需要明白其理论和方法,从悟道、修道、证道、传道,这便是修行的次第。明白大道,即能『悟道』;顺应大道,即是『修道』;契合大道,即为『证道』;解说大道,即名『传道』。
悟后起修
所谓『悟道』,即是明白大道。不悟,怎么修行?古德言:「悟后起修」。悟前是盲修,悟后才是实修。若不能契入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也修不来,再怎么修都是门外汉,根本进不了门。所以,俗语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那什么是大道?就是自然界的法则。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领悟一切万有皆因缘和合而成,一切事物皆待缘而起,此法则谓之『缘起法』。此法则不是诸佛所发明的,而是佛陀所发现的,只是我们都未察觉,所以执迷不悟。
真理本来就存在,为何我们没有去领悟?观察自然界的法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奇怪,我们从早到晚,活在大自然中,怎么没悟道。有人一辈子都住在山上,有人在林务局上班,有人在国家公园工作,有人在教自然科学,有人长年在大海生活,有人务农,有人靠海,虽然他们很接近大自然,但是又有多少人悟道?只要是人,有离开大自然吗?为什么『道』在眼前,我们悟不了呢?
六祖说:「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因此,学佛要藉由善知识来开导;若无因缘遇见,当以佛所说的法为师,这些法义都记录在经典里。所以应以“经典为师”,只要经典所在之处,便是佛所在之处,应恭敬学习。
何谓『修道』?即是顺应大道,依教奉行,了知一切皆是因缘所生之法,毕竟空寂,就应该去除贪爱、执著,时时与『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相应,直到究竟圆满,根本无明除尽,即能『证道』,见到本来面目。证悟之人,才能彻底为人解说大道,不致於有所偏差,这便是『传道』。因此,『悟道』是修行人最重要的关键!若是悟入,自然会水到渠成,功不唐捐。
根机不同
自古以来有二本大经,一本是《华严经》,一本是《法华经》。《华严经》是为菩萨说,直示一佛乘的境界;《法华经》是为三乘人说,同归一佛乘的实相。由於是大部经,故古大德常单独拿出一品来流通,像《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法华经》的〈普门品〉。
为何要如此?因为眾生的根器不同、因缘也不一样。我们能够把整本经听圆满,然后信解受持,那是最好、最殊胜;若是因缘不足或是时间上没有办法配合,那就好好聆听此品,持诵〈普门品〉,就无比殊胜了。
不可思议
依据《高僧传》记载,惠恭法师卅年唯诵〈普门品〉的事蹟:
惠恭法师,南北朝时期,益州成都人。惠恭与同寺僧人惠远最为亲近,二人常在一起修行。后来师兄弟,各自参学去。惠远至京师,听闻学习许多大乘经典;惠恭则至江左,隨缘云游。
卅年后,惠远回到益州讲经授徒,声名远播乡里,道俗钦佩推崇。惠恭也从江左回乡,师兄弟久未谋面,相谈甚欢。只见惠远侃侃而谈,然惠恭却默默在倾听。
惠远便问惠恭:「这么许多年来,你学到什么?」
惠恭说:「因我资质愚钝,都无所解。」
惠远再问:「有没有研读那一部经?」
惠恭说:「唯读一本《普门品》。」
这时,惠远便斥责惠恭说:「《普门品》连孩童皆能背诵,何劳你这大人来诵?况且你我从小就出家,共同发愿,修成证道。如今你却这般懈怠,只会诵这一品小经。从今以后,我与你断交,请你离开!不要留在此处。」
此时,惠恭平静的说:「经卷虽小,乃佛口所宣。敬者得无量福,轻慢则有无量罪过。请师兄息怒,听我诵一遍《普门品》如何?」
惠远轻慢笑说:「此品我已经讲过百遍了,更何况是听诵?」
经由惠恭的恳请,惠远便答应。只看到惠恭在庭前结坛,安一高座,绕坛数匝,顶礼升座。惠恭始诵经题,便异香满室;诵至经文,即闻天乐鸣起;此时诵经声与天乐声嘹亮空中,同时天落香花满地;诵完经后,天乐、天花也一时俱寂。
惠远见此庄严瑞相,便上前顶礼惠恭,声泪俱下悔谢说:「惠远臭秽死尸,竟诬慢了师弟,岂敢行於天日之下,乞请您暂留教导於我。」
惠恭说:「非我之能力,而是诸佛之神力。」话说完,便合掌而走,不知其去向。
〈普门品〉虽从《法华经》二十八品中,所节录出来的一品,作为单行本来流通,然其不可思议处,是凡夫所不能知道的,故世人尊称该品为《观音经》。
甚深因缘
尤其是观世音菩萨,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相当深厚的因缘。不论有没有学佛,任何人只要遇到灾难、苦厄,都会称名观音圣號。我记得以前上班时,我们有个主管,她每次有心事的时候,都会跪在其供奉的观世音菩萨面前,向菩萨诉说心事。讲完了之后,就感觉较轻鬆,心也安定下来了。十几年来她从来不间断,虽没有学佛,只是纯粹的信仰,但是我们不要小看这件事。
