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僧团管理 加强僧才培养 —— 在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圆寂十周
完善僧团管理 加强僧才培养 ——在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圆寂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
评论王仲尧论文的发言记录
武汉归元禅寺 能利
各位教授、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居士、朋友们:
今天高朋满座,用佛教的话讲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中就有赫赫有名曾经教过我的楼宇烈教授、杨曾文教授、韩廷杰教授等等,今天十分有幸能再次向他们学习。
刚才我们听了王仲尧教授的论文,他的论文题目是《真禅法师的僧团建设和佛教思想》,实际上论文整体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关于真禅大师僧团建设的思想,第二大部分谈的是关于真禅大师的佛教教育思想。二大部分共从六个方面进行主题分述。
在论文的第一大部分,分三个主题分析了大师的僧团建设思想。
第一个主题是:学佛法也要有规矩。作者认为真禅大师对规矩或者戒律的重视。强调任何修行解脱的僧人必须不论职位高低、出家时间的长短都是平等的,此则体现了戒为无上菩提本的思想,戒为五乘共基的原则,这也是僧团和合的基石。
第二个主题是:民主和敬是僧团成立的基本要求。作者对真禅大师六和合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回顾了僧团六和合的源流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与条件,同时联系上海佛教的六和合精神进行再归纳、再升华,从而提升为三个化,即:“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这是寺院管理的“民主与和敬”的统一。
第三个主题是:真禅大师对管理制度化的关注。作者对真禅大师关注上座部佛教制度问题进行引证,认为制度化在僧伽阶级、寺院管理方面的重要性。顺便谈一下,本人这几天住在玉佛寺,也了解到玉佛寺现在仍然实行的是十方丛林制的管理方式,这在当今中国佛教大丛林中是十分难得的、也是少见的。这里的方丈、执事不收出家弟子,即使收出家弟子也不让住玉佛寺。十方丛林管理制度是在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后发展而成的比较完善的管理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避免了人才的内耗,避免了家族式的拉帮结派,避免了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各种矛盾。在如此的十方丛林内,人人平等、个个如此。这样,在管理上、弘法工作中容易团结,容易整合成优良的团队,容易营造和谐的人事环境。现在管得好的丛林,如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福建厦门的南普陀寺、福建莆田的广化寺等,都是沿续了这一种传统的十方丛林管理体制。这些寺院从文化大革命后到今天能发展得都很好,逐渐成长壮大为宏大的规模,是与实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分不开的。现在的玉佛寺占地仅二十余亩,常住僧众却有近一百五十人之多,这还不包括寺内上海佛学院的三十多名学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壮观的场面。
论文的第二大部分谈真禅法师的佛教教育思想。作者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真禅大师对佛教教育事业的重视。文章认为,真禅大师十分了解佛教教育事业的过去与现在,同时对未来发展的重视。现在的玉佛佛也继承了真禅大师的传统,举办“觉群学院”,成立学群编辑部、觉群编译馆等,出版觉群学术论文集、创办定期佛学讲座、觉群佛学沙龙等,说明觉醒大和尚对真禅大师的佛教教育理念的充分理解与发扬,且能使之光大。
第二方面是:真禅大师对佛学院建设有重视。文中论述了大师如何重视僧伽教育,例如须要注意的五个问题,并著重剖析了真禅大师提出的佛学院的教育目标:“两爱”与“三懂”。要爱国、爱教、要懂佛教教理史、懂法务活动、懂寺院管理。本人也认为,佛学院的教育,的确,是现代培养僧才的一个主要渠道。过去寺院本身就是一所学院,但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寺院教育功能的弱化,因此独立出专门的教育机构——佛学院。可以说,当今中国的佛学院教育还是在摸索的阶段。今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峨眉山召开了佛教和文化专门会议,是1994年赵朴老提出:“当前佛教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佛教教育工作会议。对于会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教材问题、办学经费问题、师资问题,我看还是真禅大师过去十几年前所谈到的,这些都是老问题,可是到现在还是问题,充分证明了真禅大师对僧教育的雄才大略、眼光远大,也说明中国佛教在教育事业上还是没有多大的、长足的发展。佛教要兴旺,僧人的文化、修养、素质很关键。在韩国佛教的曹溪宗,此宗在韩国佛教的70%,凡在此宗下出家的僧人年龄要在15——45岁,出家后必读佛学院,四年毕业后才参受比丘、比丘尼戒。中国佛教协会在峨嵋山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构想,就是以后新出家的,必读二年的初级佛学院,之后才能受戒,才能考中级佛学院。
第三方面是:真禅大师与社会大学结合培养僧才。真禅大师首创佛教界与复旦大学合办旨在培养高层次僧才的研究班。可以说打响了僧伽教育革命与创新的又一个第一枪。虽然当时有很多的困难,可能不是很成功,但当时却引起了全国僧俗二界的很大反响。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路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如南京大学举办的佛教中青年骨干研究生班、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佛教协会合力的佛教研究生班,都是针对僧人的,办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培养了一批有较宽知识面、多文化融合的高级僧才。
总之,作者抓住了真禅大师在管理与教育两方面的主要思想,突出了大师在管理与僧教育理念与行动上的特色,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论证合理,是一篇有理有据的反映真禅大师两种理念的好文章。
- 能利法师: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 能利法师:文明敬香 身心健康
- 能利法师:大乘与六度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二)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上)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中)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
- 能利法师:应城天元寺心诚和尚塔铭
-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 能利法师:昌明长老访谈录
- 能利法师:尼泊尔的狗
- 能利法师:迦絺那衣法会上的开示(能利法师 译)
- 能利法师: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 能利法师:佛教诚信观
- 能利法师:《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上)
- 能利法师:《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中)
- 能利法师:《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下)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