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阿弥陀佛 第四章 极乐世界
第四章 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梵语须摩提,亦名安乐、安养、清泰、妙意等;极乐即是至极之乐,是超越世间苦乐对待的绝待之乐,是妙明自性本具的无漏、无为、清净的法乐。含摄涅槃常乐我净四德,乃当人自性体相用之彰显。具言之,离生死逼恼众苦,得第一安隐,即名安乐;资生用具应念而至,不假经营造作,即名安养;灾难不至,政清民泰,即名清泰;六尘妙境称心如意,即名妙意。
一、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却甚为透辟的陈述,为我们了解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为净业行人严土利生的菩萨行提供良深的启迪。
《无量寿经》云: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座下,起发无上殊胜大愿,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拔除一切众生生死勤苦之本。无央数劫,积功累德圆成大愿,自致作佛。尊者阿难启问:法藏菩萨圆满大愿,圆证菩提。法藏菩萨是过去佛呢?未来佛呢?还是他方世界的现在佛呢?释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去现在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意为: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空间打破),无生无灭,非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一如,时间打破),只是为了酬报因地所发的誓愿,广度十方世界众生,从法身流现出极乐世界,距离娑婆世界的西面有十万亿佛刹之遥。
这段经文义理深邃,点示出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即由真空缘生妙有,打破时空局囿的如来即是真空,极乐世界即为妙有。真空与妙有的媒介是愿力。真空—愿力—妙有三大要素的因缘和合,构成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无量寿经》中有一段阿弥陀佛对他方世界菩萨的开示亦谈及这点:“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又云:“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表证着空性—愿力—妙刹三者的内在关联。
真空不是断空,而是即有之空。从静中蕴动的真空中,藉助某种中介力,即能变现出森罗万象的差别法。真如实相(空性)是一浩博无涯的空能,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即悟证到空性,深知空性可以成就广度众生的大用。于是,法藏菩萨以五劫的时间,思维利用空能广作佛事的方法,从真实慧中流现出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即是阿弥陀佛从真如实相缘起西方净土的中介力量。善导大师曾云:“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又云:“相好庄严无殊异,皆是弥陀愿力成,光能变现希奇事,尽是弥陀愿力作。”可见,心性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由之显现的境界亦不可思议,可知,西方极乐世界称性庄严功德妙不可言。
以法相宗的理念来诠解,西方净土的成立,一者是法尔无漏清净种子(一切种智),由法藏菩萨显发法尔本具的不可思议功能,摄取清净庄严的依正二报,一一皆是不可思议。二者是智所熏新生种子,即愿力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以般若智慧,称性发出四十八大愿,依愿起行,所熏染的一切出世善根功德,成就清净庄严的佛土。法尔清净种子是本具(本觉),智所熏种子是新生(始觉),本具清净种子是因,愿力是增上缘,所熏染功德为助缘,因缘和合,故有西方净土的成立。西方净土是由无漏清净种子经由愿力而缘起的无漏胜相。七宝树、黄金地、金刚幢等亦是无漏之体,宝树亦无须萌芽渐长的过程,而是同时顿起,量数等齐,行行有序,彰显自性无漏的功德。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昭示:愿力是从空出假(妙有)的重要中介力量,真空妙有二谛圆融,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即是当人本源心性。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本源心性。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故,净业行人以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为先决前提。小乘行人不发菩提愿,即趋证偏真涅槃,不能从真空中繁生度生大用,故被释尊呵斥为焦芽败种,我们当引为深刻之警觉。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二、指方立相的时空坐标
时空坐标是十方众生认知环境把握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尽管爱因斯坦敏锐地洞见“时间空间是人的错觉”,并渐次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受业力网制限的凡夫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亦只能在错觉的背景下,把握这似真而幻的世界。阿弥陀佛因地睹见十方众生在虚妄的时空羁束下,受生死轮转的煎熬,生起大慈悲心,发愿建立一个安乐世界,用以救度十方众生。由是,阿弥陀佛由无为法性中,衍生出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以便十方众生的身心得以皈托,信愿由斯坚固。
净土经典记载:西方极乐世界的空间方位——从娑婆世界西过十万亿佛刹,时间系数——法藏菩萨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此是一期之示现,阿弥陀佛实乃久远成就正觉之古佛)。释尊指陈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意在确证在广袤无际的法界中,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其真实的存在,既非庄子寓言,亦非乌托邦。
阿弥陀佛由光明遍照十方愿衍生为空间方位(横遍十方),由寿命同佛永久愿衍生为时间系统(有始无终,三际一如)。由于有无量光寿二种愿力的维系,西方净土便具有无衰无变,超胜绝妙,十方佛刹最尊第一的特质。
在真如自性与实报妙有层面,本无时空坐标的存在,只是为度众生的方便,创设新的时空坐标,以楔出楔,实现革凡成圣的转换。善导大师深知个中奥妙,曾精辟指出:净宗念佛法门“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无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意为:念佛法门的特点是指示方位(西方),确立境相(净土依正庄严与佛号),心念专注在净境上,总不高推无相离念的修持。如来悬知末代众生,障深慧浅,识心狂剧,取境系心尚且达不到,更何况离相而求佛道。离相而求佛道,好比没有法术神通的人,冀望在虚空中建立宅舍一样。针对十方众生的根性,指方立相,启建净土时空坐标,甚有必要。
