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
- 观经四帖疏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毗婆尸佛经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 净土修学导引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百喻经》原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文
- 净土探微
- 弥勒净土论【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慈悲道场忏法
- 大乘无上续论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佛说七佛经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般泥洹经原文【西晋 白法祖译】
- 般泥洹经
- 中阿含经
- 佛说千佛因缘经
- 《贤劫经》原文
- 安乐集
- 歧路指归
- 清莲飘香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净土风光
- 念佛速证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师:入香光室
- 思归集
- 导归净土
- 印光大师文钞
- 李济华居士遗集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死学
我继讲“佛教的生命学”之后,今天讲“佛教的生死学”。过去有一些人,忌讳谈生死,其实,你忌讳也没有用,生死是一个很现实、很真实的事情,你面对它,生也好,死也好,都很可爱。中国有一句古话“视死如归”,把死亡看成似回家一样,回家不是很欢喜的事吗?人喜欢生,不喜欢死,主要原因是:生我能感受到、我知道;死了以后,我不知道了,我畏惧我不知道的未来。假如当您了解到生之可爱,死了以后也能可以了解。所以,生也好,死也好,都没有什么介意了。
有一个人家,老年得子,欢喜庆祝之时,来了一个禅师,站在门口,一直流泪,这家人就问:“我们老年得子,这么欢喜,你在这里哭什么呢?”他说:“我哭你们家里又多了一个死人”。其实,生,就已经知道要死;死,也不必悲伤,知道又要去生了。像大家用的汽车,老旧了,要淘汰、报废了,就好像人老了要死;假如把汽车报废淘汰,换一部新的汽车,不是很欢喜吗?同样的,我们身体老了、腐朽了,换一个新的身体,不是也应该要欢喜吗?杨柳枯了有再发青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人不能再来呢?大家要深深的相信、深深的知道:“人是死不了的!”
我曾讲过:一个茶杯掉到地上碎了,你要再把它复原,就不可能了,因为它破碎了;可是茶杯里面的水,虽然流到地上、桌子上,如果用麻布、拖把,把它再拖回来,水一点都不少。人生生命之水,在人生长河里流淌着,是无止无尽的,是无限的未来。人类没有瓦斯、电器之前,我们都用木柴来烧火,一个木柴烧完之后,接续着再添加一根木柴、再添加一根木柴……,就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人生,生命之火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不会熄灭。所以生死呀,生了要死,死了又要生,它是轮回的。所以生也不必太欢喜,生也很辛苦;死也不必悲伤,可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生了要死,就好像要换衣服,这一件衣服破旧了,换一件新衣服,换一个新的身体给我们居住,这个也是很好的事呀!
因此,对于生和死,不要把它看成是不相干的两回事,其实生和死是一件事,就好像是手有正面和背面,一纸两面。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我们不要妄自分别。在世间上,有的人要生,但也有少数的人,他好像为了点什么事情想不开要死。其实贪生也不是很好,怕死也不是很好。我还是用香港刚刚过世的名人,黄霑的一句话:“用平常心来看无常的生死”,生是好、是不好,这不一定的,不过你可以把它做的很好。孔老夫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我们要能懂得生,你去推而想像,也会知道死。过去有一位道吾禅师,他说:“我既不说生,也不说死,为什么?