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 >

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

经句出处

  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应现一切刹,佛身初无二。非一亦非二,亦复非无量,随其所应化,示现无量身。

  ——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第二十》

经句语译

  好比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映现在所有的水面上。月的影像,随处皆有,无穷无尽,多到数不清,但天上的月亮,始终如一,无所变易。

词语解释

  影像:指心中所呈现对应外界事物的影像。

经句的智慧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只要水够清,就能映出朵朵明月,而月亮是如如不动的,水月观音即是此义。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不明就里的人,会问:“那观世音菩萨岂不是很忙碌?”这是不懂“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的道理。因为菩萨就像天上的月,高挂空中,而众生心湖里的水若清净没有尘垢的话,菩提月光就会映现了,但若众生的心地不清净,人品污秽,那么光明就不会显现,佛性也就不会现前了。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后,开示的第一部经典,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经云:“七处九会。”佛陀是一会一会地循序渐进地开示吗?非也,那是以文字呈现,难以避免的次第感。在华严海会,世尊就如同净满月一般,普现在大心菩萨心海之中,虽然七处九会,却是一时呈现的,而佛陀仍然端坐于菩提树下,如如不动。

  近代大德慈航法师亦有法语:“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善缘,自度度他宜早。”此处的空花水月道场,就在我们心中,等待明月映现。

随喜思惟读经

  在《百喻经》中,有一则关于“水底金影”的故事。

  曾经有一愚痴的人路过池边,看见水底竟然有金子,就跳入池里取金。几次尝试,遍寻不着,便上岸休息。等水清了,又现出金子的影像,忍不住诱惑,又再跳入水中翻泥摸索,还是一无所获。

  过了许久,他的父亲担心儿子,寻来池边;见儿子一身狼狈样,就问:“你在做什么?搞得这么疲惫!”儿子说:“这水里有金子耶!可是我一投入水中,金子就不见了。爸爸,你帮我找找。”

  父亲一看池水中真金的影像,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告诉儿子说:“金子不在水中,而是在树上。应该是小鸟衔来放在树上的。”愚痴的儿子,一爬上树,果然得金。

  经云:“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如彼见金影,勤苦而求觅,徒劳无所得。”世上愚痴的人,就像池中捞金的儿子,缺乏智慧。在无我的五蕴身中,无中生有地执取“我”的念头。就像看见金影的儿子,汲汲求取,终究还是徒劳一场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