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阿弥陀佛 第一章 众生慈父

  众生慈父业海航灯

  本尊阿弥陀佛

  释清净 编辑

  山东佛教在线印经处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敬请登陆:释清净的博客

  blog.163.com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从此书中得到利益,那么读完后敬请将此书送到佛经流通点,或者推荐给您的亲人、朋友、有缘者,让他们同沾法益。宁传阅至破,勿束之高阁。

  前言

  诸佛有无量之多,其化身更是无量;诸大菩萨也是无量的。所谓“本尊”,译自梵文Yidam这个名词,意思是我们终生专注修证的一位佛的化身。这尊佛的法门就是我们终生不辍,永不放弃的主修法门。

  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一个时期以来,在居士中流行着一些介绍净土,导归念佛的初机读物,推动了净土法门的普及和弘传。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这些小册子大多没有完全站在净土宗的立场,甚至有的还有违净土宗义,用通途法门及自己的知见来诠释净土法门,不能理解“众生往生”的真正含义是“弥陀接引”,把往生极乐世界当作靠“四禅八定”而成就某种果位来修,或者把横超法作竖超法用,通过念佛求清净心、求得入定功夫等等,着实令人痛惜。这一切对于大通家来说自然可以融会贯通,圆融无碍,但对于初机来说则容易造成误导,过后要转过弯来,需费很大的周折。净土法门有本宗不共的殊胜,完备的经典,独立的法流。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因此,越纯粹的净土思想就越接近圣意。净土念佛法门肇起于佛地果觉,其奥义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在研究净土宗义时,应树立以净土教义讲净土的思想,以西方三圣为本尊,以净宗经典为依据,以净宗祖师著作为依止。

  本书根据大安法师的《净土宗教程》、佛恩居士的《走近佛教》、陈义孝居士的《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等著作编辑,其中有少许文字是编者添加的,作为承上启下之用。

  弥陀稚子:释清净

  2006年3月吉日

  目录

  第一章众生慈父

  第二章弥陀本愿

  第三章核心五愿

  第四章极乐世界

  第五章依报庄严

  第六章正报庄严

  第七章现代启示

  第八章净土资粮

  第九章往生品位

  谨以此书

  献给慈父阿弥陀佛

  第一章众生慈父

  《法华经》穷子喻说:大富长者之子于幼稚时迷失于他国,几十年后,穷困潦倒,四方求食。一天,穷子乞食来到其父所居的城市,长者因常常思念出走的独子,一见穷子便立即认出,命人追还,欲付家业。然穷子一见追人,由于惊惶恐怖而至闷绝不醒。长者知子心意下劣,不堪受继,便放还贫里,令其自求衣食。长者设善巧方便,脱下璎珞细软,著粗弊垢腻衣与穷子同一劳作,并认穷子为义子,二十年中同进同出,两无猜忌,互相信任。长者见穷子卑下心渐除,而自己又临欲命终,便集诸国王大臣,刹利居士,当众认子,并付家业。穷子此时便生大欢喜,得未曾有,当下承继。

  这个譬喻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末法众生的慈父,无明业海的航灯。

  一、为众生启建大愿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因缘,在诸多净宗经典,尤其在《无量寿经》中多有记载,现谨依圣言量作以介绍。

  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出兴于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于锭光佛前,又有光远佛、月光佛、旃檀香佛、善山王佛、须弥王冠佛、须弥等曜佛、月色佛、正念佛、离垢佛、无著佛、龙天佛、夜光佛、安明顶佛、不动地佛、琉璃妙华佛、金藏佛、炎光佛、炎根佛、地种佛、月像佛、日音佛、解脱华佛、庄严光明佛、海觉神通佛、水光佛、大香佛、离尘垢佛、舍厌意佛、宝炎佛、妙顶佛、勇立佛、功德持慧佛、蔽日月光佛、日月琉璃光佛、无上琉璃光佛、最上首佛、菩提华佛、月明佛、日光佛、华色王佛、水月光佛、除痴冥佛、度盖行佛、净信佛、善宿佛、威神佛、法慧佛、鸾音佛、狮子音佛、龙音佛、处世佛。如此诸佛,悉皆已过。最后佛名世自在王如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长达四十二劫。

  在世自在王佛示现成佛时,时有国王,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即发无上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名叫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高才勇哲,心量广大,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颂赞叹佛德。在偈颂中,法藏比丘申表愿心:“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并表示“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的坚忍道心。随即恳请求法:“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世自在王佛当即开示成就大愿的密因:“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直指当人自性本来成佛,自性本具万法的奥理。

