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详情]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二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二)

  净界法师讲述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2面

  贰:经文大意

  在正式讲解经文之前,先说明本经的修学纲要。本经的经文大意共分三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明,第三段是结劝。总标又分两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是经顿渐兼收。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刚经》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此矣!此为顿教。

  以下的四十二个篇章,内容有顿教及渐教二种法门。顿教法门基本上是一种理观,观察不生不灭的理性,因为这种悟入特别圆满快速,故称为顿。渐教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虽然我们的本性是本自清净,但在无量劫流转中,造作了很多的业力,留下了众多的痕迹,也就是留下种种善、恶的功能。对这些心的功能,我们须加以调整,渐教就是戒定慧的调伏法门,而这种修持是渐次成就,故称渐教。

  本经的顿教内涵上,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是出家修道者的总称,凡是离开世俗的家,修学圣道,都称为沙门。但本经对沙门定义的标准比较高,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沙门呢?「识心达本,解无为法。」识是观照,智者大师的观心法门,认为我们这念心在观照时,先不要向外观照,而应先观照自己这念明了分别的心识。智者大师的观照是先做粗浅的因缘观,透过因缘观,马上见到这念心有种种的功能,譬如有些人喜欢布施,他习惯欢喜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与大众共同受用,他的布施善根是怎么来的呢?因为过去生有造作布施的业力。有些人有持戒的善根,他对佛陀所制定的根本戒法、微细戒法,都能习惯奉持,这善根不是今生才有,他多生多劫就欢喜持戒。有些人能忍辱,虽遭受不合理的对待,也能安忍不动。在观心时,我们见到内心有众多善良的功能;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邪恶的功能,如有些人贪欲重,贪财、贪名、贪色,但你骂他、打他,他却无所谓,没有什么脾气。有些人洁身自爱,少欲知足,但他的瞋心很重,若稍微触恼他,他就发脾气。所以我们内心有很多善良的功能、邪恶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生起的呢?这不是上帝所创造的,而是过去无始劫来,我们数数的造作,数数的熏习,所以就有现在内心的善、恶功能。初观心时,应先观察内心表层的有为诸法,为什么叫做有为呢?因这些善、恶的功能,都须假借造作因缘才能出现。

  若再进一步深观这一念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剥开这些假借因缘造作的善恶功能,见到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识心达本」,通达最初的本性,这本性是无为法,它不须假借造作就已存在,即使造作重大善业,本性是「如」;造作再大的恶业,本性也是「如」,无论造善造恶,本性皆不改变。造善累积善的功能,造恶累积恶的功能,这些功能不能影响本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这不变异的本性即是无为法,因它不是假借因缘而生,所以不受因缘法的影响而变异。当一个人在观心时,从有为的善、恶对立法,深入观察到圆融无碍,清净平等的法性,这个人就有资格称为沙门,他已开始在修道了。

  又说:「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前面是约修行者,发明无为顿教法门,以下是约「法」来发挥,这个法就是道。什么样的法称为道呢?「心不系道」,这念心不着于戒定慧的造作因缘,不思念种种的戒定慧善法;「亦不结业」,但也不应思惟恶法,起种种贪、瞋、痴的烦恼。内心不思善,也不思恶,若不思善、不思恶,内心「云何应住」呢?心应安住在什么境界呢?「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无念无作是指远离恶法,不思念恶法,也不造作恶法;但内心也不着在善法的「修」及善法的「证」上,如是远离善恶的对立因缘。「不历诸位」,这时心没有任何阶位的差别,没有你是功德相,他是过失相;你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饿鬼,没有这样的差别。因为五蕴果报都是因缘所生法,若剥开因缘所生法,而现出如的境界,一切法皆是如,这称为道,道就是无为的真理,天台宗称为现前一念心性。

