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序
法华经序(四)
我们每天都在说忏悔发愿,是的,忏悔就是要时时反省自己,过去做了之后,是不是我们很虔诚地,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全都发露,是不是发露之后,我们的身心行为,都已改过来没有。
我们若全都能改过,除了身体的行为以外,心理是不是时时都是起善念,没有偏差的恶念,我们是不是有这样?
到这样的程度就是叫做忏悔清净,忏悔清净之后,我们就要发愿了,发愿,这两个字,我们也要很清楚,毫厘之差,善恶分途,愿是无穷,祈求我家里的什么人,若能如何,我就发愿为他素食,我就发愿要做好事,我就发愿……,这都是有所求的愿,有所欲的愿,有所回报的愿,这种的愿,实在是错误的愿,我们要付出而无所求,才是叫做愿,要求的愿,要能好好选择,我们有很多所求,所以求愿无穷,永不满足。
我们人生的苦,就是苦在多还要再多,好还要更好,这种的求,所以从前的人一句话说,山高未是高,人心节节高,意思就是说:「这样够了吗?」
「还不够。」
「来,再这样够了吗?」
「还不够。」
不断不断这个心,真的是高不够高,永远都不够高,深不够深,永远都不够深,所以这个心,是一个很无底洞的贪念。
所以因为这样无从选择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到底方向要往哪里去呢?我发愿的道路要怎么走呢?无所适从,我想要选择这条路,对不对?对我有没有利益?一直在那里无所适从,不过光阴不断消逝,这是不是浪费时间呢?
同样佛陀说法,其实佛陀说法,他一觉悟了天地宇宙真理,开始就已经说真实法,因为他讲,华严,华严,就是佛的心灵世界,不过众生就是根钝听不懂,为什么会根钝呢?就是这个心贪求烦恼杂念很多,所以他无法去体会那个境界。
所以就让佛陀,以四十多年的时间循循善诱,你想,这四十几年的时间,是不是人人都能,等到四十多年呢?这时光不断地过,能够接触到佛陀,是不是能够直接就是接到佛陀,能体会佛心,若能体会,这样见佛闻法就不枉然了,他就马上能得到。
不过,我们人就是这样,要经过这种的方便法,到底这个方便法,是不是能体会到,浪费了多少的光阴,就是佛陀在世时,他这样开始,离言法华,开始说的时候,所说的,离言法华,就是佛陀在那里坐下来,进入他的三昧无量义的境界,回归他的佛心。
这之间要如何,把权,就是方便法去除,赶快回收回来,变成真实道,所以在那里发光,其实那时就是在,离言法华;不是用言语说的,是心灵世界,大家在那里面面相观,一直到佛陀真的要讲真实法时,五千人退座。
想想看,是佛在世时,所以佛陀看到,这些人竟然才开始要讲真实道,五千人退席,佛陀,心也很难过;不过,退亦佳矣!既然根机还没成熟,还无法接受,好吧!这样退去也好,留下来的就是能接受的。
是不是能接受,我们再想到,佛陀看大家听法之后,这个人间菩萨道,来负责拯救世间,到底有多少人呢?也是没有人敢出来说,我勇敢承担,这种无从选择,不是在现在的凡夫,即使佛世的时代,佛陀亲身说法,是不是真正能启发人人的心,能体会佛心,能投入人群,真的也是很不容易。
我们现在就说我们现代的人,就是因为无从选择,哪怕你是学佛,是要小乘,或是要大乘,是要独善其身,或是要兼利他人,同样在修行,也是同样无从选择,这就是我们所以会,迷失真心,流转六道,在生死中流转生死。
毫厘之差善恶分途
求愿无穷因不满足
无从选择光阴消逝
迷失真心流转生死
这就是我们应该忏悔的地方,其实没有什么困难,培养我们一念的爱心,我们不用如何发愿,就我们一念爱心,这个愿就是我们的心要清净;错的,不知道,过去都错了,现在开始要洗心革面,要赶紧换一个人生的心态,我们人生的心态赶快改过来,这样就是对,这就是发大愿。
只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培养这念爱心,时时日常生活就没有错误。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它就有这段,「再生受福」的文章。
他说,在苏州城,有一位叫做王大林,他平时乐善好施,尤其是放生,非常地保护生灵。
有时候看到孩子在玩,灌蟋蟀,抓虫……,很多种,哪怕这么小的生灵,孩子在玩时,这位王大林如果看到,他就很慈祥,把这些孩子召来,说道理给这些孩子听,要孩子能懂得疼惜这些生灵;其至也会用钱,或是用糖果……种种,跟这些孩子结好缘,跟孩子们劝说,不要伤害生灵。
这种像田野教育一样,整个村庄里的孩子都很喜欢他,所以村里的家长,长辈等等也很感恩他,感恩他替他们教孩子,人人有慈悲、有爱心,自然就懂得孝顺,这是人人所尊重的一位。
到了他61岁那一年,忽然间一场大病,已经医师看了都说,你应该要准备后事了;在这期间,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很清楚的声音这么说:「因为你平时放生,这种大慈悲心,疼惜所有的生灵,时时劝人放生,这种慈悲,无形中累积下来的功德,能让你这辈子再延寿、延福。」
所以这位王大林,到了97岁那一年,五代同堂,无疾而终。