  法藏比丘虽然明了自性功能不可思议,自力修持,最终亦能成功。然为了快速实现严土利生的志愿,法藏比丘恳请世尊为其开示诸佛如来庄严净土之妙行,以佛的开示,作为如说修行,快速圆满大愿之准绳。世自在王佛看出法藏比丘志愿深广,发心真切,即说出殷殷诲勉:“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数劫,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剋果,何愿不得。”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之粗妙。世自在王佛并以神力加持,令法藏比丘清晰睹见诸佛刹土相状,如同图像教学,如是说法长达千亿岁。《大智度论》记载:世间自在王佛导引法藏比丘遍至十方种种佛国,令法藏从中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所愿成的净土。

  法藏比丘闻佛说法竟,便一其心,则自得天眼,彻视二百一十亿佛刹的景况,于诸佛国善恶之因,粗妙之果,一一思量分别,撷其优胜,摒其劣陋。用五劫的时间,以幽邃的心智,起发无上殊胜之愿。精心构思了一个最极理想的佛国,超胜十方一切佛刹。尔后,法藏菩萨再到世自在王佛所,禀告自己心中的大愿,世自在王佛欢喜赞叹:“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法藏菩萨发愿已,并说偈曰:“我若当证大菩提,如斯弘誓实圆满。愿动三千大世界,天众宝中皆雨华,是时大地咸震动,天华鼓乐满虚空,并雨旃檀细末香,唱言未来当作佛。”说偈完毕,应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散落在道场及法藏菩萨身上,空中自然奏起天乐,歌呗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如此殊胜瑞相,表明阿弥陀佛大愿缘起,乃法界最胜不可思议之大事。

  二、积功累德圆成佛果

  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与天人大众前禀告四十八大愿之后,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广行六度万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和光同尘,自行化他,无央数劫来,示现种种身份,或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或为寡欲蕴德的居士,或出生在尊贵之家及名门望族,或作国王甚至转轮圣帝,或作六欲天主,乃至大梵天王。法藏菩萨无论出生在何处,是何身份,恒常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法藏菩萨示现的一一身份,悉皆身报微妙,口中之气清香洁净,如青莲华;周身诸毛孔中,散发出旃檀香。其手恒常现出无有穷尽的珍宝以及衣服、饮食、珍奇微妙的华香、缯、宝盖、幢幡等庄严之具。如实等奇妙之事,超越诸天人的福德。法藏菩萨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游戏神通,度化众生。

  大乘经典中,多有涉及阿弥陀佛因地情形的典籍,兹略标数种。

  1、《法华经》

  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说是妙法华经。十六王子后悉成佛,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即今阿弥陀佛是,彼第十六王子即释迦牟尼佛是。

  2、《悲华经》

  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前,有佛世界名删提岚。彼时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又复经由大臣宝海善知识劝勉,发起无上菩提心,静处思惟七岁,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宝藏佛为其授记,过恒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彼国王即今阿弥陀佛是。彼大臣宝海者,即释迦牟尼是。

  3、《大乘方等总持经》

  过去无央数劫,彼时有佛名无垢焰称起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大乘经典六百部,为大法师,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守护流通诸佛秘藏,彼比丘即今阿弥陀佛是。

  4、《贤劫经》

  乃往过去无央数不可称载,有佛号金龙决光,有法师名无限量宝音行,在末法时力弘经法,而对法弱魔强的境遇,心不怯弱,为法忘躯,入深山为一切天人说法,得到国王的护法。彼法师即今阿弥陀佛是。

  5、《观佛三昧第九经》

  空王佛时,有四比丘,共为同学,烦恼覆心,多不善业,当堕恶道。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得佛授记,彼第三比丘即今阿弥陀佛是。

  6、《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国王即今阿弥陀佛是。

  7、《一向出生菩萨经》

  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太子,名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尝睡眠;不念爱欲财宝,不问他事,行作沙门,常独处止,意不倾动,复教化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住不退地。彼太子即今阿弥陀佛是。

  由上所引经典可知,阿弥陀佛因地,或为国王王子、或为转轮圣王、或为比丘、或为法师、或供养佛、或说法利人、或发四弘誓、或行六度,所谓根深果茂,源远流长。以无量无边功德庄严成就的西方佛刹,开廓广大,无衰无变,超胜十方一切佛国。

  在无量劫圆成大愿的过程中,阿弥陀佛随形六道,与诸类众生广结法缘。是故西方极乐世界成立方始十劫,即有无量不可算数的众生往生彼刹,声闻菩萨的数目亦难以计算。这是阿弥陀佛因地功德所致。

  《无量寿经》云:“复有十方佛刹,若现在生,及未来生,见阿弥陀佛者,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诸有情,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俱得往生极乐世界。”

  佛度众生,众生受佛度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我们能遇能信净土法门,即是与阿弥陀佛宿世有缘之人,悉皆得受必定往生成佛之记。净业行人应自尊自肯,信自信他,感戴弥陀恩德,尊重自己宿世的善根,今世信愿持名,横超三界,往生成佛,庆快生平。

  三、他力果教门的肇启?