  「《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此矣!此为顿教。」前面是以本经的经文来发挥顿教止观的涵义,这里是引用其它经典来作旁证。《金刚经》是开导一位已经发菩提心的菩萨,「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萨发菩提心后,他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这样的上求下化是一种有为的造作,这有为的造作应该以什么为自体呢?《金刚经》解释说,应以无住为自体。一般的菩萨在遇逆境时候,处理态度是心有所住,这念分别心住于因缘所生法,这因缘所生法是一个逆境,是一个苦恼的果报,应该是过去的罪业所现出的影像。我们这念心习惯心随境转,心即住在这影像上。心与罪业接触就感受到苦恼,有些人认为,苦恼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或者认为,遇苦恼时自己应该谦卑;或者认为,苦恼果报是罪业所召感,自己应该认命。以上的对治方法,都能减少痛苦的感受。但《金刚经》认为,心若住于境界,再加以对治,这已是落于第二义,不是第一义谛。《金刚经》说,若有志于行菩萨道,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殊胜愿力,这愿心应该以无住为住,不要住在有为的境界上,别人赞叹你,你的心无住;别人毁谤你,你的心也是无住。如是安住在清净本性,发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这菩提心就特别坚固,不可破坏。《金刚经》认为,菩提心是有为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虽然这是清净的因果,但有为诸法一定要以无住为自体,如是菩提心才会坚固。所以《金刚经》发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以无住为自体而发起菩提心。

  《维摩诘经》是发挥不二法门的道理。因缘所生法都是对立的,有善就有恶,有功德就有过失,若能超越因缘所生法,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性,这是离诸对待的平等不二法门。

  以上引用《金刚经》的无住,及《维摩诘经》的不二,以会通本经的无为法及道的观念,这都属于顿教法门。藏传佛教把大乘佛法的修学分成甚深见及广大行,若要修学佛法,一定要具足甚深见,因为心若着在有为诸法中活动,自己不可能解脱,心若着于善恶、功德过失的对立因缘法,就是一种生灭心,故所依止的宗见会影响果报。顿教法门是从生灭的因缘,回归到不生不灭本性的观察,是一种甚深见的建立。

  以下说明渐教法门。由甚深见开展出广大行,广大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菩萨修学。

  其间罗举四真道、十善行,诃斥欲染,策发净业,警世非常,觉诸幻化,此为渐教。

  理论上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不幸的是,我们内心开始扰动以后,所谓的「真如不守自性」,这念明了分别的心,它不欢喜安住在清净本性,它动了向外攀缘的念头,向外攀缘即是「动」,动即是业,业就有召感性。所以我们无量劫来不断的活动,累积了众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及业力,印在我们清净本性的表层上,这就是需要处理对治的业力。本经提出两个对治法门:

  (一)十善行:即是十善业,十善业是戒行,戒行有身、口、意三业:身业是不杀、不盗、不淫;口业是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不恶口;意业是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修止观的基础。

  (二)四真道:四真道即是四圣谛。四圣谛认为,世间的因果法则有二种,一是杂染因果的苦集二谛,苦是由集谛所召感,也就是说,痛苦果报是烦恼罪业所引生。这观念很重要,有时我们在修学佛法时,身心感到痛苦,如拜佛或修学某种善法时,身心有很多的障碍。有时我们会起颠倒,以为因为拜佛而使自己痛苦,这是错误的想法,拜佛是一种戒定慧善法,召感的是安乐果报。我们过去在未修行时,已经累积了众多的烦恼与罪业,因现在修学佛法而把烦恼业力逼出来,这是重报轻受。所以我们要永远知道,因缘果报中,苦果是由集谛所召感,集谛就是烦恼业力。二是清净因果的灭道二谛,「灭」是指已息灭痛苦的安乐果报,这安乐果报是由戒定慧之「道」所召感。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两种因果,你可以选择累积烦恼业力,如是而召感个体的痛苦果报;或选择累积戒定慧,而召感寂静安乐的果报。透过以上四圣谛的观察,见到染净二种因果的生起因缘,如此有助于对生命作正确而不颠倒的抉择。

  透过以上十善业的实践,及四圣谛止观的修学,「诃斥欲染,策发净业」,一方面灭恶,忏悔业障,在灭恶方面,本经对三界的贪欲烦恼,诃责特别重;一方面策发净业,成就戒定慧。以上是本经渐教广大行的第一个内涵,劝勉我们修习戒定慧。

