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根本精神与教化方式
二、佛法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说法方式。例如:对于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们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对于热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的人,佛就告诉他“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通过努力以获得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恼的“病”,药就不需要了。
佛法传世已二千五百多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三、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与其它宗教一样,都是导人向善,它所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净化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重建这个世界。
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说明了佛法重在人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而“独善其身”地修成佛道。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除了要具备聪明智能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必须要“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说,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发心修行之初一直到成佛。
近代的太虚大师更提出了“人生佛教”思想,其内涵正是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的关注上,超越了传统佛教思想只重视“出世”的思想,而更加重视佛教“入世”的精神。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颂中,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对“人格”以及人生价值的重视,把做人的标准提升到成佛的标准上。因此,“人生佛教”的内涵总括地说就是——人成即佛成。
其后,经过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太虚大师首倡的“人生佛教”,已逐渐演化为“人间佛教”;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提出把“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方针──将“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并且发展成为关怀社会、净化社会的理念。
四、佛教是积极乐观的。
一般人对佛教可能总是会有一种误解,就是:佛教太悲观了、太消极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佛教正面指出:人生的本质是苦的,因为人有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而成为“八苦”,更有无量诸苦。又说:“人生无常,一切皆空”。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有,都是瞬息变幻的、短暂的、不牢固的,所谓名、利、权、位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贪恋,不要“执著”,而且要看开、放下。
佛教更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往往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因此劝人要知足、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但是,千万要记住,佛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是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为佛所反对的。他自己在29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方法,盲修瞎炼,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最后令到身体骨瘦如柴,体力不支,却无法真正觉悟。最后,佛终于明白到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而且总会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不得不利用这个身体,身体不康健,就不能好好地思考、反省,更不能修禅、习定。
所以,佛陀提出的“少欲知足”,其实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有这么一段记载:
佛陀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弟子说:“琴的弦如果太松,能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由此可见,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佛教又怎么可能是消极悲观的呢?
佛教的教义帮助我们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目的是教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生命。
- 上一篇:《宋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下一篇:什么是结集,佛陀四次结集的情况如何?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三个功德最大的佛咒
- 清心咒简介
- 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教的根本精神与教化方式
- 不要自己逼自己
- 什么是结集,佛陀四次结集的情况如何?
- 不上进的借口
- 佛教究竟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如何享受人生
- 六时观音是观世音菩萨吗?
- 永远都有希望
- 平常心是道是什么意思?
- 不懂就说不懂
- 弥陀诞日是在什么时候,有些什么活动?
-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 释迦成道日与腊八粥有什么关系?
-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 “水陆法会”最早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什么是贪心?
- 什么是水陆法会?
- 快乐就是好运
- 水陆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法会?水陆法会的由来与介绍
- 幸运不一定就幸福
- 花钱似水会损福
- 钟鼓楼是用来做什么的?
- 有信心便能安心
- 往生普佛与延生普佛有什么不同?普佛是什么意思?
- 知道紧张,就会放松
- 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
- 舍利弗尊者为什么号称智慧第一?
- 如何分辨“需要”与“想要”?
- 出家做和尚有年龄的限制吗?
- 有福不享是傻瓜吗?
- 短期出家需要受持什么戒律?
- 工作如何不手忙脚乱?
- 佛教徒必须出家吗?
-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
- 释迦牟尼的家世如何?他为什么要出家修道?
- 转贪心为愿心
- 沙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出家沙门?
- 节制欲望,享受快乐
- 佛教出家人的衣着有哪些种类?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 [红茶]红茶发源于什么时候,哪个地方?
- [禅宗文化]憨山大师《雪里梅花》的禅意
- [哲理故事]别埋怨,坚持最重要
- [佛经故事]佛陀降伏毒龙的故事
- [佛与人生]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学常识]佛教的根本精神与教化方式
- [星云大师]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绿茶]四川峨眉山什么茶最有名?峨眉山竹叶青
- [禅宗文化]怀浚《家在闽山东复东》的禅意
- [哲理故事]道路虽坎坷,却最磨炼心智
- [佛经故事]不肯去观音院的传说故事
- [华严经]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
- [佛与人生]不要自己逼自己
- [佛学常识]什么是结集,佛陀四次结集的情况如何?
- [星云大师]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 [禅茶]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