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中国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但是禅僧们又讲了那么多文字,形成了一本本的语录公案。甚至,后世禅师一度主张不要传袈裟了,提出要“《坛经》传宗”,即禅宗的徒子徒孙不再以袈裟为信物,而是以《坛经》来印可你的见解是否正确。
袈裟只是一传一的单传,但如果人人都通过阅读《坛经》而明心见性,就可以实现一传多,甚至多传多。
“《坛经》传宗”的说法由此而来。
为什么要用文字书写的《坛经》传宗,又要形成那么多语录公案等禅宗文献呢?
其实“不立文字”不是不要文字,这个“立”应该理解为标榜,我们不要标榜文字,不要让文字成为“死”的教条,搞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而要让文字活泼起来,在具体的处境下“活”起来,就像禅宗的师徒对答,在具体的语境下让你开悟。
一旦把语言文字僵化,一旦立住它,让它定住,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它杀死了。
因为我们的本心是无住、无念、无相的,它是活泼的,变动不拘的,那用以表达的语言文字本身也不可以是僵死的,应当以活泼的语言,来表达活泼的真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那该标榜的是什么呢?自心自性。
禅宗把宇宙和人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自性上,揭示了自性具有本源的性质和意义。
禅宗对人自性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实际上就是对人生命主体的一种高度肯定与赞扬,是对人的心性本体和人生的实践主体的一种肯定。
这种肯定,为人的修持或者修炼成佛、获得人生的最高境界,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内在的、理论基础,这样禅宗就是用顿悟的方式,彻见心性,顿悟本源,成为它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也是禅宗的宗派思想特色。
自性是成佛的本源,禅修是开悟自性成佛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套构成了禅宗的特色,而且按照近代的著名高僧、人间佛教的创立者太虚大师的话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就在于禅。
中国佛教的宗派,可简单划分为宗门和教下。其中,宗门就是禅宗,教下就是以义理见长的,以佛教典籍为根本经典依据,通过判教(教相判释)建立起自己的庞大的义理体系的佛教宗派,像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等,称为“教”。
太虚大师为什么认为“教”不能代表中国佛教的最大特色,中国佛教的特质是在于“禅”呢?
这其实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印度佛教当中,把佛教分为戒、定、慧“三学”。戒就是戒律,定是禅定,慧是般若智慧。禅其实只是“三学”当中“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印度佛教当中,印度佛教比较讲究的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中国禅宗认为,传统佛教讲戒定慧三学,只适用于素质低下的人,对于高素质的人、利根的人(智慧敏利的人),我们要讲顿悟成佛。
对于利根的人来说,《坛经》中讲的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里没有是非杂念,就是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里没有纷繁扰乱,就可以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心里没有愚痴,就是自性慧。
六祖惠能强调的是自性戒、自性定和自性慧,不需要一个外在的强制约束,比如“定”,不一定要坐禅,保持内心不乱,就是禅。
这样一来,中国禅宗一方面把戒定慧归结到自性上,另一方面强调自悟自性,用觉悟自性来取代戒定慧,其实是对传统的印度佛教的戒定慧的一种超越。
自性的开悟,既不是一个外在的戒律的约束,也不是一个外在的知识系统可以习得。中国禅宗强调的是《坛经》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方式。
所以说,《坛经》对戒定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光靠外在的戒条是不能开悟的,光靠外在的强制性学习,或者别人对你的灌输,也是不能开悟的,光靠传统的坐禅也是不能开悟的。
因此说,中国禅宗提倡的禅法,最大特点就是重自性。它强调“不立文字”,立自己的心性;它强调“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在这个意义上讲,“性觉”说其实也是一种对权威的挑战。对束缚的突破,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 上一篇:神会认为顿悟之后应该如何保持成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憨山禅师怎样论述三教融会?
- 高与远,无德禅师开示学僧
- 一喝有多重,苏东坡与承皓禅师
- 南阳慧忠国师说心与性
- 自伞自度,参禅学道要靠自己
- 文殊现身,文喜禅师与文殊菩萨的公案
- 到了龙潭
- 不能代替,开善道谦禅师的公案
- 惟宽禅师说我不是众生
- 我也可以为你忙,佛光禅师和克契禅僧的公案
- 云居晓舜禅师“古镜未磨”公案
- 杨歧派如何得名,有何主张?
- 还好有我在,云岩禅师和道悟禅师的公案
- 佛祖!佛祖!
- 佛陀叫黑指婆罗门放下什么?
- 不信是真谛,南阳慧忠国师的公案
- 克勤运用了哪些儒家思想解释佛的生死义?
- 寿州道树禅师以不变应万变
- 一与十,龙潭崇信禅师与天皇道悟禅师的公案
- 老僧何似驴?
- 偷不去,良宽禅师和小偷的公案
- 归宗智常禅师锄草斩蛇的公案
- 大颠与韩愈
- 蛤蟆与老茄
- 一宿觉,玄觉禅师开悟公案
- 我不如他
- 锄头在我手里
- 慧能之后有哪三个禅系影响较广?
-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的禅意
- 禅像什么
- 临济栽松的公案
- 空空如也
- 马祖有哪些灵活方式启发学人?
- 学无止境
- 寸丝不挂
- “念佛禅”体现了禅宗怎样的变化?
- 禅宗公案一丝不挂
- 禅宗何时达于鼎盛?
- 骑牛觅牛是什么意思?
- 沩仰宗如何得名,有何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