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梦参老和尚开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1 下

  梦参老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下

  菩萨他所修的,是深般若,他是观法空,不但人我不存在,法也不存在了,一切诸法都不存在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人我空就是世间相,这个般若我们能进入,但是离证得还有很大的困难。没有人我了,那你八十八使烦恼就断了,人我是非人间相全都没有了,但这个是很浅的。深般若必须得达到法空,一切法都空。佛所行的法,圣法!一切圣贤、一切经教全不是真实的,方便引你入,这是菩萨所入的。真空实相般若,那些菩萨都到究竟位了,是究竟位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

  这就是说观自在的菩萨,他行深般若波罗蜜的时候已得到自在了,这个从观而得到成的名,叫观自在。我们要也想自在,那你就放下吧!放下了你就自在了。我们总是背着、拿着,心里日常所思念的就是放不下,人我是非都是用感情,用所谓的世间相所做的,那你就得修、就得观。观的时候把这一切世间的形相,“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見、邪”,这十种使你不安定、使你烦恼的,你把它放下。放下的意思就是进入空的境界,进入空的境界就能渐渐的深入,从空的而达到了真空。金刚经的最后就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还得把它观回来。怎么观回来呢?虽然诸法都是幻化的,但是有真空,随妙有,随一切世间缘,来利益众生,起大慈大悲四无量心,利益众生才能成佛,这两个必须得具足。执有了不了生死,执空也入不了涅槃,这就是真空包含着不空的含义,要利益众生的随缘义,真空随缘。

  在华严经中咱们讲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观,那你观的时候周遍含融。观理法界的时候,真空。观事法界的时候,随缘建立一切有,就是俗谛。真谛跟俗谛结合了,二谛融通,那种三昧,我们经常念偈的时候,“二谛融通三昧印”,那才是究竟的了。观自在菩萨现在他做到了,所以说观自在!他在修观的时候,他一切都看破了,他早就放下了。但众生却放不下,他为了让一切众生也放下,因此他把他自己所修的、所有观想的都传授给一切众生;就是他所证得的甚深般若波罗蜜,让一切众生也照着这样观。只要这样的去观,就能证入真空的体性;证入真空体性,就能得到诸佛的无分别智,能够照他五蕴的身心,照他五蕴的身和心。完了识,从体而起的用,用还归体;用还是体上来的,还归于体;因体而不寂然的常时起妙用,永远度众生,那就是让一切众生,度一切苦厄,但是这一照就进入了。

  所以在经文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的是智慧光明,照!光明一有了,黑暗就破除了。你对“色受想行识”五蕴你空不掉,为什么呢?你没有这个智慧,你遇到什么执着什么。我们前几天讲金刚经,那也讲得很多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不是一个般若吗?六百卷般若就是一个般若,它对哪一类机就说什么样的法,语言、文字上不同,这是显体的。但是体无二致,体本来就是一个。假这个来形容着观自在菩萨他为什么得到自在了?因为观就是修,观就是观照的意思。我们一般想,我们坐那个地方思惟修,你想想,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有不坏的?没有。哪有不变的?没有。就是金刚经最后讲的,一切法如幻如泡如影,影子而已!这个观很深的,这叫行深般若。但是一法不立,不落断灭空,特别注意!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佛跟须菩提说可不能落断灭知见。空,不是断灭。所以在法华经、在华严经里面,它都讲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这两个含义是一样的。因为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他以智慧来观照,就照,“色受想行识”全是空的,能入了。这个空是指般若,指他修行证得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空的。那观什么呢?观五蕴,五蕴是境界相。我们这“色受想行识”全是假法,不是真实的,所以就是照见了五蕴。照是成就般若智慧了,修行成就了、证得了,证得了才有照。以什么照呢?以智慧照。这个智慧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观,是能观之智。这照字在果上说,观自在菩萨成就了,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了。在我们现在开始用功的时候,在因(我们现在是因)我们也如是照,那你要分别,分别外头一切境界相,分别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可坏的;而生老病死苦、爱别离、五蕴炽盛,全是假的。这在因中,你这一照,根本没有,那还谈什么?你也不用起分别心,到你那个心对一切的色法,“色受想行识”的法没有分别的念头了,只是在你智慧观照之中,这你的功夫才是入进去了。但是这个观从浅入深。譬如我们现在你感觉你哪一样的贪爱心重?爱财?爱色?这个色包括很多,凡是有形有相的物质都在色法当中。但我们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是男女关系了,在经上讲的色包括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都叫色法。因此照见的这个见是真的,这见性,明心见性的见,不是眼看,也不是思想上一般的思惟。你要想依着心经修行,这个照字就是你下手的功夫,就在这照字上你下手修行吧!你照一照,照见哪个了,哪个不是真实的了。认识它!照见就是认知的意思,你认识它了。好比这个花,你一见到它就是它必坏,现在很茂盛,但是这是假的,短暂就坏了。它未生的时候,没有;生了之后,不住,很快就变灭,变灭就消失。生住异灭,异就是它变化当中。

