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香光室(五)
入香光室下集
灵岩一行佛七开示录
欲入三昧果海当先知恩报恩
凡我等念佛行人·欲入阿弥陀佛三昧果海·当先知恩报恩。若能知恩报恩·而正念佛时·则与阿弥陀佛三昧果海·顿觉亲切。随时忆念·立即现前。一念现前·了知自身本在阿弥陀佛三昧海中·不出不入·安居正定。自然与佛果海·念念相契·心心相合。契合至极·毕竟成片。一念成片·如如不动·真实圆融·充满法界。何以故。因能知恩报恩·自觉于佛三昧海中·必须念念见佛【见佛法身】·心心亲佛【亲佛法身】·设欲离之·势莫可得。譬如世间孝子·终身不敢远离父母。直至父母丧后·依旧念念不忘·皆由知恩报恩故也。念佛行人·亦应如是。若不知恩报恩·虽然终日念佛·未免与佛相背·与佛相隔。何以故。因其不能知恩报恩·觉得阿弥陀佛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离隔十万亿刹·好似与我两不相关。虽然口里念佛·实则心上勉强·故使正念佛时·不禁念念迁流·心心走作。不能住佛三昧正定·不能契佛果海实相。譬如不孝之子·念念远离父母·心心违背家乡。
何谓知恩报恩。当知阿弥陀佛·无量劫来·原是我等之天真慈父。我等无量劫来·亦是阿弥陀佛之同体眷属。历劫慧命相连·父子相关·非是偶然仰赖·勉强皈依。阿弥陀佛·对我众生恩德·较之各位生身父母·胜过百千万倍。纵使尽未来际·算数譬喻·莫能穷极。何以故。父母对我恩德虽大·究竟念我止能一世。阿弥陀佛念我众生·历劫无有穷尽。所谓众生虽不念佛·佛乃常念众生。又父母虽然慈悲教育·愍念护持·止能望我世间作一完人。释迦如来慈悲教育·阿弥陀佛愍念护持·直欲望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乃至成佛而后已。又父母止能色身摄受·心力护持。佛能法身摄受·神力护持。又父母止能生我色身·佛能生我法身。
何谓天真慈父·何谓同体眷属。盖阿弥陀佛·过去无量劫前·发大菩提心时·原为我等所发。弃舍金轮王位·原为我等弃舍。投世自在王佛出家·原为我等出家。最初出家·号法藏比丘·愍念我等十方一切众生·慈眼等视·如爱一子。原来与他同一本觉真心·无二无别。但因我等迷却·不觉不知。是故法藏比丘·于本觉真实心中·顿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向世自在王佛·立四十八大誓愿·原为我等所立。然后于尘沙劫中·修行无量清净妙行·原为我等修行。庄严四种净土·原为我等庄严。直至福慧满足·愿愿圆成·始在西方极乐世界成等正觉·原为我等所成。万德洪名·号阿弥陀。当知如来洪名·乃夙生愿力所成。垂此方便·引导众生·令从名号而作入门。普度众生·同归乐邦。由此进修·共证佛果。此恩此德·所谓天地父母·不能喻其万一耳。
今乃溯其来由·往昔法藏比丘·未曾发心之前·本与我等同为凡夫。彼因发心之后·生生出家·世世修行·是故早得成佛。《弥陀经》云·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佛乃无有一时不念我等·奈何我等无始以来·一向迷却。因是生生造业·世世堕落·或在地狱·受诸剧苦。或在饿鬼·饥火交然。或在畜生·供人口腹。动经几千万劫·不闻诸佛名字。纵使离三恶道·或在修罗·嗔怒斗争。或在天道·耽恋快乐。虽在人道·或生佛前佛后·及边地下贱。孤独贫穷·饥寒困苦·痴呆蠢憨·聋哑盲喑·六根不全·多病短命。纵使衣食丰饶·六根完具·或不信三宝·多造恶业。虽信三宝·或不识邪正·兼修外道。虽不信邪·或专贪福报。纵使福慧双修·或不信净土。虽信净土·或半信半疑。或信而不愿·或愿而不行·或行而不专。虽肯专行·或不逢知识·缺少进步。因此种种障碍·皆是机缘不全·净业难成·生死未了。是故无量劫来·常在娑婆·六道轮回·受诸苦恼·无有休息。佛慈念我·不觉不知。我等今得闻知·应当生大惭愧·悲泣雨泪·渴仰慈父。念念求见·心心不忘。云何求见·云何不忘。我等现今幸得人身·生逢中国·虽不值佛出世·赖遇教有明文。复得亲近知识·开示净土法门·直捷稳当·简便易修·不假多生·现生可了。
