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十·谤三宝戒
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此戒亦名谤菩萨藏,说相似法。又名邪见邪说戒。「谤」:乖背之称。即是乖违,背谬之意,举凡解释不符合真理,言词不详审实,异解异说,皆名为谤。「谤因」:是指邪见之心。「谤缘」:就是邪说之方便。「谤法」:言说著述等事。凡口言说或书著述等,皆可作谤三宝之方法。「谤业」:前人领解。他这种谤,说出去了,或书著述了,前人若听后、阅后而领解了,这就成业。
具缘:此戒也是性遮二业。以邪见为本,复加口业,毁谤诽议,使人对三宝起邪见,生退转心,不生敬信心,乃犯。就王法也不准毁谤他人,何况毁谤三宝?此戒五缘成重:(一)众生。在谤毁的时候,前面这个对象是个众生。(二)众生想。(三)欲说心:怀毁谤之意。他欲说三宝之过错的这种心。(四)正吐说:正式诬谤,正式说出口了。(五)前人领解。
邪见种类虽多,不外四种:(一)上邪见:拨无因果,如阐提等。即是公然说无因无果,那么,大凡杀人放火抢劫,也没有问题了,因为无因果嘛!佛教里称此类众生为阐提,即是断佛性,断一切善根者。(二)中邪见:谓三宝不及外道。若心中计成,失戒。若心知三宝胜,口说不如。既未翻归,不失戒体,语语结重。或自说,或鼓励他人,不信三宝,而改信邪教外道。(三)下邪见:弃大取小。计成,失菩萨戒。计若未成,犯轻,属下文心背大乘戒摄。即是背弃大乘,而趣向小乘。若舍菩萨法,反习声闻和外道法,得小为足,亦属邪见。(四)杂邪见:或偏执,或杂信,或系念小乘,或思义僻谬,专注偏谬邪僻之理论。
戒律有开、遮、持、犯,四种情况。持,对于戒所说的道理不犯。遮,只在佛教里头,佛制的规矩。开,有时,这条戒应当开缘,如果不开缘的话,于戒就有妨碍。犯,就是不能持。以第一条杀戒来说,依小乘比丘戒,此戒不能够有开缘,那是不行的。在大乘菩萨戒,还有开缘。这杀戒怎么能开缘呢?因为大乘菩萨的心力大。
释迦牟尼佛在往劫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一次坐船。因为船上有些商人都是有钱的人,而那船上有一个贼,这贼想把这些商人都杀了,他想得这笔钱。可是这个菩萨他有他心通,他知道这贼要做这件事。如果这么多的人被他杀了,这被杀的苦,该有多么苦恼呢?再者,这贼他杀了这帮人,将来他死后,一定要堕地狱。这菩萨因为怜悯双方面的关系,不叫商人受被杀之苦,也免得这贼堕落地狱之苦,所以他把这贼杀了。他想:「我下地狱去。我要是杀了人,我得下地狱去!」他自己宁可替这贼下地狱。但是他居这种心,这就是杀戒的开缘。他心里有堕地狱的心,他绝定不能堕地狱。因为他是救双方面的人,他不叫那贼堕地狱,又让这一条船的人免去杀生之苦,因为这种关系,所以这是杀戒的开缘。可是你没有神通,没有这种程度,没有这种心,也不行。
至于盗戒,譬如,他盗去佛物、法物、僧物、窣堵波物(塔物),盗了佛殿里头这些三宝物,罪最大。如果有神通知道了,能够把这些东西夺取回来,那么这不算盗。但是夺取回来之后,得要各归各地,佛物归佛,塔物归塔,僧物归僧。不能夺取回来归自己,那就不行了,那还是犯盗戒。
至于妄语戒,譬如,前面有一头鹿跑过来,打猎的人,拿个弓箭在后边追这头鹿。这持菩萨戒的人要是看着了,譬如,那个打猎的人问:「这头鹿往哪儿跑,你看着了没有?」他看着了,看到鹿往西跑了,但是他不可以说往西跑,说:「往北跑出去了。」那么,这是一个妄语,这不是真实话;这虽然不是真实话,这是为了救这头鹿,所以这个妄语是一种开缘,就不算妄语,亦即所谓慈悲利济者,不犯。
诸过恶中,以邪知邪见为大咎。有邪知见,就容易起这谤毁之心,容易堕落,所以知见很重要。所以佛制弟子勤习八正道。八正道之第一道,就是正见。知见要是正,做一切事,都是正的;知见如果一邪,那就危险了。其余七道为: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正知正见之法乐,才是真快乐,能使诸根自在,心无罣碍,无颠倒梦想故。又生生世世,与不退菩萨为伴侣,同修共证。
(二)「深信因果,宁殒生命,终不作恶。」深信因果,宁可丧身失命,也终究不去作恶。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唯皈依佛法僧三宝,不皈外道天魔,旁门异计。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其人心正,光明磊落,则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永远离开邪道,行于八圣道(八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无碍见,就是一种没有滞碍的一种正见。
(十)「不堕诸难。」诸难,是指八难;永久不堕八难。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当知为道之基本,要立身正心,方有成就之希望!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以上阐明,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这十波罗提木叉竟。波罗提木叉,此云「解脱」、「保证解脱」、「别解脱」,是善学戒的这些仁者应当学,但不能毁犯丝毫,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微尘许尚不应犯,何况具足犯十戒耶?若有犯者,现生之中不能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道的心),不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上乘佛道的心都没有了。以位份来说,「亦失国王位」﹕国王要是犯了戒,这国王位不久也快丢了。「转轮王位」也是这样,转轮王如果犯了戒,转轮王位不久也就快失了。「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心,在别教说,叫三贤。「十地」﹕就是十圣位。三贤十圣。
