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首楞严经》讲解第九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九讲
主讲:释慧祥法师
日期:2007年02月04日
请大家合掌!
请大家,至心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祈请本师力加持,愿我早开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实义,直趣菩提广度众。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再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称念毕者,请放掌!
【经文】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释经】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的室罗筏城的祇树给孤独园的只桓精舍。
【说明】
众佛友!
第一、我们要有“时间观念”。
为什么呢?
因为“时间”,也是我们的福报,不能浪费。
正所谓“得时勿待,时不再来。”
(一)要准时,像我今天不准时,就是不好。准时,是修福。不准时,是损福。
(二)善选时:所谓“使民以时”。例如:我们要办活动,要选大家有空来参加的时段。
例如:我们要请人帮忙,也是要选别人有空时。
(三)节省时:对所学所用的技能要进步之,要在同样有效的情况之下,深入了解更多有效方法,增加能力,所以可以简化步骤,节省时间。
例如:本来从头安装一台电脑,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当安装后,就用备份软件,将所安装的所有资讯做一个映像档,所以下次坏了,要再安装时,最多只要半小时,就可以完成。
又例如:本来打字,一分钟,打不了几个字。但是依某一输入法来练习,令熟而巧,巧而妙,妙而通,通而出神入化。则打字就很快了。
又例如:喝个水,因为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所以有时,会因为没有注意而喝到热水,而被烫到。所以就得化时间处理这事。为了节省时间,避开后患,所以就提醒自己养成习惯,喝水时,都会注意,所以断了喝水时不注意水温的不好习惯,所以就永远不会再因为不注意而被
烫到的情况发生了。
以上这些,都是节省时间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更多有效方法,增加能力,简化步骤,养成好习惯,节省时间,解脱苦的再造。
(四)善用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当善用时间。
例如:同一时间,不够好的厨师,只能一次照顾一个锅子,来煮东西,而其助手都忙的半死,厨房乱七八糟。而好的厨师,可以一次照顾好,五个锅子来煮东西,而且,他的助手都轻松愉快,厨房干净。(我就遇过这样的好厨师,在南华寺)。
为什么可以善用时间呢?因为他懂得,“轻重、缓急、先后、因果”。
又例如:有人坐车时,只会坐车。有人坐车时,会用来休息。有人坐车时,会用来读书。有人坐车时,会用来想一想等一下来如何办好事。…。
又例如:有人学打字时,只是学打字。有人学打字时,同时以打字来读佛经。
又例如:有人走路时,只是走路。有人走路时,用来念佛。有人走路时,用来修四念住。有人走路时,修念佛同时修四念住。有人走路时,修念佛又修四念住,又修愿波罗蜜多。有人走路时,修念佛、四念住、愿波罗蜜多、………。
众佛友!
如经文所谓的“一时”。
您的“一时”,是如何运用的呢?
又众佛友!
当知,“过去”、“现在”、“未来”这些词,我们在运用时,都是用来指向“已发生的现象”、“正在发生的现象”、“还未发生的现象”。而不是用来指向“时间”。
例如:当一个人说:“您看,过去我如何如何。现在我如何如何,未来我如何如何。”
从这例子中,我们就可以觉悟到,我们在运用“过去、现在、未来”这些词时,只是在指向“已发生的现象”、“正在发生的现象”、“还未发生的现象”。
因此,当我们再深入观察后就知道,我们平时在运用“过去、现在、未来”这些词时,一直都是指向“现象”而非指向“时间”。
同样的,《首楞严经》中所说的“一时”,也是指向“现象”,而非指向“时间”。
而且,《首楞严经》中所说的“一时”,是指向“过去的现象”,所以我解释为“有一次”。
众佛友!
真正的“时间”,根本没有“已发生的现象”,“未发生的现象”。
“时间”只有“永远在发生的现象”。
因此,当知!
真正的“时间”,不会过去。如果时间会有过去,则我们就没有时间可以用了。然而实际上我们永远有时间可以用,那怕我们的色身死掉了,我们的时间也都还是永远存在,我们还是永远有时间可以用。
又真正的“时间”,不会有未来。如果时间会有未来,则我们也就没有时间可以用了。因为时间还没来。然而实际上,我们永远有时间可以用,哪怕我们的色身养成多么不好的习惯,所以有未来的苦难的果报等著我们要受,我们的时间也都还是永远存在,所以我们可以等到果报的到来。除非我们在果报到来之前,改掉习惯,转变因缘。
因此,众佛友!
时间,本来就是“永恒”的。
现象,本来就是“刹那生灭”的。
我们要去体悟到,我们本来就拥有“永恒的时间”。同时,我们也要觉知到,我们有“刹那生灭的现象”。
众佛友!
