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心常爱,学会完美地转身
求之不得心常爱,学会完美地转身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通天彻地的本领,所以,这就注定了世间有很多事情都很难尽如人意,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常常陷入“求之而不得”的痛苦之中,难以解脱。
面对这些情况,要想身心得到自由,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学会放下那些抓不住也没必要抓住的累赘。
佛法之中,最常被世人利用的智慧就是“放下”。佛法教导我们要舍得,只有舍掉陈旧不堪的执著,才能得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只有能够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才能轻松上路,才能有机会比别人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佛殿上,弥勒佛面向山门而坐,象征着佛教的山门对一切众生敞开,不管是谁,无论贫富贵贱,都能得到弥勒佛的笑脸相迎。在弥勒佛面前,一切平等,众生平等。
那么,弥勒佛的快乐究竟来源于何处呢?他的快乐,来源于提起与放下的智慧。
传说弥勒佛是由布袋和尚转世而来的,他有一个很经典也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将布袋提起和放下,以此来度化众生,解开烦恼。弥勒佛的布袋,拿起来放下去,即是代表了提起和放下。如果有人向他寻求化解烦恼的方法,他就把布袋往下一放,告诉人们要放下,因为放不下,所以才会引出诸多无端的烦恼。
然而,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动作,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所以,他们只能在烦恼和虚妄中度过一生。
因此,弥勒佛才会“笑天下痴迷之人”。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提得起和放得下呢?
很久以前,一位寺院的方丈派两个弟子下山化缘。师兄弟二人奉命下山。当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正要过河时,发现河边站着一个姑娘,可能是因为水流太湍急了,所以她迟迟不敢过河。大师兄看到这个姑娘面露难色,于是就走过去,毫不犹豫地把姑娘抱起来,从河上走了过去,然后放下她转身走了。
不一会儿,小师弟也过了河,他追上师兄问道:“师兄,自古道,男女授受不亲,况且咱们是佛家弟子,你怎么能抱一个姑娘过河呢?这样做不是犯戒了吗?”
大师兄回过头,笑了笑,然后说:“师弟,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抱着不放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故事中小师弟一样,没有提起也没有放下,因此心中生出无限的烦恼。而那个大师兄,面对一位弱不禁风的姑娘,首先提起的是男子汉大丈夫当仁不让、敢作敢为的英雄本色,因为他必须帮助那位姑娘。
而到了河对岸,如果他还继续抱着那位姑娘,或者和她说话聊天,那他就是放不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提起与放下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同时进行的,故事中的大师兄在提起男人本色的同时,放下的是和尚的角色,而在他放下男人本色的同时,提起的是和尚的角色。
为什么弥勒佛能轻松地提起和放下呢?因为他看懂了提起和放下的真正内涵:提起的都是责任,而放下的都是与责任无关的事情。
我们在人生中要面对许多的责任,要提起这些责任,就要放下儿女情长,所以及时转身很关键,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大师兄一样,转身就要即刻放下,倘若放不下,烦恼就会随之而来。
所谓“智者无为,愚人自缚”,功名、金钱、爱情、事业,皆心中所欲,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一副无形的枷锁,而正是一味地追求,无节制的欲望,才使得人紧张忙碌,疲于奔命,这就是放不下。相对于人生而言,只有放下对名利物欲等的“饥渴”心理,才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快乐自适才是生命的本质。
按照南怀瑾老先生的说法,谈到佛法,归根结底其实只有两个字:放下。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因为放得下,就会获得自在。然而,却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放下的概念,认为佛教中所说的放下就是逃避,放弃一切。
其实不然,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并不是消极地逃避,而是要人们学会专注地扮演好当前的角色。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就是专注,即专注于当前所面对的人、物和事情。只有专注才能心无杂念,才能有高效率,才能摆脱烦恼,获得成功。这也正是弥勒佛的智慧和快乐:该提起时就提起,该放下时就放下,在提起和放下之间学会完美地转身。唯有如此,才能拥有自在、快乐的人生!
- 上一篇:眼睛不要总是睁得那么大
- 下一篇: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一动不如一静
- 认真活在当下
- 你要懂得,体验自我内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 茶要用沸水沏才会清香
- 有时候压力会成为负担
- 谁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拥有,就是最大的财富
- 任何时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 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作茧自缚
- 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扰你的,是自己本身的执念
- 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你的情绪
- 喜欢搬弄口舌的人,会让别人感到讨厌
- 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烦恼的良药
- 所谓修行,实际上就是做好无数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贵的财宝
- 人生随时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驮密多的故事与传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悭与舍,堕落转生为牛的弟弟与成就阿罗汉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星云大师]衣钵与传法的关系如何?
- [金刚经]《金刚经》的“佛法非佛法”是什么意思?
- [花茶]茉莉花茶“窨”的次数越多越好吗?
- [禅宗文化]玄觉《永嘉证道歌》(节选)
- [佛经故事]心量广大才能做大事,白香象的故事
- [哲理故事]懂得放下,才是生活的智者
- [佛化家庭]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 [入门须知]中国汉地第一尊佛像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建造的?
- [星云大师]劝君修道莫生瞋,法中无我亦无人的解释
- [黑茶]冲泡黑茶应注意什么?
- [禅宗公案]寸丝不挂
- [生活故事]心中无事一床宽
- [哲理故事]不舍一株菊花,哪得一村菊香
- [佛与人生]不要问为什么,要先问做什么
- [佛学常识]什么是诞生偈?
- [星云大师]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黄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