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与忍辱 第一讲 认识愤怒
愤怒与忍辱
界文法师主讲,慈云记录
开场白
阿弥陀佛!今天下午的讲座主题是《愤怒与忍辱》。
忍辱,一般人不太喜欢,因为“忍字心头一把刀”,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话题。但是在菩萨道修习的六波罗蜜里边,忍辱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愤怒的情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学佛的人与不学佛的人有差别。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愤怒情绪,应该如何善巧地处理这样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佛法修学之后,遇到种种不如意的境界时,我们的反应还是跟没有学佛时差不多,愤怒情绪带给我们和周围人的痛苦还和以前差不多,那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反思了。
有时候,我们学佛,往往在乎“功夫”怎么样——比如可以双盘很久,打坐时浑身发热、看到光明,念佛一心不乱……可是,别人一句话说过来,马上火冒三丈。或者虽然不发火,心里却郁闷得不得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学佛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佛法的修行,注重的不是觉受,不是气脉打通或者身体发热发冷发麻……这些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我们遇到问题时,在生活中跟人接触时,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样了,问题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变,那就是真正地学习佛法,真正地有收获了。
今天,我们主要是围绕着愤怒来谈忍辱。事实上,在佛法里,忍辱波罗蜜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是对于愤怒,包括财色名食睡,对于各种顺境和逆境,都要有忍辱的功夫。但今天我们着重谈愤怒。因为愤怒这种负面情绪伤害极大。
大乘佛法特别强调对嗔恨的对治。贪和嗔都会障碍解脱,为什么特别强调对治嗔呢?因为大乘佛法的修习重视度化众生。贪虽然障碍解脱,但它还不是特别障碍我们摄受众生、度化众生的因缘;而愤怒不仅障碍我们解脱,也会破坏我们利益众生的事业。所以,菩萨戒里,不管是《梵网菩萨戒》还是《瑜伽菩萨戒》,都把对愤怒的忍辱作为根本戒来行持。
第一讲认识愤怒
一、嗔的定义
在佛教里,对愤怒的概念有所界定。
众生有三大根本烦恼——贪、嗔、痴。嗔是其中之一。嗔的定义,在经典里这样说:“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面对痛苦和带给我们痛苦的对象(如灾难、病痛等)时,生起憎恨和愤怒的心。当愤怒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善心就消失了,身心不安,在愤怒的推动之下,我们会造作种种恶行。
二、嗔的随烦恼
此外,嗔恨还有一些随烦恼。随烦恼是根本烦恼的等流。
(一)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
对眼前的不如意境界,比如别人说了一句让你不舒服的话,“腾”地一下,仿佛就有一股火焰冒了出来,当面就发作起来了。
(二)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当面没有发作,把火气压住了,但是内心里不舒服。让你气愤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
比如跟家里人吵架了,当时发作的是忿,接下来这个气并没有散掉,心里总是堵着一个东西,使你坐卧不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这时候就转化成恨了。
(三)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恨憋在心里,又能产生第三种心所,就是恼。比如你和先生吵架了,吵完了心里还在恨,带着恨回到家,小孩子跑过来了,老是在那里烦你,你忽然一巴掌就打过去了,把孩子打得哇哇大叫。这就像蜜蜂蛰、毒虫咬一样,一种很毒辣的心就出来了。为什么会毒辣,为什么会伤人呢?因为愤怒的能量聚集在那里,并没有解决掉。如果你不把它处理掉,它终究会以各种因缘发作出来。
(四)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慼为业。
嫉,是贪著于自己的名利,而看到别人顺利或者得到了利益和赞叹,内心就特别不舒服,疙疙瘩瘩的。这种心会像锥子一样,扎得人很难受。
(五)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害这个心所非常可怕。这是要伤害别人的一种心。害心生起来的时候,就要做一些对别人不利的事情。它和前面说的忿不同,忿是自己心里不舒服,而害心生起时,自己心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但是就想折磨人。这是非常负面的心行。有的人喜欢折磨小动物;有的人以伤害别人为乐趣;有的人看到别人倒霉的时候,觉得很爽。
以上这些都是愤怒的种种表现形式,经典里大致地罗列了这几种。