所谓教有明文者·即《佛说阿弥陀经》也。盖此经者·文词简略·理事周全。释迦世尊·彻底悲心·愍念我等末世重障凡夫·不能自力识心达本·断惑证真者·特垂方便·无问自说。尽量吐露·不隐丝毫。初说极乐国土·依正庄严。次教生信发愿。既具信愿·当起实行·执持万德洪名·期得一心不乱。因此一心·乃圣凡共源之本觉·生佛同体之真心。阿弥陀佛·最初发菩提心时·即发此心也。建立四十八愿·一一皆依此心建立也。然后于尘沙劫中·修行无量妙行·一一皆依此心修行也。庄严四种净土·一一皆依此心庄严也。直至福慧满足·圆证无上三昧果海·即圆证此心也。我等无量劫来·汨没飘沈·生生世世·迷失堕落·即迷失此心也。直至现生·虽得人身·略知佛法·依旧不能识心达本·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是以全仗阿弥陀佛夙生愿力所成之万德洪名·假作入门。摄归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我等但能念念心存至诚·称佛名号。能使念念背尘合觉·返妄归真。如川入海·渐入渐深。所谓一念至诚·则一念入佛实相。念念至诚·则念念入佛实相。又一念不迁流·不走作·则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迁流·不走作·则念念住佛正定。苟能念念如是用心·如是觉照·而步步脚蹋实地。从此念佛·句句有力·字字皆从如来实相正定流出。所谓实相即洪名·洪名即实相。久久纯熟·不须勉强。纵有妄想迁流·而一觉便还。虽有习气走作·而一照即止。契合本源·如如不动。真实圆融·充满法界。既入如来三昧果海·常蒙如来法身含养·慈心护念·定力摄持·实相融合·智光照彻·慧力通明。使我等无量劫来·六尘烦恼·五阴障蔽·渐渐销融·悉皆化为如来果海大光明藏·全体透彻·共成一色。纵使现生不能断尽见思渗漏·及分破微细无明·亲证如来果海实相。亦可藉此减少迁流·住佛正定·亲炙实相。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发愿往生。直待娑婆报尽·西方缘熟·极乐胜境·于佛果海光明藏中·自然而现。定感弥陀慈父·与诸圣众·亲垂接引·往生乐邦。所谓历劫父子·一朝相见·欣慰何如。仗佛神力·弹指即到。既到极乐国土·同归七宝莲池。迨至华开见佛·闻佛说法了悟·亲近无上慈父·及诸清净海众。修学一切法门·成就无生忍力。具足五眼六通·圆满三身四智。不动微妙色身·化身无量无数。恒作如来使命·十方化导群迷。悉皆统归莲邦·共证果海菩提。以上所谓欲入如来三昧果海·当先知恩报恩者·盖此略述如是也。
须知阿弥陀佛·对我众生恩德·与果海等·不可思议·不可测量。世间所有一切恩德·皆莫能及。我等若在娑婆世界·生死轮回之中。纵使尽未来际·生生世世·粉骨碎身·难以酬报。唯有现在念念至诚·入佛实相。心心不迁·住佛正定。一切时中·执持佛名·作临终想·侍佛来迎·往生乐邦。然后上圆佛果·下化众生。同归乐邦·同证佛果。以此功德·酬报佛恩。我等果能如是知恩报恩·而念佛之时·自然觉得心有所归·心有所仗。亦可谓之现在念念见佛【见佛法身】·心心亲佛【亲佛法身】。藉此渐渐能转业识·而不被业识所转。现在既如是·临终亦如是。是以古人云·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如是往生·决定千即千生·百即百生。普愿大家·脚蹋实地·念念注意·幸勿忽焉。
净土法门古今异同
凡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若言是异·我等历岁经年·从朝至暮·所称佛号·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而与古时佛名·丝毫无别。若言是同·云何古人生西·个个特别容易·不生则已·生则惊天动地。上辈往生·临终佛来接引·天乐百千·幢幡无数·白鹤飞翔·异香满室。人人可见·个个可闻。要去即去·去亦不须人助。坐脱立亡·任随其意。下至普通行人·皆能预知时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见佛来迎【见佛色身】·安详而逝。逐一思之·令人可慕。云何今人生西·十有七难。纵然得生·非常勉强·必须人助。考其临终瑞相·许多上辈往生·不及古时中下。况中下辈·更不必言。历观古人往生·解脱自由·何止千万·难以尽述。今则略举数位·大家知之·方信其实。