想想,他都不求什么,只是那念心,那念爱心、慈悲心,疼惜生灵的心,所以他不只是自己做,他能教大家做,从孩子开始到整个村庄,所以他能得到延福、延寿。
看,我们的心态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说要发愿回向,发愿回向,我们前面已经说过:
至心忏悔
弟子众等
与一切众生
从无始以来
迷失真心
流转生死
我们都迷失了真心了,只想要求、发愿,其实本来的心就是爱,本来的心,就是无穷尽的弘愿,有爱心、大爱,那就是大愿了,不过,我们的心迷失了所以流转生死。
六根罪障
无量无边
圆妙佛乘
无以开解
一切所愿
不得现前
「六根罪障」就是,贪心贪念缘着六尘,所以我们的六根缘着六尘起六识,所以会有很多贪念,贪的愿就很多,无量无边。
「圆妙佛乘,无以开解」,这么直指人心见性,如此圆妙能回归本性,这个法我们一直,「无以开解」。
「一切所愿,不得现前」,只晓得要求愿,要求的愿都不能事事如意,本来就说了,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因为我们迷失,我们所求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就是,「一切所愿,不得现前」。
我今礼敬
妙法莲华经
以此善根
发露黑恶
过现未来
三业所造
无边重罪
皆得消灭
「我今礼敬,妙法莲华经」,我们现在开始能得到,《妙法莲华经》,佛陀已经开始,直指人心见性的真实道,这真实道无非也就是菩萨道,所以我们要很珍惜,所以我们若是拜,一字一拜,每字是宝,所我们要很虔诚,用心深入,佛陀心灵的境界。
不只是诵,要去体会,体会我们做到了没有,佛心的境界,我们有没有做到,所以我们礼拜,诵持《无量义经》也好,《法华经》也好,「以此善根,发露黑恶」,我们若深入经藏里,慢慢培养我们的善根,善根一直一直成长,这就是叫做「慧命成长」。
善根不断地成长,这样我们就会「发露黑恶」,这叫做「忏悔」,时时我们的无明所做的,成就的错误,我们要不断发露忏悔,错都错了,我们要赶快改过来,改过来,我们要不怕人家知道,我们以前的错误,这样我们才能干净,所以叫做「发露忏悔」,已经过去了,我再也不敢犯了,所以这就是忏悔。
「过现未来,三业所造」,这就是过去了,过去所做的,或是现在我们的心又没顾好,起了一念不正确的念,或是邪念,或是恶念,只要心一起念,我们就要赶快忏悔;所以「过现」,过去就已经过去,现在有错误,我们要赶快终止,尤其是未来,我们的三业,我们要赶快改变方向。
口要常常说好话,身要行好行,心要念好事,所以过去的就已经过去,现在我们的三业不能再造恶,我们若再造了恶,「无边重罪」,罪就很重,所以我们若改过了,「无边重罪,皆得消灭」。
身心清净
惑障蠲除
福智庄严
净因增长
「身心清净,惑障蠲除」,我们的心很自在,虽然我过去曾做错事,不过,我都说出来了,说过了,人家再怎么说,我同样很自在,我不怕人批评我,因为我自己发露过,我现在已经都改好了,所以「身心清净」,再也不会有污染,无明再回来。
所以已经心都清净,「惑障蠲除」,我们的无明都完全扫除了,自然就福智庄严,「净因增长」,好的因缘不断一直来,好人与好人一起,彼此成就,所以清净的净因增长,我们所看的,没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心,所听到的都是好话,所与大家一起的,都是好人。
即使有对我们不轨,或是要来诱引我们,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善知识,说不定我们的力量更大,也能转变了另外不正见的人,也会让我们度进来。
所以我们发愿就是要彻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好我们的心念,举止动作一切,我们都要把我们的心净化,净化了我们的心,就是不求的愿同样也自得。
因为自然的生活生活就是利益人群,自然的生活生活就是在教育人群,所以这就是愿而无愿,就是弘愿,所以人人要多用心。
法华经序 (五)
心无求无得失
无烦恼自轻安
身心澄清
净因增长
这不就是我们修行者,所要追求的境界吗?人人的心每天都有所求,这就是凡夫,凡夫每做一件事情都有所求,每付出就期待回报,这叫做凡夫。
我们修行就是要到达那分,无所求;无所求,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呢?不是,一定要做,而且要很认真做,甚至要很谨慎做,还要虔诚做,还要立志做。
既来到人间,我们对人间世事要认真,不要懵懵懂懂,糊里糊涂,这样度过。
看看释迦牟尼佛,身为太子在王宫里,是多么享受,他并没有受到欲的熏染,很小,他就对人间,为什么有这样的亲、爱,为什么有富,有贫?这种人间的境界、一切,他从年糼的时代,就一直常常就是静思、默思,好好来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所以这叫做认真。
修行,我们应该要学佛陀,认真静思、默思,好好思考这个人世间,为什么?这么来(人间)劳劳碌碌,彼此来计较,互相来成仇、成恨,来对立,何苦来哉?