我听她这样讲,觉得很不错,以后我也鼓励很多人说:「当你们遇到困扰,求助无门时,不妨诚心跟观世音菩萨倾诉;讲完之后,让心静下来,一心称名南无观世音菩萨,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你们或许会说:「家里没有供奉观世音菩萨。」假设想要好好的恭敬、供养、礼拜观世音菩萨,不见得要有一尊菩萨像,只要一张画像也可以。假设连佛像、画像都不方便,那你们就恭敬礼拜《法华经》,或是〈普门品〉也可以,都没有也不要紧,只要至心称名即可。
若能信解受持〈普门品〉,以后要劝人家念佛学佛,乃至度化眾生亦比较容易。因为大部分的人平常不念佛,遇到危急时,才会临时抱佛脚,祈求观世音菩萨救度,很少有人会念其他圣號,要往生时才会想念阿弥陀佛,求佛接引西方,因此在我们潜意识里面深植观世音菩萨的名號。
不只於中国如此,日本、韩国或是西藏,到处都有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者,从古至今流传无数的灵感事蹟。举《法华传记》其中一例:河西人王,沮渠蒙逊,皈依三宝,久病不癒。於梦中见一菩萨向他说:「观世音菩萨与此世界有深厚的因缘,你应至心读诵《普门品》。」河西王听信菩萨的劝告,每日虔诚读诵,不久病就痊癒。由此可知,娑婆世界的眾生与观音菩萨有甚深的因缘。
古佛再来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因悲悯眾生,而示现菩萨,如同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在《法华经》第十六〈如来寿量品〉中,佛亲自告诉诸菩萨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而大家常诵的〈大悲咒〉,是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於此经中佛言:「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於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眾生故现作菩萨。」清楚记载观世音菩萨早就成佛,其號-正法明如来,他成佛却不享福,而遍游十方法界,只要眾生有难,称念其名號,菩萨必然闻声救苦,故號-观世音。
以事相来说,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今居极乐世界;二位大菩萨辅佐阿弥陀佛广度群生,而观世音菩萨亦是弥陀的接班人,故《大悲心陀罗尼经》佛说:「汝等大眾诸菩萨摩訶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观世音菩萨,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號,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从理上来谈,何处不是观音道场,只要有苦难眾生的地方,就有观世音菩萨的救度,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普门示现。释迦牟尼佛亦是如此,虽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於常游於他方世界教化大眾,佛於《法华经》中说:「我成佛已来,復过於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於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眾生。」可谓是佛佛道同。
发愿修行
观世音菩萨早就成佛了,其之前还是跟我们一样,佛还是从凡夫修成的。我们还没成佛,所以现在叫学佛。而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一切眾生也成佛,离开这个概念,你学佛就偏差了。所以我们回向偈才说:「我等与眾生,皆共成佛道。」这个概念大家要清楚。
