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世缘了爱缠

  随顺世缘了爱缠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了怨亲》知道了怨亲都是我们的债主,我们都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去负责任,去承担义务。而且,我们不但是可以在他们去世之后超度他们,还可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学佛得到解脱。这样我们没有怨亲的纠缠之后,随顺起世缘来自然没有挂碍。

  因为怨亲是平等的,都是我们的债主。所以,我们要知道怨家和亲家都要去超度他们。很多人虽然知道了怨家和亲家都是债主的事实,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怨家和亲家。这些怨亲的纠缠不但是我们修道的逆缘,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得解脱的原因。

  而且,不光是要超度死去或者说是我们看不见的怨家和亲家,要去为他们做佛事、挂牌位。希望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再来纠缠我们。还要超度我们现在就能看得见的怨家和亲家。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怨家和亲家事实上这个时候是很难超度的。如果他们现在还在世,那么要现在就应该去超度他们。

  因为我们只要规矩点自己,把自己放在比较靠后的地方。我们把怨家的位置放在高一点,为他们多做一点。那么他们就容易原谅我们一些,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告诉他们去极乐世界的可能,这样就可能结束或者说是减少纠缠。反而是我们的亲家这个债主难以超度。

  因为,亲家这个债主我们比较陌生,超度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很难接受我们的意见,并且他们就像狱卒一样用“爱”看守着我们,使得我们不得出离。我们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缴械投降,我们应该要发菩提心,发出离心,记住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同时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修道的决心放在首位。告诉他们修道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修道能够得到解脱;通过自己的修道能够使得大家一起解脱。古代洞山良价禅师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他的《辞北堂书》记载了他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类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重。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生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某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 尊怀。莫相记忆。颂曰。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净世谩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世上名兼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

  《后寄北堂书》:

  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孃子(母亲)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已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以报兹恩。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志。

  并附颂曰: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他给亲人写了这两封信后,他的母亲给他写了如下的回信: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子恩爱情分。自从怀孕祷神佛: “ 愿生男儿 !” 胞胎月满,性命丝悬,得遂愿心,如珠宝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当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 ? 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往他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今既誓不还乡,既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浆、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

  当然我们现在的智慧可能做不到这样好,但是我们可以为亲人多做点事情。比如给他们打点消灾免难的普佛,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多多给他们宣传点佛教的好处,因为自己既然认识到了佛教的好处,并且出家了。要是连自己身边的人都度不了的话,那么你还能去度谁呢?

  事实上,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的法师是这样做的,他们用自己的修行感动自己的亲人。从而,他们的家人或者说是亲家这个债主,绝大部分都成为了佛弟子。因为他们的亲人在接受了他们出家的事实之后,基本上认识到了佛教的好处,并且也都皈依了佛教。

  对于在家人来说,不管是古老的佛教好是现代师父的生活禅都有很多很多教导如何去超度自己亲家这个债主的方法。比如佛陀教导的菩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生活禅的“日日勤扫地,天天早焚香”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去超度现在自己身边的亲家这个债主的。

  我们不能光在嘴巴说佛教如何如何地好,而是要把佛教的好,从我们的自身上展现出来。不管是什么事情,好事先给他们,累活脏活自己包揽……应用我们自身学佛后的转变来感化自己的亲人,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佛教的好处。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喜欢上佛教,慢慢地去了解佛教,从而得到超度的目的。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做超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