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的《十不求行》,也叫《十大碍行》

静波法师:蕅益大师的《十不求行》,也叫《十大碍行》

  蕅益大师的《十不求行》,也叫《十大碍行》是这样说的:

  1、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生病时我们要认为最好的妙药来了。由此,可以守住信仰的本份和底线,否则贪欲生起,困扰解脱,况且痛苦是缘起性空,正是历炼自己的身心不住。

  2、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佛教为人处世,不必要求没有难处。因为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有人由此骄傲,说:“你看我不就是很顺吗?”告诉你,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顺而已,如果你太顺了,反而不是好事,尤其是少年得志,必有不幸,容易迷失人生和信仰的方向。

  3、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修行的过程中,探究心的本质,应该随缘自在,不必强求没有障碍。如果修行没有障碍,那么就会容易心浮气躁而不能遵守规则,从而循序渐进,反而会未得谓得,没有得到就说自己得到了,诈现奇特、故弄玄虚、华而不实,从而误己误人。如果感悟障碍原来没有根本自性,那么障碍随之烟消云散。

  4、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扰,以群魔为法侣。

  佛教徒把握当下的践行佛法,不奢望没有烦恼和困扰的魔困。如果修行过程中,没有了烦恼和困扰,那么帮助众生成就自己的誓愿也就不会坚定。如果誓愿不坚定,就会导致没有证得果位,强说自己已经证得果位了。如果透视烦恼和困扰没有实在性,那么它又怎么能困扰我们呢?于是,我们可以同各种烦恼和困扰相互为修行的伴侣,从而成就自己的解脱资粮……

  5、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6、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7、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8、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所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9、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非常感动,感动就要分享,分享给大家才会彼此受益。

原标题:念身不求无病——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

转自微信公众号:Weibuzudao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