愤怒的表现形式其实还很多。比如郁闷。有时,你心里特别郁闷,好像都要得忧郁症了,你会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忧伤吧。但是这种忧伤,你要到根源上去看它,它其实也是一种愤怒。有的愤怒是针对别人的,有的愤怒针对你自己。当愤怒转向攻击自己的时候,就会表现为自卑、自责,内心痛苦。这些情绪都是嗔恨的表现,是嗔恨的能量在我们的身心里起作用了。
三、愤怒产生的原因
关于愤怒产生的原因,《入菩萨行论》里讲:“强行我不欲,或挠我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
愤怒产生的原因,无非是来源于我执。我不喜欢的非要让我遇到,我喜欢的得不到,这就是愤怒产生的来源。内心愤怒的种子得到外缘的滋润,就会增长萌发。
四、愤怒的种类
《入菩萨行论》里介绍了七十二种愤怒,我现在给大家简单地说一下。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愤怒来源于三个方面:身、语、意。身体方面,我们不喜欢痛苦,不管是自然的痛苦还是人为带来的痛苦,我们都不喜欢。意业方面,我们不希望被人轻视,都喜欢得到尊重和爱护。语业方面,我们不喜欢粗语和鄙语。粗语不仅仅是指骂人的话,有的话说得很委婉,却很扎人,也属于粗语。有些人当面对我们很好,背后却用难听的话说我们,这就是鄙语,会让我们特别痛苦。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亲友不要受到痛苦、轻蔑、粗语和鄙语。但对于我们的敌人,恰恰相反,总是希望他们能够遭遇到这些痛苦的惩罚。
计算下来,我们一共有十二种所欲和十二种不欲。
愤怒,有对于过去的追忆,有对于当下的发生,有对于未来的希望。因此,共有七十二种嗔恨的对境。
当我们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七十二种愤怒中,是哪一种开始起作用了?找出来了,就可以设法把它解决掉。
五、愤怒是否有益
人们通常认为:生气在所难免,如果一个人不会生气的话,那还能行吗?
有些心理学家说,适度的愤怒对人有帮助,因为愤怒有保护自己的功能,遇到难以接受的事情,你的愤怒发作了,可能会把对方震慑住,于是改变了你的处境。
佛教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佛教认为,愤怒是一种烦恼,它不可能对人有利,它会带来痛苦,使人失去内心的安宁。
如果你试图用发怒去改变不良处境,由于愤怒本身是负面的,用一种负面的能量去改变另一种负面的东西,结果也会是破坏性的。你发怒,有时候对方好像被威慑住了,因此有了变化,但事实上,这可能蕴涵了人际关系上的永久性裂痕,给未来种下了痛苦的种子。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愤怒维护你的权益时,有一天你会忽然发现,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家里人离你越来越远,你越来越孤独了。你越孤独,越得不到爱护,就会越用发火来改变别人,陷入恶性循环,这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要想真正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改变别人的态度,不需要使用愤怒,其实我们有更好的办法。
有时,你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却好像开不了口去表达,这是恐惧心在起作用,恐惧障碍了你维护自己的权益。你需要克服你的恐惧,而不是借用愤怒来解决问题。解决了恐惧,你就可以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了。这种情况下,对心的分析是非常微细的。不要用那种粗暴的心理——他总是欺负我,前几次我觉得开不了口,那就发一次火吧。你应该观照自己:为什么开不了口呢?为什么被侵犯的时候,没有办法表达正当的要求呢?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
《菩萨入行论》里说:“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当一件事情可以改变的时候,去改变就好了,为什么要用愤怒来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如果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难以改变,愤怒又有什么用?这样反思,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愤怒情绪有一种很好的认知,而不会去依赖和助长这种情绪。你会有更大的决心去对治它,真正地认识到:对于这种负面情绪,可以从内心里清除掉,需要把它净化掉。
六、愤怒的危害
佛教认为,愤怒的危害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摧毁善根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善,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首先,它能摧毁我们的善根。我们每天学佛,诵经、礼拜、发愿,“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然后,可能刚刚发完愿,你就开始对你的先生或者太太发火。那我们的善根还有什么用呢?我们辛辛苦苦修行了很久才得到的一点清净和安乐,一发火就无影无踪了。本来我们供养三宝、打坐禅修,可以感召未来非常美好的生命形态,可是当我们一念的嗔恨心生起,会使这些美好的果报无法现前。现前的是什么呢?是苦受,是腾腾的烈火。
