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佛教的根本精神与教化方式

二、佛法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说法方式。例如:对于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们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对于热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的人,佛就告诉他“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通过努力以获得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恼的“病”,药就不需要了。

  佛法传世已二千五百多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三、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与其它宗教一样,都是导人向善,它所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净化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重建这个世界。

  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说明了佛法重在人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而“独善其身”地修成佛道。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除了要具备聪明智能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必须要“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说,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发心修行之初一直到成佛。

  近代的太虚大师更提出了“人生佛教”思想,其内涵正是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的关注上,超越了传统佛教思想只重视“出世”的思想,而更加重视佛教“入世”的精神。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颂中,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对“人格”以及人生价值的重视,把做人的标准提升到成佛的标准上。因此,“人生佛教”的内涵总括地说就是——人成即佛成。

  其后,经过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太虚大师首倡的“人生佛教”,已逐渐演化为“人间佛教”;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提出把“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方针──将“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并且发展成为关怀社会、净化社会的理念。

四、佛教是积极乐观的。

  一般人对佛教可能总是会有一种误解,就是:佛教太悲观了、太消极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佛教正面指出:人生的本质是苦的,因为人有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而成为“八苦”,更有无量诸苦。又说:“人生无常,一切皆空”。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有,都是瞬息变幻的、短暂的、不牢固的,所谓名、利、权、位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贪恋,不要“执著”,而且要看开、放下

  佛教更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往往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因此劝人要知足、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但是,千万要记住,佛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是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为佛所反对的。他自己在29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方法,盲修瞎炼,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最后令到身体骨瘦如柴,体力不支,却无法真正觉悟。最后,佛终于明白到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而且总会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不得不利用这个身体,身体不康健,就不能好好地思考、反省,更不能修禅、习定。

  所以,佛陀提出的“少欲知足”,其实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有这么一段记载:

  佛陀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弟子说:“琴的弦如果太松,能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由此可见,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佛教又怎么可能是消极悲观的呢?

  佛教的教义帮助我们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目的是教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生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