  我们的人生了,我们都说人成长了,从小孩到大人了。假使这个人活五十岁,他生了,活一年减一岁,活一年减一岁。那以你学佛的知见看问题,是减,不是增。你减的当中突然间遇到挫折,还没到减的寿命他夭折了,这叫夭折,那就寿命尽了,这叫颠倒。人家说增一岁了,又增一岁了,不一定。还有寿命不定,一般说寿命是定的,寿命不是定的。今天是药师佛圣诞,药师佛讲,佛说九种横死,有九种不该死的死了。并不是像人间讲生命,我生下来,我要活五十岁,我一定活五十岁;我要活九十岁,我一定活九十岁,那不一定。损寿了,那就夭折。增寿了,或你念金刚经,金刚经说延寿金刚,能使你寿命长,你念金刚经能使你增寿。懂得这个意思了,你从心经下手的功夫,你无分别智没产生出来之前,你用有分别智照,但是你向无分别智发展。

  你照见的这个见不是眼睛,不是眼见,也不是眼识所见,这个见是真智真见,依着真智而起的照,照即是见,照见!它叫现量境界。在一切任何事物上头,你取它的体性,得那个法它的体性。一切法的体性都归于真实的,诸法实性!那你见一切微尘,没有微尘可得;见我们这个法堂,没有法堂可得。这是现相,不是实质,所谓见心不见色。所以色相是假的,很快就消失的,能见着的它是空的,就是它的体性。这就是见,也就是照的含义了。照里头没分别,一起分别就是识了,识才起分别。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本来就是空的,你不照,它也空的,但是你证不得。你照见了,你这个照跟那个本来的空相结合了,所以五蕴本来就是空。五蕴即不实的就是实相,五蕴不实的,实相是空无所有的,实相者无相。你想用我们肉眼见,用我们浅智浅识见,那是见不到的。所以观自在菩萨他一照见五蕴皆是空的,就是直接照见它的体了。就说我们现在的肉体是“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就是色心二法。色是一切形相,受想行识是心法,就是色心二法,这叫世俗相。就是世间一切境界相都不是真实相,要见诸相非相,那个非相才是实相,我们学的时候要这样观。观完了之后,你渐渐的就开始能够看破了,从你最贪什么,你观想这个东西,它没有可贪的必要,能放下了,放下就没得用处了。

  像我们好多修禅定,就是用这个观,禅定就达到寂静了。禅定,参禅,就使你那个念与念间相应。禅者就是寂静的意思,你静下来智慧才能显现。为什么参禅让你静坐?等你狂心歇下来。参禅就对付你的心,狂心顿歇,狂心歇下来就是菩提了。有时候你坐的时候,或你想的时候,或读经的时候,可能读经的时候有这种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你在读经的时候,经书也没有了,能读经的人也不晓得到哪去了,心里突然间因读经而寂静下来了,这就叫“三轮体空”,能读的人、所见的经的境界相全没有了,顿亡!能见之见没有了,能读的见,读经得要有见,所读的经是境界相,能读跟所读的突然间寂静下来。这种境界很不长,长了你就证得了。偶尔的一现,一者是诸佛菩萨加持力,一者你读经的心把那个分别每个字、每句经典那个分别心突然停歇了,没有能读的,也没有所读的境,这就是照,能照的见没有了,所照的境也没有了。经书也是境界相,就是色和心当下都空了,受想行识全不存在了。如果能长时下去,你进入胜境就顿断五蕴,那就是照了,照见五蕴皆空,一切境界相全没有。

