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二日:所触之处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

  安居第二日:所触之处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

  离苦得乐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人生太需要安乐了。我们的生命在苦中盘旋、徘徊着,若是能觉悟它,就会变成快乐的事。

  “快乐”是人性本质的需要。你由心底观察,你是不是需要离苦呢?一旦认识到心灵的需要,你就会把它作为生命的主题,这样人就不会迷失,遇到困难、苦、迷失的时候,也就会用生命的主题来破除它。佛法尤其如此,为使我们本有的快乐挥发出来,对我们所习惯的妄想分别的痛苦用恰当的方法超越它,使其成为觉悟的、快乐的资粮。

  世人都需要快乐,这是人性最朴实的状态,只是往往不得方法。若是对自己负责任,就会依法而行的。你对自己真负责任吗?你思维思维自己每面对的十件事、说的十句话,其中几个是有严格的、真心的愿为其负责任之心的?佛法不是把我们放在虚无、高尚、着不上力的空间中的,而是解决我们很现实、很实际的问题的朴实的教法。

  对于说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否则不能往生这样的理念,其实往往是不得功夫成片之方法,不依法行持,而依自己的业力知见而行,故使得生活变得沉重、复杂、迷失。

  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学佛没有效果呢?”所谓没有效果,这是从“意”上感知的,因为身、口皆需由“意”来操作,所以“意”是要点、入口处。

  快乐是多层面的,从初果到四果,从信位到等觉菩萨,以及诸佛于一真法界光明、威德、自在具足,圣者自有胜乐,六道众生亦有其乐。

  我们的烦恼多来自于没有人生的主题,忽略了人性,无端高举或卑视自己。此处说“人性”,即指人的基础的需要,这样就能如实地和我们每个人联系起来。很多学佛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能和自己的心灵联系起来,即重复迷失的业习,没有乐的进趣,乐的方便,乐的法则。所以在此我们依大家人性的基础、人性的需要来谈快乐的主题。

  第一门:身业礼拜: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

  对于“身”,我们往往把身和触联系到一起。天亲菩萨说身业礼拜,此礼拜的触点是“阿弥陀如来”,是周遍之示现,即我们所触及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现,光明所照,周遍无疑,时时刻刻周遍如是,应如此礼拜。

  即在礼拜的时候应知每个当下皆是佛之示现、佛之载负、佛之养育,如此我们在阿弥陀佛的法身怀抱中得到爱护与成长。故此礼拜有皈命之意,有安住之意。如此礼拜是有意义的、有法则的。

  “如对目前”是身业礼拜的事实,非是作意。故:

  知所触及者皆是阿弥陀佛示现,我们时时刻刻皆在阿弥陀佛的养育中,如是皈命,如是安住,是为身业礼拜!此是法则。

  如此礼拜,让我们亲近阿弥陀佛,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功德藏中,得到法身慧命的养育。

  为生彼国意故。

  “生”,即开启。

  “故”,即本具作用。

  开启什么样的本具作用?——彼国意。非此国意。我们生活在此国意中,即娑婆世界中。而一切众生本具的功德是极乐世界的实际意义所在,极乐国是乘一切众生法性而显,故称彼国为本家本国。

  众生不知本家快乐,还在娑婆世界贪着、欺辱着自心。

  “彼国”,非生灭而显,寿命无量,光明无量,为一切诸佛所称誉,来揭显一切众生本具心性。

  “生彼国意”,即得到非生灭、有为而显的安乐。如此念阿弥陀佛,能启开一切众生如来藏、本具功德,故说万德洪名,称念必生,不可思议。

  说“本具”,说明是非生灭来,非修持来,非不修持来,非此等言说能等量表达,故称本具。

  “彼国意”之安乐非生灭、有为而显。因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顺性成就的不可思议之国土,有始无终,超越一切国土,使一切众生咸得回本家本国,一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顺性之人得以了知,觉悟是没有终点的,故觉悟者无量寿。迷失的生活是有始有终的,故称为无常。凡夫意识海执着坚固所见所知,故佛说法无我,一切迷失法皆无自性,而觉悟之法相续无有间断,故称圆满觉。

  “彼国意”,是安乐意、真如意、真实意、顺性意、无量意。

  我们如下一层层来剖析“彼国意”:

  第一.世俗:人都需要离苦得乐,这是人性最朴实的状态,只是大家没有方法,背道而驰,不断强化自我、填充技能、注重身体、扩大权势等等,其实都是苦的根源。而觉悟是乐之根源。

  第二.正见:正见使离苦得乐能产生事实,即依法印正念,知此娑婆世界是无常苦空的,是无始以来业的累积,我们需要出离。如此则会生起彼国意。

  第三.意乐:此处触及到“一念”的作用,用心作心是来审观自己,你需要苦还是乐?意乐是正见的作用力,一念能抉择。

  第四.随顺佛愿:欲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望。“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古人称之为破地狱真言,能破一切障碍。这是“其佛本愿力”,即依阿弥陀佛愿力产生的事实。

  前面第一、二、三是皆自力分,则有进有退,在随顺佛愿的作用力下,此往生彼国意是不退转的,佛力住持故。

  如此开始区分出净土法门的特定的地方了,是其之所以被称为“特别法门”的不共之处了。普通法门皆以促生自力、觉悟为依止。

  我们一定应知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是超出常伦的教法,是一切诸佛摄受法门,是一切诸佛出世本怀。由于末世众生越来越无力修持自力教法,果地教言必将在未来际源远流长、广润法界,得遇者必得解脱

  随顺佛愿产生的意是不退转的,对此应重视。如此易安心。因佛力周遍普摄有情,刹那随顺,即得安乐,远离造作、分别、执着、对待、所知障故。

  龙树菩萨在《十注毗婆沙论》中讲到难行道与易行道,比喻念佛行人如顺水行船,自力修持如旱地徒步。

  依佛愿力载负,依佛在一切时处的示现、养育,使我们安住不退,使我们先安心而修行。自力修持若未亲证不退总不安心。而我们将自他共业打包给阿弥陀佛了,安心在阿弥陀佛的愿望中,如此来觉悟自他业力,使我们在安心安乐无畏惧的情况下审观自他业力,否则往往我们于业力无力自拔、总是迷失于此。

  对此大家应引起重视和思维,区分开此特别教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