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讲话 第三辑 六、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六、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我们也应念佛求生西方,再回娑婆来度众生。今天接讲经文: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这三句经文。其意义分三段来讲:

  ㈠此土浊恶不宜办道

  这三句经文的意思,是大势至菩萨自述他念佛成功以后,现今在娑婆世界,摄持念佛的人们,归到净土去。然而大势至菩萨,就在此土领导我们念佛修行不好吗?为甚么要摄归净土呢?因为此土有五种浊恶,称为五浊恶世,不宜办道的缘故。五浊的名称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分释如下:

  1.劫浊──劫,是时分、时间,俗语说年头、年月。浊,是不清。如说:这年头不好,这年月太乱,就是说的劫浊。

  2.见浊──是知见不清,以五利使为体,见惑炽盛之相。简述如下:⑴身见:众生执着四大和合虚妄不实之身为我。为我故,造作一切恶业。我,实为造业之本源。⑵边见:众生执有执空,不起「中道见」。执有者认为生生世世,永恒不变,是名「常见」。执空者认为死了完事,一切空无所有,是名「断见」。执有、执空、执常、执断,皆非中道,而偏于一边,故名边见。⑶邪见:拨无因果,贻误众生。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盲引盲,堕坑落堑。⑷见取见:此类人对于道理曾有所见,执其所见之一点道理,认为至高无上,而以偏概全。由其所「见」之偏理,而「取」着不舍,因之引生一种不正之知「见」,故名「见取见」,这是「非果计果」的不正见。⑸戒禁取见:邪魔外道认为他们的戒禁至高无上。如耶稣教有十诫,他们禁吃众生血而不禁吃肉,还要编出一套理由,硬说是他们的上帝赐给他们的。又如回教戒吃猪肉,却吃牛吃羊。邪教如一贯道,也持不食肉戒,但蛋类在所不忌,这都是「非因计因」的不正见。由于以上五种知见不清,造成娑婆世界的见浊。

  3.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烦惑增盛之相。简释如下:⑴贪心:于顺境上,起诸贪爱,不能摆脱。⑵瞋心:于逆境上,起诸瞋恨,不能含忍。⑶痴心:于平常境上,起诸妄想,不能觉察。⑷慢心:于诸众生,心起傲慢,不能谦和。⑸疑心:于人于法,心起疑惑,不能决断。以上五种妄心,名「五钝使」,烦动恼乱,搅扰自性,不得清净,故名烦恼浊。

  4.众生浊──凡夫以见浊、烦恼浊为因,造有漏业为缘,以此因缘,招感五阴和合,盖覆真性。因此这一报的生命,即浑浊不清,以致心钝体弱,苦多福少,而不能自度。

  5.命浊──众生以见烦二浊为因,以众生浊为果。因果皆浊,故寿命短促,是为命浊。

  五浊的体相,已简单的说明了,再讲五浊的因果关系:劫,本身无浊,由于见等四浊聚会于此一时间,故构成劫浊。见浊以五利使为体,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已如上述。众生被此「十根本烦恼」驱使,丝毫不得自由,以致苦多福少,寿命短促。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纵或七十不死,亦为老病纠缠,智暗体衰,不得自在。再讲五浊发生的时节,此世界亦有非浊恶的时期。从人寿促至十岁起,人心向善开始增寿,每百年递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人们从此舍福不修了,其寿命亦从此递减,每百年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浊恶开始兴起。人寿在二万岁以上时,是不浊不恶的。在五浊初起时,尚属轻微;到了五浊炽盛时期,众生可说苦了!我们看看现在时代,把五浊现象分析一下:劫浊越来越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还没有得到喘息,第二次大战就接着爆发了。第二次大战结束至今,全世界哪里得到一天的清净?第三次大战的恐怖,却一天比一天加重!再讲见浊,邪见、不正见充塞宇宙,哪里还有人讲求正知见?你要讲正知见,大家认为你顽固、落伍,还要打倒你咧!再讲烦恼浊,先讲贪心,凡夫在生活上必需的衣食住行之资,固然非有不可。但现时一般人,在物质方面,除生活必需的范围以外,仍是贪求无厌;在精神方面,则放纵无度。有了生活,还要娱乐。正当娱乐,已不能满足其欲望了,还要节外生枝,花样百出,新名词叫做「找刺激」。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这种心理太危险了!大家都不能满足欲望,都去找刺激,这就是无尽无休的贪心哪!贪心不能满足,必然引起瞋恨心。瞋恨心以此时最为炽盛,大家天天看报,请看社会新闻版,伤害凶杀案件,无日无之。如为报仇雪恨而杀人,虽然犯法,倒还有点原因可说。你看那些拿刀乱砍、开枪乱打的,不是他仇恨的对象,甚至素昧平生的人,也不免做他刀枪的祭品。这种瞋恨已到了疯狂的程度,把人性都丧失了,社会怎能不大乱呢?由于见、烦二浊,引生众生浊。不知佛法的人不肯学佛,见思二惑展转增盛,智慧随之愈益暗钝,苦愈多而福愈少了。寿命本即短促,年轻时未闻佛法,无从修学,老来方知修学,而时不我予,修亦难得成功了!