因为生死是很自然的,不需要给它说什么。”生和死之间好像有一个区隔,这个区隔用佛教的专有名词,叫“隔阴之迷”。“阴”就是身体,阴阳的“阴”。五阴、五蕴,就是有五个东西结合,色即物质、受、想、行、心识的识,色受想行识这五个积聚的东西成为人。死了意识,色、受、想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叫“中阴身”,“中阴身”就是生和死之间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在还没有投胎以前,它会缥缥缈缈的,好像在哪个空旷的地方,它要找一个受生的地方,这个时候他叫“中阴身”。就是我们隔了这个阴,忽然前生后世我们就不知道了。你告诉他,说死后怎么好怎么好,他不知道,他就很顾忌,这是人大概怕死的最大原因。可是你怕死,也不是就没有死亡的。佛教里面把死叫作涅槃,涅槃是死吗?不是的,涅槃是不生不灭。我们是有生死、有生灭的,可是,你修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会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的,那叫涅槃。
在经典里面记载这样的一段事:一个妇女,死了儿子,哎呀!青少年的孩子正是可爱的时候,死了,她怎么也想不开,就伤心呀,啼哭呀,甚至于去找佛陀,“佛陀!您有办法能让我的孩子活起来吗?”佛陀说:“只有一个办法,你去找一棵草,叫吉祥草,这个草你找到了,就可以救你的儿子再活起来。”“噢,这个草在哪里?”佛陀说:“你去问,哪一家没有死过人,他家里一定有吉祥草。”这个妇女就挨家问:“你家里死过人吗?你家里死过人吗?”当然一般人都不喜欢,认为她神精兮兮的。后来她才悟到:“噢,原来没有一个人家不死人的,死、生,这是一个很真实的人间实相啊!”所以,你如果要违背自然实相,这就叫不懂得生死了。
有一位做大官的信徒,与他很有感情的父亲过世了,年纪也很老了,但是他看不开,家里几十个儿孙一直在哭、一直在哭,甚至找我去替他做告别仪式,他们一家还是在哭,我说:“哭什么呀?这个老人移民到外国,到佛国,到阿弥陀佛净土的国家去了,你们应该很欢喜呀!”移民我们不是都要弄一些什么菜呀,请他吃,恭贺呀,替他欢喜送行了,你们应该欢喜替老人家送行呀,他移民去了,你不这样想,想什么?人类最愚痴的,父母死了,赶快找人念经、超度,为什么?可能做鬼了,可能堕到地狱了,真是最大的不孝。为什么想父母做鬼,堕到地狱呢?为什么不想父母是到佛国往生去了呢?
我今天跟你们讲的佛教生死学,主要的就是要让我们认识生死,会处理生死,甚至一定要达到解脱生死,就是了生脱死了。跟昨天一样,用问题提出来问答,就比较容易了解。现在请觉梵法师提出第一个问题:
觉梵法师问:“请教大师,以您在宗教界见多识广,为我们介绍一下濒临生死边缘的经验或者例子。”
星云大师:在我近八十年的人生岁月里,看到别人死了,哎,过了几天又活过来了,这样的例子看过几次。有一位帮我看门、煮饭的人,他忽然死了,大家都念佛,祝福他上升佛国。但是他身上的热度一直都没有退,虽然没有气,究竟是生、是死也不知道?大概过了三天,他忽然又坐起来,他看到我们在念经,就说:“你们在干什么?”把我们吓一跳。你刚才问我:有什么在死亡边缘的经验?有,在我这一生当中,算一算在死亡边缘的时候,甚至从死门关又再回来,这一生当中约有十次左右。我曾说过,在我年轻的时候,从佛学院刚出来,就遭遇到不幸。因为我住的地方,白天是国民党的政权,晚上是共 产党的政权,国民党有时候把我抓起来,说我是共 产党的匪谍,要枪毙我;有的时候,共 产党也把我抓起来,说我是国民党的国特,也要枪毙我。其实我通通都不是,我只是一个年轻的出家和尚。
记得有一次,把我五花大绑,从这个房子带出去,我想这是枪毙了,因为好多人常常都是这样被枪毙的。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我记得那天下午,天气很好,阳光普照,但是,当我在路上走的时候,我觉得面临死亡,好像太阳没有颜色,很昏暗。我并没有很害怕,只是想:“哎!我今年才21岁,就这么死了,父母也不知道,师父也不知道。哎!人生等于水泡一样,就这么破灭了。”当然后来不是枪毙,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地方去审问,假如是枪毙的话,当然没有今天我在这里跟你们讲话了。青少年的时候,有一段时期,我们住的寺庙距离街上大概有十几华里,要去街上买东西,由我负责。路很远,就骑着脚踏车,又好玩,又快,真喜欢骑脚踏车。有一次骑在一个小路上,对面来了两个小学生,糟糕!路这么窄,怎么能和他们错过去呢?心念一动,就从很高的路上摔到路旁的深沟里,大约有现在的三层楼高,人和车子一起掉到下面的深沟里,下面都是石头。