昔有二位居士·平时以道相交·目为生死莲友。约定往生之日·彼此通知·二人同去。后有一位·不告而行。还有一位·至翌日·方闻其子告曰·吾父昨日无病西归去矣。居士闻之·当下则曰·这老汉·不告而行·吾只须片刻之功·可追及汝。随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化。复有一位高僧·愈为希奇。去时自云·我归西方去·欲带一侍者·谁愿同我去。众皆无对。傍有一小孩答曰·我随和尚去。和尚云·汝去回家辞别母亲。因他母亲以为戏言·无有此事·乃随口答应。不料小孩返寺·立刻念佛坐化。和尚摩其顶曰·小子何先我行耶。和尚亦随时合掌·念佛而去。又昔有怀西居士·临终无病告曰·我归西方去。家人云·待烧香汤沐浴去。答曰·我香汤沐浴久矣·竟谈笑而去。观此五人·临终全无业障所挠·解脱自由。复有一位僧人诵经·遇见一雉·从外飞入·欲啄僧。随即傍有一金甲神人·执杖逐曰·大师应当生西·岂可还汝命债。观此可知真得念佛利益·而定业可免·况不定业乎。云何今时行人·临终多被业障所挠·心难作主·痛苦万状·莫能尽述。我等应当究其古人所得·得在何处。今人所失·失在何处。若不究其得失所在·表显分明。有不识者·心不甘服。必谓佛无感应·法无灵验。孤负行人·空劳无益。展转相传·误人不浅。以下分明辨别·大家可知。所谓古人临终·无有业缚·解脱自由者·皆因平时修持功夫得力也。无论修观·持名·统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既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则平时所有一切尘劳业识境界·自然渐渐销融·化为空寂。乃至灭尽·了无遗余。唯有如来果海实相·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是以古人·许多入此实相正定·精修妙观。如执明镜·自见面像。直至妙观成就·亲证如来果海实相。极乐胜境·于正定中·要见即见。随时忆念·立即现前。一念现前·顿觉身在极乐境中。昔日四祖法照大师·在庐山修观·定中亲到极乐。见佛傍有一僧·垢衣蒙头。佛云·此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大师出定·亲往衡山学之·一见肖然。非但修观·即持名者·若已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复肯努力修持·断惑亲证·净土胜境·现生亦可得见。如人入海·亲见龙宫·复何疑哉。所谓古人临终·善能解脱自由·要去即去·去亦不须人助者·皆已亲证如来果海实相也。纵未亲证·必已深得如来实相正定之力。以上所述·皆是古人所得耳。
云何是今人所失者·盖今时行人·唯知有权·不知有实。纵有修持·但能权上用功·不能会权归实·而即权即实·权实不二·权实一如。所得利益·亦属浅鲜。无量劫来·业力强盛。譬如一杯之水·焉能灭车薪之火。复如沐浴·水少垢重·安得清净。欲得清净·必须全身坐入浴池·久久洗涤·方能尽除无余。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欲得无量劫来·三业清净·三障消除。而念佛之时·必须全身契入阿弥陀佛三昧海中·渐渐熏染·久久洗涤·方能令其业障净尽无余。所谓今人所失者·失在平时修持功夫不得力也。何以故。平时念佛·妄不归真·临终正定·决难现前。因其平时妄念迁流·定水枯涸·杂见混乱·正智昏迷。虽有净行·亦属散漫·莫能统摄·会归一心。纵有功德·终属权小·所以临终受用亦小。譬如水中之鱼·全仗水力·方能活动自由。若得满分之水·则有满分之乐。若得多分之水·则有多分之乐。若得少分之水·即觉有苦无乐。若全不得水·则须臾不能活动·命亦去矣。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若能亲证如来果海实相·如得满分之水。若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多分之水。若但专在权上用功·不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少分之水。若全不念佛·则与如来三昧海水·全不相接·慧命断矣。