「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佛性的常住妙果,完全都不存在了。那么「皆失」,上哪儿去了呢?死后就要堕落三恶道之中。堕落三恶道多久呢?有「二劫三劫」之久。「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一堕落三恶道里头,你看那畜生它知道什么?哪个是它父母?它不懂这个!一堕三恶道,就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了,父母的名字也听不着,三宝名字也不知道,完全都不知道了。「以是不应一一犯」﹕因为这种关系,不应当一一的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汝等一切菩萨,现在、当来,要学;过去的,已经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若有犯者,即失国王位。佛在世时有这段公案:宾头卢尊者未出家前,为优填王的大臣。出家后证罗汉果位,心地的贪瞋痴去了,但外表与往昔还是一样,外表看不出来阿罗汉是什么样。按照当时王廷之礼法,身为大臣者,见国王来访,必当起立亲迎礼拜,以示殷勤恭谨。但宾头卢尊者既已出家,乃是依佛制而行比丘法,不再行王法。而比丘是君臣不礼,鬼神不拜的。优填王每次去见佛,宾头卢尊者也坐那儿,一动也不动。
优填王座下群臣,见到尊者对国王不如往昔迎来送去之恭谨,认为是傲慢之举,遂生出不满,共作诽议,怂恿优填王杀之,说:「这个人太无理了,一点君臣礼节都没有,国王去了,他连动都不动!这个东西,还不把他杀了,还留他干什么呢!」一个人说,两个人说,优填王底下的大臣,这个说,那个说,说来说去,就把优填王说动了,说:「我再去,他如果再这样无礼,我就把他杀了。」以后,优填王又去了。王始萌此念,而宾头卢尊者是有神通的人,在定中以其神通力观察知国王之来意,见国王尚未走进佛殿,尊者乃起立,亲自上前走七步以表欢迎,并对王说:「今臣来迎接陛下七步矣!」王听后大惊,心知尊者非凡人。但尊者不禁叹息,说:「本来依出家人礼法,臣不应上来迎接陛下。可是陛下不明臣之苦心而萌杀臣之念,故今日臣于迫不得已情形下,上前亲迎七步。但此七步有乖道之嫌,乃为王折福之因,将引致失国之患矣!」
果然,不久优填王被邻国侵伐战败,提前失去王位七年。由此观之,三宝中之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不可思议!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以上是略释十重波罗提木叉。接下来当说四十八条轻戒。
- 《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玄义
-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 梵网经忏悔行法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四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三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
- 花钱雇人打掉自己嗔恨心的普照老和尚
-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
-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 佛说梵网经讲录 壹 叙说戒原由
- 佛说梵网经讲录 参 劝大众奉行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一·杀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二·盗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三·淫戒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五·酤酒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六·说四众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七·自赞毁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八·悭惜加毁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十·谤三宝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一·不敬师友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二·饮酒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食肉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食五辛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