有愿才有行,无愿行不了。凡是要修行必然先发愿,观世音菩萨也是发愿、修行,最后成就。若不发愿,根本修不了行,你们要发愿啊!不论发什么愿,其重点离不开『度尽一切眾生』。理上只有一个愿,事相上却有无尽。譬如,观世音菩萨,发闻声救苦之愿;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愿;或是我们常发的四弘誓愿,归纳起来就是要『度尽一切眾生』。不论个人的愿力如何,若没有符合这个条件,就没有正知正见,所以经上常说,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佛弟子们,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己要成佛,才能度眾生。就像国家的根本宪法一样,其他细则条款由此衍生制订。度一切眾生就是根本愿,所有的诸佛菩萨一定没有离开这个愿。
我们举《悲华经》来说:在多生累劫,有一尊佛名叫宝藏如来。在宝藏佛应世的时候,有一位转轮圣王,就是后来的阿弥陀佛。转轮圣王膝下有位太子,太子对佛相当的恭敬。有一次,太子供养宝藏佛及其弟子入宫,不论是一粥、一茶、一饭、一饮,太子都亲自供养,连续三个月。到最后一天,宝藏佛就问太子说:「看你这么虔诚,你到底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太子说:「希有的世尊!我对世间的一切都不恋眷,因为世间的一切尽是无常,对这些东西我都不贪爱;只希望透过修行,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只要有眾生称念我的名號,我必然寻声救苦,这是我唯一想要的,我唯一的愿望。」一般人只想到如何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太子他什么都不要,只愿一心一意去帮助所有的眾生。我们看到那种情操跟胸怀,就知道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佛、菩萨。菩萨的想法跟凡夫完全不一样,我们再怎么想都想到自己,菩萨怎么想都想到眾生,正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眾生得离苦。」宝藏佛听太子所发之愿,就讚叹:「太难得,太难得了!我將为你授记,你未来名號-观世音。」
二乘人是以『出离心』为要,菩萨是以『大悲心』为首。愿力是建立在慈悲心上,若无悲心,又如何发愿。我们举《华严经》里的善財童子,他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一位是观世音菩萨。他问菩萨:「大士!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请教我如何修行?」观世音菩萨就跟善財说:「菩萨要学的法门很多,菩萨应学无量的法门,我本身专门修“大悲行解脱法门”。」由此可知,愿力必与悲心相应的。
耳根圆通
有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心地必然柔顺,要修行才不会有障碍,根据《楞严经》观世音菩萨是由耳根圆通而证道的。经中有二十五圆通,是由二十五位证道的人向世尊报告,他们是因修什么法门而证悟的。
观世音菩萨就跟佛稟告:「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与诸眾生同一悲仰。」经文所敘述即是观世音菩萨所修的耳根圆通法门,简称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该佛教他以耳根入三摩地,也就是从耳根下手。
我们一般凡夫是听外面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是返闻闻自性;他察觉到耳根的根性在闻,而非耳朵在听。耳根的根性即是闻性,这个闻性不论是有声无声、大声小声、笑声哭声、讚声毁声、远声近声,不论是任何声,那个能闻之性,都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他一直观照到「能闻所闻,能现所现,能觉所觉」都亡而证悟的。
一心称名
然本品的重点不是要讲耳根法门,你们若是不能理解,不用紧张。若要按照这一段经文来修,大部分的人都会有挫折感,因为根机不够,我们只要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来修即可。佛於〈普门品〉中向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摩訶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一心称念名號,即可断贪瞋痴,若无三毒,心地必大开智慧,明心见性。且念佛的方法是三根普被,任何人皆会,端看自己是否老实称念了!
- 上一篇:信心铭-禅解 第十章 不二法门
- 下一篇:普门品讲记 2 释观世音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