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

四、大师在古杭云栖寺的宗教活动

  (一)大师的佛学思想

  莲池大师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净、禅、教、律的合一,强调以净土作为最终的归宿。永明延寿大师虽然也提倡“有禅有净土”的思想,但其思想的根本在于禅净的“兼修”。莲池大师从华严宗的教判角度,将禅、华严、净土进行了新的整合,将禅净从圆教实相的角度进行了合流,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是莲池大师对净土思想的独特开创。

  1、“信愿持名”与“念佛含摄一切功德

  莲池大师一生崇尚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净土法门,源于大师数十年来对净土法门潜心修行,琢磨玩味而得出的真知灼见和切身体受。

  信愿行,为净土法门修行三资粮。莲池大师与净土宗历代祖师一样,对于信愿行尤其重视,“闻说佛名,心不疑贰,是之谓信。信已而执,心起乐欲,是之谓愿。愿已而持,心勤精进,是之谓行。广  并认为修行净土者,于信、愿、行缺一不可。

  净土经典众多,除净土三经之外,有关于弥陀净土的经典约有两百多种。在这些净土经典中,莲池大师最重《佛说阿弥陀经》,并特为造《阿弥陀经疏钞》四卷。大师认为此经作为净土核心经典,具有其它经典所无法取代的十个特点:1、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2、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3、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4、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5、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6、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7、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8、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9、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10、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故。由此可知《佛说阿弥陀经》实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大悲本怀的流露,特为末法五浊恶世的众生,预留了出离生死的唯一津梁。

  念佛有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四种的不同,大师认为“虽有四种之殊,究竟归乎实相而”,故而大师虽然极力推崇《佛说阿弥陀佛经》中持名念佛的方法,其内涵在于由持名念佛巧入无生,直达实相,才是持名念佛的高妙之处:“今此经者,崇简去繁,举约该博,更无他说。单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国,可谓愈简愈约,愈妙愈玄,径中径矣。”

  大师以摄心为修行的要道,以念佛为摄心的捷径。于念佛中,开念佛门止观门、参禅门为念佛法门的方便门,指出:“念佛一门止观双备3”相较于其它三种念佛,持名念佛则更为胜异方便:“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艮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此阐扬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若其持名深达实相,则与妙观同功。”

  大师又以“一即一切”的华严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法门含摄戒定慧六度万行等一切功德:“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何也?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能一心念佛,心不攀缘,即定也;慧乃明照之义,若观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戒定慧也”。念佛虽然含摄戒定慧等一切功德,但不可将莲池大师的思想理解为只要念佛即可,不必再参究戒定慧三学。

  念佛含摄一切功德的思想,还被人师运用在融合各宗同归净土的行动当中:“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道须佛证,正好念佛。”

  以上种种可见,莲池大师所言的持名念佛,事虽简而至妙,理虽近而至远。于玄妙、圆顿、了义之中,却能够适应一切众生的根性,做到简单、方便、直捷。净土法门确实无愧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赞誉,岂是不谙其中精妙门径的浅薄之徒所蠡测之论?

  2、“一心不乱”与“禅净一心”

  莲池大师在行门上主张“禅净一心”,这种禅净合一的思想,与前代祖师的“禅净双修”及永明延寿的“禅净兼修”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莲池大师与禅宗渊源甚深,早年在京城亲近过笑岩德宝禅师,南归路过东昌府(今山东聊城)时因闻樵楼鼓声而大悟,后又在湖州南浔潜修三年,五次参加越中的禅期,可以说大师对参究和念佛二者都十分得力。入主云栖寺之后,莲池大师在其《阿弥陀经疏钞》和《神关策进》中,详细的介绍了他独特的“禅净一心”思想。

  念佛之要,首在摄心。在诠秆《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时,大师认为一心即指专注正境,即是专注在执持佛号之上:不乱即是指不生妄念,念念念佛,如此“一则不乱,乱则不一;有其一心,无其乱心……如言纯一不杂,精一无二之类,是也。”

  一心不乱又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如来一语,事理双备,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云:一心系念,正所谓一心不乱也。而事理各别。”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一心与理一心只是“一心不乱”的两个不同角度,虽然在分析佛法义理的时候往往会单独论及事一心或理一心,但此二者实在是不可分隔的一个整体,如形影之相随。

  事一心是指在执持名号的时候,常忆常念,口中念佛名号,耳中闻佛名号,心中忆念佛的名号,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做到“念念相续,无有二念”。这样就可以将烦恼压伏不起现行,不为贪嗔烦恼诸念所杂乱,成就信力。事一心是在事行上念佛的标准。由于不能象理一心那样以般若正见破除烦恼的种子,所以还没有见道,属于定学所摄的范畴。

  理一心是指闻佛名号之后,不仅仅单纯的忆念,更能于此念进行反观,体察这一念的根源,体察能念所念。体究之极,明白到这一念的源头即是清静自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如来本心。“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了知能念所念二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唯一心故”。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二者了不可得。如果说能念所念是空无的,但其能念的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能念所念俱泯,能念所念俱存。莲池大师所言的理一心,究其实质是指“言思路绝,无可名状”的诸法实相。

  理一心,即在持佛名号的一心不乱之中,对诸法实相的般若观照,能够尽破见思无明“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杂eL?”观力成就,能够见道,所以叫做理一心。

