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败坏之相

  宝积经5-1集:菩萨败坏之相

  主题:宝积经第5-1集

  主讲人:普献法师

  接着我们来讲第五个:善调顺。也就讲明,有些看起来似乎在修菩萨道,但是跟实际的菩萨有一段距离;有些人似乎在信佛学佛,而事实上跟佛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经文: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迦叶!是为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第一个「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也就是说,把佛法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当做知识、理论来深入,研究佛法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不是透过佛法来修正我们的身心、行为,不能如说修行,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学者,叫做「佛学者」,而不是「学佛者」。

  实际上,佛法不是仅仅知识上的认同就可以了,必须彻底地回归于身心的净化与升华。读诵这么多的经典,只是背诵了许许多多的名相,了解这些理论,可是理论是理论,实际的证悟必须自我在内心、在身心当中净化升华,才能得到受用。

  我们看到许多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成为一个佛学者——把佛法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结果身心的毛病完全没有打理,不能得到受用,这个就是我们一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常常以学者的身分来掩饰空言无行的毛病,这是第一个败坏之相。

  第二个「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学在师后叫做「弟」,法从师生叫做「子」,所以我们自称自己是弟子,也就是说我们所了解的佛法义理,都是从师长而来的。既然我们从师长去受学,当然就是要能够去奉承随顺师长的意思,而不能照着自己去推测,来颠倒解说。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推测、臆想、分别,往往跟佛陀的原义有一段距离,跟师意相违,当然就不能得到师长的欢心。

  但是我们学佛法,要真正的能够掌握到佛陀真正的义理,而不是说用自己去臆想分别,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三法印来印证是不是佛法。佛法也不一定是要佛说、或者是师长说,只要跟三法印相印的都是佛法。而说法的也不一定是人,包括山河大地所有一切有情无情,都是在展现无常无我涅槃寂静,只是我们不用心,我们不能去体会。所以透过师长的解说,我们比较容易去掌握无常、无我、因果缘起的道理。

  一个学佛的人在师门当中,能够了解师长真正的道理,了解三法印真正的道理,这样思想上一致,当然大众就能够和合共住。佛法僧这个「僧」就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六和合,在经济上、生活上、意见上、修学上都是一致的。这样子才能保持佛法的纯正,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才不会产生量变跟质变。

  有些人总想远离大众,自己住阿兰若;阿兰若就是深山海角自己一个人,自己去修行。这个就是来掩饰什么呢?不能见和共住的毛病,也就是一种孤僻的心理。如果是短暂的时间,个人去深山闭关修行,去认真地修戒定慧的话,这个是称为阿兰若比丘。短暂时间的充电是很好的,如果是长时间或者一辈子,一个人这么独修,以佛法来讲是不理想的、不符合佛制。因为佛法僧的「僧」就是至少要四个人;三人成众、四人成僧,一个僧团最起码住四个人。

  目前有许许多多修道的人,慢慢养成一种孤僻的行为,一个人一个茅房就这么住一辈子,这个对佛法来讲是很大的损失。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是群体的时代。所谓群体的时代,就是大众产生的一种力量,这种群众的力量才能够保护自己本身的安全,而且在大众当中道业也比较容易成就。为什么呢?大众的摄持、大众的威德,自然我们的道心就容易进步。所以古代的大德说,宁可在丛林中睡觉,千万不要自己盖小庙,道理就是这样子的。毕竟佛法僧的「僧」是僧团,就是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制度,在大家互为提携当中,道业一起来进步,这是最好的。

  所以这个是讲到有些人虽然是修学佛法,养成一种孤僻的心理,那么对佛法来讲是没有多大的好处。

  第三个「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本来出家的僧团、僧侣是依靠信徒布施而生活,那出家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如法修行;因为如法修行,自己的身心得到安顿了,才能安顿众生的身心。所以佛陀时代,在家信徒修物质的布施、财施,供养修道的人来修行,那么出家的呢,就是修法施,以法、以真理来布施信众。

  如果有些出家了,违反这个本愿而不去修戒定慧,来接受信徒供养的话,那就叫做违背了自己的本誓。本来的誓愿就是出家修道、弘扬正法,让佛陀的法音能够让众生得到受用。那么现在自己不能在戒定慧上去用功修行,就浪费了施主的供养。这个时候心安不下来,怎么办呢?就是大兴土木,把寺院建得很大,然后就忙着寺庙的兴建,变成一个办事僧——办理事情的出家人,忙得不得了。

  这里建一个道场,那里也建一个道场,这个念头始终停不下来。所以师父的愿望越大,信徒负担就越重了。看起来是在兴建大寺大庙,忙得不得了,但是跟出家的本来意义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人一辈子都是忙着建寺,忙着建建建、忙忙忙,忙到最后身心憔悴。寺院建得这么大以后,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呢?寺庙变成一个观光地方了;观光地方收入好,那么变成富贵学道难了。

  「损他供养」,因为不能跟戒定慧相应的时候,信徒供养也是白供养了。自己是违背了出家的本来的志愿,不修戒定慧反而忙着兴建佛寺、广收门徒,来虚耗信徒的布施供养。

  第四个「见善菩萨,轻慢不敬」。一个修道者本来就是应该依着自己所学到的知见来修学,身心得到净化升华,也能够跟众生来分享。但是因为跟戒定慧不能相应,这个心安不下来。安不下来怎么办呢?见到其他的人修得这么好,就产生了一个嫉妒的心,产生一个轻慢的心理:别人有什么了不起呢!就这样子轻慢别人而不肯虚心的求法。

  所以为了自己身分,往往就是广收门徒,人多势众,用群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让我们了解到目前许许多多出家众,看起来是忙着办佛事、忙着建道场、广收门徒,一辈子就这样子忙的当中,对戒定慧不相应。

  这个是让我们了解说:烦恼不能调顺,内心里面的烦恼一大堆,所产生的弊病。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