  依上述种种理由,皆足说明五浊恶世不宜办道,再就我们自身所处的五浊环境,说明不易修证实况:劫浊,如寒暑、兵燹、饥馑、疠疫种种不清净。见浊,如家亲眷属的知见不正,社会上邪说的诱惑嫉妒,种种障碍。烦恼浊,如家庭、社会、经济、人事诸种煎迫刺激,心神不得清净。众生浊,如智钝体弱,事与愿违。命浊,如岁月如流,绝不稍待,尚未修好,已届报尽命终了。尤以核子武器之威胁,更不容许常时静修。总而言之,娑婆世界的苦海不宜办道,所以大势至菩萨,大慈大悲,把我们摄归净土去,我们要赶快念佛求生西方,说不定马上来个原子弹,想念也念不成了。

  ㈡西方清净正好用功

  上节把大势至菩萨摄持我们归到净土去的原因说明了,西方才是清净世界哩!说明如下:

  1.劫清净──劫本无浊,被见等四浊染污才浊的。西方没有见等四浊,且四季温和,无狂风暴雨,无战争,无三恶道,是故劫清净。

  2.见清净──众生都是莲华化生,故无身见;佛子们修持的都是中道,故无边见;皆是明因识果的善人,故无邪见;没有邪教外道,故无见取见及戒禁取见,是故见清净。

  3.烦恼清净──依报都是七宝合成,物质丰美,故无贪;伴侣都是上善人,以道相尚,故无瞋;有智慧的人才能生西,故无愚痴;风声鸟语,无非法音,众生常念三宝,故无慢;生西者皆净信之士,故无疑,是故烦恼清净。

  4.众生清净──心敏体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善根福德俱多,是故众生清净。

  5.命清净──西方众生的寿命,无量无边,是故命清净。

  五浊恶世,以见浊、烦恼浊之因,引生众生浊、命浊之果,四浊交织,而成劫浊。西方世界,以知见清净、烦恼清净之故,而众生的寿命悉皆清净。以上四法,既皆清净,劫即无从染污,恰与此土五浊相反,故名净土,亦称极乐。

  见烦二浊,即见思二惑,亦名界内惑。念佛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生西。一心不乱,即能降伏二惑,功力再深一点,即能断除界内惑了。西方众生,都是伏断二惑的清净身,何况连界外的无明惑、尘沙惑都断除了的佛菩萨,所以西方世界是清净世界,清净世界才好用功修行。

  阿弥陀佛以广大誓愿,经过无量阿僧祇劫,修聚无量功德,才成就了极乐世界,接引我们念佛人去修行。极乐世界,就是念佛人的大道场、大寺院,并没有甚么神秘。

  譬如社会上一般家庭,多不适于修行,如生活的系累,孩子吵闹,亲朋酬酢,狗吠鸡鸣种种烦扰,且亲朋多半拉你吃喝玩乐,使你不能安心修行,这样的家庭社会,就等于娑婆世界。寺院比较宁静,没有家庭里那些烦扰,容易安心办道,就等于西方净土。但是每一座寺院,都是经过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功德才能成就的。这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没有甚么神秘。

  娑婆众生──人,终日被衣食住行四大问题缠缚着,不得自在。极乐世界,乃弥陀大愿成就的,任运自然,衣食随念即至;七宝楼阁,黄金为地;神通具足,任意所至,衣食住行,都无须罣心,多好修行啊!

