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应当有大的心量、智慧、牺牲、担当

静波法师:菩萨应当有大的心量、智慧、牺牲、担当

  佛法中称已经得解脱道的圣者为觉者,菩萨也是觉者;只是自觉觉他的能力没有圆满而已。

  所谓觉者,就是觉悟的人,或者是醒来的人。菩萨也在自觉觉他,自己明白自己,也明白别人,也愿意把自己明白的那样的感悟去分享和布施给他人,也希望别人能够明白。菩萨的自觉觉他没有圆满,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学习佛法,首先要行菩萨道

  当然,大菩萨可以倒驾慈航,如观世音菩萨等,大家都知道他是正法明如来示现的。正是因为佛菩萨看到了众生的苦,所以他们会应众生之机,倒驾慈航,来到这个世界上普度众生。

  正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就是:如果没有众生,那么就没有如来可以成就!所以菩萨的悲心是建立在为他人服务的基础上的。

  我们今天也会考量到很多奇怪的事情,但更多的也只是考虑到自己;即使受了菩萨戒往往也是如此;所以很多戒条持得非常非常形式、呆板、痛苦;没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内容。其实我们要知道,为自己不可以犯戒,绝对不可以;但是为了众生,那是可以结缘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菩萨!菩萨就应当有大的心量、大的智慧、大的牺牲、大的担当——我不怕下地狱

  就像地藏王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有人也可能会这样讲,但是更要这样做!这不应该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借口,而是一种忘我的慈悲和智慧的实践——为众生考虑的那种慈悲和智慧!

  只有这样做的才是佛教徒的菩萨行;不然的话,怎么能称之为行菩萨道呢?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条件,即菩萨是为他人考虑的一类众生,而不是为自己考虑的借口。为了众生,越是为自己考虑的胆战心惊、谨小慎微的人,越是有苦恼,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无所畏惧。因为此经是大觉者所觉悟的,所以称为“觉”。《八大人觉经》就是佛陀所觉悟的。

  “经”的梵语为sūtra,音译为“修多罗”,意译为“契经”。

  因为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所以翻译过来叫契经。正好同有缘众生的机缘吻合,正好能够解决他的问题,而且又正好不离于正法。正是因为有这些“正好”,所以叫相契、默契、相应,是这样一个意思。

  经者径也。

  我们一直在强调,佛经的“经”,指的是觉者走过的路。我们要依教奉行地走这条路,不是口说而心不行,而是必须言行一致。只有走这条路,我们才可能到达彼岸。如果不践行,那么我们只能是佛教的欣赏者、佛法的研究者,而不是佛法的实践者。所谓实践,就是我们必须得亲自去感受、体验。如果没有这种体验、感受,那么我们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无非就是一条路。

  这就告诉我们,既然知道佛经是路,我们就应当去走、去感受。而不是像拿着地图在研究一样:一直研究两者之间的最短的距离;我们知道了,如果自己永远都不去实践,那么它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关系。否则就是研究,或是欣赏佛法之路的人,而不是行走佛法之路的人。

  在中国汉地,将圣人所说的称为经,贤人所说的称为论,所以将佛所说的圣教都称为“经”。

  因为佛陀所说的带有权威性,所以就说它是经。菩萨尚未究竟圆满,所以他所说的我们叫它论。

  无论是经还是论,都应该是启迪我们能够走这样一条诸佛菩萨所觉悟的路。他们的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信心。它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既然是经验之路,我们就应该坚信这条路,能够解决自己的苦恼、生死,从而到达彼岸。如此信心建立起来了,怎么样走的方法也告诉给我们了,那么走与不走都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原标题:【极乐法雨】静波法师:菩萨应有大心量和大担当

转自微信公众号:哈尔滨极乐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