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详情]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十一)
净界法师讲述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四面
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
唯识学说,我们生命的相貌是「恒转如瀑流」,生命是一条没有止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再从现在流到未来,在这相续的水流中,有两重因果在相互的作用:
(一)过去业力创造今生果报:有些人积集善业强,所以今生的果报特别尊贵安乐;有些人过去生累积罪业重,今生所召感的果报是卑贱痛苦。因此在生命的相互作用中,我们现在受用由过去业力所创造的果报。
(二)今生果报创造来生果报的业力:我们在面对今生果报时,又创造了新的因地,这新的因地又会召感当来的果报。
在这相续又变化的水流中,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生灭点上,既受用果报,又同时在创造因地,如是构成的生命有二个选择:(一)追求现前的安乐果报。(二)创造未来的良善因地。
古德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一般颠倒众生对生命的目标,是追求现前果报的安乐,而为了现前果报的安乐,不惜牺牲因地,他不在乎为了追求安乐的果报,而累积烦恼罪业,所以他日后要为这样的因缘,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智慧的修行者,选择修学良善的因地,他对于果报是持着随缘消旧业想,因为果报是无常生灭相,他所重视的是面对果报的每一个剎那,如何创造良善的因地,这才是生命的重点。如何成就善良的因地呢?本经讲出二个重点:
(一)甚深见:这是内心的观照力。
(二)广大行:依止甚深见的观照智慧,修学戒定慧的广大行,这是行动力。
若想成就善良因地,必须要有智慧的观照,佛法中智慧关照的重点有二:
(一)从假入空观:从现前生灭变化的五蕴身心中,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生灭法,它是假借因缘而生,本身没有自性,所以从本性上的观察,它的体性是毕竟空。这「缘起性空」的智慧,把我们这一念有相分别心,带到无相的真如体性,在真如体性中,这一念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任何的对待与差别相。这样的空性体验,对我们的修学非常重要,因为从这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体验中,能很明确的体验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从这清净心的观察,自己可以了知,一切烦恼可消灭,一切善法可成就。这样的「从假入空观」,可建立自己大乘的信心。
(二)从空出假观:这是从平等无差别的体性,又回到有相的个体生命,这当中的因缘果报有种种的差别,如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则召感三恶道的果报;造作五戒十善的业力,则召感人天安乐的果报;修习四谛十二因缘法,则召感偏空涅槃;若修习六波罗蜜法门,则成就菩萨的万德庄严。当我们从空出假,明了自己身口意的造作,成就了十法界的差别因果,所以生命有十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可成就。由于这种从空出假的智慧观照,使令我们能善知取舍,知道什么该追求,什么该舍弃。
当我们这念心能从假入空,同时也能从空出假,空假双照,如此对生命已能建立正确而不颠倒的智慧,这也就是中道的智慧。有了智慧后,应进一步付诸行动,修学广大行,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法门,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以上是成就善良因地的两大重点:(一)甚深见。(二)广大行。