站在凡夫情执的立场,此土与西方净土的空间有十万亿佛土之遥,时间有十劫之长,然站在佛的无分别智的立场,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空间的距离泯灭;临终在定之心,即是生到西方净土之时——时间的差别消失。可见,阿弥陀佛创设的西方净土时空坐标,实乃超时空的境相,为度众生,方便显现时空数量。其效用略述有二:
其一,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内具真善美慧的内涵(由无量光寿而缘起无尽庄严),是一个新的理想参照系,以此来对比娑婆秽土的残缺与苦迫,藉以激扬沉迷众生对娑婆秽土的厌离心,对西方净土的欣求心。厌欣心是净业修持的基本前提,十方众生只要信愿持名,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加持,带业往生净土,一生圆成佛道。这是阿弥陀佛启立西方净土时空坐标的根本目的。
其二,西方净土时空坐标为净业行人提供方便而直捷的修持方法。净宗念佛法门的特质就在于指方立相,住相证果(西方净土依正庄严是境相,弥陀名号是声相),我们执持佛号,忆念净土庄严,即可潜换对五欲六尘的染著心,久而久之,渐次能将娑婆秽土的时空观善巧方便地转换为西方净土的时空观。实则西方净土并无时间与空间的分别,是故忆念西方净土,即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精勤持念六字洪名,念极情空,便可透脱时空的铁幕,契证自性无量光寿。阿弥陀佛启立西方净土时空坐标,为十方众生净业成就提供增上缘,妙德难思。
三、圣凡互渗互摄的净土
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而肇启,由万德因华而庄严。西方净土称性而起,便与他方佛刹互融互摄,如帝释宫中因陀罗网,影入众珠,一多互融。又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祈请世自在王佛的加持,完成大愿(西方净土的蓝本)的肇立,世自在王佛乃十方三世诸佛的代表,故而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参与的杰作。而西方极乐世界掀开摄受十方众生的帷幕之时,即与十方念佛众生构成双向互渗互融的关系,与十方世界九法界众生建立起便捷的通讯网络。圣凡互摄的关系可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如:宫殿楼阁、宝池莲花、重重宝树、德风华雨、妙法梵音、光明透亮等。尊者阿难听到释迦本师的介绍后,便向释尊禀问:十方世界都有须弥山,西方极乐世界却没有,那么,四天王天与忉利天依何而住呢?释尊回答: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各类往生者所居的刹土,无须依赖须弥山,自然安住。这是由于圣凡二力所致:一者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二者诸往生者的功德善力。又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所成就,一切种智所流现,亦是我们净业所感,唯识所变。由净业行人心行不同,西方极乐世界亦有四土差别(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阿弥陀佛的心与念佛行人的心,互为影响境与本质境。可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景观,悉皆融渗着圣凡二力。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圣凡心性交光互融,相辅相成。
二、十方菩萨圣众庄严净土?
阿弥陀佛悲愿中,亦有摄受加持他方国土诸菩萨众的内容。诸如:他方菩萨闻信弥陀名号,直至成佛,六根具足,生尊贵家,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能获致念佛三昧,发大神通,供养无数诸佛,于诸佛法得不退转,直至圆成佛果。有如是殊胜大利,是故阿弥陀佛与十方菩萨深具法缘。十方无量菩萨亦如群星拱月,万水朝东般的趋向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面向法界开放,十方世界无量无数诸菩萨如众流赴海,往诣极乐世界,瞻礼阿弥陀佛,各以香华幢幡宝盖,恭敬供养阿弥陀佛,听受经法,得佛授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承蒙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经须臾间,回到西方净土,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恭听本师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法会圆满,自国与他方的菩萨声闻之众,乃至得弥陀本愿威德加被的诸天,皆持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阿弥陀佛,前后往来,熙怡快乐,盛况空前。表证十方菩萨参与庄严西方净土,广作殊胜的供养,以自行化他的德业,为西方净土添增绚丽的华彩。
三、十方念佛众生庄严净土
由我们一念心性,竖贯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横裹十方虚空。全性起修,果中有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心性融通世出世间万法。是故,即今念佛之心,便是现今当来西方宝池莲花受生之时。十方众生幸闻净宗念佛法门,信愿持名,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便有一朵莲蕊显现,莲蕊上标有念佛人的名字。这不可思议的莲蕊出现以后,其大小光色,与念佛行人的功行境界呈正比例相关。如果念佛人中途疑悔退转,功夫怠荒,莲花随即萎落。且此莲花,人谁种植,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相即相入,妙德难思。另外,他方念佛人至心念佛音声,能通过不可思议的光讯通道,以独特同质的音符,汇入西方净土的妙音交响乐中。可见,十方念佛众生信愿持名,备修六度万行,既是积累往生的资粮,同时也在庄严西方净土。心包法界,自性功德不可思议。
由上可见,西方极乐世界是全法界最具开放性与自由度的净土,因而吸摄十方圣凡参与庄严净土的程度也最为深广。西方净土与十方世界如帝网千珠,珠珠互摄,阿弥陀佛的光明与十方念佛众生的心光,光光互融。因之,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超胜诸佛的净刹,亦属顺理成章之事。
以上依据圣言量,诠释西方净土本体论,其本源义理,乃如来果觉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吾辈凡夫,惟只仰尊圣言量,略作界说,未敢师心自用任意发挥。然而,有限的探讨对吾辈净业行人亦有无穷的受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意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了达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之因,若已往生彼国者,若当往生彼国者,皆悉能圆成无上佛果,到达涅槃常乐我净处。何以故?这些众生具大乘正定聚(圆教初住)的智慧。如果是邪定聚(信外凡夫)与不定聚(七信以还位)的众生不能凭依自己的世智聪辩了知西方极乐世界建立之因。是故,吾辈净业行人依据圣言量,如理思惟: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如能以般若慧光,如理洞悉西方净土本体论,即可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圆证无上正等正觉。释尊如是授记,我们宜自勉旃。
- 上一篇:本尊阿弥陀佛 第三章 核心五愿?
- 下一篇:本尊阿弥陀佛 第五章 依报庄严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