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中国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但是禅僧们又讲了那么多文字,形成了一本本的语录公案。甚至,后世禅师一度主张不要传袈裟了,提出要“《坛经》传宗”,即禅宗的徒子徒孙不再以袈裟为信物,而是以《坛经》来印可你的见解是否正确。

  袈裟只是一传一的单传,但如果人人都通过阅读《坛经》而明心见性,就可以实现一传多,甚至多传多。

  “《坛经》传宗”的说法由此而来。

  为什么要用文字书写的《坛经》传宗,又要形成那么多语录公案等禅宗文献呢?

  其实“不立文字”不是不要文字,这个“立”应该理解为标榜,我们不要标榜文字,不要让文字成为“死”的教条,搞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而要让文字活泼起来,在具体的处境下“活”起来,就像禅宗的师徒对答,在具体的语境下让你开悟。

  一旦把语言文字僵化,一旦立住它,让它定住,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它杀死了。

  因为我们的本心是无住、无念、无相的,它是活泼的,变动不拘的,那用以表达的语言文字本身也不可以是僵死的,应当以活泼的语言,来表达活泼的真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那该标榜的是什么呢?自心自性

  禅宗把宇宙和人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自性上,揭示了自性具有本源的性质和意义。

  禅宗对人自性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实际上就是对人生命主体的一种高度肯定与赞扬,是对人的心性本体和人生的实践主体的一种肯定。

  这种肯定,为人的修持或者修炼成佛、获得人生的最高境界,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内在的、理论基础,这样禅宗就是用顿悟的方式,彻见心性,顿悟本源,成为它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也是禅宗的宗派思想特色。

  自性是成佛的本源,禅修是开悟自性成佛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套构成了禅宗的特色,而且按照近代的著名高僧、人间佛教的创立者太虚大师的话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就在于禅。

  中国佛教的宗派,可简单划分为宗门和教下。其中,宗门就是禅宗,教下就是以义理见长的,以佛教典籍为根本经典依据,通过判教(教相判释)建立起自己的庞大的义理体系的佛教宗派,像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等,称为“教”。

  太虚大师为什么认为“教”不能代表中国佛教的最大特色,中国佛教的特质是在于“禅”呢?

  这其实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印度佛教当中,把佛教分为戒、定、慧“三学”。戒就是戒律,定是禅定,慧是般若智慧。禅其实只是“三学”当中“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印度佛教当中,印度佛教比较讲究的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中国禅宗认为,传统佛教讲戒定慧三学,只适用于素质低下的人,对于高素质的人、利根的人(智慧敏利的人),我们要讲顿悟成佛。

  对于利根的人来说,《坛经》中讲的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里没有是非杂念,就是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里没有纷繁扰乱,就可以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心里没有愚痴,就是自性慧。

  六祖惠能强调的是自性戒、自性定和自性慧,不需要一个外在的强制约束,比如“定”,不一定要坐禅,保持内心不乱,就是禅。

  这样一来,中国禅宗一方面把戒定慧归结到自性上,另一方面强调自悟自性,用觉悟自性来取代戒定慧,其实是对传统的印度佛教的戒定慧的一种超越。

  自性的开悟,既不是一个外在的戒律的约束,也不是一个外在的知识系统可以习得。中国禅宗强调的是《坛经》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方式。

  所以说,《坛经》对戒定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光靠外在的戒条是不能开悟的,光靠外在的强制性学习,或者别人对你的灌输,也是不能开悟的,光靠传统的坐禅也是不能开悟的。

  因此说,中国禅宗提倡的禅法,最大特点就是重自性。它强调“不立文字”,立自己的心性;它强调“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在这个意义上讲,“性觉”说其实也是一种对权威的挑战。对束缚的突破,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