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禅学院教育理念

\

一、教育宗旨

  法云寺佛学院的课程是根据我的想法,依两个立场而设立的:

  (一)调伏烦恼

  1.调伏烦恼是弘法的基础

  第一个立场,就是调伏烦恼。我们最初发心出家,来到僧团中生活,非是已得圣道才来,所以虽然出了家,内心里还是有原来的问题。我不知道诸位怎么想,我是这么想:我们佛教徒遇到境界,若不能如理作意,心中就有了贪、嗔、痴、慢、疑、我我所见等各式各样烦恼,首先要能知道:“我起烦恼了,而这是不对的”。因为知道不对,所以要调伏它。在我们的课表中列了几门课程:《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般涅盘经》、《摩诃止观》等,都是用来调伏烦恼,也就是四念处

  佛教徒说:“我要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续佛慧命!”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诸佛菩萨都会欢喜。但依我看,调伏烦恼是这些伟大意愿的基础。我们说要弘扬佛法,而内心却不是那么清净,这样真能够弘扬佛法吗?

  各位有诚意来到这里,我愿意和各位共同学习这些佛法,以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

  2.以四念处调伏烦恼

  要调伏自己的烦恼,第一件要学的是四念处。佛临灭度的时候,阿那律尊者要阿难尊者请问佛:佛灭度后比丘应依何住?佛说:佛灭度后,比丘应依四念处住。佛是这样遗嘱的。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中有一项重点即是静坐。静坐的相貌不只是身体在那里盘着腿坐,还要在心中作四念处止观。换言之,即是用四念处来调伏内心的烦恼。

  (1)先明“止”

  然而,说易行难。第一步必须先透过经论的学习,以充实修习四念处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当先学习“止”。关于这方面的教理,《瑜伽师地论》中有相当详细完整的说明,因此我们安排了《瑜伽师地论》的课程。

  (2) 次明“观”

  其次,“观”的范围就更广泛了。一般经论所通说的,有不净观、无我观、无常观等。若就唯识观而言,则《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有详细的介绍。另外,《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则广明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性空观。

  总合上述诸经论所说,其观法虽有不同,但可以完全赅摄在四念处里面。所以,四念处包括了我们所有的课程。

  (二)弘扬大乘佛法

  第二个立场,就是要弘扬大乘佛教!

  1.学习的方针

  (1) 大乘佛法的判教

  大乘佛教在中国被分成三个系统。这种分法,在古德与今贤的思想上,大体是一致的:

  Ⅰ.天台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之内容,分为藏、通、别、圆四教。此中“藏教指的是《阿含经》、《毗奈耶》、《阿毗昙》经律论三藏。因为《阿含经》中也说菩萨,所以智者大师不称之为“小乘教”,而根据《法华经》立“三藏教”之名。另外的“通、别、圆”三教,就代表智者大师对于全面大乘的抉择,认为大乘佛法有这三种不同的层次。

  Ⅱ.太虚大师也对大乘佛法作了判教,分成了如下三系: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

  Ⅲ.印顺老法师则将大乘佛法分成三个系统: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

  上述三种判教如予以会合时,则应是:

  Ⅰ.天台的通教,通于二位大师的法性空慧宗、性空唯名论。

  Ⅱ.天台的别教,通于二位大师的法相唯识宗、虚妄唯识论。

  Ⅲ.天台的圆教,通于二位大师的法界圆觉宗、真常唯心论。

  (2)涵融四教的课程

  以上三种分法的内容虽非全然相同,但是对于大乘佛教有三类差别,见地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计画,也包涵了这样的意味。若依天台智者大师的判教来看,我们所开的经论课程分摄如下:

  Ⅰ.《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是天台的别教。

  Ⅱ.《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天台的通、别、圆三教。

  Ⅲ.《大般涅盘经》是天台的追说四教,追泯四教。

  Ⅳ.《摩诃止观》是天台的纯一圆教。

  这样来看,我们的课程该括了全面的大小乘佛法思想。如此的课程,若能深入的研究,然后再努力的止观加行,应该是非常愉快的。

  2.学习的态度

  (1)尽未来际的学习

  “大乘佛法”的含义是很广的,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不是一个三年或几个三年就能毕业的。印老有一本着作名为《游心法海六十年》,如此长期的学习佛法,很令人羡叹。但从经典上看,成佛是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学习才能毕业。我以前听仁俊老法师说:“我尽未来际的学习《妙云集》。”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我尽未来际的学习‘一切法无我’。”

  从而,我们要具备这样的认识:学习这几部经论,只是开荒而已,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够深入第一义谛,才能于佛法通达无碍。

  (2)广学多闻以决疑

  学习佛法不能得少为足,必须广学多闻方能贯其深要,决了疑惑。例如:学习天台教的人,对于智者大师的教法,有些能懂,有些就不能懂--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如果你多少也能涉猎其它宗派的论着,就能有所会通。举例来说:

  Ⅰ.华严宗的贤首国师在解释天台宗的通教时,称之为“密显真心”。这一句话就把智者大师判教中的通教和别、圆二教贯串了起来。虽然智者大师有自己的言句(别接通、圆接通)来表示此意,但若有这一句作参考,在初学者来说,是颇能帮助理解的。

  Ⅱ.《摩诃止观》卷五,“七正观”之初观不思议境文中:

  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摄大乘》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大正46,页54)

  初读此文时,实在是茫然不知所云。后读《楞伽经》、《胜鬘经》、《摄大乘论》、《起信论》等,才似乎有了一隙之明。

  Ⅲ.《摩诃止观》观不思议境文中云:“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此义亦是难解。后读《摄大乘论》中关于依他起性、遍计执性的释义,才似乎解了若干。

  因此,无论是自修止观或开解他人,若想于佛法中通达无碍、无有疑滞,岂可守于一隅,而不博学?