当时在空中就想:“哎呀!这下完了,这次一定会死。”头先到地,撞到石头,噢!好像世界粉碎了,满天金星,我失去了知觉,应该有好几分钟,我等于死过去一样。等到醒了,以为自己已经在阴间,坐起来,看看周围,哎!阴间怎么跟世间一样嘛,有黄土、有青草、有树木,怎么死跟不死都是一样的。这样想一想,我究竟死了还是没有死?摸摸头,这是我嘛;看看手,这是我嘛,我没有死呀!我再注意一看,我的脚踏车,摔的粉碎,散在四周。但我找自己的身上,一点伤痕也没有,也没有感到疼痛,就去把脚踏车一块一块的再捡起来,用绳子捆绑好,想到这些废铁还可以卖一块、两块钱,于是就把这些废铁背起来,背回到寺院去。在路上就想,哎,脚踏车原来我骑它,现在它又骑我。因为多次在死亡的边缘,慢慢的训练了自己,也感觉到生也好,死也罢,都是这么一回事。
在七、八年前,因为心脏绕道手术,当时医生就问我:“您怕死吗?”以前他也这样问过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说怕死,他会笑话我:“这个没有用的出家人”。说不怕死,小蚂蚁、小蜜蜂都贪生,怎么能说不怕死呢?不过因为我长期与人交往,对这些问题我也懂得怎么回答,我说:“死不怕,痛很怕”。为什么?因为痛有个极限,万一超过极限了,我自觉得自己是英雄,忍不住这个痛,就变成狗熊了。在佛教里面,过去的古德们,对生死好像游戏一样。例如有一位登稳峰飞石禅师,他有一天就跟大家说:“喂,人死了,都是睡下来,头北脚南,手东西,这个你们都看过的,不过我问你们:坐着死,你们看过吗?”大家都说:“看过,过去在哪里哪里看过的。”“坐着死你们看过,站着死你们看过吗?”大家又说:“在某某地方也看过。”“那头在下面,脚在上面你们看过没有?”大家说:“没有看过”。飞石禅师说:“好!我死给你们看。”他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着死去。大家要帮他处理后事,动也动不了他,像个铁柱子一样站在那里。后来,大家没有办法,就通知他在另外一个庵堂出家的妹妹,说你哥哥什么时候死了,现在倒立着在那个地方,动也动不了。他妹妹来了,说:“哥哥,你活着时候常常做怪迷惑别人,难道你死了还要做怪吗?”一推他,就倒下了。我从《高僧传》里,或者从自己个人濒临死亡的经验里,对死亡有一些了解。
第二个问题:佛教对生与死的关系是怎么看的呢?
身体上的死亡,大家都看了很多,也常遇到,甚至自己也免不了的。除了身体上的生死以外,我们思想上也有生死。比如思想上的矛盾呀,好像生死纠缠,如果思想上豁然开朗了,噢!我懂了,这就是所谓“了生死了”。像有一些修行悟道的人,在他一生悟道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千生万死,觉悟了多少的生死,才蜕换了人生。像在我们精神上、心灵上的世界,好像一天一天的不同,就像是一期一期的生死,不一样的。总之一句话,无论是身体上、精神上、心灵上、烦恼上、道德上,人都是不断的在生死里面兜圈子、打转。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平等?要找平等的东西好难啊!生死最平等,帝王将相、家财万贯、贫穷乞丐,不管谁,生死都是一样的。生了以后要死,这是很平等的,大家都一样,这是很必然的,没有不同的;这个是很普遍的,没有什么特权。在这个很公平的、很平等的生死里,当然也不是受神明来控制、来摆布,也不是受任何外来的力量来摆布我们。
实际上这个生死,有好的生死,有坏的生死,主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我们的业力来决断生死如何的情况。在佛经里面有说,众生的生死叫作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好像念珠一粒一粒不同,好像我们今天做人,来生做什么,后世做什么,这前生后世、六道轮回,做什么不一定的,这叫分段生死。如果是有修行的人,如证罗汉果的,他就不像我们一定要死了以后再生,生了以后再死,一段一段的,他是“变异生死”。所谓“变异生死”,就是在精神上不断升华,不断进步,慢慢的,烦恼去除了;慢慢的,束缚解脱了;慢慢的,感到自在了,所以,了生脱死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有位人士,他说了一句话:“人生永远不会谢幕的”。就等于基督教有一句很好的话:“信者可以得永生”。但是我现在可以再进一步的说:“信者固然得永生,不信他也不会死”。人本来就不死嘛,就像我刚才讲的,身体可以死亡,我的生命、精神还会再来的。
第三个问题,生和死有多少的种类?我们能选择要最好的那一种吗?
