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我有一方便
王梵志
我有一方便①,价值百匹练②。
相打长伏弱③,至死不入县④。
【注释】
①方便:通向真如佛性的法门。
②练:洁白的熟绢,古代用来计值。
③伏:服。
④县:县衙,公堂。
【阐说】
这是王梵志白话诗中蕴蓄佛理和处世哲理的名作。诗中作者自白:我有一件高价值的处世法宝,亦即“方便”,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去,就是平时碰上与人相打争吵,处处甘心情愿地服弱认输,吃了大亏也不上县衙告状。有道是“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诗中“相打”“伏弱”等,用的都是当时民间的口头语言,可见作者是位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平民化诗人。
对于其诗所说“方便”,除了用各种方便手段利益他人,普度众生,还有一重通向真如佛门的深意。《法华文句》就说“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导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
作为一个佛门弟子,自身修行之外,还要帮助世间苦难众生,共趋彼岸。此岸是苦,彼岸是乐;离苦得乐,全在一心。这里,王梵志现身说法,把自己那种与世无争,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在诗偈里作了形象的说教。虽说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矛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平民百姓与平民百姓之间鸡毛蒜皮、患得患失的争执。对于前者,当作别论,因为这不属个人矛盾;对于后者,处在矛盾中人,何不用避让之法进行消弭?且不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看穿一步,茫茫乾坤,四大皆空,蜗牛角上,蝇头微利,得又何如,失又何如?想到这里,还争他个什么?
不过虽说如此,对于后者中也有那等无赖泼皮,他才不管你那套谦让哲学哩。他们只要有便宜便占,你伏弱了,他就更是强横。对于此等人,台湾的柏杨先生,在他所撰的《台湾的杜鹃窝》一文中,有过一顿痛快淋漓的妙骂:“在江湖上,欺侮一个没有抵抗能力的人,不算英雄好汉。所以大人不打小孩子,武士不打平民,臭男人不打女娇娘,如果犯此一条,不但落得千载骂名,死后还要变八脚鱼,被人捉住,烤而食之。只有下三烂瘪三之流,才不顾一切,冬天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他嗜。撇开下三赖瘪三行径,如若你是强者,当遇事就忍着点儿;如果你是弱者,遇事就避着点儿。如此,则四海之内,风波不起,何乐而不为呢?
联系当前同事纠纷,邻里纠纷,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有的矛盾激化,甚至闹出人命,又何苦来?这些矛盾有时听来,其实可笑,大都是些婆婆妈妈,吃亏占便宜之事。岂不闻,远亲不如近邻。人心都是肉做的,你让着点儿,难道他就不知?如若果真不知,难以理喻,那么对于这种人,就是你争也无用;强中还有强中手,改日里碰到比他还强硬的,只消看他鼻青唇肿,吃亏便是。这就叫作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当然拔高一些,事涉精神文明、人类道德,方便就理路更深了。对于王梵志的这首诗,有人认为出于揶揄、自嘲,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禅门喝叫
- 你的心是满的还是空的?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红茶]福建的红茶是怎么制作的?做工考究的红茶制作技艺
- [佛与人生]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印光大师]家长应该如何教导孩子?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入门须知]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人物故事]先礼佛还是先礼祖?
- [佛化家庭]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哲理故事]比丘尼的一碗油,有何启示?
- [佛与人生]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佛学常识]佛教“出坡”和“普请”是什么意思?
- [人物故事]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绿茶]开化龙顶属于什么茶?开化龙顶茶的功效作用
- [佛与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星云大师]对于佛教及众生,出家人的任务是什么?
- [禅宗公案]禅门喝叫
- [生活故事]缺点的功德
- [哲理故事]人生只偷一次,你悟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