  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初发心时的志愿,广大而超胜,不但超过三乘,亦乃超逾诸佛。经中记载法藏菩萨初诣世间自在王佛所,禀陈愿心:“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法藏比丘的愿力不可思议,世间自在王佛亦予肯许,并直下开示摄取佛国、庄严妙刹的根本方法。“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道出菩萨建佛净土,成佛正觉,皆由自心,非从外得。此“自”字,即当人妙明真心,真如实相,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知思惟修何法而得成就庄严佛刹,修何行而得成就庄严佛刹,由何人使之佛刹庄严。唯有除妄归真,明心见性,于毕竟空中,炽然备修菩萨万行,方能得之。万法不离自心,真如缘生万象,妙土庄严乃由自心显现。

  世自在王佛开示的自力顿悟渐修的妙庄严门,法藏菩萨自然当机,依之而修,经无量劫,亦能成就四十八愿。然而,法藏菩萨回答尊师:“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意谓自力庄严净土的义理宏大精深,不是我现今所能企及的境界。惟愿如来,以遍知一切的智慧,广为演说诸佛无量妙刹肇建的理事因果。若我得闻净土启建的奥决妙法,当深入思惟,精勤修习,誓满初心所发之愿。这种超出常格的回复,充分显示出法藏菩萨的悲心与智慧。法藏菩萨受同体大悲的驱使,发心广度十方一切苦难众生,而且要突显速疾的功能。“速成无上正等正觉”(自利),“速生我刹受安乐”,“速到菩提究竟岸”(利他),通途的菩萨净佛国土的行门,法藏菩萨能直下承当,而超胜一切佛国的最胜净土之行,同时又具速疾功能的度生方法,却是当时的法藏菩萨智慧能力所不逮。所以,法藏菩萨再次恳请世自在王佛加持,以冀快速圆成超胜诸佛的本愿。

  世自在王佛对法藏菩萨不走自力,仰依佛力加持的意向亦深加赞许,即为他选择、宣说与显示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使法藏菩萨的净土行初始便站在佛地果觉的起点,大大加快了启愿与满愿的进程。四十八愿的肇建,以法藏菩萨的总意愿为亲因,以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为增上缘,因缘和合而成。世自在王佛应法藏之请,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刹作为范本,蕴含着如来果觉的价值导向。从表法来看:世自在王佛表涅槃三德(世间配般若德,自在即解脱德,王即法身德),由是,世自在王佛对法藏菩萨的加持,即是如来三德秘藏的加持。十方三世诸佛同证如来涅槃三德,故从深层意义理来说,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亦即表证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对法藏菩萨共有的加持。换言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肇启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成立,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共同参与的杰作。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如是慈悲济众之心,藉着法藏菩萨契合圣心的大愿而沛然涌起,给予法藏菩萨无限的加持力。法藏菩萨深感佛力加持的法益与必要,于是,在无量劫庄严妙土,圆成大愿的过程中,从不间断地于诸佛所,尊重供养,不倦请法。这样,阿弥陀佛的大愿肇始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圆成全过程,始终贯穿着佛力加持。由是我们便可领会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念佛行人之所以得蒙十方如来护念,是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阿弥陀佛在因地,以不可思议的悲智,自开他力果教门,其净土行从果起修,真正实现了速疾启建,速疾满愿,速成净土,速度众生的初衷。法藏菩萨(及因地种种身份)净土庄严的圆成,即是阿弥陀佛广度众生的开始(自致成佛)。阿弥陀佛因地他力果教的特质,在阿弥陀佛的果地上尤为发扬光大。净宗理念昭示:凡惑众生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信愿持名,即得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径登不退,一生成佛。其修持下手处,即是从果起修,六字洪名由阿弥陀佛果地万德所庄严,今以此果觉作众生修持之因心,名具万德,名召万德,行人念佛,即将阿弥陀佛的万德转换成自己的功德。即念即佛,香光庄严,不可思议。

  净宗念佛法门的他力果教特质,是阿弥陀佛修因证果大悲大智的结晶,能令常没众生疾速出离生死苦海,疾速成就佛道。追根溯源,阿弥陀佛以无尽大悲愍念十方苦难众生,称性肇建殊胜大愿,生佛同体义蕴,弥陀愿心功德,海墨难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