生有很多的种类,死也有很多的不同,主要的是缘分、业力,它会让我们的生死有好、有坏。世间上的生命,在佛教里说,一切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生。不一定是人,空中飞的鸟,山林里的虎豹,水里的游鱼,土里的蚯蚓、昆虫。在宇宙间,众生各种的类型很多。像佛教里说的,有的是寄生的,有的是胎生的,有的是卵蛋生的,有的水草里面湿生的,还有化生的,神鬼是属于化生的。生命怎么样生存,实在是种种型、种种色、种种类,很多。至于死的种类,也有各种不同。
我们看到,有的人死的很好,有的人死的实在很可怜、很凄惨,也有种种的不同。有的人很安祥而死,甚至睡梦中死去,那真是很好啊!有的有修行的人,他能可以要生有生,要死也很自然就死了,因为那种人他已经把生死看成是一个。当然也有的人福报用完了,死了;甚至天上的人,福报完了,他堕落到人间来了。寿命完了,寿尽了,他自然就死了。有的人看起来应该死,有的人看起来不应该死、冤枉死了,其实,这个世间,在因果上没有冤枉的,它当然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因缘,我们没有办法了解。
有的人要去坐飞机,到了飞机场了,忽然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不能上飞机,退票了,哪里知道空难!他捡回来了一条命;有的时候,本来不是这一班飞机,他到飞机场去的很早,哎!有这一班飞机提早,好!换个票。糟糕!遇上劫难。所谓“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在劫命难逃。”这是他的业力、果报,等于是“阎王叫你三更死,不会让你到五更。”我们面对生死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所做的业,对生死的影响重大,我们要留心,就是不要留下污点,坏了我们的清白。另一方面,要训练自己,不但要有智慧,更要有坚强的力量!有的时候意志力、精神力,也能与死亡搏斗,延长你的生命。尽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能可以把死亡做得很安然、很自在,看的透、放的下,这也是很幸福。
在原始佛教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叫优波先那,她被毒蛇咬了,毒液马上散布全身,她一点也不慌张,见到舍利弗说道:“尊者大德,我刚才被毒蛇咬了,我快要死了。”舍利弗说:“哪里会呢?你精神饱满,眼神很好,哪里像是被毒蛇咬了呢?”她说:“是真的,尊者舍利弗,我正在观空(虚空的空),毒蛇能咬我的身体,但它能咬空吗?”好比用拳头打虚空,打的到吗?“空”是真理,它能咬到我所证悟的真理吗?我觉得把死视作灭亡、消灭,不好听。现在社会有些名词也在改变,像人死了,不叫作“死”,而叫“往生”了。死了又往那边去生了,那死有什么可怕呢?像佛陀,释迦牟尼佛有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善逝”,就是我们讲的逝世了,“善逝”就是会得死,就是“涅槃”。人会的生,也会的死,这是很奇妙的事。说到死亡,当然有的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甘愿把仁义看得比死亡重要。但也有的人,因为想不通、烦恼,为了金钱而死、为了爱情而死。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对生死不了解,不过总之一句话,用世间上稍微有一点修养的看法,“死亡”等于放下重担,做个休息。
有一个大富翁,到了临死,律师问他哪一笔财产要给谁?要他做个遗嘱,他看看大家好久、好久,说了一句话:“我好累呀!”就这样死了。确实在世间上活的好累呀!总之,生死问题,我们了解,生重于死啊!因为生是很现实嘛,在佛教里面常常超度呀,度亡、度死呀,在我的感觉,我们出家人的责任是:“度生,重于度死!”度死可以,但度生更重要。比如,父母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的尽孝,等到父母不在了,想要孝顺没有了。所以,在生的时候,你不好好度生,等到死了以后,再让其得度,这也很为难。现在社会的进步,人死了好像都不太计较,知道这是免不了的,不过死亡时候的尊严也很重要。
第四个问题,佛教是怎么来维护死亡的尊严呢?