  渐教广大行的第二个主题:「警世非常,觉诸幻化。」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心。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戒定慧会召感功德,烦恼罪业会召感痛苦,但很多人却宁可选择放纵情绪,累积烦恼,遭受罪业的苦报。为什么会做这种选择呢?有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起了常见的颠倒,太看重眼前的安乐。对于流转中的这一期果报体,认为去年的生命体存在,今年也存在,由此类推,生命体明年也会存在,如此就会产生常见,我们以为自己的生命会永存世间,就做一个永久存在的打算。由于对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因此不惜造作种种的罪业,以保存今生的快乐。如何对治这种常见的颠倒呢?思惟无常,观察今生的生命,死亡总有一天会来临,当死亡到来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今生所累积的财富、名声,乃至于种种的眷属,都会被死亡所破坏。而当一个生命转成另一个生命,唯一能超越死亡,能在来生受用的,是我们在佛堂所修习的礼拜、赞叹、供养等善业,善业可以超越死亡而在来生受用。透过无常的死亡观,有助于我们明白生命中,哪些只是一种暂时的虚妄相,哪些造做是一种永恒的功德相。譬如持戒虽给自己带来不方便,但持戒的善业却使你来生能继续受用。所以无常观使我们从常见的颠倒中觉悟,将迟早要来临的死亡提前起观照,故能「觉诸幻化」,觉悟世间的名利、得失、成败皆是暂时的因缘,如梦如幻,如是就会警惕自己赶快积功累德,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四十二篇章,基本上的修学主题有以上二个渐教法门:

  (一)修学戒定慧。(二)修习无常观。以上是总标,下面是别明,个别说明戒定慧与无常观。

  夫欲染不去,则净行难成。净行不成,则本明不发。故反复于断爱去欲之修,以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归于无我。了得无我,心垢自尽,常光现前,是则名为「解无为法」。

  在渐教的对治法门中有二个主题,一是对治欲染,一是修学净行。在灭恶生善中,本经的次第是要我们先灭恶,因为三界的贪欲烦恼,若不以持戒加以对治,则很难成就戒定慧,因为贪欲烦恼会构成遮障,所以先断恶再修善。若戒定慧的净行没有成就,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整体生命的心性则难以显现,所以不依止渐教,对顿教的理观也有障碍。以前我们研究的菩萨戒,它的重点是在大悲,所以它在戒法的对治上,偏重在瞋心、慢心与嫉妒心,这三种烦恼是成就大悲的最大障碍,而贪欲烦恼并不是破坏大悲心的最大障碍,所以菩萨戒中,对比丘比丘尼所拥有的资具,如应该拥有多大的钵,多少的衣服,菩萨戒对此并不很在意。但在声闻法的角度上,声闻法的修学重点在出离三界,而出离三界的最大障碍就是贪欲烦恼。本经既然是在引导小乘或大乘学者出离三界,而出离三界所有的障碍根源就是爱欲烦恼,所以本经强调对治三界的爱欲烦恼,以四念处的观行-不净、苦、无常、无我,作为修行的正行,持戒断欲去爱为助行,最后回归到不生不灭的我空真理。了达我空真理,进一步通达法空,则「心垢自尽」,内心有所得的污垢也随之消尽,最后就趋向于我空、法空的无为真理。所以本经的修学次第,先从有为的修学再契入无为的真理。

  以前忏公师父在斋戒学会讲《八大人觉经》,他说《八大人觉经》的要点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什么叫乘法身船呢?我们要紧依止不生不灭的理性来修学善法。前面的八大人觉有八种修学,从无常无我、少欲知足乃至发起出离心、菩提心,这些是有为的造作,而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断恶修善的修持,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才能至涅槃岸。他说前面的八种修学,若不能与法身船相应,则不能至涅槃岸,这些善法就只能流落到三界的生死大海中,创造暂时的安乐果报,如此而已,因为你缺乏法身船。所以透过戒定慧的灭恶生善,最后会归到我空、法空的无为法,如此的善法才有解脱的力量。以上是本经的第一个主题-修学戒、定、慧,第二个主题是以下的策发出离心。

  然而世人,往往贪着有为,不舍爱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无常,世界幻化,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刃蜜炬风,其言绝痛。有丈夫之志者,其不可瞿然深省乎?

  本经在讲完戒定慧之后,很强调修无常观。一般众生贪着有为,不舍爱欲,尤其是过去生善业强者,他今生修行会有困难,因为他前生善业强,使他今生的生命身体健康,貌相庄严,眷属美满,他就容易被眼前的因缘所障碍,无法舍离爱着烦恼。为什么不能舍离爱着呢?他明知生命的目的应该积功累德,为什么拨不出时间来修学呢?因善业强者,他对今生美妙的果报,容易生起常见的颠倒,他以为他能长命百岁,永久受用今生美妙安乐的果报,他不知人命无常,死亡终有一天会来临,把今生美妙的境界全破坏。他起常见之后,贪着眼前一时的快乐,不惜造作罪业,以至召感来生长劫之苦报。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用果报,一是创造因地。一方面我们继承过去的业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缘,承受由前生的业力所创造的果报,可能是快乐的果报,或者是痛苦的果报;另一方面,自己以什么心态来面对果报,所采取的行动又创造了另一个业力。所以我们的生命体在每一个点上,在受用果报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因此我们的生命有两种选择: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一)众生畏果:颠倒的众生并不在乎造什么业,他是畏果,他重视的是果报,现前的生命不能有痛苦,只能有安乐。为了成就暂时的安乐,不惜造作罪业,即使罪业会召感来生痛苦的果报,他也不畏惧,所以说是颠倒。众生畏果,只重视眼前的果报,而忽略了因地的业力。

