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一生 第一章 诞生前的概况
佛陀的一生 第一章 诞生前的概况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
我们首先要知道,释迦牟尼是怎样的人和如何成佛的,因为十方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就叫作“释迦牟尼佛”,那一定就有他的道理,但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
释迦汉译为“能仁”,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众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所俱足的悲德。牟尼汉译为“寂默”,是说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俱足的智德。佛俱足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叫作“释迦牟尼佛”。
可是,释迦牟尼佛智悲二德、福慧庄严的名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据说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古佛名叫释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方,能够因机施教。普度众生。有一天这位古释迦牟尼佛,观察到有一位大光明陶师,名叫“广炽”,他的善根已经成熟了,应该得度。于是佛就带了阿难、迦叶二个弟子,到大光明陶窑里去教化他。这位陶师一见到佛和二位弟子来到他的瓦窑,心里十分激动,心想:窑里到处都是烂泥与灰尘。非常脏,这样伟大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到我这里来,怎么办呢?当下急中生智,赶快拿了许多稻草,把陶泥盖了起来,铺了三个座位。佛在中间,二个弟子在两边坐了下来。大光明陶师就恭恭敬敬地向佛顶礼。在礼拜时,他心里想: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俱足悲智二种功德,福慧庄严,实在太好了;就发愿说:愿我将来成佛时,名号也叫作“释迦牟尼佛”,同样也有阿难与迦叶二位弟子。后来他经过多生多世,勤修苦练,依愿修行,到了这一生,坐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就叫释迦牟尼佛。
另有一种说法,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字,是过去燃灯古佛与他授记的,据《金刚经》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正巧遇到燃灯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佛的双脚;于是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把自己的宝贵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灯佛从他的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上面所讲的两个故事,深刻说明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随心所感,随意所成,有感必应,所以《法华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们能有真心实意、恳切挚诚、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没有不成功的。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首先就讲到:“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以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得名因缘和得道成佛,都是从因地之中发广大心。以坚固愿而精进修行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上无论何人,对于万事万物,各行各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立名、立德、立功、立业皆由最初一念发广大心,以坚固愿而努力争取,达到圆满的目的。
佛法世法,在这个问题上,事虽不同,理无二致。
在岚毗尼园诞生的情况
诞生时的种种瑞相
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为净饭王的太子,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汉译为“一切义成”,因为他是释迦族里的一个人圣人,所以称为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降生的时候,正是公元前六世纪中期,根据印度古代风俗,女人生小孩一定要回娘家生产,在摩耶夫人回娘家时,路过岚毗尼花园,看到花园里有一棵十分美丽、鲜艳的无忧大树,右手便攀上这棵大树的树枝。正在这个时候,悉达多太子就从圣母的右胁降生下来。岚毗尼花园的遗址,现在由尼泊尔政府列为古迹加以保护,让此佛教圣地方便群众参观瞻仰。