中国自古以来也很重视死亡的尊严,比方说:死了以后,一定要为亡者换上很好的衣服,甚至在他的面孔上、身上还要用布盖起来,不要让人家看到他的样子,留下人们对他过去美好的印象。最近撰写《南京大屠 杀》的作者自杀了,因为她有脑神精衰弱,非常痛苦,她想自杀来解脱,就跟家人说:“请你们记住我几年前健康时候的笑容,那是我永远的面貌。”或者是人死了,用一个布幔围起来,不能让不相干的人,随便看到他的遗体。现在的人因为怕死,要求生,到生命最后,要求医生急救、插管子、打针,其实,有的时候增加痛苦,也划不来。我们的亲人,看到他临终的时候,身上都是插管子、针,那个印象让人难以忘怀。所以在死亡的那一刻,最好是死的很泰然、很自然、很安祥。你说我们的爱人、眷属、家人,在生的时候好好相爱,好好的相互尊重、帮助,到了死的时候,比如,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分飞。所以,在生的时候,好好的做些彼此敬爱、帮助的事情,不要到了他死亡的时候,你在那里不停的哭,让他挂念、不放心。从佛教的角度讲,在人死亡的时候,连哭泣也不应该。据说,孔子有一个很穷的弟子叫颜回,他死的时候,应该有一块布盖起来,但他穷的没有这块布,勉强的找到一块布,又太短了,盖到头,就盖不到脚,盖到脚又盖不到头。后来有人说,哎!这样好了,把它斜过来,这样头和脚都能盖起来了,他了不起的太太说:“不可以。颜回一向都很正派、很正直,宁可正而不周,也不要斜而有余。让他露出来好了,露出来就露出来吧。”还是正比斜重要!我本来想在这里告诉大家,一般凡夫死的情况;一般二乘人,或者菩萨(的生死问题),即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涅槃”也有好多的种类,不过太专业了,我也不去讲了。刚才讲到自杀的问题,好像自杀呀,我们这个社会不应该让它蔓延,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就等于我昨天讲放生,有很多是错误的,自杀也是错误的。
第五个问题,自杀真的可以获得解脱吗?还是会导致更悲惨的后果?
现在的社会,自杀的人不一定是老年人,也不是贫穷,现在的青少年,甚至家世也很好,他是想不开,活得不耐烦。自杀是错误的,是弱者的表现,应该说是懦夫。有的人说厌世,讨厌这个世间,凡事看不惯、听不惯,“唉,算了,死了干净。”其实,死了不干净,为什么?因为你死了,是在逃避责任。你说我负债、情感不如意……,这应该有另外的方法可以解决,你想不开自杀,自杀,也是杀人一样,生命是自然的,你怎么可以残忍的把它结束呢?这也是犯罪。
人想不开是很愚痴的,我记得还没有出家以前,大概十岁左右,就很喜欢养鸽子。有一次我的鸽子跟随别人家的鸽子一起跑了,飞到人家去了,我就非常的舍不得,就让妈妈再替我买回来,妈妈不肯,说:“随它去吧。”但是我不行,就用自杀来威胁母亲。我家附近刚好有一条河,我就跳河自杀。其实,这只是一时之气,哪里会真的自杀,因为我会游泳,从这边跳下去,从那边又出来了,只是吓吓母亲而已。不过现在的夫妻吵架,有的时候弄假成真。这个自杀,不能随便玩这一套游戏。人生,等于是一个框框,你自己把它框起来,自己束缚起来,解脱不了,就想不开。我是在想:“死你都不怕,要自杀,其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应该面对现实来解决问题。即使是负责呀,没关系,跟债主说,我去摆地摊、做小工,慢慢的再还你的钱,比自杀好呀?你说感情上问题,他不爱我了。不爱我有什么了不起?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为什么自杀只为他一个呢?这划不来的呀!”自杀的人总想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也解决不了,就选择自杀,以死了之。真的死了就了了吗?不能了!在罪业上、因果上,甚至造成家人、亲戚朋友的痛苦。你就这么残忍,不顾别人的感受吗?