这也是本经修学的主要法门。其它的次要法门,从广大行中开展出助道法,从第三章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助道法门,其中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偏重成就人天的善业力,这是透过布施、持戒、忍辱而成就善业力的修学;从第十六章以后,偏重成就出离心的出世功德。在修学出离心中,前面几章是修出离心的信心,思惟贪欲的过失,以下的几章正式修出离心,对治贪烦恼,成就出世的功德,这是说明对治的方法。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的无着,与平常所说「不着相」的意义不同,这里是指在修学圣道过程中有很多障碍,我们对障碍要能无着,这有出离对治的力量。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消文 凡夫的修学圣道,从苦恼的个体生命,转成圣人清净安乐的生命,在这转换过程中,大智慧的佛陀讲出一个巧妙的譬喻:有一块木头,这木头譬喻我们的菩提心,内心透过甚深见智慧的观察,我们生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这愿力能产生很多作用,有如木头能做成桌子、椅子的功能,这木头(菩提心)起初是在杂染的生死水流中流转,但它有增上力,想顺着水流进入清净的真如法性大海。木头想要摆脱染污水流而入清净大海,这过程中要离开以下众多的障碍:
(一)不触两岸:木头不能碰触左右两岸的岸边,若碰触两岸,则无法前进。
(二)不为人取:盗贼在河岸两边会夺取木头,若被盗贼所夺,则木头也不能入大海。
(三)不为鬼神所遮:河岸边有山神、树神,木头若被鬼神的神通力所遮障,它也不能入大海。
(四)不为洄流所住:木头不能进入漩涡中,若入漩涡中,只能在原地打转,就无法前进。
(五)亦不腐败:木头的材质要有耐久性,不为水所腐化,木头若腐败,就会破碎不能使用。
木头若能通过这众多障碍的考验,就能从生死的河流中,进入真如法性大海,受用种种的功德庄严。
佛陀讲完这巧妙譬喻后,他合法说:修学圣道是在具足无量无边烦恼罪业与生死的身心中,生起道心,若要把道心转成功德庄严,在这过程中须离开以下的障碍:
(一)不为情欲所惑:情欲是指前面所说的「不触两岸」,藕益大师说;众生有「贪着有」与「贪着空」两种情欲,「贪着有」的人欢喜修福报,他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等善业,结果却被善业所召感的富贵安乐果报所障碍。有些人「贪着空」,经常从假入空,对十法界假名、假相、假用的因果法则不加以观察,有时就会忽略业力的力量。所以明朝时很多修禅大德,因经常修空观,故不欢喜求生净土,藕益大师对这些人提出警告说,修空观虽对身心世界有调伏力,但也不要忽略阿赖耶识中,尚有无量无边的三恶道业力种子,尚未得果报,我们不能忽略这业力的潜伏功能,因此应该先求生净土成就圣道,这样会比较安稳。所以若执着空性也会有障碍,容易使人退转。菩提心若能远离有相福报的执取,或空性的执取,这即是不触两岸,不为情欲所惑。
(二)不为众邪所娆:藕益大师说,邪是指邪见,我们不要被内心的邪见颠倒所障碍,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人取、鬼神所遮」。《瑜伽师地论》说,众生有两种邪见:
(1)增益见:这是「非有计有」,五蕴的身心世界有剎那剎那生灭的功能,如色法有质碍的功能,受有领纳的功能,想有思想的功能,行有造作的功能,识有了别的功能,这些功能中,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而我们却捏造出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我爱执即是增益见;本来没有,却捏造出有,这即是增益见。
(2)减损见:这是「有计非有」,有些修空观的人起邪见,认为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因果法则本来是存在的,若有业力即一定要得果报,这因果的召感性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真理,但起邪见的人忽略了因果的存在,这即是「有计非有」的减损邪见。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远离增益与减损两种邪见颠倒。
以上情欲与邪见两种恶法要远离,以下有两种善法要成就:
(一)精进:精进即是「不为洄流所住」。在修行过程中要勇猛强悍,不能有懈怠退缩之心。
(二)无为:这是「不腐败」。在修行中,不论遇顺境、逆境皆能安忍不动。「吾保此人,必得道矣。」若能远离情欲与邪见的恶法,成就精进与无为的善法,这是修学圣道成功的主要因素。
释义 从这章书可理解到,修行是从一个充满烦恼与业力的身心世界,开始向上修学,西方上帝说,一切众生出生时就有罪业,这是对的。我们刚开始修行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的开始,所以木头到大海的过程中,不是碰到左边、右边,就是碰到种种的障碍。这章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有障碍,这还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内心要有精进与忍辱的特质。