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情]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九)
戊三 结成妙愿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此为结成上来十二妙愿。妙愿者,显此十二大愿极微妙殊胜故。如来、应、正等觉、为十号中三号。
丁二 果德
己一 说略指广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
此为别陈行果中第二明果德,果德即由本地因行所修成之佛果功德。于中分三;今初说略指广,明此文相虽略,详言之,则甚深无量。
复次、承上起下之词。此为释迦佛总告曼殊,彼药师如来因中所发誓愿,不思议力。无量无尽;其佛果所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十八不共法,四无所畏等威德,及其琉璃国土庄严,亦皆无量无尽;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
劫者,梵音劫波,此译时分,即时间,或时代。但唯言时分,或时间,时代、则儱侗不能指出久暂几何,故劫有二义:一、通义、即如言时分、时间等,自一刹那、一忽、一秒,乃至万年亿兆兆年,皆为时分时间或时代之通称;是则一劫之言指一刹那耶?抑万年万万年耶?殊不易别,故有第二别义。别义者,即经中所说小劫、中劫、大劫。若唯用一劫字,即指大劫而言;若作小劫、中劫时,即以小字中字标明故。大劫解释,经论不一,大抵谓世界经一度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但此世界,非仅吾人所居地球,一地球一日月轮等组成一小世界,乃由千小世界组成一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组成一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组成一大千世界。此千兆地球千兆日月轮所组成之大千世界,与天文学家所谓之星云系,星海系相等。此大千界最初空洞,渐次而成,渐次而住,渐次而坏;如一小孩,未生尚无此人为空,生后渐长至十八岁或二十岁为成,自二十至四五十之壮年为住,自是以后,渐趋衰老而至灭坏,复归于空。故其成非一朝而成,坏亦非一夕而坏也。经论中通说:由二十小劫,成一中劫;由四中劫成一大劫。一小劫假设以世界人类之岁月为标准而言,则如一个八万四千岁之人,经百年减一岁,乃至减至十岁,为一减;复由十岁倍增廿岁,廿岁倍增四十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如是辗转一增一减为一小劫,此其时间已超吾人思量之境,则出二十小劫积成之中劫,八十小劫积成之大劫,其时间之渺远为何如矣!今言药师之功德,若一劫,若一劫余,皆说不尽,则其功德之无穷无尽可知矣。
复次、大劫由空而成,其先成者,为大梵天,由大梵天而成梵辅天,梵众天,而欲界诸天、而人间、而三恶趣;其坏时则先坏三途,次坏人间,次坏欲界诸天,次坏梵众,梵辅,最后坏大梵天;故成时则由上而下,坏时则由下而上也。而大梵居成之初,坏之后,故其寿命最长六十小劫。因此、大梵尝以世界之父主自居。但此不过一小世界主耳,非小千中千大千世界主也。然大梵既居为父为主之地位,能生万物,主宰万物,有此思想,有此理论,故在其下之众,亦奉之以为父为主,作为依归。但自佛教观之,彼大梵天虽为一小世界之主;实不为一小世界中众生之父,盖其六十小劫未生之前,亦由众缘和合,随业感报而生,六十小劫既坏之后,亦由业尽报终,众缘离散而灭。大梵因福业之胜,感受大梵天福报,福穷则大梵天之报亦灭,安有所谓纲维万物主宰万物者哉!