我们佛光山在日本富士山下本栖湖附近,建了一个本栖寺,本栖寺旁边有一个自杀森林,森林里经常有人在那里自杀,一年都有几百人进去自杀。森林里树木参天,没有阳光、暗暗的,在里面死了,没有人进去收尸,也没有人敢去。只有到十月、十一月,冬天树叶落尽了,警察才用绳子系着,慢慢的进去找死人的骨头。你为什么想不开呢?我看到树林的外面牌子上写了字:“你可以再想一想,要再往前走吗?你的家人、还有很多可爱的东西、还有许多事情未了,你仔细想一想,再等一等好吗?”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对自杀者也应该算是个警钟!自杀、一时想不开,你帮助他、救他一下,他过一会,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不会轻易的迷糊,走上绝路自杀。当今这个社会,愚昧的人士很多,我们大家要提高爱心,给这许多一时迷惑的人士,帮助一下,助他一臂之力,不要自杀,好死不如赖活。我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想自杀,我们大家应该提高爱心,对社会、许多的人,要给予一些爱,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第六个问题,刚才讲过“隔阴之迷”,那么死亡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希望大师能为我们详细介绍,死亡之后会遇到什么?
星云大师:死亡以后的真相,我在想,死了以后的人,比我们活着的人要好一些。像我们现在活着,有这个身体,这也等于是一个尸体,我们每天背着这个尸体在做活动,负担也很重。假如说人死了,没有这个身体了,这个身体又成了另外的物质,那个不死的精神,比我们现在人还好。他可以穿墙入壁,没有阻碍。甚至于他现在想要到北京、到日本的东京,即刻就到了,因为他是精神的作用,就没有什么阻碍。我觉得那不是很自由吗?我记得几十年前,在《读者文摘》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一个地方发生了车祸,车子上的四个人全部死亡了,这时候警察、村民都围着观看,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个车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车祸呢?这个人怎么会这样死呢?大家就在讨论,警察还用科学仪器在测定、鉴定。死者当中的一个人,竟然就站在旁边说:刚才的车祸是怎么样、怎么样发生的,我们是怎么样死的。因为是他精神作用在讲话,旁边的人都不知道。讲话的死者就很生气说:“喂!我是权威,我是亲自参与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你们在那妄自争论,是什么意思?”他讲话别人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肉体、没有身体。所以死亡了以后,假如是我们的亲人,他不应该说是一下子就离开了,应该他还是与我们常相左右。所以死亡后的情况,第一个是,肉体死亡后,他全身的痛苦都没有了。所以,一死,就好像解脱自在了。
因此,死亡呀,他不会一下就离开,是我们看不到而已。佛教不讲灵魂,我们用通俗的话说,他的神识还会和我们同在一起的。死了以后,人到哪里去,据记载,假如是生到善道,它有一个隧道,是白色的光,通过它,可能就升到天上了,或者再来人间了;假如隧道是很黑暗的,你进去了,那就不是很好了。在经典里面记载,人死的时候,从他身上最后的热度,也可以测知他到哪个地方去了。比方说:“头顶上最后有热度,这个人一定会生天;如果说最后腹部还是热的,那就堕落了;如果人死了以后,膝盖、脚板底热度最后才没有的,那必定堕地狱、畜生”。有的大善、大恶的人,他此处死,彼处即刻就生了。如果说一般的人,不能即刻生,一个礼拜,这七天,会转世的。在佛法里面,“七”这个数字是很奇妙的,如果七天不能往生,七七四十九天,所谓的“中阴身”,他一定会找到一个归宿,就是到哪里去生了;四十九天不能往生,后面就难以预定了。“往生”就是死了以后到哪里投生,有的是凭业力--好的、不好的,很强的业力把他引导到什么地方去;有的是凭着意念,平时记住什么,对哪里的印象很深刻,比如净土宗念佛、念佛,主要的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刻,哎呀!“阿弥陀佛!”能够记住一念,可能就往生净土了。大家可能会说,那我们平常就不必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念一句就好了,就怕你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习惯,记不得念这么一句“阿弥陀佛!”