修行是一种逆水行舟,不论出家已有多久,只要不进步就是退步,修行不可能保持在原点,所以要让自己不退步,就要不断做定课,一定要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更增上,必须要求自己不断的提升,不论内在的观照智慧,或身口的外在行为,皆要不断的增上,这是成功的重要秘诀。其次,自己要能安忍,当逆境来临时要忍得过去。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学院的修学重点是对一切能熬得过去。后来我发觉这个「熬」的修学很重要,如我刚读佛学院时有三十几个同学,毕业时只剩下六个,因为有些父母反对他们读佛学院,于是只好回去;有些人身体出了状况,他也回去;还有些人因内心起了烦恼、邪见颠倒,他也回去了。我个人觉得「安忍」很微妙,《楞严经》曾对忍辱讲出重点:「不随妄转,即能转悟。」在修行中,若遇到人事、身体的障碍,这时不随妄转,心不动,你继续做自己的功课,老实的拜佛、持咒、研究经典、修止观。当你不随它转,本来自己已是山穷水尽,根本无法解决这障碍,若你能忍过去,它自己会起变化,「不随妄转,即能转悟。」当这念明了的心与障碍接触时,若被它所转,你就胡涂了;若你心不动,这障碍的境界就会起变化,世间上的事情就有这样的微妙。所以若能安忍,这也是成功的秘诀。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若要在出世圣道上有所成就,心中要具有二种特质:
(一)精进力:你不能做三天功课休息五天,而是要不断的专一相续。
(二)忍辱力:这二种特质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当然这只是道前基础,正式的修习出离之道,这是在第二十八章之后的修学。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二:
(一)慎勿信汝意: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刚开始不能采取随顺的心态。一般的世间人,他的内心跟着感觉走,他的心起一个念头想要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这也就是一个人在三界中,不停流转生死的主要因素,因为他无法产生克制力。修行人若想真实修行,对自己的念头要有调伏力,不能放纵。我们的第六意识这念心,在无量劫的流转中,不断的造作业力,这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于是这念心累积了众多善、恶的功能。但不幸的,我们内心贪瞋痴烦恼功能的势力,它比善良功能的势力还要强大,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很容易与烦恼相应。若放纵心念,只是让烦恼势力不断的增长广大,因此修行者起初对自己的心念,要以否定的方式加以调伏。以上是对内心的调伏。
(二)慎勿与色会:这是对外境的远离。一个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因为接触久了,「色会即祸生」。古人说:「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欲望增长时,即生颠倒,颠倒后即造罪业,于是堕三恶道受苦。所以我们应该避开引生灾祸的因缘—男女的美色。什么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呢?「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因为阿罗汉已成就无生。莫说是凡夫,初果、二果、三果仍要调伏其心,到了四果阿罗汉,内心的见思烦恼已完全清净,这时的起心动念完全善良,阿罗汉已不必做定课,因为他已不必调伏其心,随心所欲,皆不踰矩。
释义 这段经文讲到修出离心,也说明了修学的次第。我受大戒时的得戒和尚,他在戒场开示我们一个修学的观念,后来我读藕益大师的《灵峯宗论》,他也开示类似的观念。我的得戒和尚说,出家有三个次第:
(一)净罪集资期:刚出家时要找一个清净的环境安住,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刚开始时不要开张店铺,而应先整修内部。自己先忏悔过去的业障,调伏烦恼,一方面为大众师服务修福报,积集福德资粮;一方面听闻佛法,培养正见,积集智慧资粮。在净罪集资期时,自己的心情就是这段经文所说:「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这时要谢绝外缘,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要彻底的改造,这是内心的大清扫。这段时间,少者十年,多者二十年,这是整修内部,暂停营业时期,自己要在心地上,下一翻死功夫。
