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大乘起信论》经典(十一)

  《大乘起信论》经典(十一)

  译文

  关於「解行发心

  所谓的「解行发心」,当知比前一种发心更为胜妙。因为这些菩萨,从开始发心信仰大乘正法以来,於第一阿僧只劫将要行满之时,对於真如之法的法性,已有深入知如在现前,所修之行也远离一切法的相状。

  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没有悭贪之义,所以随顺修习「施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没有污染,远离五欲之扰,所以随顺修习「戒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没有苦恼,远离瞋愤之心,所以随顺修习「忍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没有身心之相,远离懈怠之情,所以随顺修习「精进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常定不动,本体无有散乱,所以随顺修习「禅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清净光明,远离无明妄念,所以随顺修习「智度」。

  原典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1)已来,於第一阿僧只劫(2)将欲满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3)故,随顺修行檀波罗密(4)。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5)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6)。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7)。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8)。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9)。以知法性(10)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11)。

  注释

  (1)初正信:指由十住的初发心住所成就的信仰。

  (2)第一阿僧只劫:菩萨修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漫长时间,从十住的初发心位到十地之前,为第一阿僧只劫。

  (3)悭贪:悭,吝啬之义;贪,指贪欲。二者概指佛教三毒中的贪毒。

  (4)檀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施度,即行法、财等施。

  (5)五欲:对色、声、香、味、触而生的情欲。

  (6)尸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戒度,即持戒之行。

  (7)羼提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忍辱度,即忍辱之行。

  (8)毗黎耶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精进度,即精进不懈之行。

  (9)禅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定度,即禅定之行。

  (10)「性」,《金》本作「生」。

  (11)般若波罗密:六波罗密之一,意为智度,即智慧行。

  译文

  关於「证发心」

  所谓的「证发心」,是指从初地(净心地)到十地(究竟地)的菩萨,究竟证得何种境界?所谓真如,这是基於转识成智才说真如是证得的境界。实际上证悟真如是毕竟无有境界可得的,只有真如的无分别智,故名之为「法身」。

  这类菩萨,於一念瞬间,可以到无数的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恭敬诸佛请转法轮。只是为了开示,引导众生趋向真如正觉,而使他们不依赖於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者显示直超修行的中间阶位,迅速证成正觉,这是为那些畏惧佛道难行而生怯弱之心的众生而作的:或者宣说自己经过无量阿僧只劫的勤苦修行,才能成办佛道,这是为那些对修行佛道有懈怠与骄慢心的众生而作的。能示现如此无数的方便之法,真是不可思议。而实际上,这类菩萨的本性、根机都是平等不二的,所以他们的发心与证晤所得都无差别,没有彼此超过的现象。因为一切菩萨,都要经过三阿僧只劫的修习。只是为了随顺众生境界的不同,众生所见、所闻、根器、乐欲等不同,才示现不同方法的种种差别。

  又这类菩萨证发心的形相,有三种微细不同的表现。

  哪三种呢?

  一是真心,指没有分别的根本之智。

  二是方便心,指能自然任运,遍行一切处,利益众生的後得之智。

  三是业识心,指具有微细生灭的阿赖耶识。

  又这类菩萨功德圆满,在色究竟处能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的身体,於一念瞬间即可与本觉证会,所有无明顿然消尽,这叫做一切种智。由此自然而有不可思议的业用,能逼现於十方世界,利益众生。

  有人问:由於虚空无边,所以世界也无边:由於世界无边,所以众生也无边:由於众生无边,所以众生的心、行差别也无边。像这样各种不同的境界,不可分别与定限,难以了知与理解。如果一切无明消尽,没有心的各种妄念,怎么能了知一切境界,并叫它为一切种智呢?

  回答说:一切境界,本来就是真如一心所变现,而这一心是远离一切念想。由於众生虚妄之念才显现境界,使心产生分别与定限。由於虚妄地生起各种念想,与真如法性不相称,所以对种种法不能有决定的了知。诸佛如来,远离一切见想,所知无所不遍。因其心真实无妄,就是一切法的本性。从自身的体性上能够显照一切虚妄之法,并有大智妙用与无数的方便之法,随顺众生不同水平所应得的理解,应机开示种种法

  义,使之悟解,故得名为「一切种智」。

  又有人问:如果诸佛具有自然任运的不可思议业用,能够无所不在,利益众生。那么一切众生如果见到佛身,看到佛的种种神通变化,听到佛的种种方便说法,无不大获利益。为什么世间大多数人都不能见到呢?

  回答说:诸佛如来,法身平等一如,无所不在,没有心识活动,所以说其具有自然不可思议的业用。但这种业用都是依照众生的心而示现的。众生的心,就如镜子。镜子如果有污垢,色像就不能显现。众生也是如此,如果心有垢染,佛的法身也不会示现。

  原典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1),乃至菩萨究竟地(2)。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3),名为法身。

  是菩萨於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三请转法轮。唯为阴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4)。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於无量阿僧只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只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

  云何为三?

  一者真心(5),无分别故。

  二者方便心(6),自然遍行,利益(7)众生故。

  三者业识心(8),徽细起灭故。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於色究竟处(9),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10),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11)。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於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12)了。诸佛如来,离於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13)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14)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又问:若诸佛有自然业(15),能现一切处,利益众尘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於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注释

  (1)净心地:即十地中的第一地,又名欢喜地。

  (2)究竟地:即十地中的第十地,又名法云地。

  (3)真如智:即指无分别智。

  (4)不依文字:唐译不求听受美妙音词。此义在精神上与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十分相近。在这裹,是指不依靠对经典的文字诠释,而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分别开示,以达到帮助他们趋向涅盘的目的。

  (5)真心:真实无妄之心。

  (6)方便心:用种种方法,救度众生之心。

  (7)「益」,《金》本无。

  (8)业识心:流转生死的根本之心。

  (9)色究竟处:指色究竟天,即色界四禅八天的最後一天,是诸佛成道之处。

  (10)一念相应慧:指一念之间,始觉与本觉相契会,这是一种最後的顿悟成佛的智慧。

  (11)一切种智:亦称佛智,指了知一切世、出世之法的智慧。

  (12)「决」,《金》本作「明」。

  (13)「法」,《金》本作「佛」。

  (14)「众生」,《资》、《碛》、《普》、《南》、《径》、《清》本均作「众生性」

  (15)自然业:指无心造作,任运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

  修行与信心

  译文

  以上已经阐述了义理解释部份,其次,再说修行与树立信心部份。这裹依据未进入正定聚的众生,所以才说修行与信心。

  1信心四种

  指哪些信心,怎样修行呢?

  大略说来,信心有四种,哪四种呢?

  一是信根本,即所谓乐於信念真如之法。

  二是信佛有无量功德,即经常想念亲近佛,供养佛,恭敬佛,生发信仰的善根,愿求成佛的最高智慧。

  三是信法有大利益,即时常想到修行各种波罗密法。

  四是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即时常乐於亲近诸菩萨众(此指修大乘法的僧众),求学如实修习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