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履归西的故事
“只履归西”的公案讲的是达摩入灭后返回西天的神话故事。
公元535年,达摩祖师在禹门入灭,葬于熊耳山。当时东魏的使臣宋云因为奉诏出使西域,对于达摩辞世的事一无所知。达摩入灭两年后,宋云从西域返回洛阳途经葱xtian岭的时候,看到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的达摩。宋云于是问达摩:“师父哪里去?”达摩回答说:“我去西天。”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说完,各奔东西。
宋云回到京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遇到达摩回西天的事情。东魏孝静帝怒斥宋云说达摩已经入灭,命令侍卫将宋云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后,孝静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要求宋云说出实情。宋云回答了详细经过,并且说了达摩嘱咐他不要说出相见的言语。孝静帝听后半信半疑,旁听臣子有的提议:“既然真假是非难辨,可以开棺验证。”孝静帝于是采纳了后一条建议,命令将达摩墓穴挖开,撬开棺盖,果然看到棺内只剩下一只鞋子。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于是可以昭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仍然存放着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诗: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 上一篇:“吃茶去”是怎样的禅学典故?
- 下一篇: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只履归西的故事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 磨砖作镜的故事
- 丹霞烧佛的公案
-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 什么是一种法?滋润群生
- 慧可“立雪断臂”是真是假?
- 慧海禅师的宝藏
- 杨岐方会禅师是如何指点白云守端禅师,帮助他开悟的?
- 秘密用功的法门: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乏了就睡觉
- 劳者食,一天不劳动,一天不吃饭
- 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吗?
- 释迦牟尼只是一片黄叶
- 不礼释迦,不拜弥勒佛时怎么样?
- 选官怎么比得上选佛
- 谁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的阐说
- 什么是道?清净之水
- 度众生要带众生业供养
- 从谂禅师《鱼鼓颂》解读,修道学禅也在于缘起性空
- 云门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门宗祖庭云门寺介绍
- 白居易《僧院花》解读,这是一首极饶意趣的禅诗
-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禅门喝叫
- 你的心是满的还是空的?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