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唯识量
“真唯识量”,又称作“唯识比量”,只有二十三个字(据永明延寿禅师《三支比量义钞》),因明学(佛教逻辑)用语,是一个以佛教因明学为形,以唯识学为神,却又贯通于禅宗的佛法名相。大唐盛世,玄奘大师便以这二十三个字,纵横五印,扫荡邪知,在全印的宗教、哲学、文化领域,为大乘佛教赢得了“大乘天”、为小乘赢得了“解脱天”的双重荣誉,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的历史上,其影响都是最高的和独一无二的。
当时的印度,还正处在佛教中观、唯识二宗交替繁荣的年代,那烂陀寺也是全世界追慕真理者求学佛法锤炼真知的圣地,玄奘大师以留学僧身份在印度学习十七年,坚忍求道,慧解超方,载功载誉,影响一时。
在即将归国之际,发生了一则“制恶见事件”,该事件中戒日王召集了“曲女城大会”,“真唯识量”便是在那次大会上由玄奘大师写出,并产生影响的。
唐时的印度是个联邦国家,戒日王最受尊重。印度南部有一位大婆罗门,名字称作般若毱多。他对于小乘正量部的教理敬重得很,认为大乘的唯识宗和中观不值得一提。他写了一部《破大乘论》,有七百颂。
论中他说,这一部论,信大乘佛教的人一个字都动不了,绝对没办法改变它。随着该论的流行,很多人开始崇拜这部论著,读者越来越多,最后把这部论转给当地的国王看了。此后,该论渐渐传送至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当时的住持为戒贤论师,乃是玄奘大师的老师。他有四位弟子被公认为最优秀:海慧、智光、师子光、玄奘大师,另外三位是当地的印度同学,唯玄奘大师一人是中国留学僧。
戒贤论师自知年事已高,若参与论战,身体不一定能允许,再加上那烂陀寺的寺务多样十分劳神,便决定让弟子们去完成这件事。而这四位弟子的反应不一样。海慧、智光和师子光三位同学反映出来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这部论我们也看了,但好像要动他一个字还真是有困难的”。
从南方传来的这么一部论,居然要把那烂陀寺给难倒吗,该怎么办?这时,应该去应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从水平方面考虑,能去迎战的人,三位反应不积极。
玄奘大师站出来表示自己想去,他说:“第一,不是印度人,只是中国留学僧,若未取胜,也不难下台阶;第二,如果取胜,外道是让留学僧给击败的,荣誉在那烂陀寺。”大家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让玄奘大师去。
玄奘大师在论战前做了准备。当时《破大乘论》是七百颂,玄奘大师写了一千六百颂的《制恶见论》先在寺中传开,专门针对《破大乘论》。
制止《破大乘论》中的恶见故名《制恶见论》。这一千六百颂在那烂陀寺一经传开,大家都觉得制服外道有问题,不说要动他一个字,会把他所有的字都动掉。大家都在期待辩论到来。结果般若逑多那边听到消息不来了:即使论敌是留学生我也不来。最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
戒日王阅读了真唯识量及全部的《制恶见论》,异常高兴地说:“日光既出,则萤烛夺明;天雷振音,而槌凿绝响。”当时还有不少小国,难以形成正法方面的共识,戒日王护法情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曲女城举办辩论法会:“把整个印度土地上的大国家、小国家中所有佛教、印度教、耆那等教的能人全部聚集起来,对玄奘大师的这部《制恶见论》来进行辩驳,借以宣扬佛教的正法精神。”
玄奘大师将《制恶见论》核心的宗因喻(就是宗旨、原因、譬喻,是因明核心的三因)给书写下来,才二十三个字,这就是“真唯识量”。大师让那烂陀寺明贤法师朗读之后,挂到城门口去。若有人能予以推翻或更改一字,斩首相谢。
法会上,来自印度的各个大小国家、各个民族、还有各个宗教信仰、各个哲学学派的人不计其数,持的语言也多种多样。据说,玄奘大师前后所使用过的语言大约是96种。这96种有正式使用的语言,也有如西域的丝绸之路上的罽宾国、楼兰等等很多国家不常用的语言,还有印度本土各小地方、小区域用语。这么多的人、这么多见解,玄奘大师一人应对,从容明畅。
果然,直到第十八天结束,没有人能改动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也就是说,当时所有的不同立场,于真唯识量这种佛法正理的正理格局之下,都已经败北。
戒日王坚请玄奘大师骑着宝象在整个曲女城游城。玄奘大师说:“此事不能同意,玄奘只是个留学生,是来求学的,这样招摇不合中国礼法。”
戒日王说:“这是我们的习俗,赢得了辩论就一定得游城!”玄奘大师就只得坐在象背上游城。结束后,戒日王又从曲女城派军队和侍卫护送玄奘大师回那烂陀寺。沿着一条河向上游走,河里使用两万五千艘船,河上一万五千辆象车,就是为了护送玄奘大师一个人回寺去。
戒日王再三祈求玄奘大师不要回国,就在印度弘扬佛法,或者不弘扬佛法而将国土割让一半给玄奘大师去治理。但大师常念怀中揣着的那捧乡土,坚辞于各种劝求。戒日王挽留不下,最后只好惜送大师回国。
玄奘大师的“真唯识量”,如果拿到现在来翻译,我们要了解它,还是着实有些难度的。它是一个建立在因明论理框架上的道理。
宗: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
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如眼识!