太子降生的时候,有很多吉祥的瑞相,根据《金刚仙记》里面说,有三种奇异瑞相,一是运用神通妙力,能够凌空而行,二是自然出现七宝莲花承接佛足,三是行走之时足底离地四指之高,使佛的足底千辐轮相,印映地上分分明明。东西南北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二句话的气魄多么伟大!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狮子吼,因为狮子是百兽中王,狮子一吼,百兽自然脑裂,身上的毛都竖起来。同时还有九龙吐出香水,像细雨一样从空降下。地上又自然涌出了二个水池:一个热水,一个冷水,供太子沐浴洗澡。至今,为了纪念佛的诞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寺庙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浴佛节,这是中国佛教传统的最大节日。
悉达多太子降生时候,我们这个世界顿时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中国也看到五色祥光,入贯太微星。当时周昭王看到五色祥光,感到奇异,就问各位大臣。有一位太史公名叫苏由,他启奏说:“西方有位大圣人出世。”大王又问,“这位圣人的威德如何?”苏由说:“这位大圣人不必想方设法治理,天下人民自然而然地会顺从和尊敬他;不必开口讲话,天下人民自然会信仰和归向他;他不必说法教化,天下人民自然会去修道行善。”真是巍巍乎,民无能名焉。释迦牟尼佛的福德智慧不可思议,就像那巍巍高山一样伟大,是无法来形容的。周昭王又问,“佛既是一个这么伟大的圣人,他的教法什么时候传来中国呢?”苏由说:“却后千年,声教流传中国。”于是周昭王下令刻一块大石碑,树立在南门外天祠的前面,留给后代人们。
阿私陀仙的预言
悉达多太子在岚毗尼花园降生以后,迦毗罗卫国人人笑逐颜开,奔走相告,当时有一个大臣,骑著骏马飞快跑回宫去报喜,净饭王知道摩耶夫人生了太子,心中万分欢喜。又请了许多仙人,为悉达多太子看相。各位仙人都异口同声:“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果是在家,一定会做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一定要成佛。”
大王说:“众位仙人,太子究竟是出家成佛;还是在家做转轮圣王?”仙人说:“我们大家智慧有限,无法决定;但全国闻名的阿私陀仙是一位长寿仙人,智慧超胜,他才知道。”大王说:“阿私陀仙人,他住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请到他?”仙人说:“这位大仙人,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只要大王烧三支香,向天诚恳启请,他就会到来。”
净饭王马上焚香启请。正当香烟缭绕之时,阿私陀仙人忽然来到大王面前。摩耶夫人将太子抱出来请仙人看相,阿私陀仙双手捧著太子,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看了又看,最后他把太子高高举在自己头上,立即哇哇地哭了起来,而且哭得非常伤心,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特别是净饭王,他问仙人:“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难道太子的相有什么问题。”
仙人说:“不,太子的相实在太好了,真是福慧俱足,相好庄严,他具有三十二相,第一是肉髻顶相,乃至第三十二足下千辐轮相。因为世界上只有二个人有三十二相,一个是佛,一个是转轮圣王,但是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与佛的三十二相,是不能比的。现在悉达多太子的三十二相,相相分明,部位端正,将来一定是出家成佛的。我年纪已经是一百二十岁了,等到太子成佛,说法度众生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不能亲见佛的金身,不能够亲闻佛的妙法,心里十分难过,自己业障深重,所以我深感悲伤。”
净饭王却希望太子将来继承王位,传宗接代,不愿他出家成佛,于足想尽办法,用世界上最好的色、香、味、触五尘欲境,来诱惑太子的清净身心,不令他有丝毫的不愉快。但是,太子多生以来,勤修苦练,夙根深厚,智慧如海,面对这一切,当然是一尘不染,六根清净。
太子诞生经过了十天,母亲摩耶夫人,因为生了一位大福大德的释迦牟尼佛,福德智慧大大增长,依因感果,就升到忉利天,也就是欲界第二层天,在须弥山顶上,又叫“地居天”。东南西北各八天,中间一天,是帝释天主,名叫“释提桓因”,汉译为“能为主”,意即能为三十三天的天主。摩耶夫人升天之后,太子就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后来她也跟佛出家修道,是佛教四众弟子之中的第一个比丘尼,后来为了纪念她,将比丘尼住的地方称为“爱道堂”。
文武超群
悉达多太子八岁时,净饭王聘请全国最杰出的文人和武士来教导他,太子不但是文章盖世,而且武艺超群。
有一天,太子请问老师:“世界上的仙书和梵书一共有九十四种,现在你教我的是哪一种?”这位老师被太子问得哑口无言,心里生大惭愧。
后来净饭王又为太子请了一位武艺高超的大力士,名叫羼提婆,这位老师想教太子所谓九十二种兵法,两太子对这些兵法都非常熟悉,使羼提老师生大惭愧,当下就反拜太子为师了。
有一次,太子和很多释迦族的人比武,拿了宫中遗留下来最好的弓,一箭就射穿了七个金鼓。叉有一次与堂弟提婆达多和难陀二人比武,太子用左手提起一只大象,右手托住大象,把它掷于城门之外,大象坠落的地方居然陷成一个大坑。所以,古印度有象坑的遗迹。
- 上一篇:五大菩萨 第五章 地藏菩萨
- 下一篇:佛陀的一生 第二章 出家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