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拨云则见月,要看破浮华的表面

拨云则见月,要看破浮华的表面

  《庄子·齐物论》中说:“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藏,真理被浮华的辞藻所掩盖。”庄子在这里提出要明道是非,是要人们看到表象后面的本质,明白万物“不齐”,而最后归于“齐一”这个道体,他还说庄子口中的“言”指的是真理,意思是说人们之所以找不到语言背后的真理,就是被华丽辞藻的言语文字给骗了。真正了解的人是能够懂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真理的,否则就容易产生误会,看不透世间事。所以,人们应该拨开笼罩在明月前的那片浓云,真正看破浮华的表面,找出最真的心。东汉杨震就是这样一位“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的人。

  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弘农华阴人。其父杨宝为一代名儒,不愿出仕做官,隐居民间,做了一名教书先生,居摄二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敬重其才华,征召其入朝做官,因病未能行。杨震少时聪明伶俐,后又拜当朝太常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而且在其精心教授下,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深钻细研。

  杨震和其父杨宝一样,对教书育人都非常热心,他从20岁之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都一概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一做就是30年。当时,杨震住在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他一直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所以四面八方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因其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再加上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

  杨震教书30余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栋梁之才,仰慕他才华的人非常多,就连当时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鹭都深知和十分敬重杨震的贤名、学识和品行,亲自派人征召杨震到自己的幕府出仕任职。虽然这时的杨震已经年过五旬,但大将军亲自派人来请,不好推辞,只好停止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到邓府上任,之后一路从秀才做到了掌管朝廷军事大权的太尉,可谓“老当益壮”。杨震从邓鹭的幕府起,到被罢免太尉止,出仕20多年。在此期间,杨震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成了千秋万代学习的楷模。

  杨震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像这样“不受私谒”的可贵品质,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十分受人敬仰和钦佩的。

  有一次,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的途中,经过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也是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做秀才提拔起来的官员,此人听说杨震经过他这里,为了报答当年杨震对他的恩情,特别为其准备了十斤黄金,白天拜见过杨震之后,又趁深夜无人时将十斤黄金特地送到杨震的居所。没想到,杨震不但拒收黄金,而且批评王密说:“你我虽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但你却不知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言下之意,是王密看轻了自己的为人。王密知道杨震一向清廉,劝说道:“现在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脸色正然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又怎能说无人知道呢?”杨震的一番谴责令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因此,后人都称杨震为“四知先生”,称赞他“暮夜却金”的清廉之事。

  延光三年春暖花开时,安帝东行巡游泰山,朝中大臣樊丰等人趁皇帝在外巡游之机,竞相修建宅第。此时,杨震属下椽吏高舒召来大匠官署的令史查问,方才得到樊丰等人伪造假诏书等罪行证据,并把这些证据交给了自己的上司杨震,于是杨震便准备好奏章,等安帝巡游回京后上奏此事。

  但这件事情很快被樊丰等人获悉,他们得知杨震要向皇帝告自己的状,心中非常害怕,恰逢当时发生太白犯昴的自然星象变化,而太史官奏说此星变逆行,预示人臣有悖逆犯上行为。于是,樊丰等人趁机将此自然星象变化归罪到杨震身上,并急匆匆地跑到安帝面前造谣诬陷杨震说:“自从上次您赐死杨震力保的人后,他就对朝廷深怀怨恨,而且杨震本是邓氏家族的门生故吏,对当今朝廷一直存有怨恨之心。”等到安帝车驾东行归来,准备选择良辰吉日入宫时,就连夜派使者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印缓,杨震此时已知定是有奸侫小人给皇帝进了谗言,于是他为了不连累无辜,紧闭大门,谢绝一切宾客来访。

  朝中一向对杨震嫉恨的樊丰等人对此还觉得不够解恨,就请大将军耿宝再上奏章,诬陷杨震对皇帝收缴他的印缓心存怨气,有不服处置之罪。安帝未加查实就听信了耿宝等人的进言,又一次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皇帝的圣诏一到杨震的手中后,他立即收拾东西动身返乡,在归乡途中经过洛阳西几阳亭时,他慷慨悲愤地对儿子和门人说道:“死,本是士大夫的寻常本分之事,我杨震蒙圣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厌恶奸邪的小人倾乱朝廷而不能禁止,如今我还有何面目活于人世。待我归天之后,以杂木做棺板,以粗布做寿衣,既不要送我回归祖茔,也不要设祠祭祀。”说完就饮毒酒而死。

  杨震死时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但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人的意旨,命人在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家人及门人将其尸首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任其日晒雨淋。而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广大百姓闻之无不为之垂泪。

  一年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冤情在其门生的积极努力下得以平反,顺帝不但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还下诏以很高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日,数万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正直无私、清正廉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

  杨震是世人心中的好官,他淡泊名利,不爱富贵奢华,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命,为百姓谋福利,他能做到庄子说的“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虽死犹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