第七个问题,对亲人临终时的关怀与帮助。现在社会进步,人类都会互相关怀,不一定亲友,就是不相识的人,到了人生要紧的时刻,也讲究关怀、帮助,所以问到临终的关怀,还有生前的契约。假如万一我在死下来的时候,有人帮助吗?找个地方订下生前契约,所以这样的问题,我想现在的人应该要多一些了解。临终的关怀,最重要的,我们和他接触的人,要有会善说好的语言,比方说:“你要很欢喜啊!你一生好有成就啊!你放心吧,如果世缘还没有了,你会再健康起来的;如果世缘了了,要放下,到佛国去也很好啊!你看,你的面前不是有一尊佛像吗?好庄严啊!你有看到他吗?”说一些给他安慰的、欢喜的话,虽然他自知大限已到,可能会要死了,你也要说一些安慰吉祥的话。但是有的人不会说话,人家才一点感冒住院,他就说:“哎呀!感冒很危险的,会转为肺炎呀!我的朋友前天就去世了。”除了说一些好的语言之外,一定要让他住的地方通风、冷暖适中,他喜欢的人,在他的左右旁边照顾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一个临终的人,要让他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他容易颠倒,胡思乱想,舍不得,对死亡痛恨,不接受,他好像觉得我不应该死。在挣扎以后,会慢慢的接受,这个时候要让他的身体感到舒服,不要让他痛苦,生嗔恨心。当然方便的话,有一些佛教梵呗、音乐、偈语、念佛的音声,在他身边慢慢地让他听惯了,熟悉这许多庄严、清净、美好的声音,现在录音机很方便。他平时欢喜的什么事、什么人、什么东西,当然不要引起他的贪心,不过偶尔在他的耳边、眼前示现一下,他会微微的感到接受、安心,这也很好。有的老人家,怕他的百年之后,子女不孝顺,不按照他需要的意思去做,他就与另外的社团或什么机构订立“生前契约”,在人间,这个契约究竟效力有多大?当然我们不否认在法律上的效力,可是在他死亡的时候,那许多契约都很有效力吗?付托的人、最信赖的人,可能比契约重要。现在有预立遗嘱,我觉得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可以及早预备遗嘱,世缘没了,你可以常常换嘛,所以我觉得立遗嘱还是很好的。
第八个问题,生死是有痛苦的,用什么方法可以了生脱死呢?
了生脱死,了脱生死,你们有看过什么人了生脱死的吗?不过你把了生脱死局限的看成是成仙、升天或者是奇异的瑞相,那是比较不容易的。我们不要把了生脱死的范围局限的很小,其实,照我的想法,世间上了生脱死的人很多了。
我举些例子说,第一点,对生存的满足,对死亡的不畏惧,有这种想法的人,他就是了生脱死了。第二点,在生的时候,能有一些力量帮助别人,给别人得到欢喜、安乐,这也是在了生呀!如果说,自己死亡了,还有一些好的语言给人引用,还有一些好的道德给人怀念,还有一些功劳让人赞美,所谓“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可以留在这个世间,这也是了生脱死了。第三点,可以在很自然的状况下死亡,也没有什么贪恋、留恋、颠倒;或者他也能够想到乘愿再来。我自己就许愿:“我来生再做和尚”。假如我真的能再来做和尚,我也了生脱死了!第四点,感到自己在生命结束时,以我身口意的行为,不至于堕到地狱、恶鬼、畜生等恶趣;我多少善的行为的力量,会助长我能可以往生佛国,那就了生脱死了!第五点,觉得我能可以生到善趣,好的地方,心中充满着善念、光明啦,不会沦落恶趣,不会轮回了,不至于堕落了,这就是了生脱死了。照我这样讲,我们能可以了解生死、安排生死,或者是了生脱死,生死不就是平常事吗?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