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从繁杂的红尘中寻到自我安神的净土。《菜根谭》中也有:“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为世间的物欲所迷惘,而无端生出万般苦恼。远离虚荣,看淡权势,放弃金钱的诱惑,摒弃美色之迷,不为浮华所沉沦,这正是平常心态所为之。心态就如同琴上的弦,若绷得太紧则弦会断,若太松则无音,只有琴弦刚刚好之时,才会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因此保有一颗平常心,才是做人的快乐之本。

  曾经有个人询问慧海禅师:“大师,据闻你修为了得,那你可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呀?”

  慧海禅师立刻回答:“有!”

  那人忙又问:“您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啊?”

  慧海禅师微笑着回答:“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若饿的时候就会去吃饭,我若困的时候就会去睡觉。”

  那人听完之后有点失望进而不屑地说:“大师您不要开玩笑了,您说的这些每个人都一样啊?哪有什么不同之处?”

  慧海禅师摇摇头,回答:“当然是不一样了!”

  “谁都是饿了吃、困了睡,您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人生气地说。

  慧海禅师见那人如此无礼,也不气恼,继续和颜悦色地说:“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吃饭之时,想着的未必是吃饭的事情,也就不能够专心地去吃饭;别人睡觉的时候,也许总是会做梦,睡得自然也就不够安稳。而我在吃饭时就是吃饭,多余的事情不会去想,睡觉的时候就安稳地睡觉,不会让梦来打扰。施主,这就是我所言的与众不同之处啊。”

  慧海禅师停了一下,见那人仍似懂非懂就继续说:“其实我与世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一颗‘平常心’,世人处事难于一心一用,他们总是计较于利害得失,迷惘于浮华尊卑,生出了不可思议的‘千般思量’和‘万般妄想’。世人在生命的虚华之前停留驻足,这成为他们体悟生命真谛的最大障碍,也因此,他们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平常心’。你要知道,生命的本义并不是那虚境中的所显现的,人只有将本心融入自然之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万事万物,才能得到解脱。”

  听了慧海禅师的话,那人觉得很有道理,启发也很大,从此开始自省以求保持那颗平常心。

  由此可以看出,依禅宗所讲,一个人只有能够真正地摆正心态,抛开俗世的杂念,将虚幻的功名利禄的诱惑抛开,不再被胜负成败所束缚,抛却得失心,将毁誉看淡,才能够到达出世之境,感受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具备了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才会在得与失、逆与顺之间游刃有余,即使失败时,也会转过身淡淡微笑,即使成功了,也会向对手致以深深的敬意。

  纵观现世的人们,有时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而以透支健康、拱手尊严、出卖人格作为代价来换取,殊不知一旦等你真的到了垂暮之时,你就会惊觉,曾经追求的东西是多么虚无缥缈,而放弃的东西是多么珍贵无比。只有那时的你,也许才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具备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常言“功名一枕黄粱,佳人一堆白骨”,不具备平常心的人怎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呢?没有了平常心,所见的世界是嘈杂无序的,是纷乱焦灼的,是没有爱只有竞争与不堪的。处在那样的空间里,除了日日倍感劳累,时时没有欢畅之外,还能再有什么呢?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吧,起码它不会让你被欲望缠身,更不会让你的灵魂搁浅,它会给你最宁静的生活,最简单的幸福感。它会让你懂得正确的处世原则,守候一份洒脱的心性,敢于真诚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生活的平静与安宁,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