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四)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空缘觉法界。法界有十,六凡之外,尚有四圣。四圣者:佛法界,菩萨法界,辟支佛法界(亦云缘觉法界),阿罗汉法界(亦云声闻法界);此缘觉法界。缘觉者:顺逆观察十二因缘,而得觉悟,克证无生之理,是名缘觉。十二因缘者:先顺观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支连环钩锁,相续不断,而成三世轮回。无明者:无所明了,即迷惑心,昏迷无智,于理不明。由无明故缘行,行即业行,依迷惑心,所造之善恶不动,种种业行,此即过去世惑业二支因,依因必定感果,感现在世识等五支苦果,即行缘识等:识即第八阿赖耶识(译云含藏识、含藏根身器界种子),而为总报主,依业受报;在众生分上,去后来先作主翁,投胎时,此识先来,舍报时,此识后去,此识即指投胎时第八识。识缘名色者:既已投胎,即有胎中之名色,名即心也,心无形相,但有其名,色即父母精血和合之色;初七名羯罗蓝(凝滑),二七遏蒲昙(如胞),三七蔽尸(软肉),四七羯南(硬肉),五七五官,六七形位,七七人相具足,皆属色摄;中有灵知,乃属心摄。名色缘六入者:六入即六根,根有入尘之功能,又根能吸入尘境,故名为入。此当出胎六根完具之位。六入缘触者:触即孩童时六根但能触对前尘,受力不强。触缘受者:年稍长大,即知领受一切尘境,此即依过去世无明与行,二支惑业之因,感现在世五支苦果。复由现在世,果上再种因,依因再感果,即受缘爱等:年既长成,六根受六尘之境,心生迷惑,不了诸法如幻,而起分别贪爱之心。此爱即生死根本,若无贪爱之惑,那能造业,既无惑业之因,安受苦报之果。汝我诸人,欲求离苦,欲了生死,就要从当人意根用工夫,不起分别,能断贪爱,为惟一方法。爱字范围极大,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皆爱摄。喜,即成我所爱,故生喜;怒,即夺我所爱,故生怒;哀,即丧我所爱,故生哀;乐,即享我所爱,故生乐;恶,即违我所爱,故生恶;欲,即顺我所爱,故生欲;七情之怒、哀、恶,一一无不是爱。爱缘取者:年龄愈长,智识愈开,既爱一切尘境,则必多方设法而取之;爱取皆是惑。既然欲取,必成所作之业,故曰取缘有;有即是业。此三支,为现在世惑业三支因,再感未来世二支苦果。有缘生者:既有善恶不动诸业,必定依业受生,语云:临终一切带不去,只有善恶业随身,一切众生,无不是依业受报。如修上上品十善之业(身三善业: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善业: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三善果:不贪、不嗔、不痴),及修出世禅定不动之业者,或证圣果,了脱生死,或生佛国;及修世间禅定不动之业者,乃生第六天以上,色界诸天。如修上品十善,无有禅定不动之业者,但生六欲诸天。如修下品十善,则生阿修罗道。如持五戒,则生人间。如造十恶(身口意业与十善相反)五逆,毁谤正法,则生地狱。如不圆造十恶,或生饿鬼畜生。何以证之?正当人死之时可验,经云:佛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畜生)在两膝,地狱脚底出;可验一生善恶。善者,临命终时,从下身先冷上来,暖气到顶门方尽,顶门最后冷,其八识从顶门而出。生天者,从眼而出,眼最后冷。生人道者,从心而出。生饿鬼者,从腹脐而出。生畜生者,从两膝而出。生地狱者,从脚底心而出,倒悬其头,入于地狱。若约人道,既已有生,必有老死,故曰生缘老死。此二支,属未来世苦果。十二支合论,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十二支循环不绝,流转无穷,即成无边生死,故名流转门。又十二支不出惑业苦三道,颂曰:无明爱取三烦恼(即惑道、烦恼是迷惑故),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惑业苦三,相续不断,不能出离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六天以下及五趣,未能离欲,故名欲界。六天以上,共有十八天,虽然离欲,尚有形色,故名色界。四空四天,灭色归空,并形色亦无,故名无色界。此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并五趣,如牢狱,如火宅,无不是苦。凡夫之人,贪恋三界,以苦为乐。缘觉之人,闻说十二因缘之法,顺观之,乃知无明为生苦之因,辗转相生,无有穷已。后逆观还灭门,乃知无明一灭,则行等十一支俱灭,无惑不造业,无业则众苦自息。由是发心断无明,如砍树者,从根下手,不向枝叶上用功,故称利根。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能了生死,能出三界,能证涅槃。文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四句,即空流转还灭二门。乃至二字,超略中间十支不说,但举首尾二支。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此空流转门,即空生死也。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尽即是灭,此空还灭门。亦无二字,即涅槃亦空也。此经是大乘,不仅破除凡夫我执之病,并要破除二乘法执之病(即执有涅槃之法可证)。菩萨入生死,不为生死所缚,此中意义,即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槃可证也。