我等从今欲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盖有二种。二种者何。一者觉悟·利根方能。二者至诚·利钝皆能。云何觉悟。所谓阿弥陀佛三昧果海·本来真实圆融·充满法界。在在处处·无不周遍。十方所有·悉皆含容。我等无量劫来·常在阿弥陀佛三昧海中·虚生浪死·不觉不知。直至现在虽然口里念佛·实则心上勉强·依旧念念迁流·心心走作。与佛相背·与佛相隔。譬如不孝之子·念念远离父母·心心违背家乡。不能住佛三昧正定·不能契佛果海实相。我等今当念念返观·心心觉悟。云何返观·云何觉悟。常观我此现前一念五阴身心·本在阿弥陀佛三昧海中·不出不入·安居正定。而一念不迁·则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迁·则念念住佛正定。设复迁流·摄之令还。久久纯熟·不须勉强。自然念念住佛正定·心心契佛实相。从此念佛·句句有力·字字皆从如来实相正定流出·所谓实相即洪名·洪名即实相。苟能如是念佛·是名念念契佛·心心合佛。
云何至诚。所谓我等正念佛时·但能念念心存至诚·通身放下·死心蹋地·不假思惟·老实念去。自然念念背尘合觉·返妄归真。如川入海·渐入渐深。所谓一念至诚·则一念入佛果海。念念至诚·则念念入佛果海。既能念念入佛果海·而念佛之时·常蒙如来六种利益。六种者何。一者常蒙如来法身含养·能使行人念念安乐。二者常蒙如来慈心护念·能使行人念念不退。三者常蒙如来定力摄持·能使行人念念不乱。四者常蒙如来实相融合·能使行人念念圆满。五者常蒙如来智光照彻·能使行人念念无障。六者常蒙如来慧力通明·能使行人念念了达。若属利根·蒙此六种利益·现在能生种种智慧·种种辩才·凡有言说·真俗圆融·理事无碍。从此句句佛号·皆从如来三昧果海流出。亦复句句佛号·还归如来三昧海中。所谓全体一念·一念全体。当知如是念佛·乃真念佛。如是仗佛力·乃仗之至矣。
纵使现生不能断尽种种烦惑·亲证如来三昧果海·亦得如来三昧果海熏染气分。故大势至菩萨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以此功德·回向极乐·发愿往生。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则品位高矣。虽不能如古人·有何特别瑞相·令人可见可闻。但能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昏迷。正念分明·感佛接引。去时安详·如入禅定。从此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而亦且足矣。
我等欲得如上真实利益·应当念念至诚·心心觉悟。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极力前进·勿生退堕。如出厕坑·如就宝所。当知莲池在前·镬汤在后。一入莲池·妙乐具足。一入镬汤·楚痛无穷。苟能极力前进·名为出世丈夫。一朝佛来接引·弹指往生乐邦。从此渐渐进修·直至上圆佛果·下化有情。可谓佛恩祖恩并报·自身他身等度矣。
净土法门性修不二
净土法门·当以性德为体·修德为用。何以故。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以此观之·可知众生天然性德·本来全体与佛相同。而所不同者·但是众生业力耳。所谓佛乃无量劫来·顺性而修·称为性善修善。直至善业修极·福慧圆满·安居净土·恒受妙乐。众生无量劫来·逆性而修·称为性恶修恶。直至恶业修极·罪障深重·沦陷阿鼻·永受剧苦。因是观之·性修二字·关系极大。但因最初一念·差之毫厘·失乎永劫。升乐沈苦·天地悬殊。实则正眼观之·性之一字·本来彻上彻下·至顿至圆。上至十方诸佛·下至九界有情·悉皆同具一性圆明之体·无二无别。但以其中得失利害·全在当人善用心·与不善用心耳。譬如一室·燃百千灯·虽然灯有差别·究竟光明则一·全体相同·丝毫无别。所谓光光相含·灯灯相摄。契合圆融·成光明藏。盛如杲日·无幽不照。但以其中设有一人·手执一灯·不善用心·任意狂走·到处乱燃。只图快活·不顾利害。其人必定招祸·危险莫测。轻则损伤财物·重则丧失身命。以此深明·性修二字·关系重大·不说可知。是故诸佛顺性而修·明行圆满·则成智慧德相。众生逆性而修·贪染束缚·则成妄想执著。当知阿弥陀佛·过去无量劫中·从初发心·乃至成佛·一一无非顺性。所谓发菩提心·乃顺性而发。立大誓愿·乃顺性而立。历劫修行·乃顺性而修。万德庄严·乃顺性而严。圆满果觉·乃顺性而圆。普度众生·乃顺性而度。从始至终·乃至尽未来际·无有丝毫超出性外。