(二)心离安乐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燥不成眠。”
有的人也许会说,反正那些善根我也看不见。那我们就说一说现在可以看见的。当嗔恨心生起时,我们的身心都得不到安乐。
我想,在座的诸位,每一个人都体验过愤怒带来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之下,内心还能安详吗?我们的喜悦还能像喷泉一样涌出吗?安乐会消失,内心会枯竭。愤怒的情绪使我们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翻来覆去不能安眠。
(三)亲友远离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杀害。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
愤怒会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即使你是一个很慷慨的人,经常给别人很多帮助,但你脾气不好,仍然会导致别人的厌离,甚至恩将仇报。在家里,如果你爱发火,你的配偶、孩子都会离你远远的,看到你就有点头痛。
七、压抑愤怒的后果
既然愤怒有这么多危害,我们就需要去对治它。
世间的一般人,也都知道发脾气是不好的,知道应该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忍。前几天我还看了一本元代的书,名叫《忍经》,总结了多少种忍。在中国,“忍”被写成“心头一把刀”,这种忍非常难受。
一些心理学家做了关于忍的社会调查。调查发现,一般人都知道忍的重要,忍可以避免对人的伤害,也可以使我们得到利益——比如有时候求人办事,对方态度不好,我们会忍,于是把事情办成了。但大家公认,忍的负面后果有四个方面:有害身心健康;引发被动攻击;失去做人原则;破坏社会公正。
心理学和医疗方面的研究发现:
无法(或不愿)表达愤怒,对许多易感人群来说将导致高血压的形成;而那些倾向于对他人表现出更多敌意和侵犯性行为(把愤怒发泄在外)的人也比正常人有更高的血压。由Shekelle及其同事1983年开展的一项对西部电力公司近两千名员工的研究发现,那些在敌意程度上得分高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得分低的人的1.5倍;同样通过2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高敌意分数同各种病因导致的日益增加的死亡率有关。不良的情绪不仅导致身体的疾患,也给人们的人际关系带来影响。Greengrass对252名男经理和65名女经理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压抑愤怒方面得分高的人报告说,他们得到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较少;他们还报告说,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他们也缺乏信任。
也就是说,不管是发火还是不发火,只要内心有愤怒,对身体就有伤害。另外,压抑愤怒的人会发现,尽管他们在忍,但人际关系还是搞不好。
压抑了愤怒的发作,人际关系还是搞不好,原因来自被动攻击。不是说一个人不发脾气,就没有愤怒了。愤怒的能量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常见的被动攻击是对人冷淡。比如你对一个人有看法,他过来找你说话时,你对他很客气,但客气中含有一种冷冷的感觉,让他很难受,但他又说不出来。这就是你在用冷淡攻击他。很多女子喜欢运用被动攻击。她们在体力上不善于打斗,也不喜欢骂人,就采用了视而不见、不理不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攻击。
被动攻击也可能表现为缺乏理解。对别人说的话好像听不懂,这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和攻击。有时在家庭中,丈夫对妻子说的话好像总是听不懂,很迟钝,让妻子恼火。妻子越恼火,丈夫就越迟钝。其实,这是因为丈夫对妻子的唠叨感到不满,但他知道自己如果发火,妻子就会跟他吵架,于是他就表现得心不在焉,对妻子的话不感兴趣。
被动攻击也会表现为打哈欠、把座位从别人身旁移开一点、保持沉默,等等。对别人说的话怎么都不回答,这很有杀伤力,会让别人暴跳如雷。
学佛的人容易进行被动攻击。由于知道不应该生气,就压抑自己。有的人做出被动攻击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正在修忍辱——要知道,那不是忍辱,而是攻击!有的人会表现得很高洁,看别人都是罪恶凡夫,这会让别人很受不了你。为什么有的人学佛之后,家庭非常反对他学佛?就是因为他总是用这种方式攻击家里人。如果你的方式不善巧,内心不柔和,只是在形式上所谓“不发火”,对别人造成的攻击可能会很强烈。我们作为学佛的人,要特别警惕,不要对别人进行被动攻击。当你觉得身心或家庭出了问题,要警惕内在的愤怒。
八、佛教忍辱的态度
世间的忍辱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压抑得太厉害,会使人变得麻木,像《祝福》里写的祥林嫂一样,这对生命会是极大的摧毁。或者会使人变得像阿Q一样,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用自我解嘲的方式来发泄痛苦。
当你们心中愤怒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处理的呢?