戊二 举西喻东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此以西方极乐世界之功德庄严,喻东方琉璃之功德庄严,等无差别,故标名举东喻西。彼琉璃世界,因药师之愿力所成,一向清净;其教化众,若主若伴无有女人。古今学说,有以世界源清流浊,如中国之道教,明世界本自然虚无清净,后因刁巧讦诈,即流为浊;有以世界源浊流清,如西洋之进化论,谓自蠢浊野蛮进至文明优美,然皆不及琉璃世界,一向纯清洁净,绝诸杂染。又净土者,对秽土说,如娑婆秽土,以众生堪能忍苦得名,远非净土可比。无女人者,非指其土专有男人,盖男女乃相形相对而立,无女相故亦无男相,其土众生,纯属清净化身,无卑劣相,唯丈夫相,如色界天亦无女人;故其既无女形,即超欲界宇宙,以欲界为五趣杂居,一切皆有阴阳性故。阴阳性中含矛盾性,相反相成,由矛盾暂得统一调和而生,亦由矛盾终必分散离别而坏。由此欲界五趣杂居,如人同分中,有阴阳男女性别,阳胜阴劣,差别见生,乃至其余诸趣亦复如是;故唯净土无男女相,具足丈夫清净庄严相也。
恶趣者,有三恶趣,即地狱、饿鬼、畜生,若立阿修罗,即有四恶趣;但阿修罗福大,居天鬼之间,非专恶趣。又阿修罗,干达婆等,皆为杂趣所摄;彼佛国土,既超欲界,何有恶趣?即苦之音,亦不可得。弥陀经云:“彼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东西虽别,净土一也。
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往来之道,金绳为界。城、为聚居处之界垣,如本寺之围墙。阙、乃二重台观间之阙道,亦即城门上之楼屋。宫、为高深广大之厦。阁、为楼阁,乃屋宫上之小楼。轩、乃屋檐,屋檐间横屋亦曰轩;轩之本义,乃车前之檐高起者,故屋檐前高朗之屋,亦称为轩。窗、即窗户,亦通车轩上之窗户。罗网者,以宝丝网罗覆空中,亦通车上之幰盖。七宝者: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珊瑚、琥珀。七宝为世间所珍贵,举以喻其世界庄严,与西方之极乐相类。以此经恰说在《阿弥陀》或《无量寿》或《观无量寿经》后,故举极乐依报庄严以此观琉璃之依报庄严也。
戊三 赞伴显主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主、即药师,伴、乃辅弼左右之日、月二菩萨。药师功德不可思议,故赞其伴以显其主。
梵语刹多罗此言国,或言土,或言世界。但经中言国土世界,亦异亦同:如经中言摩竭提国、迦毗罗国等,则与今世所言之国家相等。若言药师佛国、极乐国土等,即与世界相类。此言于其国中,即指药师佛国。日光、月光,皆系正报庄严。前第一愿云:“愿我来世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至“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是则其土佛及众生,皆已如琉璃,光明炽然,内外明彻;日月之光,如萤火耳,何足比耶?又如空居天以上自身有光,即不须日月。则日月之光,于今日吾人所居黑暗无光之地球照之则可,于琉璃世界则何须此耶?盖琉璃前当喻之如蔚蓝清空,此蔚蓝清空,固晶莹明洁,然若加之以日月光,则更显其清且明矣。故日月之名,乃依此土而立喻,显此二菩萨为彼众中之上首,位居等觉,次补佛处。如此界之文殊、弥勒,极乐之观音、势至,皆如众星中之日月也。又日光补药师之后,月光补日光之后;亦犹弥陀、观音、势至之相继。
正法宝藏者,诸佛之心印,众生之慧命,修行之途辙,非位居等觉之大士,焉能胜此传持不失之任?由信受药师之正法宝藏而得理解,由理解而实行,由实行前取证,方可谓之悉能受持。又正法住世,如佛日丽天。燃智慧炬,摧邪见幢,为无量功德法财所聚集之处,故曰宝藏。由有信解行证之人,方可传持流通,否则散失隐没,佛种不发;故药师之教化,即由是二菩萨之流传得以行世也。是二菩萨之功德如是,则其佛之功德更可显知矣。
丙三 劝信愿生彼
“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既明彼佛依正庄严功德,故劝有情发愿求生。比丘、沙弥、优婆塞,皆得名善男子;比丘尼、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夷,皆得名善女人。此之七众弟子,若具信心,昔得往生琉璃世界。盖佛法如宝藏,非信手莫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若信自心量同法界,十方佛土唯心所现,维摩诘经所谓:“众生心净故国土净;众生心垢故国土垢”;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发愿修行,求生不离自心之药师琉璃世界,何难之有?又、此经明佛果功德,劝信求生,亦如弥陀等经之劝发愿往生。复次、由修持故,感药师之加被,得现生之受用,则如真言密咒所明利益。故前言此经之通净、通密,信非虚也。上明此经体相文竟。
- 上一篇:《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十)
- 下一篇:《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八)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四)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三)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二)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一)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十)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八)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七)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六)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五)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四)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三)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二)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一)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九)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八)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七)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六)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五)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四)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