然既如来往昔因地如此·我等今日因地亦应如此。虽则圣凡异位·生佛殊途·众生天然性德·究竟与佛何殊。若以佛眼观之·上至十方诸佛·下至九界有情·莫不皆在如来三昧果觉性中·而同入三昧。何以故。虚空非大·性德最大。以此观之·足知我等无量劫来·直至于今·常在阿弥陀佛三昧果觉性中·本未出离。我等一切时中·起心动念·作善作恶·皆在如来三昧果觉性中·佛乃悉知悉见。但以我等无始以来·一向迷却·不觉不知·不见如来果觉真性·不识如来三昧正定。如鱼住水不知水·似鸟飞空不见空。是以释迦如来·彻底悲心·愍念我等末世重障凡夫·无佛可亲。虽有三乘教典·莫能如法修习。纵能如法修习·千万之中·罕有一人亲证。纵能亲证·未到惑业断除净尽·依旧不能超出三界。纵能断尽惑业·超出三界·未得圆证三不退位。若欲直至菩提·永无退转·而皆不可得。世尊欲畅此愍念本怀·故方便自说《阿弥陀经》。初教生信发愿·次教执持佛名。盖此佛名·乃阿弥陀佛夙生愿力所成·以己所证圆满果觉·全体表显一句洪名。普令我等念佛众生·但能念念心存至诚·称佛名号·自然念念契入如来圆满果觉·安住如来三昧正定。所谓一念至诚·则一念入佛果觉。念念至诚·则念念入佛果觉。又一念不迁·则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迁·则念念住佛正定。如川入海·渐入渐深。设有妄想迁流·当下摄之令还。久久纯熟·不须勉强·自然与佛圆满果觉念念相契·心心相合。句句佛号·皆从如来果觉正定流出。既入如来圆满果觉·从今一一修持·皆是依性起修·全修在性。
所谓我等如是生信·乃称性而信。如是发愿·乃称性而愿。如是专行·乃称性而行。命终往生极乐·乃称性而生。到了西方华开见佛·乃称性而见。闻佛说法·了悟无生·乃称性而悟。直至圆满佛果·乃称性而圆。普度有情·乃称性而度。我等从今日起·乃至尽未来际·亦无毫丝超出性外。是以古人云·现前一心·本具万法·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识。当知释迦如来·教我念佛众生·七日期得一心不乱者·即得阿弥陀佛圆满果觉真实妙心也。入此圆满果觉真实妙心·久久融合·自然不乱。复能了达其中无法不具·无法不融。所谓万德庄严·利济无穷·当体即有。清净明彻·了无所得·当体即空。空有无碍·真实圆融·当体即中。能念之心·即一心三观。所念之佛·即一境三谛。若以唯佛为宗·则当下全心即佛。若以唯心为宗·则当下全佛即心。若以绝待圆融为宗·则当下心佛双融。若以超情离见为宗·则当下心佛双泯。性德之体·独露圆彰。全体一念·一念全体。体用不二·体用一如。此正所谓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以佛住持而自住持。
苟能如上领会·熏修不退。以此功德回向极乐·发愿往生·到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于此圆满果觉真实心中·自然而现·亲垂接引·往生乐邦。迨至华开见佛·决定品位高超。何以故。如是往生·乃无生而生·生而无生。虽则终日炽然求生极乐·而常契无生之旨。以上所谓净土法门·性修不二者·盖此深妙不可思议之旨也。凡一切宗教之士·不信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未深入阿弥陀佛圆满果觉也。若已深入阿弥陀佛圆满果觉·了知从今日起·乃至尽未来际·自利利他·深妙无穷·直至菩提·永无退转者。设欲阻之·不许念佛求生西方·定知万牛莫能挽矣。普愿识者·深思量之。
净土法门有事有理
净土法门之事·乃即理之事·而理外无事。净土法门之理·乃即事之理·而事外无理。若会其理·则当下一真独显·而深妙难思·纵大智罕造其极。若探其事·则当下万德齐彰·而浅近易就·虽凡愚可入其门·但以净土法门之事·则与一切法门殊胜特别。净土法门之理·则与一切法门全体相同。何以故。所谓殊胜特别者·盖由阿弥陀佛最初立愿·及因地修行·则与十方诸佛超然迥异。故果地受用·国土严净方便度生·亦与一切法门殊胜特别也。又所谓全体相同者·复由阿弥陀佛·最后成佛·福慧两足·所证果觉·三谛圆融·真穷惑尽。圆破无明·圆证法身。弥满清净·量周法界·称为法界藏身·则与十方诸佛所证·等无有异。故净土法门·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圆融·事理一如·亦与一切法门全体相同也。凡净土法门·所有一切功德妙行·事理修持·无不从此法界流出。所谓法法从此法界流·法法还归此法界。今以净土法门事理别同之义·下略陈述·众位可知。