(二)弘法利生期:这时的修行不是修出离,重点是在修大悲心,这时重新打开大门,正式营业。你可以带领大众念佛共修,或者讲经,把这几年的修学心得,贡献给众生。在弘法利生期中,可以历事练心,一方面也是在积功累德。因为以前有净罪集资修行的戒定慧基础,在弘法利生中,虽偶尔有一些差错,但你也能随时起观照而调整,所以前面的修行基础,在整个历练的过程中,会形成强大有力的保护系统,使自己能不随妄转,而在人事的杂染因缘中,成就积功累德,成就大悲心。依藕益大师的标准,这弘法利生期不超过七十岁。
(三)赡养专修期:在晚年时,你又要谢绝人事,专修出离,专心为临终的正念做准备。
藕益大师在五十七岁往生,他在往生的前一年上灵峯山,以后就不再下山。在上山之前,他开示说:当今的善知识,只有紫柏大师是法身菩萨,具金刚眼,他不用赡养专修。等而下之的如幽溪大师及其它大师,自己都知道仍有不足,至晚年时谢绝外缘,临终时都能正念分明,这是第二种人。第三种人不自量力,至晚年时,开丛林立规矩,广泛摄受众生,这些人在临命终时,牵肠挂肚,不得自在。藕益大师说,他不敢自比紫柏大师,生死自在,而愿意遵循幽溪大师的脚步,在晚年时息诸缘务,专心念佛,所以他在往生前一年上灵峯山后,不再下山。临终时,他结跏趺坐,安然往生。所以在第三个阶段很重要,这时又开始摄用归体,赡养专修,为临命终时的正念,做最后的冲刺。因此在菩提道上,自己应该有明确的生命规划。这段经文是提醒每一位烦恼粗重的初学者,起初不要随顺自己的心情做事,也尽量不要接触杂染因缘,而应在心地上多下功夫。这段经文是总说,一是对内心的出离,一是对外境的出离。以下的经文广泛解释外境与内心的出离。第二十九章与第三十章是佛陀对外境出离的开示,在次第上,先看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消文 若有志于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与修福报不同,修福报成就人天善业,它只告诉我们要布施,布施后修持戒,持戒后修忍辱以保存功德。成就人天果报不用远离五欲,但如要成就出世功德就必须远离,为什么呢?「如被干草,火来须避。」我们这念心有如干草,干草若受火的刺激就燃烧起来,所以干草对火应远离。同样的,我们内心有众多烦恼种子,种子就是一种潜伏的功能,烦恼种子若受污染境界的刺激,它就要起来活动,所以修道人见到五欲境界应该远离。五欲中主要是指财、色、名三种欲望,初学者主要是远离色,年纪大者要远离财与名,所以不同的年纪,他所爱着的所缘境也会有所变化,因此自己应该知道目前要远离什么欲望。
释义 修出离心时,刚开始要远离污染的外境。若分析车祸的发生,不论骑机车或开汽车,从统计学上看,发生车祸的人都不是初学者,因为初学者开车都很小心,发生车祸大部分是艺高人胆大的人,他们不注意外境,所以一念的差错就后悔来不及了。初学者应选择一如法清净的道场安住,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不可能时时都保持正念,所以若没有道场的摄受,一个念头没有控制好,一念的差池,全部的功德都受到破坏。因此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如法的道场来保护自己。忏公师父在斋戒学会开示说,修行人宁可在山林道场睡觉,也不要在都市道场办道,因为在道场睡觉,顶多是懈怠浪费时间而已,还不至于放逸;但若在都市办道,你的明了心所接触的都是染污的讯息,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不断的刺激你,而自己内心有烦恼种子,又受染污境界的刺激,因缘和合,烦恼就起来活动,即使没有破戒,所有精神体力都用在调伏烦恼上,自己不可能进步,顶多只与烦恼打成平手。所以刚开始修学时,自己承认有烦恼,但不去刺激它,如是在心平气和的环境中,赶快成就内心戒定慧的法宝,也就是在敌人还未出现之前,先栽培自己的军队。若已成就戒定慧法宝,自己就不怕烦恼,因为你已经有对治烦恼的力量。若在戒定慧未生起之前,绝对不要刺激烦恼,因为烦恼一躁动,就无法持戒修定修慧,所以刚开始要「欲火远离」,先保护自己。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前面是说明远离污染境界,万一有些特殊情况不能远离,那么要如何疏导这些障碍呢?看以下经文。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消文 佛陀开示说,身为初学者应该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眼睛尽量不要见男女的美色,即使接触时,也不要与她有言语。若有特殊因缘,必须与她有所沟通,内心应持什么态度呢?首先修出离心,正心思念作观想:我是一个修道的沙门,内心有离苦得乐的目标,并非生命没有目标的众生。内心虽有修道的道心,但惭愧自己并没有生于净土,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而是生于五浊恶世,处在杂染的环境。在这杂染环境中,「当如莲华,不为泥污。」,自己应该像莲花有出离之心,处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这是修莲花的出离之想。