到底为了什么?只是一个求字,这种的欲求,有欲的心,这个欲,名、利、财、色,这全都是叫做欲,就是求,所以得失的心就生起,所以我们应该这点要思考,了解之后,要心无求,这就是认真,想开了,清楚了,所以我们就无求了。
虽然如何(辛勤)的付出,但是也是无求,虔诚,我们很虔诚,不是为了自己求,为普天下众生求,所以戒慎虔诚,我们要立志,立弘愿,扩大爱,拉长情,一切都在无求中,这无求是我们心灵最高的境界。
但是,绝对不是懈怠、堕落的无求,是完全真正虔诚、戒慎、立志,在付出中,但是无所求,若是就是无得失,我们的心若无得失,那就无烦恼了,自然就轻安自在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境界,自然就是,身心澄清,净因增长了,我们前面不是这么说吗?
身心清净
惑障蠲除
这也就是我们要用功的方向,过去的我们要忏悔,现在我们要虔诚,虔诚忏悔,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三业所作无边的重罪,我们也希望一一把它消除掉,这就是我们忏悔之后,没有再犯,这样才能消除;忏悔之后没再作恶,我们已经所有的烦恼都蠲除掉,清得很干净了,身心清净。
我们既然干净了,重新用佛法、用智慧、用好缘,布置起来,这种好像一间房子,这一间房褪色,我们若能够清干净之后,重新布置起来,那个境界就很美了,住下来就很轻安自在,那是用什么来布置呢?用福智,用福和用智,我们平时要造福,我们的心境,时时感恩、尊重、爱,这都是造福,造福,若无所求,付出无所求,这就是智慧,用智慧来布置我们的心宅,那就是福智庄严,自然就净因增长。
既然造福,既然有智慧,又结很多的好缘,我们一切一直的付出,都是无所求,无所求、无得失,这都是净因缘,很干净的因缘。
在世俗里纷纷扰扰,彼此之间爱恨情仇等等都有,哪怕是你的家庭,你的很好的,很爱的,但是将来,来生,再来生,这个来生再来生,今生是父母,再来生的来生,说不定是子女,再来生的来生,说不定是夫妻,再来生的来生,说不定是是冤家对头,这就是凡夫,所结的都是不净缘,不净缘就会有这样在牵牵扯扯,这些都是逃不过的。
所以在六道轮回,就是因为不净缘,哪怕十善具足生在天堂,不离开污染的缘,所以说来,修行在人间,人间才有佛成,因为在人间可以看到这么多,我们可以听到佛法,知道要如何能够净身、净心,身心清净,我们的身很清净,我们的心也很清净,我们造福人群,我们没有再结到污染缘,所以若要成佛就比较快了。
所以这个缘非常的重要,身心清净、净因增长,这就是我们应该要了解,如何让我们的身心清净,就是要心无所求、无得失、无烦恼、自轻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澄清,能净因增长。
所以大家要好好把这些经文,应该要入心,要很认真来静思、默思,我们要戒慎虔诚,守志节,所以要好好用心。
法华经序的回向文里:
身心清净
惑障蠲除
福慧庄严
净因增长
自他行愿
速得圆成
愿诸如来
常在说法
所有功德
起随喜心
回向菩提
证常乐果
这段文就是要发愿,发愿我们自己,或是别人,大家我们同道同修,我自己这样的心愿,别人应该也是这样的心愿,不只是心愿,我们已经身体力行,所以叫做「行愿」。
我们既然学佛,希望我们步步亲近佛的境界,之前不是说过,礼经时一字一拜,其实我们是一拜接近佛,接近灵山会一步,我们用那种虔诚的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事,这也是一分的净缘,又再一分的净因,所付出无所求,那么我们的付出,与在行道、行愿、礼拜、虔诚,同样的心。
所以不只是在道场里礼拜,才是叫做虔诚,其实在平时的行为,就是在接近我们的心愿了,所以叫做行愿,这日常生活中每一天我们的起心动念,身体的行为都在行愿中,所以在人群中来改我们的习气,在人群中、事物中,鞭策我们向前前进,所以这都是叫做行愿。
「速得圆成」,希望我们每一天每一时刻,我们身心的行愿,会愈来愈接近,所以立体琉璃同心圆,这是我们慈济人的道场,大家的行愿是一个圆,要很清净如琉璃,希望大家要有这念心。
「愿诸如来,常在说法」,期待我们能时时遇佛世,有觉悟的觉者来人间,我们可以时时与觉者,可以相会一处,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愿诸如来,常在说法」。