“宗”,论题;“因”,论据;“喻”,论证;
其中‘真故\’为宗体的简别词,表示依大乘胜义立宗,与世间及小乘有别;
‘极成\’为‘色\’之简别词,表示主词‘色\’为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共同认许,排除其中双方不一致的成分;
‘定不离眼识\’为宗之宾词,亦为立、敌所共承认者;
‘自许\’(立论者自己之同意、承认)为因的简别词;
因支‘初三摄眼所不摄故\’,本为立、敌共许(共同承认、同意),单就‘真唯识量\’而言,不加‘自许\’亦为正因,符合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的规定。此处加‘自许\’,仅为预防论敌此后可能提出之‘有法差别相违\’过,并未排除因中原有的‘共许\’成分;
喻支的‘眼识\’,亦为立、敌双方共许。一方面具有因支的‘能立法\’,为‘初三摄眼所不摄\’,他方面具有宗支的‘所立法\’;
‘定不离眼识\’(眼识不离眼识自身);
真唯识量乃依据护法的唯识学说,而进一步论证‘境色不离识\’,即客观世界不能脱离主观意识之理论。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比量不能成立,因为在“因”支加了“自许”。“自许”就是自已以为或自宗认为。论证的理由必须是共许的,不能以自宗的是非为是非。但在特殊情况下,这个比量则是可以成立的。其基本思想是,唯识学派主张的色(视觉对象)有两种:定不难于眼识的是“相分色”,即事物依感官而变现的影像不能离开眼识而存在;定离不离于眼识的是“本质色”,即事物的自体,非是感官所能直接感觉的。“自许初三摄,眼(眼根)所不摄故”的色是“相分色”,是定不离于眼识“本质色”的。
“真唯识量”后来被誉为“万世立量之正轨”。唐代经会昌法难后,唐人的因明著作散佚已尽,解读真唯识量是有困难的。
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禅师融贯禅教,他对真唯识量的解读也几乎被判定成关于此量的标准答案。他说:
“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宗。因云: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合云:諸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不離眼識。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夫比量有自、他、共,随其所应,各有标简。若自比量,‘自许\’言简,若他比量,‘汝执\’言简,若共比量,‘胜义\’言简。今此‘共比量\’,有所简别。‘真故\’之言,表依胜义,即依四种胜义谛中,体用显现谛立。” 禅师强调了该量所示为“依胜义”。
胜义的所见是为何物呢?真唯识量在这里所交代的,是为当时全印度宗教哲学界人士所无法质疑的 “‘物\’决不可能离于‘心\’的‘心物关系\’”,能与见证这类“心物关系”,便是圣解。
太虚大师曾就永明禅师融会禅教发表意见云:“分宗之极再和会教义者,则从法眼开始……至于永明延寿,更是将宗门教下大为和会……他精通唯识义,云:‘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融贯禅教者,尤以永明为最……永明大师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于佛意,以负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
太虚大师极力推崇永明禅师“禅教和会”的原因,就是因为永明禅师既能本着一切教法归宗于禅门,而又使禅门不为繁杂学理所引夺。这样的主张虽然讲究释迦如来拈花微笑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而又在此标准之内,可予“大立文字”,以保障“教外别传”不脱离“教内真传”,而避免误入“道外乱传”的险途。
永明大师主张教禅合会而说“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今时学者,既无智眼,又阙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奴郎莫辨,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拾砾,掬泡作宝,执石为珠……一向于言语上取办,意根下依通,都为能所未亡,名相不破”的原因,若能与言下会心,直取祖位,玄奘大师与永明禅师在常寂光中,必当破颜微笑!
不过,“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你能想得通吗?
- 上一篇:软性尚礼与硬性尚法的对抗——地铁打斗与江南style
- 下一篇:法眼宗是救命药
- 明海法师:要不忘初心,善于观察因缘、随顺因缘
- 明贤法师:从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变 为什么说僧服是无价宝?
- 明贤法师:修行人对人生的三点理解 进入禅修境界的重要常识
- 明贤法师:玄奘大师扬威异域立论高明一字不易
- 明贤法师:勿在背地说人坏话!
- 宗性法师:唯物!唯心!唯识!你能分清吗?
- 明贤法师:舍命为争取宗教信仰的弥光老和尚
- 明贤法师:嗔恨堕入恶趣忍辱功德殊胜
- 明贤法师:走偏的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讹误半世纪
- 明贤法师: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
- 明贤法师:企业家为什么热衷学佛
- 明贤法师:如果人人出家会怎么样
- 明贤法师:佛教的世界观
- 明贤法师:尼泊尔的中华寺
- 明贤法师: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 明贤法师:佛身如金,清净无漏
- 明贤法师:门票关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费那点事
- 明贤法师:千年那烂陀兴衰
- 明贤法师:佛说五个“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 明贤法师:为山僧明空上人纪行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