有人会用运动来排解,或者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感觉就好多了。有人会找朋友倾诉一番。有人会蒙头大睡,睡到第二天起来,也许好一点,也许更郁闷了。也有人会暴饮暴食、疯狂购物。这都是常见的对付愤怒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把愤怒的能量稍微缓解一下,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还有人会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忍只是为了将来报复得更厉害,肯定是不可取的。
也有像司马迁那样的,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之后,转向写作、学术研究,把能量升华掉。作为世间的忍辱,这可以说是比较好的方式,转移注意力,趋向更有意义的、更好的目标。但是,愤怒的根毕竟没有拔除。
佛法认为,上述方法都不完美。
在佛法中,忍辱是一种修行,是对心的调整。佛法的忍辱与世间的忍辱有不同的态度,主要表现如下。
(一)不认同愤怒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佛教不认为愤怒是合理的,也不认为愤怒是必然的。因为愤怒只是一种执著的产物。如果你没有了执著,你就不会愤怒。
(二)强调内心的平静——“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的意思是:忍,到了最高境界,其实没有什么可忍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 “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
羼提波罗蜜就是忍辱波罗蜜。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界,内心都没有波澜和火焰,总是寂静、清凉、安详的,没有可忍的东西,这就是忍辱的圆满。
《瑜伽师地论》:“云何菩萨自性忍?谓诸菩萨或思择力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于一切皆能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
思择力,就是以智慧看清楚自己愤怒的原因,看清楚了愤怒的不合理性。或者由于过去生中不断修习忍辱和慈悲,菩萨心胸宽广,不管谁来烦扰他,他都不会在意。
(三)以利益自他为忍辱的目标——“不忍之忍”
世间的忍辱,目的就是表现对别人的顺从。佛教的忍辱目标是利益自他。有时候,不忍,恰恰就是菩萨的忍。当众生不听菩萨的劝导时,菩萨可能会责备他,不随顺他,或者对他进行处罚。这样的示现,是出于内心里要利益他的意乐,而不是受到愤怒的驱使。这是为了教化的需要,为了调伏众生。
《瑜伽师地论》:“若彼有情虽蒙菩萨如是劝导,故肆轻躁而不奉行。菩萨尔时自现愤责,唯欲利益,非愤意乐;于诸所作悉现乖背,唯为利益,非背意乐;或于一类现与世间不饶益事,唯为利益,非损意乐。如是菩萨于诸有情,现外所作与内意乐相不同分。由是因缘,方便安处,令彼有情,渐断诸恶,渐修诸善。是故菩萨如是调伏有情方便,名为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大家听了这个内容,不要说:“下次我可以跟人干仗了,找到理论依据了。”你到底是出于愤怒而发火,还是充满慈悲地示现发火?
什么是示现发火?可能做母亲的人会有体验。小孩子做了错事,其实你很心疼他,但表面上你表现得很生气,这是为了让他下次不要再那样做。这样示现时,自己一点点愤怒都没有。对众生示现发火,这是悲心非常重的人才做得到的,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
佛教的忍辱,是永远地断除内在的愤怒。至于外在,是发火好还是不发火好,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哪种形式对众生有帮助。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