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详情]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九)
地狱名号品第五
这时普贤菩萨称地藏王菩萨为仁者。普贤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功德差不多,都是成佛后,倒驾慈航来的佛位菩萨。仁者,请为天龙、一切众生说这个世界罪苦众生的报处,地狱的名字有哪些?这么问就是让众生畏惧苦报,而不造恶业故。不造恶业就修善,这是度人的善巧。
有的恶人,菩萨只有现嗔愤相才能度。金刚宝杵,杵碎其头,这才是真慈悲。地藏王菩萨真慈悲,让善者修行,必须对恶者严惩。地狱里面千般变化十八层地狱,千死千生,万死万生。能说地藏王菩萨不慈悲么?慈悲的话还造地狱干什么?要知道刚强众生就得用,而且必须用刚强的办法,才能降伏他。有的人越恭敬,他毛病越大。
即使菩萨这么做了,咱们学佛人不能那么做,咱们要学忍辱。因为咱们没有这个本事,造作的事要付因果。地藏王菩萨的这种慈悲是为了度脱众生才这么做的,这是真慈悲。一定要知道,慈悲不是一个方面,慈悲有两面,一面是慈、是善;一面是惩治他的恶。
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在《大悲咒》里也现嗔愤相,干什么?降伏这些魔道众生,业报重的众生,一定现这个像,不现这个像吓退不了,不能阻止他继续作恶。真慈悲就在这里。慈悲他,才不让他继续作恶,不让他在地狱、三恶道沉沦永无出期。
所以说只有化身菩萨、不付因果的人才敢惩恶扬善、护法护世,只有他们才能这么做。我们没修到那个时候,不要去滥发慈悲心。发心是好的,造作恶业也得自己承受。破坏佛教佛法者、障修行人的道必惩不怠,肯定有人处罚他,不用你去操那个心。
我们修行人、念佛人一定要修忍辱。“千劫修精进,不如一日修忍辱。”修行千劫,一时嗔恨没忍住,没达到这个程度,付起因果来,连往生资格都没了。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一下子全来了。这一个“嗔”,火烧功德林,多少出家人和学佛修行的在家人,都因这一念嗔恨没往生到极乐世界,挡在三恶道里去了,挡到六道轮回里去了。无量劫来的众生是这样,无量劫来修行者不能出离这个世界还是这样。不管是修持什么法门,都离不开修忍辱、去除嗔恨心。千万记住佛肯定是慈悲的,佛肯定不会嗔恨人,肯定是忍辱第一的。所以我提醒诸位同修,忍辱是非常重要,精进的同时要修忍辱,忍辱的同时功德就上去了。你精进才不白精进;精进那才是真精进。否则,别人几句话,你嗔恨心一起,多年精进,化为乌有,还有业报跟着。
普贤菩萨为了慈悲众生,让众生心生畏惧,所以才替众生问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说了很多地狱,名字百千种,书上有,这里略去不谈。地狱这些名字都是众生的业感所致,人的罪恶念头有什么,感召地狱就有什么。你有什么恶念,就有什么地狱等着你。你以为恶念有很多吗?地狱也有很多,你有这个恶念,地狱绝不放过你,“不见轮回饶过人”。所以修行人要控制恶念、不产生恶念,才能断地狱之苦。
众生的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我们这些修行人,莫产生恶念,莫轻视小恶。认为“我做点恶事不严重吧”,“我拿别人的小东西不犯什么事”,“我说别人点过错没啥毛病吧”……我告诉你,大恶是由小恶积聚而成,小恶是由恶念产生。恶念来自你久远劫来的习气。习气是神识里生生世世跟随你的习惯、秉性。人死神识不灭。不单是人,六道众生,包括天人死后都是如此,神识根据三种情况往生:
第一种叫随念往生。念力是我们思维的执著力,这个力量比钢筋的束缚力都牢固。善念、恶念都是念,一旦形成,无法消除。学佛的人,定中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就算身体千疮百孔,受剧痛折磨,佛号也绵绵密密,声声不息。修净土的人,临终时只有自己念出佛号,才有能力进入莲台往生。找人助念和念四字洪名的修行人进不了莲台。善念往生善道;恶念堕恶趣。有的人临死时想,“我要报仇!就算死了,也要变成厉鬼找你算账”,这种人多生厉鬼道,变成癌细胞找人算账,生生世世跟着他仇人索命。动物也一样,蛇吃鼠类等其他小动物,被吃的小动物就想, “你是蛇,你吃我。那我一定脱生老鹰,我也吃你。”
第二种是随习往生。习是习气,也叫惯力。
第三种情况是随业往生。业是业力,也是吸引力,磁铁一般的吸引力。你以为平时天天学佛打坐、弃转习气干什么?不造恶业,修善业干什么?就是要改变这种吸引力,把恶的吸引力变成善的吸引力,把恶的习惯变成善的习惯。善的习惯就是打坐、念佛、供养,这就是善的惯力,推着你往善念上走。再加上思维的执著力,业力加念力,加上打坐、念佛、修禅定的功夫,怎能不往生。佛来接引的时候,一下子就用莲台把你吸进去。不参禅打坐、不弃转习气的学佛人,就像一块塑料。“佛啊,你把我接走吧,我也想往生,可我是塑料。”佛拿的莲台是吸铁石,塑料怎么也吸不上去,就这么简单。修行人修行的功德就在于此。参禅打坐,消除如山业力。
玄奘法师取经来到印度以后,当时那銮寺有一个老和尚,身体患病,天天遭罪。他说“我可要走(往生),我是不能再活了。” 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现前了,说:“这位尊者不能往生啊,您还有三年寿。不久从东土大唐会来一个修行人,到此地求师。回东土以后要翻译经典,承载佛家的重任。您走了就没人能教他了,再苦你也要挺住。”既然这位老和尚有佛家任务,为什么还要让他长病呢?这位法师某世做了一个小国的国王,没修善业,挥霍无度。现在受苦是他的业报。如果这三年他不遭罪,下生还要遭罪,罪遭了才能往生。不要以为遭罪是坏事。遭罪是在了业。无量劫来的恶业必须自己承担,只有自己才能消业。连玄奘法师的师父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修行人。