我们应该要时时尊重,尊重法,法就在,尊重佛,佛在我们的心中,「所有功德,起随喜心」,「回向菩提,证常乐果」,我们常常以尊重的心,我们常常心愿与佛菩萨、诸法,常常常住一起,如此这就是一分的功德。
内心若没有好好修,外行哪有办法?说话能够摄受人的心,或是别人说话,我们能够起尊重心,我们若没有好好用功,别人不会尊重我们,我们也不会尊重人。
所以内要谦虚,外要礼让,内的谦虚就是功,外的礼让就是德,所以所有的功德,「起随喜心」,什么人在做的,有成就的,我们都赞叹,我们都不要去障碍,别人的道心,不只是不障碍,我们时时随喜赞叹。
「回向菩提」曾说过了,回向自己向他人,自己要好好用功,对他人我们都要尊重,所以这种回向,回向菩提,这就是觉,觉悟,我们自己要自觉,我们要去觉他人,自觉觉他,这也叫做「回向」。
「证常乐果」,这个「乐果」就是常乐我净,时时把握当下,恒持刹那,我们这念欢喜心,这念清净心,对我们来说,是永恒的,不是短暂,希望我们能得到这种恒持刹那,这念欢喜心、法喜心,这叫做「常乐」,欢喜,我们没有得失心,当然就是很自在,无求、无得失,自然我们就很自在,才能「证常乐果」,因为我们若有净因就有净果:
临终之日
正念现前
面见弥陀
及诸圣众
一刹那顷
生莲华中
普愿众生
俱成佛道
当然,我们都是凡夫,礼拜时也同样有求,求什么呢?「临终之日」,那个境界能够很美,我们的心念要很正确,不要受到外面的境界诱引,我们平时在造作,爱欲侵占在我们的识里,我们到底造了什么业?临终的时候,一定有一种境界,让你不由自己吸引你去,若这样一去,不知是要下地狱,或是要下畜生道之中?不知道。
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临终之日,正念现前,我们要时时,保持我们这念的善念,知道我们来去方向要往哪里?凡夫就是没办法自己说,我现在要去哪里,不知道,我们现在科技发达,能同样在这个地球的世界,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的苦难人。
想想看,我们舍离这个身体,是不是又回来在我们的道场?是不是又回来,在我们现在这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世界呢?不知道。
所以说来,我们应该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心,把我们日常的习气要赶紧改除,把我们的心念清净,让我们很清楚,我去再来是要做什么?还是同样净因福缘,这就是我们未来,未了的道路,我们还要接续这种净因福缘,未了的道路再来,这叫做「正念现前」。
所以也是很期待,我们的正念要照顾好,在那一刹那间,正念现前,要去哪一个地方,我们就能够自由,所以我们要,「普愿众生,俱成佛道」,不只是我们,还是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同时完成佛道。
若要众生都能完成佛道,除非把人人的心净化,才有办法完成佛道,你们若生到西方去,不是要在那里享受,(学成)还是要再回归娑婆。
所以我们若这样,以虔诚的心来忏悔,不要再与人结恶缘,净因增长、自然来到我们这里,就会随我们的心愿,所以我们发愿之后,「皈命礼三宝」。
所以还是回归虔诚,我们要真正虔诚的心,戒慎立志,这些都很重要,能到这样的境界,心无求无得,无烦恼自轻安,身心清净,自然净因增长。
净因增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千经万论,无不都是要成佛,你一定要身心清净,净因增长,才能真正成佛,所以请大家我们要时时,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心,不要受到烦恼污染,那就要多用心。
- 上一篇: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前言
- 下一篇:静思清澄妙莲华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