  (二)菩萨畏因:一个有智慧的菩萨畏因,他遇到不如意的果报是逆来顺受,因为这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随缘消旧业」,自己认命承受果报。他所在乎的是面对果报时,所采取的行动决不能造罪业,若造罪业,这罪业必定召感来生的痛苦,所以菩萨他很重视因地。

  菩萨因修无常观,他会注意生命的因地。若不修无常观,「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只追求眼前的快乐,而不在乎这眼前之乐所造的恶业,就犹如「刃蜜炬风」,只见刀上的蜂蜜,而未见蜂蜜后面的一把刀。故一个有志于成就出世间功德者,对眼前的安乐所带动的罪业,应该感到恐惧而知反省。

  无常观的涵义,简单的说,佛弟子对生命的观察,生命的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因为最后的结果,自己并不能控制,那是前生的因缘,不可能再回到前生去改变业力。现在的身相的外表,内心的善恶功能,及外在的人事因缘,这些是前生的业力所召感,我们只能随缘消旧业。重点在于我们如何过这一生,以什么心态面对顺逆的境界,又造作累积了什么业力,这才是我们所在乎的,因为今生的业力又会召感来生的果报。自己会有这种觉悟,是因为修无常观,故能从眼前的境界中跳脱出来。以上是本经的第二个主题-修无常观。以下一段是总结。

  经言:「佛所言说,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学者于此尽心焉,则五部诸经,俱可得门而入矣! (摘自彭际清居士《跋》文)

  前面讲到顿教的止观,也说明了渐教戒定慧的修学,但佛陀的法要,无论顿渐,就像甜度非常均匀的蜂蜜,不论中间或边缘的甜度皆相同。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执理昧事,或执事昧理,理事皆同等重要。我们若能体会本经的顿渐兼修,则对佛陀的五部诸经-华严部的顿教;阿含部、方等部、般若部等是渐教对治的渐初、渐中、渐后;法华涅槃是会渐归顿,把渐教法门会归到顿教。若能修学本经的顿教与渐教,即能体悟佛陀所说的五部法要。

  由以上古德的开示可知,本经的修学是顿渐兼修,理事无碍。我们刚开始要从顿教中生起甚深见,知道生命的依止处,所谓「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今生一时的尊贵安乐,这都不是皈依处,皆是无常败坏,唯有开显不生不灭的本性,才是究竟的涅槃安乐。自己要把流转中的究竟皈依处-自己的「家」先找出来,先定位出自己的修学目标;有这甚深见以后,再立定自己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行,如是一步一步的回归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本经的主旨。不过本经的广大行偏重在断恶修善,对于度众生方面发挥的比较少,它偏重在自利的功德。

  蕅益大师在《灵峯宗论》上说,有人问言:「开悟后修什么?」一般没有开悟的人,心随境转,住在眼前的个体因缘中,不断随顺因缘流转;开悟的人则知道这些是生灭法,他安住在清静本性。蕅益大师回答说:「开悟后,炽然修福。」虽了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也不能忽略因缘,因为悟后仍要不断的净罪集资,所悟的真理才能更加显发,理与事是互相资助的,所以有了甚深见后还要有广大行。若开悟后,没有悟后修行的行动力,这解悟很快就消失,因为这解悟太薄弱脆弱。所以古德说:「乘性起修,全修在性。」起初依止不生灭心,修习种种净罪集资的断恶修善,但这些修学最后仍是「全修在性」,它有助于开显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由理观而生起事修,事修也能资助理观。也就是说,起初是由内心的观照力而产生行动力,但行动力也资助观照力,这就是为何若违犯戒法,会对止观产生障碍,因罪业有罪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对修习圣道皆是障碍。所以我们不应该执理昧事,理论上虽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在事相上要炽然断恶修善。本经的主旨也是这种涵义-顿渐兼修,理事无碍。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