玄奘大师翻译经典的时候,身体疼痛难忍,超过平常人所能忍受。玄奘怕弟子不理解真相,心生疑惑,就告诫弟子,“你们不要看到我受病痛折磨而怀疑佛法,我过去生中曾为一个国王。在位期间滥征税费,又将征得的税费用来建造宫殿。挥霍了人民税费,所以我今生业报如此。弟子问:“师父,这些情况您怎么得知的?” 他说,“我在定中观察得知,观世音菩萨也告诉我了。只有我的业报了尽,才能成功。”
佛住世时,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被外道所杀。有神通的时候,业力大于神通,神通不及业力。还有一个例子,佛住世时,有一个比丘尼,证得四果罗汉果位,有大神通。一次她去化缘,经过一家门口,正看见一对淫男女在偷情。被她发现后,偷情女子说,“咱俩的事必败露在这个女尼手里,必须把她杀掉。”男人听信女人的话,拿刀将女尼大卸八块。这个女尼被杀掉,佛的弟子就问佛“女尼为什么被杀?”目犍连尊者为什么神通不及业力?有神通为什么不用?佛说,“这个女尼在无量劫前诬陷过这个女人,和此女结下冤仇。所以今世这个女人一定要报复女尼,证果了也不饶恕她。只要她没往生到极乐世界,她就得受业。因果就是这样,丝毫不爽。证得四果罗汉照样被杀害。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个出家的比丘,修行了十多年,修的非常好。可是有一个年轻女子,对这个出家人一见钟情,非要和出家人处对象。出家人知道这个女孩子有这个想法,立刻离开寺庙躲进深山,让她找不到。这个女孩子不用向任何人打听,晚上做梦就梦见那座山,知道他在哪,一下就找到那个出家人。最后,出家人心生一念就还俗了。这是什么?出家人和这个女人是宿世姻缘。我常和大家说,要结法缘莫结俗缘。他和这个女人前世所结的俗缘就如此,这就是业报,你出家也得还俗。这就是因果律,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做了恶业你就要承担。有口气在的时候,忏悔可以减轻业报,使业报的利息停止,只需偿还本金。否则,连本带利,小恶积成大恶,只有去地狱消业了。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俗缘,轻视小恶,不要认为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一般人不理解开悟的人为什么哭?因为看到了一些真相。开悟的人,“瞬间天下净,不觉世上情,往来不相代,你我谁是谁?心中好恐惧,不觉两泪流,昔为红尘客,有岸不回头。”为什么开悟的人心生恐惧?无量劫来,我做了这么多恶业,红尘滚滚,有岸不回头,今天才知道我错了,我要好好修行了。有人哭几天,有人哭几个小时,我告诉你,没有不哭的,没有不害怕的。突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是我的亲人,谁是我的眷属,谁是谁啊,都是假的。不是修行人一开悟,就没了人情味。他知道,这个肉体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世界常住。现在的亲人再好,也只能在世几十年,太无常了。
普贤菩萨又问地藏王菩萨,我知地狱这么苦,但是为了末法众生,使令皈依佛门,能不能说一说地狱的苦报呢?这是跟谁说?和地藏王菩萨说的,我都懂,但是未来众生不懂,说一说吧。地藏王菩萨说了,地狱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是冰、是脏物、粪、尿、泥组成。这些东西组成的冷、热、伤、痛。地狱这些苦报,在人本位的时候,无法理解。就像官本位的时候不知民之苦,人本位的时候不知地狱苦,有苦说不出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急。
-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十)
-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八)
- 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区别
- 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 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同样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 怎么理解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烦恼是什么意思?怎么对治?
- 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如何看待命运?怎么掌握?
- 可以在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
- 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 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养到位,别让自己得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开启修行道路的三大关卡
- 学佛亦是学做人,佛法也是一种活法
- 每个人都要有承担众生不幸的精神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