  莲池大师认为,以诸法实相为其本质的理一心,与佛法中各法门最终趋向的般若实相殊途同归,无二无别:“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华严》一行念佛、一时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诸经中说。”以理一心的角度,可以统摄一切法门:“又虽云一心,实则《观经》三心,《起信》三心。论三心,乃至《华严》十心,《宝积》十心,无不具故。又《净名》八法,亦一心故。德云二十一念佛门。亦不出此理一心故”所以,作为实相的理一心,即是“菩萨念佛三昧”,即是“定中之定”,即是无不一心的“心王心所”,即是“达磨直指禅”。《观经》所说的“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实指此理一心而言。”

  在理一心即是实相正令的高度上,莲池大师的“禅净一心”思想得到了理论的支持。大师认为,寻常修习禅法的人讳言净十,是因为其不明白此中的道理。达摩直指与理一心实则无二无别。“达摩说禅,直指灵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是指“灵知自性”,二者只是门庭施设的不同,“而所证无两心也”。莲池大师还引证中峰禅师之言以证明:“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

  理一心的学说本是净觉仁岳、天如、性澄等大师,为了完成台净融合而开创的说法。其本意是为了以一心三观之天台实相观法统摄净土念佛。而莲池大师则以念佛法门“一心不乱”之理一心,即达摩直指之禅,即真如自性,即法界圆融三谛,完成了他对于融汇诸宗,单提净土的理论架构。此说不同于永明延寿等禅宗祖师所倡导的“禅净双修”、“禅净兼修”,而是在更究竟的意义上开演了“禅净不二”的真谛,完成了禅净最终的同归,这种崭新的开创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尽显一代宗师风范。

  3、“《弥陀》分圆”与“《华严》全圆”

  莲池大师向来重视经教。“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  不但专修净土的人应该学习经教,即便是参禅的人,也应该重视经教的学习,“其参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所以学佛的人,都应该以三藏十二部为方向,深入经藏

  大师以净土为归依,禅宗、华严的造诣皆十分深厚,在教判思想方面,尤重华严。其净土论典的代表作《阿弥陀经疏钞》即采用华严家总启十门的释经框架,并依贤首五教的判教方式进行撰写。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深受华严宗学人崇奉,清代守一《宗教律诸宗演派》则以莲池大师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

  在《阿弥陀经疏钞》中,大师判《佛说阿弥陀经》正诠顿教,并兼通前后二教(终、圆)。他认为:“此经摄于顿者,盖谓持名即生,疾超速证,无迂曲故。”净土法门持名念佛,带业往生,径登不退,一生取办。其中不历通途法门五十二阶次,疾超速证,无渐教的迂回曲折,是属顿教。顿教之旨,以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持名念佛以持名入无生,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离四句绝百非,是故持名念佛暗合妙道,巧入无生。持名而达一心不乱,与一念无生无二无别,故而《佛说阿弥陀经》正属顿教。

  终教说定性声闻,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佛说阿弥陀经》说一些众生念佛,都能往生西方,必定成佛,正合终教意趣。圆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帝网珠,重重无尽,于中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故十信满心,即成正觉,名为圆教。大师举《佛说阿弥陀经》圆融玄境与《华严经》的十同,尽显念佛法门事事无碍,法法圆融。故判《华严经》为全圆,《佛说阿弥陀经》为分圆。“藕益大师谓《华严经》奥藏不出《佛说阿弥陀经》者,印光大师谓念佛法门肇起于《华严经》者,均系由莲池大师此说衍生而出”。

  大师以华严教类判释净土法门,彰显了净土法门因彻果地,果彻因源的圆顿本色,驳斥了当时将净土法门局限为愚夫愚妇之学的错误论点,对于净土法门的弘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对儒家、道家、天主教的态度

  佛法传入中国以来,儒释道在彼此融合的同时,也有很多激烈的摩擦。儒佛两家彼此的争执尤为激烈,例如韩愈、欧阳修的谤佛,明教大师、空谷大师也曾谤儒。莲池大师对此采取了调和的态度。他认为:“三教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而同归一理。此所以为三教一家也。”

  有些人为了调和儒佛的矛盾,而将两者不顾各自立场的进行混合。莲池大师对此十分反对:“有聪明人以禅宗与儒典和会,不惟慧解圆融,亦引进诸浅识者不复以儒谤释,其意固甚美矣……若按文析理,穷深极微,则翻成戏论,已入门者又不可不知也。”

  莲池大师认为,儒佛两家虽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有所共通,但其根本立场则完全不同,“儒佛二教圣人,其设法各有所主,固不必歧而二之,亦不必强而合之。何也?儒家主治世,佛家主出世”。两者的互相指责,如果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看,并非没有道理:“自昔儒者非佛,佛者复非儒。予以为佛法初入中国,崇佛者众,儒者为世道计,非之未为过;儒既非佛,疑佛者众,佛者为出世道计,反非之亦未为过。”

  莲池大师认为,站在使众生得真实受用的立场来说,儒佛不应该互相非议,而应发挥各自所长,彼此赞叹:“凡人为恶,有逃宪典于生前,而恐堕地狱于身后,乃改恶修善,是阴助王化之所不及者,佛也;僧之不可以清规约束者,畏刑罚而弗敢肆,是显助佛法之所不及者,儒也。”这样,儒佛两家在世间、出世间两方面正好能够取长补短,岂不美哉?

  对于当时天主教的传播,大师认为天主只是忉利天王、三十三天王、大梵天王等等百千万天王中的一个,“彼所称天主者,忉利天王也。一四天下,三十三天之主也……则有万亿天主矣。统此三千大千世界者,大梵天王是也”,这些尚在六道轮回的天道天王,对于世界的真实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余,所以不值得崇信。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