万象虽多,多到无量,但是有限。
众佛友!
以我们在永远的时间中,要去了解无量而有限的现象的因缘果报,是可以做得到的。
众佛友!
色身不是真正的“我”。
色象,只不过是“随因缘而无常变化的一个现象而已”。
永远的时间,是真正的“我”。
因为“我们人人,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拥有永恒的时间”。
众佛友!
如经文“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就是属于过程很短的现象。
众佛友!同样的,我们平时所用的词,如“秒、分、刻、时、日、周、月、年、纪、劫……”等等,也都不是指向那“永恒的时间”。
而是指向“某一过程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说到“年”,是指向“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这个过程的现象”。
又例如:当我们说到“日”,是指向“地球自转一圈,这个过程的现象。”。
又例如:当我们说到“昨日我如何如何”时,就是指著「当上一次地球自转一圈的同时,我曾经做过什么跟什么”的意思。
又例如:当我们说:“明天我要如何如何”时,就是指著「当下一次地球自转一圈的同时,我将计划要如何如何来做。”的意思。
因此,众佛友!
当我们在运用“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年、月、日、时、刻、分、秒”这些词之时,都是指向某一过程的现象而已,而非指向那真正永恒的“时间”。
因此,众佛友当知,如《金刚经》记载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象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之时,我们就应知道:
那个“心”字,是用来形容“念头”。意思是:
“已发生过的念头不可得,正在发生的念头不可得,还未发生的念头不可得”。
众佛友!
又因此,我们就当知道:
那个“永远可以起念头的心”才是我们的真心。
“念头”不是我们的真心。
众佛友!
如经文“一时”,只是两个字。
当我们心如直弦,对“一时”一词,所含盖的一切现象道理,都能“真实”的去观照体悟,则我们对“一时”就能成就“佛之知见”。就能知道如何修行“佛之知见道”。
如《首楞严经》记载,佛说:“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CBETA, T19, no. 945, p. 132, c22~24)
众佛友!
请大家别小看,佛经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乃至每一部经。
但是,同时对经文中的字字句句,别胡思乱想。而是依经、依律、依诸法实相,来正解经义。
如何依经、依律、依诸法实相,来正解经义呢?
所谓的:“依经、依律”,就是依经典及律典所记载,佛说什么,就完整记住在那一部经,佛对谁说了什么。某一菩萨说了什么,就正确完整的了解,这菩萨是对谁说了什么。如果是佛弟子说了什么,也正确完整了解某佛弟子说了什么。
甚至,某外道说了什么,也正确完整的了解,这外道说了什么。
千万,别全部混为一谈,而认为佛陀说什么。
然而,实际上,很多读经律之人,都没有分清楚。所以就将佛说、菩萨说、弟子说、外道说,都混为一谈,只说“某经说”。所以就造成理解时“不真实”。难怪会看经看不懂,或自以为理解对,而运用时却无效。
众佛友!当我们实际到遇到“自认为理解对,而运用时无效时”就当知道,我们的理解是错的。
所以当重新看清楚经律的文句,如实去观照经文所指向的现象道理。
众佛友!
经律的文句,是指向实际的现象及道理的。
所以重点是,我们要依著经律的文句,去如实观照实际的现象及道理。
当知!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众佛友!
只依著经文的文句来推理佛陀的意思,而不去观照实际的现象道理,是会冤枉了三世诸佛的!
又众佛友!
当我们懂的依经文来观照实际的现象及道理,但是没有记住经文,而是漏了一个字,或多了一个字之下来理解,来观照实际的现象及道理。那将会误解佛陀。所以就会看错佛陀所要我们看的,这时,就会引发知见及修行上的障碍(魔)的。
因此,才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众佛友!
就是连“一时”这么短的经文。只要我们能深入如实的正解其义,则会开发我们无穷尽的智慧的。
更何况,对所有的经文,能正确深入理解,那我们则能具足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智慧的。
众佛友!因为佛学院的电脑及网路线,之前被雷打坏了,保险公司,理赔下来,而修理人员,今天还在赶工修复。现在人来了!我得要去看看。所以无法再深入讨论。就此下课。
祝福大家,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吉祥,学业进步,事业顺利,道业增进,早成佛道,解脱自在,广度一切,得大圆满。
作业:
题目:什么是一般人所说的时间?而真正的时间是什么?请申论之。
说明:申论时,有下列重点当写:
一、老师如何说?
二、您查的佛经资料如何说?
三、您自己观察的结果如何?
四、结论
- 上一篇:《首楞严经》讲解第八讲
- 下一篇:《首楞严经》讲解第十讲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