  3.学习的目的

  (1)南传佛教的冲击

  在五十年前,南传佛教似乎离我们很远;今天就不同了。他们批评:“大乘非佛说!”这句话在台湾的佛教界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一些初发心出家、或在家佛教徒思想上受了冲击,转向去学习南传佛教。

  虽然,学习小乘佛法也是很好的,小乘佛法也是佛说,努力的修行四念处亦可以得涅盘解脱、出离生死苦海。但若学而不能契入,又退失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那就大小两方面都落空了。

  这使我有所感触:假如我们能够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理,姑且不谈修行,对于大乘佛法的信心便能有所确立。因为大乘教理所开示的成佛之道,绝非小乘佛法之所能及。如果再加上若干年的禅修,也能多少有所体验的话,信心会更坚定。

  (2)证明大乘是佛说

  经论上说“四不坏信”,是指得了初果须陀洹的圣者,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不可破坏的。因为他证悟了诸行无常、无我的真理,确实知道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议、法身的境界不可思议。此四不坏信,若约已值遇大乘佛法的初果圣人而言,应是含有深信大乘之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母品〉第四十八说: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法如相,非不如相不异相甚深。世尊!诸佛用是如,为人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谁能信解是者?惟有阿惟越致菩萨及具足正见人、漏尽阿罗汉。何以故?是法甚深故。”(大正8,页325)

  此文前段,说信解法:佛了达是诸法如故,为众生种种说法,乃至说一乘佛慧。“谁能信解是者”以下,说信解之人有二:1、大乘学者:谓已得不退转,契入胜义谛,得佛授记的菩萨能信;而学习大乘的凡夫中,亦有能信者──如《大智度论》说:“其有信者,近阿鞞跋致,皆摄在阿鞞跋致中,故不别说。”2、小乘圣者:具足正见人,乃指已入正性离生的初果、二果、三果的圣者,而四果即是不受一切法的漏尽阿罗汉。从此文来看,古代或现代的小乘学者中,若有不信大乘且加以毁诋者,应是未入圣位之凡夫。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说: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盘,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大正9,页7)

  此文前段显示增上慢者相,凡夫得四禅未离三界染,自谓是真圣者、是阿罗汉最后身,究竟涅盘,不求正觉,心不信向,是增上慢。后段“所以者何”下,显真圣者相,若不信大乘者,必无是处!而吉藏《法华论疏》卷中释云:

  若佛灭度后,实是阿罗汉,闻说一乘,亦不起谤,若起谤者,必是凡夫。(大40,页813)

  此解则与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义亦相合。

  综此所引二经之意来看,小乘学者不信大乘,必是凡夫而非圣者;若是圣者,必信大乘。既然如是,凡夫应该自惭愚迷,仰尊圣慧而信受大乘。

  (3)振兴大乘佛教

  大乘佛法今天受到南传佛教的冲击,要如何振兴呢?先从充实自己开始!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认真地修行,才能站得住脚。假使我们能够深入的学习大乘,必会坚信大乘真是佛语,也能建立起他人的信心。

二、教育目标

  (一)成就领众修行的人才

  我认为,如果我们的同学能够长期且认真的把这几部经论学习完,并配合止观的禅修,将来不但自己能够独立深入经论及修行,还能引领其它的同梵行者修行。内心对于教义是笃定的,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堪能,而且具足择法眼,不会随着他人的舌头转。

  (二)成就讲经弘法的人才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瑜伽师地论》是共三乘的论着,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来抉发阿含及律藏中所隐涵的深义;同时它又赞扬唯识思想的殊胜,是解释唯识学所依的根本经典──《解深密经》之佛语,含括此经所有的内容(唯除〈序品〉);掌握了这一部论,即可深入唯识学的要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则广为阐明一切法空之深义;学通此经,亦即通达了中观思想之旨趣。而《大乘起信论》是真常唯心系的重要论典,但若与中观、唯识对观,那是容易学习的多了。透过上述这一经一论的学习,就能领会大乘佛教高深的理论,为人讲经就不感觉困难。

  佛教在中国原来是很兴盛的,不可否认的现在是衰微了。为什么衰微呢?主要原因就是佛教徒对于佛法的修学程度不足。所以,我鼓励大家发深固心、长远心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弘扬佛法。

三、结语

  为了大乘佛法的兴盛,大家要发诚恳心努力修学,将来成为弘扬佛法的人才。假如有人说:“我愿意自己多用功!”,那是更好了。自己努力修习止观,成就无漏的戒定慧功德,有朝一日“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那是另一番境界了。蕅益大师曾经说:“不得无生法忍,不登高座”,自有其道理。

  总之,我们好好学习这几部经论,并且认真、深入的实践与弘扬。这是我拟定此一教育计画的大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