  凡是有形有色的它都是窒碍的,窒碍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像我们这假合的身体根本不存在,幻化不实的。平常经常这样的认识,遇着你身体受到了却什么伤害,或者害什么病苦,你感觉痛得很厉害,你照一照!等你心里一转化一照的时候,痛苦没有了,能够减轻痛苦。这跟我们平常念那个偈颂一样的,“有觉觉痛”,你有个见、有个感觉,它才有痛苦。能感觉的感、和所感的境界是两个东西,不是一个东西。痛只是那个境,你能感的感是不痛的。你把你能感,把那个境化了,那个境也没有了,能感的感也没有了,这就“心亡境寂两俱空”,痛苦在哪儿?没有了。就你在痛苦锻炼的时候,在你平日的生活当中,遇着什么境界你都这样想。色受想行识,“色”是以实在东西是它的的含义,“受”是你接受领纳了,“想”是你取那个相,它没有真实的,你想嘛!你想个什么,就自己变化一个想的一个境相,缘想!要六识缘想那六尘的境界,这个中间缘想没有的,是缘念而已。把这“色受想行识”这么分别观。“行”,就是我们修行、运动、造作的意思。“识”是了达、分别。你把这个“色受想行识”一个一个的分析。色如聚沫,佛教授我们的。受如水泡,受像水泡一样的。色像水上那个沫,聚沫,沫子,沫不是真实的。风一吹水,水面上起那个聚沫,那叫泡,那个没有实在的。水泡也没有实在的,起的泡沫。太阳一照,地下地气生起来,离远的看像水一样的,其实不是水。你经常这样想,所有一切缘想的都是幻化的,就是我们在金刚经上讲完“如梦幻泡影”,幻作的都不是真实的。

  因为菩萨他是以般若的智慧,以这个智慧来观“色受想行识”的。色法就是地水火风形成的假相,和合才有,不和合就不具足。受想行识是妄想境界,是从你妄想境界而生的,这叫四大妄想,生住异灭这四大幻想,都没有自己的体性。为什么呢?它可以坏性,本体本来就不是实的,是空的!所以说四大皆空,地水火风都是空的。众生不了地水火风都是假相,把它看成实的,就像水里的月亮是空华,是天上月亮的影子。

  所以我们平常执着五蕴,把它当成实有的,因你有很多苦难是从这个而产生的,如果你知道它是幻化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苦难就不存在了。这个东西就是使你迷了的,你的本性中的体性,把这一切幻有的东西当成真实的,这个是由你妄想心分别的,那真空就愈离愈远。所以你的修行就又翻回来了,以你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那我们没有这个智慧呀?你可以学呀!现在我们学心经就是要产生这个智慧的,如果你把这一切都当成空的,那就什么苦难都没有了。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度那苦,就什么也都没有了。

  我们经常感觉很苦,我经常跟我们道友说:当你烦恼最厉害的时候,你静下来,你找找根源,烦恼从什么地方生起的,怎么会让自己心不安?等你一找原因的时候,烦恼从何起?何者是烦恼?你就拿不出来了。拿不出来就是没有,因为它不是个实在东西。你能把你烦恼拿出来给别人看一看吗?办不到。真正要你找烦恼,你就感觉不烦恼了。所以你最烦恼的时候,你找一找,那你就不烦恼了。

  但是这也是依着经上所说的,你要想离苦得乐,多一些苦,那你就照一照;一照了,苦就离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