无苦集灭道。
此空声闻法界。声闻,即罗汉,闻说苦集灭道四谛之声,而得悟道,故称声闻。谛者,谛实之理。此中二种因果:苦,是三界内生死苦果;集,是三界内烦恼苦因,烦恼集聚于心,故名为集。灭,是出三界寂灭(不生不灭)之乐果;道,即出三界修道(三十七助道品)之乐因。约小乘法说,欲出三界分段生死苦果,须断见思烦恼,集谛苦因;欲断见思烦恼,必修出世道品;见思断尽,即得灭谛涅槃之乐。世间之人,无不厌苦,尽欲求乐,若不发心修行道品,其苦何由离,其乐岂可得哉?此经约般若大乘而说,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无苦可舍,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故四谛一一无之。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二句,还是声闻法界。无智者:空能证之智;无得者:空所得之理。下句解释无得之义:以字因也,何故无得?因无所得故。声闻所证涅槃,即自心本具真谛无生之理。昔日迷之,本来无失;今日悟之,亦复无得。如人家藏宝物,昔日遗忘,似失非失,忽然记忆,无得为得;乃是自家宝藏,本无所得故。三明离相竟。
丁四 辨所得
戊一 菩萨得涅槃断果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
此菩萨法界。初句解见在前。二句依智慧到彼岸之大定故,所以心得无碍。凡夫之人,无真智,不了世间诸法本空,依情想分别,则心境缠缚,不能解脱;处处著有,心被有碍。二乘之人,无俗智,不达涅槃如幻,沉滞化城,则身智灰灭,不得自在;时时著空,心为空碍。而菩萨双照真俗,不著空有二边,全归圆融中道,故无挂碍。又惑不碍心,境不碍智,般若之行得成。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上句牒上。恐怖:是指生死轮回,头出头没,无由解脱,最可惊恐,实足怖畏。承上心既无碍,我执法执,二者皆空,自可超出生死苦轮,故无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首二字皆去声。颠者头也,倒即倒置,凡夫迷真起妄,认妄为真,即是颠倒。梦想者:指生住异灭四种梦心,众生轮回生死,皆由四种梦生之惑,造作种种之业,而受无量生死,不得涅槃。此四种梦心,生时乃从生相先起,由细至粗。灭时当从灭相先除,由粗至细。如著衣者,则自内而外,脱衣者,当自外而内矣。远离之功,由依般若,心得无碍无怖,故能离妄证真,究竟涅槃;即是成佛。五住烦恼究竟尽,二种生死究竟离,登涅槃山顶,成无上佛道,不生不灭,具足常乐我净四德。此明菩萨得涅槃断果竟。
戊二 诸佛得菩提智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上一篇: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五)
- 下一篇: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八)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七)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六)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五)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四)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三)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二)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十)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九)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八)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七)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六)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五)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四)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三)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二)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一)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