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略说(讲稿)
止观略说(讲稿)
道坚法师
止观略说
第一、具五缘
一、持戒清净:分上中下三品忏悔之法有十:1、明信因果,2、生重怖畏,3、深起惭愧,4、求灭罪法,5、发露先罪,6、断相续心,7、起护法心,8、誓度众生,9、常念诸佛,10、观罪性空
罪灭之相: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睹灵瑞异相,善心开发,悟解心生,善识法相,闻经知义。
二、衣食具足:福缘具足而正命自活
三、闲居静处:不作众事,无憒闹故
四、息诸缘务:1、治生缘务,2、人间缘务,3、工巧技术缘务,4、息学问缘务
五、近善知识:1、外护善知识,2、同行善知识,3、教授善知识
第二、诃五欲
二、声欲:爱着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
三、香欲: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
四、味欲:爱着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
五、触欲: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第三、弃五盖
一、贪欲盖:于外六尘中生欲,于内六根中生欲
二、嗔恚盖:思惟过去未来等事,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
三、睡眠盖:内心昏暗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能破今世後世实乐法心
四、掉悔盖:掉:1、身掉:游走戏谑,坐不暂安。2、口:喜好吟咏,竞争是非。3、心:心情放逸。纵意攀缘
悔:1、掉后生悔,2、重罪常怀怖畏
五、疑盖:1、疑自: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2、疑师:以貌取人。3、疑法:犹豫怀疑,法不受心
第四、调五事
一、调食:多则百脉不畅,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秽触则心识昏迷,不宜之物则动宿病
二、调睡眠:若其眠寐过多则废修圣法
三、调身:安座,宽衣带,正坐,左脚置右脚上,安左手于右手上,不宽不急为调身相
四、调息:吐浊气纳清气三次,口唇相拄,舌抵上腭,微闭眼。不涩不滑是调息相。
绝四相:1风,出入有声。2喘,出入结滞不畅。3气,出入不细。4息,不声不结不粗,绵绵若存若亡。
以三法调息:1、下著安心,2、宽放身体,3、观想气出入毛孔通而无碍。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五、调心:(一)入时:1、调伏乱想,不令越逸。2、当令沉浮缓急得所。
沉,心中昏暗,头好低垂,当系心鼻端,心住缘中。浮,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当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意。
(二)住时:1调身,令其安隐,中无宽急。2调气,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3调心,令不沉浮,宽急适中
(三)出时:开口放气,令百脉随意而散,微微动身,次摩手足令暖
第五、方便行
一、欲:善法欲,意乐一切甚深法门
二、精进:不懈不怠,勇猛无间
四、巧慧:分别世间之乐与禅定之乐,抉择可为不可为
五、一心:一心决定修止观
第六、正修行
一、坐中修:(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1、修止:(1)系缘守境止,(2)制心止,(3)体真止
2、修观:(1)对治观,(2)正观
(二)对治沉浮病修止观: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於对治有乖僻之失
(三)随便宜修止观:若心不明净,於止或观时即觉身心安静。即应用止或观安心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於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著
(五)均齐定慧修止观:如修于止,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
二、历缘对境修:行、住、坐、卧、作、语及六根、六尘
第七、善根发相
内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1、未到地定时,有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及内视三十六物
2、不净观善根发相:3、慈心观善根发相:4、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
二、分别真伪:1、辨邪伪禅发相:身如重物,或轻欲飞,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失心颠狂。
2、辨真正禅发相:空明清净,内心喜悦,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
3、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若於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
第八、觉知魔事
四种魔事:
一、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烦恼魔。
二、阴入界魔: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
三、死魔: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
四、鬼神魔:若人修行,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
1、精魅:十二时兽变化形色。
2、堆剔鬼,化为虫缘人头面等,令之不安。
3、魔恼:魔化为顺逆不顺不逆等三种五尘境来破人善心。
却魔之法:
修止:不取不舍,悉知虚诳而不忧不怖。
修观:能观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以正念却之。
诵治魔咒,存念三宝,读诵大乘经典,亲近善知识。
第九、治病
第十、证果
- 觉深法师/道坚法师/徐玉成:释迦牟尼时代,印度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仁德上人:慧慈止观知如歌
- 净界法师:怎么修止观?三个相貌
- 道坚法师: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 大安法师:摄心念佛,止观双运
- 妙江法师:为什么禅宗让修“止观”?
- 道坚法师:烧香拜佛始于什么时候?佛香都有什么用处?
- 道坚法师:素食观念的三大来源
- 道坚法师:释迦佛现在何方净土
- 道坚法师:春节礼佛勿烧纸钱
- 道坚法师:定与不定
- 悟源法师: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
- 道坚法师: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思想浅说
- 大安法师:念南无阿弥陀佛修止观
- 蕅益大师: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 大安法师:念佛具足止观
-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 道坚法师: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 道坚法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弘一法师/庆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