窃以十方诸佛·虽有净土·皆可求生。而四土之中·只有上三俱净·凡圣同居·则不净也。或有地狱·饿鬼·畜生·女人·根缺·二乘·修罗及三灾·八难等嫌。唯有极乐净土·四土俱净·全无如上讥嫌等名。凡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大丈夫之相·清净香洁·金色光明。彼国虽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非实有畜生者也。虽有声闻弟子·无量无数·皆具大乘根器·非同二乘声闻者也。又十方诸佛国土·凡圣同居·多属胎生。唯极乐净土·纯是莲华化生。又十方诸佛国土·虽则上三俱净·上善凡夫·尚且不能生彼·何况愚夫愚妇·十恶五逆·禽兽畜类·欲求生彼·岂可得乎。纵然三乘圣贤·可能生彼·全仗自己戒定慧力·断惑证真。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以己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方得往生·未闻皆有佛力可仗。唯极乐净土·具有四土九品。上至诸大菩萨·下至逆恶凡夫·乃至禽兽畜类·求生彼国。若能自力识心达本·断惑证真·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以己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所生净土·愈为胜妙。所得品位·愈为高超。纵使自力全无·但具真信切愿·执持佛名。或随力修诸功德·至心回向·仰仗佛力接引·亦可带惑往生。复因一切法门·统属竖超。唯此净土法门·特别横超·仗佛接引·故得往生。既得往生乐邦·纵居下品下生·悉皆永受妙乐·而同居不退·从此进修·直至佛位。
又十方诸佛·虽有德号·皆可称念·而不易感通。我等纵然一时感极·只能暂时离苦·乃至渐除恶业·渐种善根。唯有阿弥陀佛万德圣号·乃夙生愿力所成·以此方便普摄众生。我等若肯恳切至诚·持佛名号·乃至终身不退·能令当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从此常随佛学·速证无上菩提。是以释迦如来·彻底悲心·金口诚言·特教我等执持万德洪名·期得一心不乱。所谓一心者·即阿弥陀佛所证圆满果觉真实妙心也。盖此圆满果觉真实妙心·如摩尼珠·一真独显·万德齐彰。三身圆满·四土具足。主伴交参·自他不二。依正圆融·色心一体。即土即身·即身即土。身土不二·实相一如。阿弥陀佛·以己所证圆满果觉真实妙心·全体彰在一句洪名。普令众生·欲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但当念念心存至诚·持佛名号·自然渐渐深入如来圆满果海·安居如来实相正定。如水住水·天然契合。契合至极·毕竟成片。一念成片·生佛互融。得佛气分·妙果必现。正现前时·顿觉身心·内外透彻·果海全彰。真实圆融·充满法界。清净明了·莫能思议。此正所谓以佛果地之觉·彻我因地之心。以我因地之心·该佛果地之觉。即因显果·因果同时·当体不二·真实如如。久久纯熟·自得一心。既得一心·一切颠倒散乱·渐渐自除·故名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忽于圆满果觉真实心中·而现其前。接引行人·往生乐邦。仗佛神力·弹指即到。既到极乐国土·同归七宝莲池。迨至华开见佛·闻佛说法·豁然了悟。始知娑婆极乐·虽隔十万亿刹·原在自己现前一念菩提真实心中·本来不出不入·非去非来。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圆融·事理一如。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以此观之·足见净土法门·彻上彻下·至顿至圆。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具足一切禅教律·高超一切禅教律。是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先贤·人人趣向。如众星之拱北·似万水以朝东。但以有等宗教之士·不肯细心研求·深入佛果圆理·妄拟净土法门而为小乘。见人念佛求生西方·嗤为舍本逐末·向外驰求。读此试问·复何言哉。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