  有人怀疑:《阿弥陀经》说的那么多的功德庄严,是真的吗?这不必怀疑,实际上比经上说的还要好些!第一、佛是不说妄语的。第二、阿弥陀佛愿大功深,积劫累行才成就的,并非无因的凭空冒出一个极乐世界来!以海会寺作比喻来讲,今天大家看海会寺是一座庄严道场,到这里来念佛。大家该记得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山吧!在这十年间,费了许多人的心力、体力、财力、物力,才有今天的成果。若继续增进,再过十年,一定比今天还要好得多。假使你来这里出家,衣食住不用你自己操心;如遇佛事外出,常住自然供你交通旅杂等费用,衣食住行生活四大要素,都不用你自己烦心筹措,比起在家修行,真有天渊之别!试想我们博地凡夫,尚能建设一座供大家修行的道场,何况阿弥陀佛那么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又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培养,成就了庄严的极乐世界,是应无疑义的。又如你到寺里来修行,有法师说法开导,有道侣陪伴用功,决没人拉你去吃喝玩乐,道心自然增长,何况极乐世界呢!你若生到极乐世界去,所见的都是「不退转」的净侣,或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并且天天见佛闻法,那你还会堕落吗?总之,此土浊恶不易修行,西方清净才好用功,弥陀势至都在那里等着接引我们哩!但是须要我们至心念佛,否则,即使佛菩萨来接你,你也不会去呀!

  ㈢广度众生满菩提

  前两节就大势至菩萨,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一段经文,说明此土浊恶,难修难证,西方清净,易行易成的道理。现在再讲大势至菩萨为何要来此土摄化众生?弥陀净土是大乘佛法,佛菩萨是以普度众生为怀。大势至因发菩提心念佛,才证等觉菩萨位,来娑婆度生,是他的根本心愿。

  念佛人必须发菩提心,才能往生西方速证无生法忍,求得度生的智力,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大势至菩萨也是这样,证入无生法忍以后,正好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以满其菩提之愿。讲到这里,再会归自心:我们念佛,已发菩提心了,即在此土度生如何?可以的,并且是很理想的。本来随时随地随缘随分度化众生,是每一个佛弟子的责任,但是所度不广,这有两种障难:

  1.身不自在──我们凡夫,既不能分身,又不能变化。比丘是佛弟子中第一众,说法度生,是他的基本任务。但有部分信徒,不敢或不愿亲近比丘,而比丘则不能现居士身或妇女身而度化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必须证无生法忍的大菩萨才行。

  2.心不自在──我们凡夫,智慧辩才都有限,更谈不到神通妙用了。以我道源来讲,学法说法数十年,大体上只能与一般人结结普通法缘,对于福报大而惑障深,才智高而我慢重的众生,即不能应机折摄。这和医师治病一样,大菩萨譬如名医,一望一闻,即知病根所在;一药一方,沈疴立愈。我们是普通医生,如遇疑难大症,即无起死回生的把握,此即能见机不能见机的分别。我在台湾各地讲经,大家还都称说不错,使我更加惭愧!即以台湾为例,现有一千万人口,我们究竟度了几个人呢?我们空有广度之愿,苦无广度之资,真是焦急万分!然而身不能变化,智不能观机,急有甚么用?以上讲的因智慧不够,致使身心不得自在。还有福报不够,亦使身心不得自在。海会寺成立之初,即打算办一所佛学院,但以经费无着,至今不能满愿,这是福报不够,身心不得自在的又一事实。道源个人如此,在座各位还不都是这样吗?所以要赶快念佛,生西、见佛、闻法,证入无生法忍后,再来行化,才能满愿哩!

  或问:西方证无生法忍的菩萨,一定很多,何以不见他们在此世界度济众生呢?菩萨天天在此度生,我们障眼看不见罢了!前几天不是讲过:「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吗?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缘某居士梦中得知大势至菩萨在上海说法,他认为非同常梦,于是急忙赴沪,比至则印师正在主佛七讲开示哩!虽然印师否认他是菩萨再来,但是佛菩萨化身度众之史实,则屡见不鲜,是无容置疑的。又有人说:佛菩萨既然天天在度众生,为甚么众生还是这样多呢?这也不必怀疑,实在佛比众生多,只是我们凡夫的眼,但看见众生,却看不见佛而已。我先前也有这种疑问,某年在北平拜万佛忏时,拜至中间,疑团忽释,深信佛比众生为多。这是我的一点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大势至菩萨自述从发心、修行、证果,以至自利利他的经过,至此已和盘托出了,我们要照他老人家的样子学,发心、念佛、生西、证果,再来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话说多了打闲岔,好好念佛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