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二)
缘起
时值浊恶末世,去圣时遥,圣贤隐伏,邪法炽盛,众生之烦恼,无明、罪障,日益弥深。古云:‘痴云叆叆性天昏,识火交煎心鼎沸。’业浪滔天之际,灾障日盛,正法日衰;我侪凡夫,福慧日浅,与佛陀正法,则愈益疏远,对净土念佛之缘,亦愈益浅薄,真修者日鲜也。其因缘略陈有四:
(一)夙无法缘之世人,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凡出生入死,旷劫沈伦,烦恼无明,日增深厚,未知生死可厌,涅槃可欣。
(二)夙有法缘,虽知求解脱,但邪法缘强,正法缘弱。以障深慧浅,无正智以辨识正邪之法,终应于邪法。崇逐于神通怪力,甚且呵佛骂祖。
(三)夙具法缘,虽闻佛法,但宿之善根福德因缘浅薄,不应于净土念佛法门。甚且排为小乘、笑为权乘,或更斥为假设理想。瞎练盲修,嗤念佛为愚事。
(四)夙具佛法之缘,虽修学佛法,但道业未成,即欲救拔众生。行人初心学佛,未达教理,未明行法,未识时机因缘,即随所遇之缘,发心欲于浊恶末世,娑婆人间,救度众生,慈悲精神虽可佳。但依佛陀正法剖析五浊恶世末法此时,娑婆业风实是浩大,尘境亦粗强无比,如是因缘靠自力修道难成也。再以正法之理探之,行人不退位未证,忍力未充,烦恼未断,业识未枯,毫厘系念即是生死业因,瞥尔而生,万劫羁锁,自他俱溺,有何益也。
综上观之,浊恶末法此际,我等芸芸众生能达净土彼岸者,寥无几哉。其因何也?以无净土念佛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末法唯依念佛方能得度生死,何以故。下略陈有三:
一、《法华经》云:‘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弥陀疏钞》云:‘大事因缘者,引法华经文,彼经以如来出世,本欲度诸众生,悉皆成佛,不得已故,全说三乘,后至机熟,会三归一,方酬本意,故华严以后,法华以前,虽有种种法门,浅深不一,无非为此大事因缘,除此一大事外,更无二事。’又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也。
二、《弥陀疏钞》云:‘佛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辗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念佛神力,救拔余生,岂非至极悲心,预垂济度。’又云:‘已当浊世者,人寿二万时,即入劫浊,释迦出时,人寿百岁,久经浊世,已为可悯。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闻而及塔寺,今当斗争坚固之时,更为可悯,后之又后,乃至法灭,倍更可悯。’佛陀宣说净土念佛法门,其大悲悯念众生有三重,第一重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之法。第二重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障益深;佛灭法者,速超生死。第三重如大本言,佛灭久远,当来之世,经道灭尽。独留此经住世度生,最后方灭。则知滔天之际,尚作慈航,大夜方沈,犹称法炬。亦云:‘譬之慈父,忧念后昆,心无尽故,置为生计,能使远裔残支,至于家破身贫,犹堪资藉,故曰至极悲心,预垂济度。’
三、如来兴出世,一代时教,宣说无量法门。弥陀疏钞云:‘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者。入道多门,本无拣择,险夷曲直,难易攸分,则无量门中,念佛一门,最为方便。’其最为方便,即方便中之方便也。其最方便者,略陈有四:
(一)不值佛世,得常见佛方便。不值佛世,谓释迦已过,慈氏未来。得常见佛有三义,一、临终之际,佛来接引。二、已生之后,常见弥陀;三、禅观之中,得睹圣相。
(二)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小乘须断尽见思,方出三界。大乘人直至命根断尽,业识枯干,始出生死,故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今此念佛,但能伏妄,即得往生故。
(三)不修余行,得波罗密方便。如布施必须三轮空寂;持戒则不缺不破,乃至随定具足,方曰波罗密,诚非易修也。今兹念佛,不出一心,万行具足故。
(四)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依余法修,千生炼性,百劫调心,方得解脱。禅门虽云一生了道,亦乃多劫熏修。如永嘉云: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生诳惑是也。今兹念佛,但称念弥陀,疾登彼岸故。
此是佛陀至极悲心,悯念浊恶末法众生,预垂济度,遂于无量通途法门之余,特开净土念佛殊胜方便法门;即可免断惑之困,又不必费多劫长修,但办肯心,当生成就,人人可修,个个能成。亦即大集经所云:‘万修万人去。’然观今念佛得度者,亦稀少矣。
何以故?以其念佛行人,虽夙具念佛善根,但根多浅薄,虽修净土念佛法门,口念弥陀,心驰五欲,系念娑婆。或根性不善,空谈净土。印光大师云:‘今之修净业者,多皆不知宗旨,但依事相,与而言之,亦可云净宗中人。夺而言之,实百有九十九,皆属无净土。’实即念佛人对往生之信愿不真切也。
综观末法此际众生念佛之善根、福德、因缘,非净土念佛法缘不具,即念佛信愿不真切。如《弥陀疏钞》所云:‘遂使弥陀慈父,垂手徒勤,倚门空望。’我等众生岂非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遇此殊胜念佛法门,应如久客他乡,乍闻家信,急念返乡。我等众生当如是信愿,精肯念佛,急切求愿往生,勿使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终日徒勤空望。今生多生,生生堕落,无有穷己也;一误百误,此生蹉过,多劫难逢也。您我有缘,狭路相逢如不荐,此回要见定还难。此乃念佛速证菩提偈之缘起也。
- 上一篇: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三)
- 下一篇: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一)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