有了出离心,其次要修大悲心。观察自己与众生有深厚因缘,在无量生命的流转中,我们每一次的流转都有很多的亲属,如父母亲、兄弟姐妹等,所以见到老者就观想是自己的母亲,对她生起感恩心;年长者就当作自己姊姊般的尊敬;年少者当作妹妹或儿子般的爱护。自己与她们接触时,生起度脱之想,希望她们能因自己的教化而有所进步,由生起度脱心而消灭内心的恶念。
释义 宗喀巴大师对出离心的修行,开示的重点有二:
(一)思惟生死过患:有些人积集善业,希望这善业能召感来生安乐的果报,或做大国王,或做大富长者。有这样的念头就会召感三界的果报,而不能成就圣道,所以这种对来世的贪爱,应该修苦谛观对治。假设来生继续在三界流转,则有三恶道的危机,首先是地狱道的刀山油锅之苦;其次是饿鬼道的饥饿口渴之苦。诸位若有断食的经验就知道,饥饿不可怕,可怕的是口渴,你能七天不吃饭,但若断水一天就受不了,而饿鬼道众生在几年中都喝不到水,牠的喉咙干得如火烧,牠只是不会死亡,但口渴之苦是不断的增长,所以若堕饿鬼道,生命就要长时受饥饿口渴之苦。第三是畜生道众生之苦,这有系缚与打杀两种痛苦,福报大的畜生,牠不会被打被杀,但被当作宠物关起来,生命不得自在,只禁闭在笼子里。野生动物虽不用被关而能自由活动,但牠的生命没有保障,弱肉强食,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所以畜生道众生长时间活在恐惧之中。我们即使有善业,也不能忽略自己的阿赖耶识中也有罪业,所以若贪爱来生果报,也会触动三恶道的业力。宗喀巴大师说:「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我们要思惟三恶道果报之苦,以断除想要在三界投胎的想法。这是思惟苦谛,以断除来生的爱取。
(二)思惟无常之苦:有些人过去生善业力强,所以今生的果报特别圆满,色身健康庄严,眷属恩爱,财富众多,地位崇高,他就被这可乐果报所障碍,这时要修无常观,「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有如在梦中,虽有众多可乐的境界,但当苏醒过来,梦境觅之了不可得,所以对三界的果报不能真实看待。由思惟生死无常,以消灭对今生的爱取。
我们这念道心处在种种的诱惑之中,应该思惟生命无常之苦与生死的过患,以对治今生与来生可乐果报的诱惑心,而像莲华般出离污泥而不为所染。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这念心与污染境界接触时,要透过止观以升华自己的欲望,亦即以止观疏导心念,使心念往出离与大悲的方向安住,而不要往杂染方向流动。《清净道论》开示说,初学者修大悲心,不能针对某一特定异性对象修大悲心,譬如一位女众,起初不能锁定一男众修大悲心,这会出问题,大悲心是平等的,只能释放平等的讯息,接触对象时内心是平等的,没有预设立场,老者当做母亲,年长者当做姊姊,年少者当做妹妹看待,并不能针对某一异性修大悲,否则会有过失出现。以上说明这念心与污染境界接触时,如何疏导自己的心念。
- 上一篇: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
- 下一篇: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二
- 怎么修因缘观?观察因缘的相貌
- 佛陀用长行和重颂这两段来说明三界火宅
-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
- 什么是意业?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 什么是口业?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 什么是身业?天乘十善业之身业
- 念佛人为什么要把心带回家?
- 下定决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发心跟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严王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过程中要从不迷、不取和不动下手
- 临命终时要记住:往事不堪回首
- 怎么把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调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变的人才能改变
- 什么叫破坏善根?淫戒的问题是什么?
- 修学佛法是要靠自己觉悟、远离妄想的
- 如何对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别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